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以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主要有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实验,是为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服务的,它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设计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题,引导和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发挥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学和心理学为我们指明了学习活动的第一向导──兴趣,教师应尽可能设计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题,引导和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向学生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下面我加以具体说明。在初中物理课本中,有不少物理演示实验显示的现象本身就形成了知识,比如电荷间相互作用。教师只要在演示前交待演示实验的目的、原理、仪器等,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做好记录,演示实验后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根据实验显示的现象明白: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物理演示实验时,教师必然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但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弱。比如说在电磁感应实验时,导体切割磁感线,回答观察到的现象。有的学生比较大意,只回答说电流计指针偏转,有的学生说电流计指针忽左忽右偏转。这就说明不同的学生观察能力不同。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因为很多物理规律就是从细微的、别人不易察觉的现象中归纳出来的。在演示实验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而且强调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去分析、思考、归纳出结论。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它对于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要做到目的性要明确,准备要充分,还要有思考性
为了使演示实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中,我认为要做到目的性要明确,准备要充分,还要有思考性。所谓目的性要明确,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必要进行演示实验,怎样设计、采用什么方法,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作为教师更不应拘泥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该补充的则要补充,不一定只针对重、难点,只要学生中有存在问题,也要针对性地做一些演示实验。比如学生通常都认为“磁铁吸引铁”,但铁是否吸引磁铁很少有学生考虑。如果教师用一个大铁块靠近小磁铁时,磁铁被大铁块吸引过来稍加演示,会有助于学生弄懂相互作用的同时性问题,同时也可以教育学生要学会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用实验去验证。所谓准备要充分,就是说实验准备不能马虎,要认真检查仪器,课前要认真进行试做。有的教师课前演示实验准备不充分,没有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要求,没有进行试做。上课时有可能现象出不来,或者极不明显。于是手忙脚乱,急得满头大汗,语无伦次,学生则索然无味,实验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所谓演示实验要有思考性,就是说由于学生对实验应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对实验现象也不会深入分析。因此,教师在准备演示实验时,不能照本宣科,要设计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观察,从而提高学生的觀察和分析、综合能力。总之,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课前必须选好,做好演示实验。
三、上好课堂演示实验教学要讲求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情景和精心设计实验演示方法加强演示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一旦学生被教师设计的实验情景所感染,或者说学生思维进入预定的情境之中时,便会取得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例如,课本上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果教师先让学生看课本开头一自然段关于历史上马德堡半球实验后,再拿出“马德堡半球”,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时它在学生面前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球形铁制品,它在中学生的视觉中就成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动活泼的历史见证,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同时也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使演示实验教学更具有趣味性。
四、应注意演示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火花
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使学生获得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培养一些基本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操作的实验技能和求实的科学态度。因此,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应避免“讲实验”,有些物理知识,光凭教师嘴巴讲,学生没经历过,学生心理上很难接受。比如电阻不同的导体串联,电流相等吗?教师用实验稍加演示,学生就明白了。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应避免实验前不向学生作说明,否则学生不知实验目的、观察对象,更谈不上如何去思考,学生就变成了“看把戏”。因此,教师在实验前应向学生介绍仪器,说明观察研究的对象和重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避免在演示实验操作中,自身操作不严谨,不规范,随心所欲,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规范。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由于教师主要在讲台上演示,教室又有那么大,学生又有那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选择演示仪器等要注意让全部学生都能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明白。在演示实验教学中,还要避免忙于操作,不注意引导学生思维,最后学生看到了现象,记住了结论,但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这将严重阻碍学生今后的发展。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大力加强演示实验,努力设计演示实验讲解物理过程,改变重讲述、轻实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物理问题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一、设计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题,引导和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发挥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学和心理学为我们指明了学习活动的第一向导──兴趣,教师应尽可能设计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题,引导和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向学生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下面我加以具体说明。在初中物理课本中,有不少物理演示实验显示的现象本身就形成了知识,比如电荷间相互作用。教师只要在演示前交待演示实验的目的、原理、仪器等,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做好记录,演示实验后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根据实验显示的现象明白: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物理演示实验时,教师必然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但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弱。比如说在电磁感应实验时,导体切割磁感线,回答观察到的现象。有的学生比较大意,只回答说电流计指针偏转,有的学生说电流计指针忽左忽右偏转。这就说明不同的学生观察能力不同。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因为很多物理规律就是从细微的、别人不易察觉的现象中归纳出来的。在演示实验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而且强调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去分析、思考、归纳出结论。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它对于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要做到目的性要明确,准备要充分,还要有思考性
为了使演示实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中,我认为要做到目的性要明确,准备要充分,还要有思考性。所谓目的性要明确,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必要进行演示实验,怎样设计、采用什么方法,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作为教师更不应拘泥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该补充的则要补充,不一定只针对重、难点,只要学生中有存在问题,也要针对性地做一些演示实验。比如学生通常都认为“磁铁吸引铁”,但铁是否吸引磁铁很少有学生考虑。如果教师用一个大铁块靠近小磁铁时,磁铁被大铁块吸引过来稍加演示,会有助于学生弄懂相互作用的同时性问题,同时也可以教育学生要学会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用实验去验证。所谓准备要充分,就是说实验准备不能马虎,要认真检查仪器,课前要认真进行试做。有的教师课前演示实验准备不充分,没有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要求,没有进行试做。上课时有可能现象出不来,或者极不明显。于是手忙脚乱,急得满头大汗,语无伦次,学生则索然无味,实验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所谓演示实验要有思考性,就是说由于学生对实验应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对实验现象也不会深入分析。因此,教师在准备演示实验时,不能照本宣科,要设计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观察,从而提高学生的觀察和分析、综合能力。总之,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课前必须选好,做好演示实验。
三、上好课堂演示实验教学要讲求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情景和精心设计实验演示方法加强演示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一旦学生被教师设计的实验情景所感染,或者说学生思维进入预定的情境之中时,便会取得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例如,课本上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果教师先让学生看课本开头一自然段关于历史上马德堡半球实验后,再拿出“马德堡半球”,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时它在学生面前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球形铁制品,它在中学生的视觉中就成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动活泼的历史见证,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同时也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使演示实验教学更具有趣味性。
四、应注意演示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火花
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使学生获得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培养一些基本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操作的实验技能和求实的科学态度。因此,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应避免“讲实验”,有些物理知识,光凭教师嘴巴讲,学生没经历过,学生心理上很难接受。比如电阻不同的导体串联,电流相等吗?教师用实验稍加演示,学生就明白了。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应避免实验前不向学生作说明,否则学生不知实验目的、观察对象,更谈不上如何去思考,学生就变成了“看把戏”。因此,教师在实验前应向学生介绍仪器,说明观察研究的对象和重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避免在演示实验操作中,自身操作不严谨,不规范,随心所欲,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规范。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由于教师主要在讲台上演示,教室又有那么大,学生又有那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选择演示仪器等要注意让全部学生都能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明白。在演示实验教学中,还要避免忙于操作,不注意引导学生思维,最后学生看到了现象,记住了结论,但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这将严重阻碍学生今后的发展。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大力加强演示实验,努力设计演示实验讲解物理过程,改变重讲述、轻实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物理问题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