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價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理解重复实验的价值 ;并感受探究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控制实验中的相关因素,经过重复测量(一般三次),收集到比较真实可信的数据,保证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每组单摆装置一个(铁架台1个、木夹子1个、棉线35ml长1根、大小相同垫圈6个、回形针一只)。
教师材料: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激起思维概念。
1、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摆”,并知道了“摆”的等时性,但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2、教师随意抽几个组学生的作业本,实物投影演示20秒内摆的摆动次数记录。
3、教师,或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得出:摆虽然具有等时性,但摆与摆之间,它们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
(设计意图:利用上节课的研究成果,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抓回来,集中思考影响摆的快慢因素。)
二、预测,引出学生概念
1、大家认为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组讨论)
2、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得出:摆幅大小、摆绳长度、摆锤重量等因素。
(设计意图:科学课课堂教学科学概念的生成基础就是学生的前概念,利用小组讨论等活动,能比较容易地引出学生原有的想法,暴露学生的前概念。)
三、实验,探究科学概念
1、教师演示,学生参与观察
1.教师和学生一起验证摆幅大小与摆的快慢有没有关系?
(教师演示操作,同时确定一生计时,一生数数,一生记录。课件出示时钟。)
2.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得出了什么结论?其实我们上节课就是研究了“摆的快慢和摆幅大小有关吗?”得出了摆的等时性,亦即摆的快慢和摆幅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实验
1.摆绳的长短和摆的快慢有关系吗?我们怎样进行研究呢?
①这个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②绳子不同倍数的长度如何操作?
③有哪几个工作要做?
④如果摆碰到铁架台怎么办?
⑤摆绳的长短如何操作?
⑥每一个小实验需做几次?(以上各问题都抽生自主回答)
3、课件出示实验计划和温馨提示。
实验计划:
①确定操作员、计时员、计数员和记录员;
②用回形针做成钩子,固定在绳子的一端,在离钩子的绳子的1/3处用木夹子固定,并放上2至6个垫圈;
③拉直绳子在90度内,轻轻放手,记时、记数、记录;
③照上法改变绳子的长度,进行同样的实验。
温馨提示:
①摆一旦碰到铁架台,本次实验无效,重新开始实验;
②每个摆各做3次,每次摆动的时间为20秒;
③摆锤的重量保持不变。
1.学生分组实验。(课件出示时钟)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实物投影学生作业本)
3.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摆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摆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课件出示)
4、放飞思维,学生分组验证。
①那么摆的快慢和摆的轻重有关系吗?
②请每组讨论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
③抽几个组进行汇报。
④课件出示实验方案和注意点。
实验方案:
①确定操作员、计时员、计数员和记录员;
②把刚才带钩的绳子恰当位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放上2个垫圈;
③拉直绳子在90度内,轻轻放手,记时、记数、记录;
③照上法改变摆锺的重量(依次加2个垫圈),进行同样的实验。
注意点:
①摆一旦碰到铁架台,本次实验无效,重新开始实验;
②每个摆各做3次,每次摆动的时间为20秒;
③摆绳的长度保持不变。
5、学生分组实验。(课件出示时钟)
6、学生汇报。(实物投影学生作业本)
7、得出结论:摆的快慢和摆锤重量无关。(课件出示)
5、归纳,整合科学概念。
①提问: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吗?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吗?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吗?
②小结: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摆锤轻重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短,摆摆动得越快;摆绳越长,摆摆动得越慢。
(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考虑注意点直至准确、细致地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而实验数据的获得过程,对学生的前概念是一种相当有效的转变过程;其间又通过教师指导、半抚半放乃至放飞学生,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品质的同时,让孩子们真切地觉察自己原有的想法与实际活动中得到的结果的不同,从而产生认知冲突,亦即前概念与科学概念间的冲突,科学概念显然占有优势,其前概念会比较自觉与顺利地向科学概念转变,最终自然而然地形成科学概念。)
四、延伸,完善科学概念。
1、请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教师出示两个摆。
2、那么这两个摆,请大家猜一猜,摆动时速度怎么样?
3、能说出理由来吗?
4、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5、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6、师引:至此,大家可以发现,上面我们得出的实验结果是存在缺陷的,因为它经不住我们刚才这个实验的考验。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完整的说法应该是怎样的呢?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摆锤轻重无关,是与摆的长度有关。注意,摆的长度就是摆长,而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课件出示摆幅、摆锤、摆绳,摆长和重心的示意图。)
7、教师讲解:规则物体的重心比较有规律容易找,如长方体、正方体物体的重心在它们对角线的交叉处;(课件演示)而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就比较难找了,老师就说个大概的位置吧!(课件演示一些常见物体,教师指出一个大概的位置。)8、师引:其实,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只不过这个规律比较复杂不容易找,老师就把这个难题留给聪明的感兴趣的同学吧!我预祝有同学能够登上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看到绝美的风景。
(设计意图:刚刚形成的科学概念是比较肤浅、脆弱、经不住风吹雨打的,像这环节前面的提问就几乎难住了所有的学生,但通过演示、课件、教师的引领,为学生提供了新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运用新掌握的科学概念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新的研究需求,将科学探究活动引向深处,并同时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五、总结,构建科学概念。
1、现在我相信有同学已经知道了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了?谁能说一说?(可以小声讨论一下)
2、师生共同得出: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摆锤轻重无关,是与摆的长度有关。摆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摆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探究问题中的认识过程,同时可以加深对新形成的科学概念的印象。)
板书
摆的研究
摆幅 无关
摆锤 无关
摆绳 有关
摆长(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有关 (字大一点)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價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理解重复实验的价值 ;并感受探究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控制实验中的相关因素,经过重复测量(一般三次),收集到比较真实可信的数据,保证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每组单摆装置一个(铁架台1个、木夹子1个、棉线35ml长1根、大小相同垫圈6个、回形针一只)。
教师材料: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激起思维概念。
1、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摆”,并知道了“摆”的等时性,但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2、教师随意抽几个组学生的作业本,实物投影演示20秒内摆的摆动次数记录。
3、教师,或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得出:摆虽然具有等时性,但摆与摆之间,它们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
(设计意图:利用上节课的研究成果,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抓回来,集中思考影响摆的快慢因素。)
二、预测,引出学生概念
1、大家认为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组讨论)
2、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得出:摆幅大小、摆绳长度、摆锤重量等因素。
(设计意图:科学课课堂教学科学概念的生成基础就是学生的前概念,利用小组讨论等活动,能比较容易地引出学生原有的想法,暴露学生的前概念。)
三、实验,探究科学概念
1、教师演示,学生参与观察
1.教师和学生一起验证摆幅大小与摆的快慢有没有关系?
(教师演示操作,同时确定一生计时,一生数数,一生记录。课件出示时钟。)
2.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得出了什么结论?其实我们上节课就是研究了“摆的快慢和摆幅大小有关吗?”得出了摆的等时性,亦即摆的快慢和摆幅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实验
1.摆绳的长短和摆的快慢有关系吗?我们怎样进行研究呢?
①这个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②绳子不同倍数的长度如何操作?
③有哪几个工作要做?
④如果摆碰到铁架台怎么办?
⑤摆绳的长短如何操作?
⑥每一个小实验需做几次?(以上各问题都抽生自主回答)
3、课件出示实验计划和温馨提示。
实验计划:
①确定操作员、计时员、计数员和记录员;
②用回形针做成钩子,固定在绳子的一端,在离钩子的绳子的1/3处用木夹子固定,并放上2至6个垫圈;
③拉直绳子在90度内,轻轻放手,记时、记数、记录;
③照上法改变绳子的长度,进行同样的实验。
温馨提示:
①摆一旦碰到铁架台,本次实验无效,重新开始实验;
②每个摆各做3次,每次摆动的时间为20秒;
③摆锤的重量保持不变。
1.学生分组实验。(课件出示时钟)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实物投影学生作业本)
3.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摆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摆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课件出示)
4、放飞思维,学生分组验证。
①那么摆的快慢和摆的轻重有关系吗?
②请每组讨论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
③抽几个组进行汇报。
④课件出示实验方案和注意点。
实验方案:
①确定操作员、计时员、计数员和记录员;
②把刚才带钩的绳子恰当位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放上2个垫圈;
③拉直绳子在90度内,轻轻放手,记时、记数、记录;
③照上法改变摆锺的重量(依次加2个垫圈),进行同样的实验。
注意点:
①摆一旦碰到铁架台,本次实验无效,重新开始实验;
②每个摆各做3次,每次摆动的时间为20秒;
③摆绳的长度保持不变。
5、学生分组实验。(课件出示时钟)
6、学生汇报。(实物投影学生作业本)
7、得出结论:摆的快慢和摆锤重量无关。(课件出示)
5、归纳,整合科学概念。
①提问: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吗?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吗?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吗?
②小结: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摆锤轻重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短,摆摆动得越快;摆绳越长,摆摆动得越慢。
(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考虑注意点直至准确、细致地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而实验数据的获得过程,对学生的前概念是一种相当有效的转变过程;其间又通过教师指导、半抚半放乃至放飞学生,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品质的同时,让孩子们真切地觉察自己原有的想法与实际活动中得到的结果的不同,从而产生认知冲突,亦即前概念与科学概念间的冲突,科学概念显然占有优势,其前概念会比较自觉与顺利地向科学概念转变,最终自然而然地形成科学概念。)
四、延伸,完善科学概念。
1、请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教师出示两个摆。
2、那么这两个摆,请大家猜一猜,摆动时速度怎么样?
3、能说出理由来吗?
4、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5、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6、师引:至此,大家可以发现,上面我们得出的实验结果是存在缺陷的,因为它经不住我们刚才这个实验的考验。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完整的说法应该是怎样的呢?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摆锤轻重无关,是与摆的长度有关。注意,摆的长度就是摆长,而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课件出示摆幅、摆锤、摆绳,摆长和重心的示意图。)
7、教师讲解:规则物体的重心比较有规律容易找,如长方体、正方体物体的重心在它们对角线的交叉处;(课件演示)而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就比较难找了,老师就说个大概的位置吧!(课件演示一些常见物体,教师指出一个大概的位置。)8、师引:其实,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只不过这个规律比较复杂不容易找,老师就把这个难题留给聪明的感兴趣的同学吧!我预祝有同学能够登上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看到绝美的风景。
(设计意图:刚刚形成的科学概念是比较肤浅、脆弱、经不住风吹雨打的,像这环节前面的提问就几乎难住了所有的学生,但通过演示、课件、教师的引领,为学生提供了新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运用新掌握的科学概念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新的研究需求,将科学探究活动引向深处,并同时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五、总结,构建科学概念。
1、现在我相信有同学已经知道了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了?谁能说一说?(可以小声讨论一下)
2、师生共同得出: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摆锤轻重无关,是与摆的长度有关。摆长越短,摆摆动得越快,摆长越长,摆摆动得越慢。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探究问题中的认识过程,同时可以加深对新形成的科学概念的印象。)
板书
摆的研究
摆幅 无关
摆锤 无关
摆绳 有关
摆长(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有关 (字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