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图从音乐理论、音乐体裁两方面,去探究中世纪音乐的发展脉络。通过两个时期音乐形式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使我们清晰的看到中世纪音乐体裁、音乐理论的变化,以及为后世西方音乐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世纪;新艺术;宗教音乐;世俗音乐
中世纪由于延续古罗马古希腊的宗教神学观,教会音乐在中世纪始终占据主要地位,而世俗音乐的发展则是在“新艺术”时期。文章从音乐理论、音乐体裁的角度出发,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新艺术”音乐,看其对中世纪音乐的发展与继承。
一、 中世纪音乐的发展
“中世纪”一词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时代。中世纪时期的最广泛定义包括“古代”和“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的世纪。最早提出这中间时期的作家是菲利波·维拉尼,到15、16世纪一些崇拜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认为他们正处在古典文化“复兴”的时期,因而将古罗马消亡到古代文化的复兴这中间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称为“中间的世纪”(Middle Ages)。
1、音乐理论的发展
中世纪的论文中大多引用了希腊和罗马古代作家的言论和著作。在音乐美学上,著名的音乐理论家阿尼休斯.曼留斯.赛维里努斯.波埃修斯的《音乐的体制》一书中的主流思想即为:音乐注重的不是听觉的愉悦而是心灵的和谐。
约于9世纪,人们开始使用“纽姆谱”,即在歌词上用上升或下降的线来表示音高,后又加上一些点来表示单个音之间的关系。在教会僧侣逐渐抄谱子的过程中开始加入“一线、二线”等,直到僧侣规多在将之前的记谱方式加以总结,就有了四线谱。但这种记谱法只能表示音高,并不能表达明确的时值,直到13世纪才出现了弗朗科的有量记谱法,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之前的记谱方式。
2、音乐体裁的发展
中世纪音乐在后来学者的研究中,被划分为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两大类。宗教音乐占主导地位,早期单声部圣咏受古罗马教会圣咏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世俗单声部歌曲主要是法国游吟歌曲和德国恋歌。
中世纪复调音乐最早发源于法国北部,其形式主要有:奥尔加农、孔杜克图斯和经文歌。奥尔加农的特点是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下方增加一个四度或者五度。12世纪上半叶法国里磨日的圣马提埃尔修道院培育出一种新型的奥尔加农——花唱式奥尔加农。古艺术时期的“巴黎圣母院乐派”则在奥尔加农的基础上发展了孔杜克图斯和经文歌。孔杜克图斯是在一些宗教礼仪音乐材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定旋律”声部并没有采用教会圣咏及其他现有材料,而由作曲家们新创作的曲调。克劳苏拉是从较大的奥尔加农分离出来的,当上方声部加上拉丁文或法文的歌词时,它便经常作为单独的作品而获得第二次生命。这种新的作品叫做经文歌。【1】
二、“新艺术”对中世纪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通常,新艺术被视作为14世纪复调的同义词,正如古艺术代表了13世纪的复调。菲利普?德?维特里的《新艺术》认为,新艺术的概念是基于大量新的音乐表现符号并通过记谱技法使之成为可能。这个词汇首次作为历史的标识出现,是在约翰内斯·沃尔夫的《度量历史的符号》 (1904)中,该论文被视为记谱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可能是这一章的标题而不是沃尔夫作品的具体内容,引发了14世纪法国音乐后续学者在作品中对“新艺术”一词的使用。
1、 音乐理论的发展
“新艺术”音乐理论最重要的体现是对节奏记谱的系统化。与先前弗朗科的记谱体系相比,新的记谱原则将长音符、短音符采用两个等分而不单单是使用传统的“三分法”划分。从而,传统上的“三分法”和新出现的“不完满”二等分划分法同时被认可和接受。
在14世纪,宗教与科学之间、教会与国家之间开始出现了分离,人们开始打破教会的思想束缚, 使学术研究从神学的基础转到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来。同时,相对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而言, 作曲家创作音乐时开始注重个人的情感表达。
2、音乐体裁的发展
(1)法国的新艺术
14世纪,法国宗教仪式的复调音乐进一步发展。此时几乎全部的复调作品都是用三声部复调来写作,我们将其按音乐风格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孔杜克图斯风格。第二种风格是以支撑声部为基础的风格,即经文歌风格。第三种则是受世俗歌曲音乐创作的影响的歌曲风格。【2】
纪尧姆?德?马肖是法国新艺术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在经文歌、弥撒曲和世俗歌曲上都有重要建树。在经文歌上,他一生创作的23首经文歌大多采用传统织体,但是他的经文歌比之前的更长、更世俗以及更加复杂。在弥撒曲上,马肖是第一位谱写整套弥撒的作曲家,如《圣母弥撒》。在世俗歌曲上,马肖最重要的单声部世俗歌曲就是游唱歌体,如《泉水之歌》。马肖其它世俗歌曲主要集中在维勒莱、回旋歌和叙事歌三种固定形式。
2)意大利的新艺术
14世纪意大利有重要发展的音乐体裁主要有巴拉塔、牧歌和猎歌。
在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曾提出对巴拉塔这种早期世俗歌曲形式的见解,直到新艺术时期这种体裁越来越受到欢迎。牧歌则是14世纪意大利最常见的音乐形式,但此时的牧歌与中世纪的牧歌形式完全不同。意大利的狩猎曲在字意上是双重含义的,即“狩猎”和“卡农”,多为三声部。
弗朗切斯科?兰迪尼是14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最负盛名的音乐家。兰迪尼的音乐创作只集中于世俗歌曲,而在世俗歌曲的创作中也是完全专注于巴拉塔。还有著名的“兰迪尼终止式”正是他对六度到八度终止式的变化处理,也正是他音乐独具风格特色的体现。
结语
中世纪音乐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艺术”时期虽然作为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纽带,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开端,但更为重要和有意义的是它对中世纪音乐的传承和创新,为西方音乐后来之所以迅速发展及其发展方向具有伟大而深刻的意义。
注释
【1】【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余志刚译,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72
【2】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2005:24
关键词:中世纪;新艺术;宗教音乐;世俗音乐
中世纪由于延续古罗马古希腊的宗教神学观,教会音乐在中世纪始终占据主要地位,而世俗音乐的发展则是在“新艺术”时期。文章从音乐理论、音乐体裁的角度出发,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新艺术”音乐,看其对中世纪音乐的发展与继承。
一、 中世纪音乐的发展
“中世纪”一词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时代。中世纪时期的最广泛定义包括“古代”和“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的世纪。最早提出这中间时期的作家是菲利波·维拉尼,到15、16世纪一些崇拜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认为他们正处在古典文化“复兴”的时期,因而将古罗马消亡到古代文化的复兴这中间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称为“中间的世纪”(Middle Ages)。
1、音乐理论的发展
中世纪的论文中大多引用了希腊和罗马古代作家的言论和著作。在音乐美学上,著名的音乐理论家阿尼休斯.曼留斯.赛维里努斯.波埃修斯的《音乐的体制》一书中的主流思想即为:音乐注重的不是听觉的愉悦而是心灵的和谐。
约于9世纪,人们开始使用“纽姆谱”,即在歌词上用上升或下降的线来表示音高,后又加上一些点来表示单个音之间的关系。在教会僧侣逐渐抄谱子的过程中开始加入“一线、二线”等,直到僧侣规多在将之前的记谱方式加以总结,就有了四线谱。但这种记谱法只能表示音高,并不能表达明确的时值,直到13世纪才出现了弗朗科的有量记谱法,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之前的记谱方式。
2、音乐体裁的发展
中世纪音乐在后来学者的研究中,被划分为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两大类。宗教音乐占主导地位,早期单声部圣咏受古罗马教会圣咏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世俗单声部歌曲主要是法国游吟歌曲和德国恋歌。
中世纪复调音乐最早发源于法国北部,其形式主要有:奥尔加农、孔杜克图斯和经文歌。奥尔加农的特点是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下方增加一个四度或者五度。12世纪上半叶法国里磨日的圣马提埃尔修道院培育出一种新型的奥尔加农——花唱式奥尔加农。古艺术时期的“巴黎圣母院乐派”则在奥尔加农的基础上发展了孔杜克图斯和经文歌。孔杜克图斯是在一些宗教礼仪音乐材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定旋律”声部并没有采用教会圣咏及其他现有材料,而由作曲家们新创作的曲调。克劳苏拉是从较大的奥尔加农分离出来的,当上方声部加上拉丁文或法文的歌词时,它便经常作为单独的作品而获得第二次生命。这种新的作品叫做经文歌。【1】
二、“新艺术”对中世纪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通常,新艺术被视作为14世纪复调的同义词,正如古艺术代表了13世纪的复调。菲利普?德?维特里的《新艺术》认为,新艺术的概念是基于大量新的音乐表现符号并通过记谱技法使之成为可能。这个词汇首次作为历史的标识出现,是在约翰内斯·沃尔夫的《度量历史的符号》 (1904)中,该论文被视为记谱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可能是这一章的标题而不是沃尔夫作品的具体内容,引发了14世纪法国音乐后续学者在作品中对“新艺术”一词的使用。
1、 音乐理论的发展
“新艺术”音乐理论最重要的体现是对节奏记谱的系统化。与先前弗朗科的记谱体系相比,新的记谱原则将长音符、短音符采用两个等分而不单单是使用传统的“三分法”划分。从而,传统上的“三分法”和新出现的“不完满”二等分划分法同时被认可和接受。
在14世纪,宗教与科学之间、教会与国家之间开始出现了分离,人们开始打破教会的思想束缚, 使学术研究从神学的基础转到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来。同时,相对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而言, 作曲家创作音乐时开始注重个人的情感表达。
2、音乐体裁的发展
(1)法国的新艺术
14世纪,法国宗教仪式的复调音乐进一步发展。此时几乎全部的复调作品都是用三声部复调来写作,我们将其按音乐风格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孔杜克图斯风格。第二种风格是以支撑声部为基础的风格,即经文歌风格。第三种则是受世俗歌曲音乐创作的影响的歌曲风格。【2】
纪尧姆?德?马肖是法国新艺术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在经文歌、弥撒曲和世俗歌曲上都有重要建树。在经文歌上,他一生创作的23首经文歌大多采用传统织体,但是他的经文歌比之前的更长、更世俗以及更加复杂。在弥撒曲上,马肖是第一位谱写整套弥撒的作曲家,如《圣母弥撒》。在世俗歌曲上,马肖最重要的单声部世俗歌曲就是游唱歌体,如《泉水之歌》。马肖其它世俗歌曲主要集中在维勒莱、回旋歌和叙事歌三种固定形式。
2)意大利的新艺术
14世纪意大利有重要发展的音乐体裁主要有巴拉塔、牧歌和猎歌。
在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曾提出对巴拉塔这种早期世俗歌曲形式的见解,直到新艺术时期这种体裁越来越受到欢迎。牧歌则是14世纪意大利最常见的音乐形式,但此时的牧歌与中世纪的牧歌形式完全不同。意大利的狩猎曲在字意上是双重含义的,即“狩猎”和“卡农”,多为三声部。
弗朗切斯科?兰迪尼是14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最负盛名的音乐家。兰迪尼的音乐创作只集中于世俗歌曲,而在世俗歌曲的创作中也是完全专注于巴拉塔。还有著名的“兰迪尼终止式”正是他对六度到八度终止式的变化处理,也正是他音乐独具风格特色的体现。
结语
中世纪音乐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艺术”时期虽然作为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纽带,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开端,但更为重要和有意义的是它对中世纪音乐的传承和创新,为西方音乐后来之所以迅速发展及其发展方向具有伟大而深刻的意义。
注释
【1】【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余志刚译,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72
【2】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