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一文认为,当秦国提出以城换璧时,“此时的赵国国君如果明白自己国家的处境,可断然拒绝或以外交辞令婉拒秦的无理要求。果如此,‘完璧歸赵’事件就可以不发生。”事实果真如此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逼楚迁都于陈。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社稷安危的重大问题。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在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眈眈,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何况在长平之战前,赵国尚有一定的军事实力。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有利的客观条件。蔺相如敢廷叱秦王,能完璧归赵,他背后还有以廉颇为代表的武力为后盾。而后来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勇挫秦国君臣,不也因为赵王与蔺相如身后有“盛设兵以待秦”的廉颇吗?这一点蔺相如也是非常清楚的。
在整个赵惠文王时代,赵国尽管数次攻击齐国、魏国,努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但却无力与秦国抗衡。现在秦国以“国书”的形式郑重提出以城换璧的要求,赵国满朝文武和赵王要做艰难的选择。我们来做一番假设和推断。不同意交换,行不行?我们都知道,秦王毫无以城换璧的诚意,不交换的结果可能就是军事行动的借口。而且秦国开出的交换和氏璧的筹码相当丰厚:十五城。赵国也找不到拒绝秦国的理由。拒绝交换自然就是“曲在赵”。同意交换的话,其结果基本上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不仅城璧两空,还要受到诸侯的耻笑,严重损害赵国的国家尊严。赵王也是很想有一个能够出使秦国的使者,来维护赵国的尊严的。赵王为什么敢于前往渑池?是他觉得有维护赵国国家尊严的责任啊!“完璧归赵”是欺诈和反欺诈斗争,突出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勇敢及不畏强暴。在外交上这叫“在斗争中求得平衡,获得尊重”。
《时间》一文认为:“以他的聪明才智,对付正直、简单的廉颇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蔺相如的聪明绝顶之处在于,他知道什么才是一劳永逸地解决廉颇仇恨的最佳方案。……他要逼出舍人的质疑,从而以光辉的道德高标昭示天下,让所有的人明白蔺氏的‘怕’原是为赵国安宁而息事宁人……蔺氏知道,对待廉公这样的人,只需如此一次,之后他就会因佩服而对自己言听计从、肝脑涂地,今后,自己再在赵国朝廷上行走,绝无吹胡子瞪眼睛的拦坝之人……对一个政治投机者来说,解决‘将相危机’的主要动意很难说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它只是解决个人危机的一次恰当的智谋运用。”
我们知道,廉蔺的矛盾的起始方是廉颇,问题的焦点是他对出身低微却“徒以口舌为劳”而快速升迁的蔺相如的不满。现在如果蔺相如“打”上门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对他“晓以利害”,颇有兴师问罪的嫌疑,这是非常讲究门第出身且“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的廉将军能平心静气地接受的吗?这种做法究竟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还是化干戈为玉帛去解决矛盾?蔺相如采取回避方法来进行冷处理,是不是更为明智?这两种做法究竟谁智谁愚,稍加分析,不难分辨。
《廉颇蔺相如列传》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逼楚迁都于陈。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社稷安危的重大问题。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在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眈眈,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何况在长平之战前,赵国尚有一定的军事实力。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有利的客观条件。蔺相如敢廷叱秦王,能完璧归赵,他背后还有以廉颇为代表的武力为后盾。而后来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勇挫秦国君臣,不也因为赵王与蔺相如身后有“盛设兵以待秦”的廉颇吗?这一点蔺相如也是非常清楚的。
在整个赵惠文王时代,赵国尽管数次攻击齐国、魏国,努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但却无力与秦国抗衡。现在秦国以“国书”的形式郑重提出以城换璧的要求,赵国满朝文武和赵王要做艰难的选择。我们来做一番假设和推断。不同意交换,行不行?我们都知道,秦王毫无以城换璧的诚意,不交换的结果可能就是军事行动的借口。而且秦国开出的交换和氏璧的筹码相当丰厚:十五城。赵国也找不到拒绝秦国的理由。拒绝交换自然就是“曲在赵”。同意交换的话,其结果基本上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不仅城璧两空,还要受到诸侯的耻笑,严重损害赵国的国家尊严。赵王也是很想有一个能够出使秦国的使者,来维护赵国的尊严的。赵王为什么敢于前往渑池?是他觉得有维护赵国国家尊严的责任啊!“完璧归赵”是欺诈和反欺诈斗争,突出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勇敢及不畏强暴。在外交上这叫“在斗争中求得平衡,获得尊重”。
《时间》一文认为:“以他的聪明才智,对付正直、简单的廉颇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蔺相如的聪明绝顶之处在于,他知道什么才是一劳永逸地解决廉颇仇恨的最佳方案。……他要逼出舍人的质疑,从而以光辉的道德高标昭示天下,让所有的人明白蔺氏的‘怕’原是为赵国安宁而息事宁人……蔺氏知道,对待廉公这样的人,只需如此一次,之后他就会因佩服而对自己言听计从、肝脑涂地,今后,自己再在赵国朝廷上行走,绝无吹胡子瞪眼睛的拦坝之人……对一个政治投机者来说,解决‘将相危机’的主要动意很难说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它只是解决个人危机的一次恰当的智谋运用。”
我们知道,廉蔺的矛盾的起始方是廉颇,问题的焦点是他对出身低微却“徒以口舌为劳”而快速升迁的蔺相如的不满。现在如果蔺相如“打”上门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对他“晓以利害”,颇有兴师问罪的嫌疑,这是非常讲究门第出身且“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的廉将军能平心静气地接受的吗?这种做法究竟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还是化干戈为玉帛去解决矛盾?蔺相如采取回避方法来进行冷处理,是不是更为明智?这两种做法究竟谁智谁愚,稍加分析,不难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