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西第一山
驱车直奔京西,我们一路闲聊,说说前段读的书、看的戏、写的文,也扯几句家庭近况、北京轶事。不知不觉间,就开到了门头沟潭柘寺镇。
我们一直开到山脚下,先是沿着桑峪村小区边的道路开了一会儿。不久,路左侧赫然出现一块指示牌,牌子下是一条向上的山路,仅容二车错行,而且坡度陡增。车上行到约一半时,有闸杆拦路,原来旁边是购票处。我们下了车,方感到热浪汹汹,赶紧按工作人员指示,扫了健康码,换了票,又钻进车里,继续盘山。
真不愧是京西第一山!越往上开,视野愈阔,景色愈美。右侧是山岩,左侧则葱茏一片。俯视远处的山谷,绿波起伏如海,触目所及,皆为绿色。没想到,绿色竟也可以分出这么多层次:深绿、浅绿、墨绿、淡绿。由于日光的缘故,山峰、山坡、山坳、山脚又显出不同的明暗变化,让人看了丝毫不厌。我因为开车,不敢长时间赏景。朋友得了意,拿出手机不停拍照,还不时啧啧称赞。
车转过一个大弯,视野一下开阔起来。对面山峰顶上,一座大阁轩昂高峻,猝不及防地压到眼前。“定都阁!”朋友大叫一声。我也不禁激动起来,放慢车速,仰起头多看了几眼,心中赞叹:好雄伟的一座大阁!
“定都阁”历史及传说
迎面便是一座大牌坊,上书“定都阁”三个大字。说起牌坊,又叫牌楼。老北京人尤其印象深刻。作为有80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牌楼自然也比别的城市多。追溯历史,从元大都时,全城分为五十坊,坊就是居民区,坊与坊之间便用牌楼相隔,人们从下面的坊门穿行来往。明清两代又是600年,北京牌楼就多起来,像东单、西单、东四、西四等几处热闹的商业区,都因有过一座或4座牌楼而得名。可惜的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有不少牌楼被认为有碍交通而被拆除,给老北京留下了诸多遗憾。
拾级而上,天高云淡,石阶石栏皆白色,在绿色的山坡中,宛如一条白练飘于群山之中。清风徐徐吹来,吹走些许暑热,但阳光更加充沛,仿佛要故意增加登临的难度。行至半山腰,朋友喊累要休息,因为居家太久,朋友得了“疫情肥”。
歇了一会儿,我们一鼓作气,终于登上了这座海拔680米的京西第一峰!定都阁就在眼前,但我们却并未急着登阁,而是先环阁走了一圈。阁北侧是几块石碑,每块约两米高,依次镌刻着明太祖朱元璋、他的大脚马皇后、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第四子明成祖朱棣、军师刘伯温,以及姚广孝的画像和生平简介。
之后,我们又转向东,来到承天台上。台上现立有姚广孝汉白玉塑像一尊,僧人样貌,目光炯炯,右臂抬起,指向东方。出于好奇,我上台和塑像并肩而立,顺其手指的方向望去,惊喜地发现:果然!果然正对着长安街!因为朋友之前告诉我,定都峰是长安街西延长线的终点,是传说中“燕王喜登定都峰,刘伯温一夜建北京”的所在,号称“京西观景第一峰”,在峰顶可以俯瞰北京城,并与通州的大运河遥相呼应。
此时,远处的雾气已完全散去,天空湛蓝,视野极佳。极目远眺,近一点的新首钢“拉手”大桥、西三环边的中央电视塔,均赫然可见;再往东望,地处朝阳CBD的528米高的中国樽也隐约可辨。我们睁大眼睛使劲儿看,久久不愿收回目光,分辨着长安街沿线的地标建筑,心中充满了兴奋和自豪!这时候,又来了几位游客,也纷纷聚拢在“姚广孝”身边,向东眺望,口里不停地赞叹。此刻山风拂面,暑热大减。我们便转而上阁。
定都阁高33.9米,共有6层,为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因疫情的原因,阁门暂不开放。大家無法登临,只能在一层仰观。但见飞檐翘角,耸向天际,更加峥嵘。这时已近正午,天气愈加炎热,但天空澄澈,万里无云。环顾四面,千峰渺渺去连天,翠色苍茫入流岚。叠嶂般的群山仿佛奔涌的绿浪,直入胸中,让人觉得俗尘也为之涤荡一清。怪不得当年朱棣登临此峰时,感叹“此峰位之观景之妙,无二可代,天赐也”。另外还传说朱棣与姚广孝同登此峰,见山河中蒸腾有龙虎之气,遂起了问鼎中原以发祥大明万世基业的雄心。
对于这个传说,我倒觉得姑妄听之罢了。其实,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并定都北京的原因,祝勇先生的分析极有道理:朱棣青年时就跟随父亲出入刀光剑影,南征北战,历练出雄才大略,却因不是嫡长子而无缘帝位的遴选,只能封于僻远的燕地。因此后来面对毫无军事政治经验的白面小皇侄朱允炆,起兵夺其位简直是历史的必然。之后选择迁都北京,既有他长期生活在燕地的感情因素,更有他的疆域野心:他要使边缘成为中心,成为帝国的枢纽,并进而将北方草原、西部高原和中原整合为一个超迈前代的中华大帝国。
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
说到幽燕,朋友问北京何时被称为燕地?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北京的历史推进到三千年前: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创建了“封诸侯、建藩卫”的分封制度。据《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这就是著名的“燕蓟分封”。当时西周的七十一个封国均建有一座都城,作为统治中心。今天的考古已证实,燕国都城中都在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村,今天琉璃河古城即其遗址。蓟国的都城蓟城在今北京市区的西南隅,大致在西二环广安门附近,那里现在建有一个纪念碑。
上面说的是“北京三千年建城史”的来源,那么“八百年的建都史”就要再提到朱棣了。他被封为燕王后,奉父皇之命居住在燕王府,但这个燕王府可不是他新建的,而是原来元大都的“故宫”。不得不说,这个待遇可不低!以至于朱允炆即位后,以僭越为由责问这个大他17岁的皇叔,好在朱棣有父皇朱元璋生前的诏命,才勉强过关。我个人觉得这件事也是朱棣下定夺位之心的重要因素。他“篡位”后,方孝孺拒不为之写即位诏书,而被诛杀了十族,成为历史上的惊天惨案。之后朱棣下令拆除元故宫,兴建紫禁城,而上文提及的姚广孝就是负责选址建城的重要人物。其实明代紫禁城的位置就是在元故宫的原址上,稍作一些方位的调整而已。营建15年后,于1420年建成。第二年正月初一,明成祖朱棣在奉天殿(今太和殿)举行了第一次朝会,从此紫禁城开始书写明清两代至今600年的建筑传奇。
时间不早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定都峰,都觉得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