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8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正式颁布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教师关注的话题。新课标明确了学科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目标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和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从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为单元教学设计。新一轮的课程与教学呼唤着教师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创造性地实施教与学的行为。如何整合体育学科核心观念,精选和重组学科教学内容,促进新理念在课堂上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方式的转变、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都提出了变革性的挑战。
一、指向深度学习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为何”
新课改背景下的育人目标,从“双基”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迭代升级,意味着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悄然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从“知识”向“素养”转变,学科知识的功能发生了变化,知识成为获取方法以及形成能力、品格、价值观的内容载体。教师的“教”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教师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高度结构化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如何理解、解构、重构;二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认知建构和应用迁移,以促进学生素养的生成。
因此,需要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有新的视角和要求,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经历为基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旨归的单元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是新课程、新教材育人目标升级背景下的选择。
课程目标的迭代升级意味着新的目标需要新的教学要素,追求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要关注真实情境的创设、结构化的设计与实施、问题链引领教学以及技术与教学融合等等。崔永漷教授在《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一文中指出,真实的情境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真实情境要实现学生的真学习;二是要衡量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做事”;三是知识点感受和理解要通过真实情境中的应用来实现。因此,单元教学中,应该用“在何种情境下运用什么知识解决什么任务”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多种学习和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变化、复杂、真实的情境中建立知识结构化的认知和能力。因此,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应该体现知识条件化、知识情境化和知识结构化。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是何”
体育学科的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下,围绕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聚焦能力导向的学习主题,在运动项目进阶式“学练赛”情境中,实现结构化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内化。在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中迁移应用,培养对技能学习、体能发展、竞赛活动持久的能动学习兴趣,掌握高质量健康生活所需的运动技能、高阶思维、健全人格、通用能力的学习过程。
“单元”一词有“独立、完整”的意味,单元教学设计是课程实施者分解、传递和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一环,是统领整单元内所有课时目标、各个教学要素的主要手段,是对教学内容做“结构化”处理的主要抓手。在2018年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出版的中小学体育与健身《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书中,将体育单元教学设计明确定义如下:“体育单元教学是根据体育学科特点、目的和要求,运用系统分析方法,预先对体育单元教学活动诸要素进行的创新性探究或策划,它是系统规划体育教学单元的过程。”
因此,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指向深度学习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立场,对学生围绕某一单元开展的完整学习过程所做的专业设计,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逆向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呈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清晰的路径。具体而言,要对教材中“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解构、重组、整合后,形成的有结构、有逻辑的“大单元”。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问题化、情境化和结构化处理,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趣、有用、有意义。它不仅仅是文本设计,还有文本在实践中的“运作”。
三、指向深度学习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何为”
在全国普通高中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第一期研修班培训上,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在《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与意义》的报告中,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模型”,指出单元教学设计应包含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学习评价、开放性学习环境、反思性教学改进等要素。下面,笔者以高中《体育与健康》体操类运动模块中健美操项目为例,对健美操教学中如何基于深度学习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做一些介绍。
健美操属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必修选学体操类运动。它是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展示形体美、动作美、韵律美、音乐美、编排美的一项运动,包括徒手健美操和轻器械健美操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健美操模块教学,要求体育教师摒弃之前单一、枯燥、碎片化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识,关注教学过程,强调教学的情境化和结构化,要求学生不仅能“学会”,还要能“迁移与创造”,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在健美操模块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学科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设计进阶性教学内容,完成“会感受—会想象—会创造”三个阶段的转变,实现深度学习。
(一)确定引领性学习主题
单元学习主题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学科思想与方法深化或认识世界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题。它指向学科大概念,围绕体育学科某一个核心内容组织起来的、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题;基于学科内容的高度凝练,反映育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学习内容体现出条件化、结构化、情境化表达,并且为学生提供机会将各种观念应用到学校外的日常情境中。在健美操教学中,通常基于以下四种思路进行学习主题的确定:
一是选择与教材内容章节一致的学习主题。例如,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徒手健美操动作组合”或“轻器械健美操动作组合”为模块学习主题,分解到课时就对应到不同操化动作组合的學习,有利于提高学生操化动作的控制能力。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学习内容比较聚焦,体现教材编写的逻辑性。 二是打破年级跨章节整合,按照学科核心素养发展阶段确定学习主题。例如,健美操术语在健美操学习中尤为关键,掌握健美操术语,做到健美操动作与术语的相互转换,就相当于打开健美操学习的密码,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将学习主题确定为“基本动作组合与健美操术语的联结”。选择这种学习主题的优点在于可以聚焦关键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用驱动性问题指向这些知识和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驱动”学生去面对学科中的核心概念或原则的关键性问题。
三是按照专题性任务来组织确定学习主题。这种主题的选择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内容,聚焦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例如,为了提高健美操的运动创编能力,可以将学习主题确定为“运用手臂和步伐基本动作创编动作组合”。在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对队形、造型和动作进行创编,并配以合适的音乐,在创编动作组合的同时提升与音乐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四是基于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相当于项目化学习。这种方式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例如,教师将学习主题确定为“組织校园健美操大赛”,将学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主题的确定关注的是课程对于个体的意义而非课程方案中有什么,试图将学科知识和个体经验、生活情境相关联,给学生提供机会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日常情境中。
(二)制订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
深度学习的单元学习目标是核心素养在单元中的具体化,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北斗”和“灯塔”,是学生通过单元的学习后学科核心素养上的具体体现。学习目标的撰写应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包含学习内容(学什么)、学习行为(怎样学)、学习途径和学习程度(学到何种程度)。
(五)创设开放性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消除心理障碍,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环境涵盖非常广泛,不仅包括课程教材、硬件资源、实体空间,还包括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环境的开发,集体、个人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及人文环境、物理环境、虚拟环境等。
例如,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的开放性教学环境:
1.场地:有把杆的舞蹈房。
2.器材:弹力带、矿泉水瓶、画纸、彩笔、音响等。
3.多媒体设备:互动显示屏一台;配有相关教学图片和动作视频的教学课件;翻页笔;蓝牙音响;电脑(为学生查找、获取、处理学习资源提供工具)等。
4.人文环境: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教师适当的鼓励与支持;小组成员能够在学练中积极思考、相互协作、主动探究等。
(六)进行反思性教学改进
反思性教学改进通常是在教学后针对课堂情况或教学设计进行的反思总结,是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而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反思性教学改进可以是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也可以是教研组、教师同伴的集体反思。
例如,教师针对“手臂动作组合与健美操术语的联结”总结了以下反思。
1.进一步优化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建立在学习知识技能、创编动作和进行评价时运用已学会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2.设计与单元学习内容相匹配的“冲关你最棒”情境,将之作为评价、作业或任务持续使用以外显和诊断学生术语和动作的联结情况。
3.学生在展示情境中的表现力、与音乐的融通性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四、结语
随着全国新课程、新教材的全面实施,对体育课程与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如何基于学生立场,聚焦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完整学习过程进行专业设计、讲好学习故事,让深度学习能够真正发生、核心素养得以真正培育,是体育教师们的初心和目标、我们始终在路上……
一、指向深度学习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为何”
新课改背景下的育人目标,从“双基”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迭代升级,意味着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悄然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从“知识”向“素养”转变,学科知识的功能发生了变化,知识成为获取方法以及形成能力、品格、价值观的内容载体。教师的“教”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教师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高度结构化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如何理解、解构、重构;二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认知建构和应用迁移,以促进学生素养的生成。
因此,需要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有新的视角和要求,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经历为基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旨归的单元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是新课程、新教材育人目标升级背景下的选择。
课程目标的迭代升级意味着新的目标需要新的教学要素,追求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要关注真实情境的创设、结构化的设计与实施、问题链引领教学以及技术与教学融合等等。崔永漷教授在《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一文中指出,真实的情境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真实情境要实现学生的真学习;二是要衡量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做事”;三是知识点感受和理解要通过真实情境中的应用来实现。因此,单元教学中,应该用“在何种情境下运用什么知识解决什么任务”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多种学习和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变化、复杂、真实的情境中建立知识结构化的认知和能力。因此,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应该体现知识条件化、知识情境化和知识结构化。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是何”
体育学科的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下,围绕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聚焦能力导向的学习主题,在运动项目进阶式“学练赛”情境中,实现结构化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内化。在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中迁移应用,培养对技能学习、体能发展、竞赛活动持久的能动学习兴趣,掌握高质量健康生活所需的运动技能、高阶思维、健全人格、通用能力的学习过程。
“单元”一词有“独立、完整”的意味,单元教学设计是课程实施者分解、传递和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一环,是统领整单元内所有课时目标、各个教学要素的主要手段,是对教学内容做“结构化”处理的主要抓手。在2018年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出版的中小学体育与健身《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书中,将体育单元教学设计明确定义如下:“体育单元教学是根据体育学科特点、目的和要求,运用系统分析方法,预先对体育单元教学活动诸要素进行的创新性探究或策划,它是系统规划体育教学单元的过程。”
因此,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指向深度学习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立场,对学生围绕某一单元开展的完整学习过程所做的专业设计,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逆向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呈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清晰的路径。具体而言,要对教材中“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解构、重组、整合后,形成的有结构、有逻辑的“大单元”。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问题化、情境化和结构化处理,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趣、有用、有意义。它不仅仅是文本设计,还有文本在实践中的“运作”。
三、指向深度学习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何为”
在全国普通高中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第一期研修班培训上,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在《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与意义》的报告中,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模型”,指出单元教学设计应包含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学习评价、开放性学习环境、反思性教学改进等要素。下面,笔者以高中《体育与健康》体操类运动模块中健美操项目为例,对健美操教学中如何基于深度学习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做一些介绍。
健美操属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必修选学体操类运动。它是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展示形体美、动作美、韵律美、音乐美、编排美的一项运动,包括徒手健美操和轻器械健美操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健美操模块教学,要求体育教师摒弃之前单一、枯燥、碎片化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识,关注教学过程,强调教学的情境化和结构化,要求学生不仅能“学会”,还要能“迁移与创造”,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在健美操模块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学科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设计进阶性教学内容,完成“会感受—会想象—会创造”三个阶段的转变,实现深度学习。
(一)确定引领性学习主题
单元学习主题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学科思想与方法深化或认识世界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题。它指向学科大概念,围绕体育学科某一个核心内容组织起来的、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题;基于学科内容的高度凝练,反映育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学习内容体现出条件化、结构化、情境化表达,并且为学生提供机会将各种观念应用到学校外的日常情境中。在健美操教学中,通常基于以下四种思路进行学习主题的确定:
一是选择与教材内容章节一致的学习主题。例如,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徒手健美操动作组合”或“轻器械健美操动作组合”为模块学习主题,分解到课时就对应到不同操化动作组合的學习,有利于提高学生操化动作的控制能力。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学习内容比较聚焦,体现教材编写的逻辑性。 二是打破年级跨章节整合,按照学科核心素养发展阶段确定学习主题。例如,健美操术语在健美操学习中尤为关键,掌握健美操术语,做到健美操动作与术语的相互转换,就相当于打开健美操学习的密码,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将学习主题确定为“基本动作组合与健美操术语的联结”。选择这种学习主题的优点在于可以聚焦关键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用驱动性问题指向这些知识和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驱动”学生去面对学科中的核心概念或原则的关键性问题。
三是按照专题性任务来组织确定学习主题。这种主题的选择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内容,聚焦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例如,为了提高健美操的运动创编能力,可以将学习主题确定为“运用手臂和步伐基本动作创编动作组合”。在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对队形、造型和动作进行创编,并配以合适的音乐,在创编动作组合的同时提升与音乐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四是基于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相当于项目化学习。这种方式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例如,教师将学习主题确定为“組织校园健美操大赛”,将学生的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主题的确定关注的是课程对于个体的意义而非课程方案中有什么,试图将学科知识和个体经验、生活情境相关联,给学生提供机会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日常情境中。
(二)制订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
深度学习的单元学习目标是核心素养在单元中的具体化,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北斗”和“灯塔”,是学生通过单元的学习后学科核心素养上的具体体现。学习目标的撰写应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包含学习内容(学什么)、学习行为(怎样学)、学习途径和学习程度(学到何种程度)。
(五)创设开放性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消除心理障碍,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环境涵盖非常广泛,不仅包括课程教材、硬件资源、实体空间,还包括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环境的开发,集体、个人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及人文环境、物理环境、虚拟环境等。
例如,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的开放性教学环境:
1.场地:有把杆的舞蹈房。
2.器材:弹力带、矿泉水瓶、画纸、彩笔、音响等。
3.多媒体设备:互动显示屏一台;配有相关教学图片和动作视频的教学课件;翻页笔;蓝牙音响;电脑(为学生查找、获取、处理学习资源提供工具)等。
4.人文环境: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教师适当的鼓励与支持;小组成员能够在学练中积极思考、相互协作、主动探究等。
(六)进行反思性教学改进
反思性教学改进通常是在教学后针对课堂情况或教学设计进行的反思总结,是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而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反思性教学改进可以是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也可以是教研组、教师同伴的集体反思。
例如,教师针对“手臂动作组合与健美操术语的联结”总结了以下反思。
1.进一步优化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建立在学习知识技能、创编动作和进行评价时运用已学会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2.设计与单元学习内容相匹配的“冲关你最棒”情境,将之作为评价、作业或任务持续使用以外显和诊断学生术语和动作的联结情况。
3.学生在展示情境中的表现力、与音乐的融通性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四、结语
随着全国新课程、新教材的全面实施,对体育课程与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如何基于学生立场,聚焦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完整学习过程进行专业设计、讲好学习故事,让深度学习能够真正发生、核心素养得以真正培育,是体育教师们的初心和目标、我们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