浅论高中化学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5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新性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这一需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在高中化学课堂中一些创新教学的策略,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情感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们普遍侧重认知目标的达成,而忽略情感目标的实现。这不仅使得教学过程机械化、低效率,同时严重阻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美国心理学家利珀(R.W.Leeper)曾说过:“没有动机就没有行动,而情感体验就代表着极端的动机——能量。”如自主性、意志、激情、良好的情绪等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心理基础,情感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个必然选择。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以此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化学课本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记忆量大且易混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等极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分化,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挫折感。调查表明,高中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学习信心,情感教学则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化学的发展史和化学家的科学故事,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启发和影响,逐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方法策略
  方法策略就是教师在实施创新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时所应用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这是训练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侧重于对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的讲解,而不是只简单地介绍问题最后的结果。总之,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
  (一)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学会阅读是学习所有学科知识都应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己获取信息能力的起点。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教师首先安排一定材料,先由教师指导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理解段落中关键的词语,然后再逐句逐段地阅读,进而理解材料要表达的内容。其次,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整段阅读,并适当地提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按照“粗读——细读——精读”的过程进行阅读,逐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如标准式、批注式、摘录式、概要式、选读式、速读式等。
  (二)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学会观察是学生获取感性信息的重要途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现有的教材中安排了很多的实验,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只有学会观察,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的有关知识。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首先,教师要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如在实验时,要观察实验过程中物质的状态和颜色的变化以及是否伴有发热、发光,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长此以往,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观察的习惯。其次,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怎么观察。如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颜色、仪器的形状和连接;实验中,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观察,力争做到看准、看细,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善于带着问题去观察,抓住问题的重点和本质,对一些反常的实验现象要尤其注意。
  (三)指导学生学会思考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由此可见,思考是学生理解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思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二是培养学生联想的习惯;三是指导学生形成先思后问、问后多思的思维习惯。实践表明,只有经过学生独立思考而获得的知识,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进而转化成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能力。总之,思考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只有学会思考,学生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分析出问题的思路,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氛围策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由此可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首先要求教师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要营造亲密、合作的生生关系,再次要营造轻松、优雅、怡人的教室环境,最后要营造一个广阔、自由的活动空间。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自由活动、勇于创造的氛围中进行创造性学习。只有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精彩和创新。
  四、知识策略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的基点,也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基础。知识策略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创新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把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落实在具体的知识点的教学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明:“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虽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是我们只要坚持以知识为载体,采用多种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始终,立志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尝试、敢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就能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初中所设置的课程中.英语是最让学生头疼的一个科目。经常能听到学生的抱怨“英语课听不懂”“不爱听英语课”等等。面对这些现象,我们英语教师应该怎么办呢?虽然学生在小学已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智力活动是在情趣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在他看来,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课堂气氛是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课堂上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发挥学习的潜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 Teaching practice tells us that teachers only f
摘要:成绩评定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教与学有着“指挥棒”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应用性课程成绩评定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考试方法、考试次数、成绩比例、学生主动性等方面进行一些分析和探索,提出基于培养适应专业技术教育基础的创新性人才在成绩评定方面的改革途径,从而为其他类似课程的相关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成绩评定 应用性课程 探索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高等院校
每次召开班主任会议时,教师们谈经验时总强调:作为班主任,做工作一定要细,要腿勤、耳勤、手勤、口勤、眼勤,多到教室里去转转、听听、说说、看看,多提醒,多监督。经过我多年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的认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方法,选择脑损伤后18d至1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状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计算机辅助训练组(26例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成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动物脑缺血模型的研究对探索大脑缺血的发病机制必不可缺。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2],是造成供血区
目的观察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短中期复发情况,并对影响动脉瘤复发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DSA对2005年6月—200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应用弹簧圈栓塞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