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都县湛普镇白水村曾因“几多”而远近闻名:打牌赌博多,不孝儿女多,纠纷矛盾多,上访闹事多……
改变这一现状的是道德评议。
所谓道德评议,是由村民自己选出6名至7名有威望的农村能人担任评议员,组成评议会,制定《村民道德公约》,对涉及道德范畴的言和行、人和事,采取上门评议、现场评议、集中评议等方式,及时解决“法律管不了、干部不好管、邻里难插手”的纠纷。
张吉春78岁的老父亲张治国有点老年痴呆,张吉春很是嫌弃他,骂父亲“老不中用”,常对邻里人说:“这个老家伙,吃得好多哟。”张治国没米吃了,只好到地里掏生红薯吃。
村上建立道德评议会后,张吉春就成了被评议的第一个对象。
评议会会长袁印贵与高子彪、杜林生两个评议员上门找到张吉春。
“张吉春,《村民道德公约》写着‘尊老爱老、尽孝尽责’,你是啷个做的?”高子彪不客气地问。
“你各人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你这样做是违法的!”袁印贵的话更吓人。
“怕老人吃多了?这传扬出去,多不好嘛。”杜林生抓住年轻人要面子的心理,补充说道。
三个评议员一起攻心,拿他父亲当年养他的艰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张吉春终于承认了错误,并向评议员们保证:“以后他想吃啥我就给他煮啥。”
事后,张吉春对父亲真的好了,村民都夸张吉春变了。
为了进一步转变风气,树立敬老爱老的风尚,白水村在道德评议中公开评选了一批“好儿女”、“好媳妇”和“五好村民”。
村民杨明琼就是2004年10月评选出的“好儿媳”。她十年如一日,孝敬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婆婆。评议中,许多村民都由衷地说:“杨明琼真难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经过这样的评议,那些不孝敬老人的村民偷偷转变了。有的村民私底下说:“道德评议真厉害!”
在农村,一些鸡毛蒜皮的纠纷,常常让基层干部跑断腿、磨破嘴,还出力难讨好。而现在,这种现象在白水村少了,村委会主任袁印贵诙谐地说:“道德评议给我们‘减负’了。”
3组村民秦宗玉生性古怪,常与乡邻磕磕碰碰。2004年5月,为放水,她又与邻里闹得不可开交。原来,她只管自己放山塘的水灌溉农田,却不准别人放水,有人来放水,她又打又骂,致使有几户农民因没放到水而收成不好。村民对她意见很大。
大家决定对秦宗玉进行公开评议。在评议会上,许多村民都指责秦宗玉自私,不讲道理,也有的说她没修养,把集体的水资源据为己有,甚至有人嚷着“赔我的谷子”、“把我的农业税交了”。
“山坪塘是集体的,不是你一个人的,每个人都有权享受,你不应该不准别人放水呀!”“你让人家收成不好,良心何在?现在赔得起吗?”评议员们一针见血地指出她的错误,“你要与大家搞好关系,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啷个就不改改你的脾气?”“‘街坊邻里,和睦相处’,《村民道德公约》上的这句话,你当耳边风了?”
面对毫不留情的公开评议,秦宗玉面红耳赤,不得不低下了头。
评议会后,秦宗玉不再逞强,对人客气了,与乡邻渐渐和睦起来。
杨昌书、杨昌明既是亲兄弟,又是老冤家,一吵就是十几年,今天你砍我的竹子,明天我砍你的果树,有一次半夜打架后,双双吵着去找村委会主任评理,气得村委会主任也大吵起来:“你们两兄弟吵呀吵呀,吵得大家都不安宁,为的是啥嘛?”
村上召开几次道德评议会后,杨家两兄弟逐渐认识到自己这样做不光是家庭不和睦,还影响了一方安宁。还没等评议员找上门来,两兄弟主动握手言和了。
2003年秋,白水村引进花椒项目,推广种植花椒2000亩。花椒树苗到了手,部分村民就是不愿栽,有的还把别人栽的树苗铲掉。袁印华、黄斗文等村民说:“这是干部瞎指挥,种花椒干什么?”“我们要上访!”
怎么办?道德评议会上见!
评议会上,当面锣,对面鼓,通过评议员们苦口婆心讲道理,终于做通了工作,2000亩花椒得以顺利栽种。现在,花椒已开始投产,有的村民家收入达7000多元。袁印华、黄斗文等反对最激烈的村民,也栽上了花椒树。
白水村距县城很近,但一条村道修了8年都没修通,村民道德评议会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现在,尝到甜头后,湛普镇已在全镇推行村民道德评议会制度,95%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各类信访案件同比下降了40%。说起道德评议会,湛普镇党委书记李为民就来劲,说它是化解纠纷的“消声器”、精神文明的“放大器”和经济建设的“助推器”!
点评:化解千千结,需要两只手——既要靠法律这只手,又要靠道德这只手。丰都县湛普镇白水村通过道德评议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成功实践证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有时侯道德这只手比法律这只手更灵活——所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改变这一现状的是道德评议。
所谓道德评议,是由村民自己选出6名至7名有威望的农村能人担任评议员,组成评议会,制定《村民道德公约》,对涉及道德范畴的言和行、人和事,采取上门评议、现场评议、集中评议等方式,及时解决“法律管不了、干部不好管、邻里难插手”的纠纷。
张吉春78岁的老父亲张治国有点老年痴呆,张吉春很是嫌弃他,骂父亲“老不中用”,常对邻里人说:“这个老家伙,吃得好多哟。”张治国没米吃了,只好到地里掏生红薯吃。
村上建立道德评议会后,张吉春就成了被评议的第一个对象。
评议会会长袁印贵与高子彪、杜林生两个评议员上门找到张吉春。
“张吉春,《村民道德公约》写着‘尊老爱老、尽孝尽责’,你是啷个做的?”高子彪不客气地问。
“你各人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你这样做是违法的!”袁印贵的话更吓人。
“怕老人吃多了?这传扬出去,多不好嘛。”杜林生抓住年轻人要面子的心理,补充说道。
三个评议员一起攻心,拿他父亲当年养他的艰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张吉春终于承认了错误,并向评议员们保证:“以后他想吃啥我就给他煮啥。”
事后,张吉春对父亲真的好了,村民都夸张吉春变了。
为了进一步转变风气,树立敬老爱老的风尚,白水村在道德评议中公开评选了一批“好儿女”、“好媳妇”和“五好村民”。
村民杨明琼就是2004年10月评选出的“好儿媳”。她十年如一日,孝敬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婆婆。评议中,许多村民都由衷地说:“杨明琼真难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经过这样的评议,那些不孝敬老人的村民偷偷转变了。有的村民私底下说:“道德评议真厉害!”
在农村,一些鸡毛蒜皮的纠纷,常常让基层干部跑断腿、磨破嘴,还出力难讨好。而现在,这种现象在白水村少了,村委会主任袁印贵诙谐地说:“道德评议给我们‘减负’了。”
3组村民秦宗玉生性古怪,常与乡邻磕磕碰碰。2004年5月,为放水,她又与邻里闹得不可开交。原来,她只管自己放山塘的水灌溉农田,却不准别人放水,有人来放水,她又打又骂,致使有几户农民因没放到水而收成不好。村民对她意见很大。
大家决定对秦宗玉进行公开评议。在评议会上,许多村民都指责秦宗玉自私,不讲道理,也有的说她没修养,把集体的水资源据为己有,甚至有人嚷着“赔我的谷子”、“把我的农业税交了”。
“山坪塘是集体的,不是你一个人的,每个人都有权享受,你不应该不准别人放水呀!”“你让人家收成不好,良心何在?现在赔得起吗?”评议员们一针见血地指出她的错误,“你要与大家搞好关系,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啷个就不改改你的脾气?”“‘街坊邻里,和睦相处’,《村民道德公约》上的这句话,你当耳边风了?”
面对毫不留情的公开评议,秦宗玉面红耳赤,不得不低下了头。
评议会后,秦宗玉不再逞强,对人客气了,与乡邻渐渐和睦起来。
杨昌书、杨昌明既是亲兄弟,又是老冤家,一吵就是十几年,今天你砍我的竹子,明天我砍你的果树,有一次半夜打架后,双双吵着去找村委会主任评理,气得村委会主任也大吵起来:“你们两兄弟吵呀吵呀,吵得大家都不安宁,为的是啥嘛?”
村上召开几次道德评议会后,杨家两兄弟逐渐认识到自己这样做不光是家庭不和睦,还影响了一方安宁。还没等评议员找上门来,两兄弟主动握手言和了。
2003年秋,白水村引进花椒项目,推广种植花椒2000亩。花椒树苗到了手,部分村民就是不愿栽,有的还把别人栽的树苗铲掉。袁印华、黄斗文等村民说:“这是干部瞎指挥,种花椒干什么?”“我们要上访!”
怎么办?道德评议会上见!
评议会上,当面锣,对面鼓,通过评议员们苦口婆心讲道理,终于做通了工作,2000亩花椒得以顺利栽种。现在,花椒已开始投产,有的村民家收入达7000多元。袁印华、黄斗文等反对最激烈的村民,也栽上了花椒树。
白水村距县城很近,但一条村道修了8年都没修通,村民道德评议会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现在,尝到甜头后,湛普镇已在全镇推行村民道德评议会制度,95%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各类信访案件同比下降了40%。说起道德评议会,湛普镇党委书记李为民就来劲,说它是化解纠纷的“消声器”、精神文明的“放大器”和经济建设的“助推器”!
点评:化解千千结,需要两只手——既要靠法律这只手,又要靠道德这只手。丰都县湛普镇白水村通过道德评议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成功实践证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有时侯道德这只手比法律这只手更灵活——所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