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
【摘要】 目的 为及时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提供较好的用药方法。方法 将急性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汤剂,10d后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2.5%,有效率32.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率47.5%,有效率27.5%,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综合用药能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关键词典】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中西医结合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反复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症,四季常见。尤以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以成年及有吸烟史人群为多发。感染、理化刺激及过敏因素是致发及加重本病的主要因素。如何迅速缓解病情,缩短病程,减少发作次数及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必须重视的课题,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0岁以下者4例,21~40岁者25例,41~60岁者16例,61岁以上者35例;干咳少痰者36例,黄稠痰者29例,清稀泡沫痰者32例;发病前有上感症状者26例,伴有咽病者18例,腹泻者10例,胸痛者16例,喘气明显者23例。
1.2 诊断标准 慢性支气管炎以反复咳嗽、咳痰的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3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近期加重,其喘咳症状明显,胸片检查多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征,排除伴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胸片X光片可见肺部纹理增粗增多且紊乱,化验白细胞轻度增高。经多项检查及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
1.3 疗效标准
治愈:咳嗽、咳痰和其他临床症状消失,肺部干湿罗音消失,胸片炎症完全吸收。有效:咳嗽、咳痰、喘息等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干湿罗音减少,胸片肺部炎症有所好转;无效:咳嗽、咳痰、喘息等其他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或病情加重[1]。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①持续低流量吸氧以纠正缺氧;②抗感染:静脉滴注头孢噻肟纳(治菌必妥)6g,加入0.9%生理盐水150ml静滴,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③抗病毒:利巴韦林片0.2口服,每日3次,连用5~7天;④支气管扩张剂:10%葡萄糖液250ml加氨茶碱0.25静滴,1次/d;⑤对症支持治疗。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小青龙汤加味方剂,药物组成:麻黄、桂枝、法半夏、干姜、白芍、灸甘草各10g,桔梗、白前各10g,细辛、五味子各6g;风热咳喘者加鱼腥草15g、黄芩10g;风寒咳喘者加淫羊藿15g、巴戟天10g,水煎2遍,再将药液混合煎煮浓缩至约450ml,每次服150ml,每日3次,连服10天为一疗程。
3 结果
治疗组:治愈25例,占62.5%,有效13例,占32.5%,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19例,占47.5%,有效11例,占227.5%,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内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多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均易引起,因而如何控制感染是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在抗生素的运用方面,由于病原学诊治的条件所限,以及病原可检出结果的滞后,故对患者的治疗重点是放在抗生素控制感染上。然而,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及停用指征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由于急性期使用了大剂量抗生素可导致血象及痰培养呈阴性结果,但此时患者的症状未完全恢复,一旦停药过早,可引起症状反复,但盲目的使用抗生素,又可造成耐药性,菌群失调,以及其他副反应等问题。而且单一使用抗生素往往疗效不尽如人意,所以笔者在运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宣肺止咳、化痰平喘、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可以达到标本兼顾,亦可降低毒副作用,增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恢复免疫平衡,对巩固治疗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总体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弥补了单纯使用西药的某些不足。
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学上属“咳嗽”、“喘证”、“痰证”、“肺胀”范畴[2]。其多因风寒犯肺,风热袭肺,外寒内热,导致肺气郁闭,肺失宣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之病机关键是邪实正虚,肺气壅塞,故扶正补虚,宣肺降气,止咳化痰为治疗之要旨。小青龙汤中麻黄宣肺降逆,药理研究证明:麻黄中所含麻黄碱及麻黄挥发油是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桂枝能改善机体的易敏状况,细辛富含挥发油能解除组织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半夏、白前下气升壅止咳、桔梗宣肺化痰。现代研究表明白前、桔梗两药均有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稀释痰液及松弛气管平滑肌,有利于排痰止咳。陈皮宣肺利气祛痰,鱼腥草清热解毒;黄芩泻火降热,实验证明黄芩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黄芩还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能缓解实验动物血管过敏收缩,有较广的抑菌、抗病毒及解热作用。病毒存活试验表明鱼腥草、黄芩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细胞病毒有灭活作用。体外抑菌试验揭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从而能加强西药的抗炎抑菌作用。慢性支气管病人因长期患病而免疫力降低,方中淫羊藿、巴戟天提取物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作用,雄液素样作用。能显著提高血清抗体水平,并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中西药物结合运用,共具寒热并用、补泻兼施、抗炎、抗病毒之效。
参考文献
[1] 庾慧等.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评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7.
[2] 乔石霞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常见诊治浅谈[J].江西中医药,2007,3:289.
【摘要】 目的 为及时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提供较好的用药方法。方法 将急性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汤剂,10d后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2.5%,有效率32.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率47.5%,有效率27.5%,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综合用药能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关键词典】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中西医结合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反复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症,四季常见。尤以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以成年及有吸烟史人群为多发。感染、理化刺激及过敏因素是致发及加重本病的主要因素。如何迅速缓解病情,缩短病程,减少发作次数及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必须重视的课题,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0岁以下者4例,21~40岁者25例,41~60岁者16例,61岁以上者35例;干咳少痰者36例,黄稠痰者29例,清稀泡沫痰者32例;发病前有上感症状者26例,伴有咽病者18例,腹泻者10例,胸痛者16例,喘气明显者23例。
1.2 诊断标准 慢性支气管炎以反复咳嗽、咳痰的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3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近期加重,其喘咳症状明显,胸片检查多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征,排除伴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胸片X光片可见肺部纹理增粗增多且紊乱,化验白细胞轻度增高。经多项检查及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
1.3 疗效标准
治愈:咳嗽、咳痰和其他临床症状消失,肺部干湿罗音消失,胸片炎症完全吸收。有效:咳嗽、咳痰、喘息等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干湿罗音减少,胸片肺部炎症有所好转;无效:咳嗽、咳痰、喘息等其他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或病情加重[1]。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①持续低流量吸氧以纠正缺氧;②抗感染:静脉滴注头孢噻肟纳(治菌必妥)6g,加入0.9%生理盐水150ml静滴,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③抗病毒:利巴韦林片0.2口服,每日3次,连用5~7天;④支气管扩张剂:10%葡萄糖液250ml加氨茶碱0.25静滴,1次/d;⑤对症支持治疗。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小青龙汤加味方剂,药物组成:麻黄、桂枝、法半夏、干姜、白芍、灸甘草各10g,桔梗、白前各10g,细辛、五味子各6g;风热咳喘者加鱼腥草15g、黄芩10g;风寒咳喘者加淫羊藿15g、巴戟天10g,水煎2遍,再将药液混合煎煮浓缩至约450ml,每次服150ml,每日3次,连服10天为一疗程。
3 结果
治疗组:治愈25例,占62.5%,有效13例,占32.5%,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19例,占47.5%,有效11例,占227.5%,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内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多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均易引起,因而如何控制感染是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在抗生素的运用方面,由于病原学诊治的条件所限,以及病原可检出结果的滞后,故对患者的治疗重点是放在抗生素控制感染上。然而,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及停用指征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由于急性期使用了大剂量抗生素可导致血象及痰培养呈阴性结果,但此时患者的症状未完全恢复,一旦停药过早,可引起症状反复,但盲目的使用抗生素,又可造成耐药性,菌群失调,以及其他副反应等问题。而且单一使用抗生素往往疗效不尽如人意,所以笔者在运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宣肺止咳、化痰平喘、健脾益气的中药制剂,可以达到标本兼顾,亦可降低毒副作用,增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恢复免疫平衡,对巩固治疗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总体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弥补了单纯使用西药的某些不足。
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学上属“咳嗽”、“喘证”、“痰证”、“肺胀”范畴[2]。其多因风寒犯肺,风热袭肺,外寒内热,导致肺气郁闭,肺失宣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之病机关键是邪实正虚,肺气壅塞,故扶正补虚,宣肺降气,止咳化痰为治疗之要旨。小青龙汤中麻黄宣肺降逆,药理研究证明:麻黄中所含麻黄碱及麻黄挥发油是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桂枝能改善机体的易敏状况,细辛富含挥发油能解除组织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半夏、白前下气升壅止咳、桔梗宣肺化痰。现代研究表明白前、桔梗两药均有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稀释痰液及松弛气管平滑肌,有利于排痰止咳。陈皮宣肺利气祛痰,鱼腥草清热解毒;黄芩泻火降热,实验证明黄芩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黄芩还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能缓解实验动物血管过敏收缩,有较广的抑菌、抗病毒及解热作用。病毒存活试验表明鱼腥草、黄芩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细胞病毒有灭活作用。体外抑菌试验揭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从而能加强西药的抗炎抑菌作用。慢性支气管病人因长期患病而免疫力降低,方中淫羊藿、巴戟天提取物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作用,雄液素样作用。能显著提高血清抗体水平,并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中西药物结合运用,共具寒热并用、补泻兼施、抗炎、抗病毒之效。
参考文献
[1] 庾慧等.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评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7.
[2] 乔石霞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常见诊治浅谈[J].江西中医药,2007,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