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组织小学德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本文简单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德育;教学改革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
1.传统文化与德育课程联系不紧密
德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主动追求真善美。但是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许多教师由于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只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板块忽略了传统文化与德育课程之间的联系,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十分有限。此外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好传统文化教育和德育知识讲解之间的平衡,将大量时间用于传统文化教育导致讲解德育知识的时间变得相对有限,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在德育课程与传统文化教育联系不紧密的情况下,传统文化教育容易流于形式。
2.缺乏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小学阶段学生事务认知能力相对有限,环境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小学德育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当前许多小学在建设校园时,将重点放在了现代教学技术的引入,忽略了校園文化的建设,在校园装饰等各方面没有突出传统文化要素。此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明显不足,崇洋媚外的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阻碍了传统文化与德育的有效的结合。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并优化教学设计。教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小学生在不同年段的学习特点,低年段的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借助生活案例,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学习基础,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德育课程中思考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的贡献。除了关注学生的成长规律之外,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思路。
2.遵循理实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十分深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理实结合的原则,不仅要强调理论知识的分析与讲解,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推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另一方面也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在学生掌握理论基础且具备实践能力的情况下,小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有效策略
1.创设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当结合德育教育知识点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德育课堂。在选择创设情景所需素材时,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兴趣爱好以及传统文化与德育之间的联系,让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成为创设情境的基础。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我的好邻居》一课为例,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收集关于“罗威饲犊”的传统故事,利用动画短片为学生播放创设情境的素材,“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总是吃他家的庄稼,在与邻居沟通无果的情况下,罗威决定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每天给牛准备青草,牛在吃饱后也便不再吃罗威家的庄稼,而邻居发现自家的牛每天被罗威喂养后十分惭愧,于是连忙向罗威道歉,从此邻里关系和谐”。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懂得和谐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并加深对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理解。
2.围绕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理解的重要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从课文中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并鼓励学生围绕传统文化展开互动和讨论。为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特点,以3-5人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并结合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点组织合作探究活动。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我很诚实》一课为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考虑到学生文化知识储备,要求学生围绕“我所知道的关于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故事”的主题进行互动讨论。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调动自身知识储备,为其他同学分享“立木取信”等关于诚信的故事,并在互动中培养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3.利用传统节日组织趣味课外实践活动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组织小学德育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当借助传统节日组织具有趣味性的课外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让学生懂得亲情的重要性。中秋和春节是传统节日中关于团圆的节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特殊的节日承担家务,为父母减轻负担,以此来表达感恩。这样一来,传统节日与小学德育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能够在参与实践的同时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并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这是提高小学德育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小学德育教师应当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创设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教学情境,围绕传统文化知识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利用传统节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的有机结合,在提高德育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沈桂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28):163.
[2]潘友平.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小学德育教学[J].求知导刊,2019(47):64-65.
[3]侯静.植传统文化之根,塑现代德育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现代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18):42-44.
[4]周海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现状及路径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175-176.
[5]杜娟.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班级德育中的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0):49-50.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河苑小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德育;教学改革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
1.传统文化与德育课程联系不紧密
德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主动追求真善美。但是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许多教师由于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只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板块忽略了传统文化与德育课程之间的联系,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十分有限。此外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好传统文化教育和德育知识讲解之间的平衡,将大量时间用于传统文化教育导致讲解德育知识的时间变得相对有限,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在德育课程与传统文化教育联系不紧密的情况下,传统文化教育容易流于形式。
2.缺乏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小学阶段学生事务认知能力相对有限,环境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小学德育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当前许多小学在建设校园时,将重点放在了现代教学技术的引入,忽略了校園文化的建设,在校园装饰等各方面没有突出传统文化要素。此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明显不足,崇洋媚外的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阻碍了传统文化与德育的有效的结合。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并优化教学设计。教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小学生在不同年段的学习特点,低年段的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借助生活案例,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学习基础,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德育课程中思考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的贡献。除了关注学生的成长规律之外,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思路。
2.遵循理实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十分深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理实结合的原则,不仅要强调理论知识的分析与讲解,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推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另一方面也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在学生掌握理论基础且具备实践能力的情况下,小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有效策略
1.创设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当结合德育教育知识点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德育课堂。在选择创设情景所需素材时,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兴趣爱好以及传统文化与德育之间的联系,让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成为创设情境的基础。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我的好邻居》一课为例,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收集关于“罗威饲犊”的传统故事,利用动画短片为学生播放创设情境的素材,“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总是吃他家的庄稼,在与邻居沟通无果的情况下,罗威决定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每天给牛准备青草,牛在吃饱后也便不再吃罗威家的庄稼,而邻居发现自家的牛每天被罗威喂养后十分惭愧,于是连忙向罗威道歉,从此邻里关系和谐”。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懂得和谐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并加深对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理解。
2.围绕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理解的重要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从课文中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并鼓励学生围绕传统文化展开互动和讨论。为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特点,以3-5人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并结合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点组织合作探究活动。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我很诚实》一课为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考虑到学生文化知识储备,要求学生围绕“我所知道的关于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故事”的主题进行互动讨论。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调动自身知识储备,为其他同学分享“立木取信”等关于诚信的故事,并在互动中培养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3.利用传统节日组织趣味课外实践活动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组织小学德育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当借助传统节日组织具有趣味性的课外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让学生懂得亲情的重要性。中秋和春节是传统节日中关于团圆的节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特殊的节日承担家务,为父母减轻负担,以此来表达感恩。这样一来,传统节日与小学德育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能够在参与实践的同时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并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这是提高小学德育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小学德育教师应当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创设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教学情境,围绕传统文化知识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利用传统节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的有机结合,在提高德育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沈桂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28):163.
[2]潘友平.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小学德育教学[J].求知导刊,2019(47):64-65.
[3]侯静.植传统文化之根,塑现代德育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现代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18):42-44.
[4]周海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现状及路径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175-176.
[5]杜娟.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班级德育中的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0):49-50.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河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