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48岁。患者以右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后2年,右乳晕下肿物1个月而入院。该患于2年前以右乳外上相限无意中发现4cm×3.5cm大小肿物就诊,在某医院行保留乳腺的右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右乳腺浸润导管癌,无淋巴结转移。术后给予“CAF”化疗5周期及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服用2年。1个月前无意发现右乳晕下肿物,故入我院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好,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肝、脊柱、四肢未见异常。左乳无红肿、乳头凹陷及橘皮样变,右乳外上象限至腋下可见长约12cm手术切口瘢痕,愈合良好,乳晕下扪及4.0cm×3.5cm肿物,质中度硬,界线欠清楚,无粘连和压痛,左腋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Hb128g/L,PLT168×109/L,无异常血细胞,肝肾功能正常。腹部超声肝、肾、脾、胰未见异常。
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乳腺改良根治术,术中冰冻检查示考虑乳腺髓样癌,予右乳腺胸大肌筋膜切除、腋窝及胸大肌胸小肌间淋巴结脂肪清除,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术后病理报告:右乳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中恶性度B细胞型),腋窝淋巴结未见累及(0/13)。本例系Ⅱa期, CD20(+)、CD79a(+)、CD3(-)、CD45RO、KI67(-)60%。术后连续给予3个疗程“COP”方案的化疗,并辅以放疗,随访1年多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讨 论
乳腺恶性淋巴瘤占全部乳腺恶性肿瘤的0.12%~0.52%[1]。根据瘤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及种类与分化程度将全部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分为结节型与弥漫型两大类。按免疫功能分类:①U细胞型;②T细胞型;③B细胞型;④组织细胞型;⑤未分类型。临床表现为迅速增大肿块,有时可占椐整个乳房,肿快成巨快或结节状,分叶状,边界清楚,质坚。
乳腺恶性淋巴瘤特点:①发病年龄多在18~60岁,好发于50~60岁;②可以是原发性,也可以为转移性;③肿瘤发生单侧者多,右乳较左乳多见,双侧同期出现也见报道;④临床表现与乳腺癌相似,早期病变局限,均无自觉症状,往往无意中发现,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发热、衰弱、贫血、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局部压迫等症状,缺乏影像学特异征像,容易误诊,当出现症状后往往已属晚期,治疗效果很差;⑤明确诊断常依靠针吸细胞学检查或病理检查;⑥病理检查几乎均为大细胞为主、弥漫、B细胞型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中恶性度)。
本例为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肿物,术中病理诊断为髓样癌,术后病理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本例诊断是根据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而确定,且给予“COP”化疗及放疗有较好的疗效。但本病常有早期血道播散,愈后较差,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0例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为10.5个月(1~56个月),明显低于乳腺癌。
参考文献
1 汤剑猷.现代肿瘤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35.
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乳腺改良根治术,术中冰冻检查示考虑乳腺髓样癌,予右乳腺胸大肌筋膜切除、腋窝及胸大肌胸小肌间淋巴结脂肪清除,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术后病理报告:右乳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中恶性度B细胞型),腋窝淋巴结未见累及(0/13)。本例系Ⅱa期, CD20(+)、CD79a(+)、CD3(-)、CD45RO、KI67(-)60%。术后连续给予3个疗程“COP”方案的化疗,并辅以放疗,随访1年多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讨 论
乳腺恶性淋巴瘤占全部乳腺恶性肿瘤的0.12%~0.52%[1]。根据瘤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及种类与分化程度将全部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分为结节型与弥漫型两大类。按免疫功能分类:①U细胞型;②T细胞型;③B细胞型;④组织细胞型;⑤未分类型。临床表现为迅速增大肿块,有时可占椐整个乳房,肿快成巨快或结节状,分叶状,边界清楚,质坚。
乳腺恶性淋巴瘤特点:①发病年龄多在18~60岁,好发于50~60岁;②可以是原发性,也可以为转移性;③肿瘤发生单侧者多,右乳较左乳多见,双侧同期出现也见报道;④临床表现与乳腺癌相似,早期病变局限,均无自觉症状,往往无意中发现,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发热、衰弱、贫血、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局部压迫等症状,缺乏影像学特异征像,容易误诊,当出现症状后往往已属晚期,治疗效果很差;⑤明确诊断常依靠针吸细胞学检查或病理检查;⑥病理检查几乎均为大细胞为主、弥漫、B细胞型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中恶性度)。
本例为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肿物,术中病理诊断为髓样癌,术后病理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本例诊断是根据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而确定,且给予“COP”化疗及放疗有较好的疗效。但本病常有早期血道播散,愈后较差,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0例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为10.5个月(1~56个月),明显低于乳腺癌。
参考文献
1 汤剑猷.现代肿瘤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