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的音乐教学中,竖笛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小型乐器。它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也是学生学习的好助手
关键词:竖笛教学;生活化;趣味化;循序渐进;学习竖笛的好处
新课标的学段目标中指出: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3~6年级)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对于3~6年级的学生,要求能够学习坚笛、口琴、口风琴或其他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一说到乐器,很多人想到钢琴啊,小提琴什么的,这些对于处在农村的学生来说,是多么遥远的梦!竖笛,价格便宜,携带方便、音色优美、简易实用,因此,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因此,对于初次接触乐器的学生来说,竖笛无疑是最合适的。
低段的孩子,虽然模仿能力强,爱表现,但是在课堂上本来就难以掌控,要是教学竖笛,必定出现乱哄哄的场面。而高段,学习任务重,有升学的压力在,家长对于这些课外活动并不定能全力支持。因此我把竖笛教学放在了四年级。
四年级的小朋友有一定的乐理基础,有简单的识谱能力,对于老师的表演也能大致地模仿。接下来我就谈几点我在竖笛教学中的体会。
一、竖笛教学生活化
枯燥的学习只会让学生对竖笛失去原本的兴趣,也让教师的教学工作难以顺利地展开。刚开始吹奏竖笛的时候,有些同学手指不能把孔闭合,因此容易出现一些怪音,尖音。影响了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我认为竖笛最难吹的是5(低音),6(低音),7(低音)。当我示范的时候,我先吹一个5(低音)的长音。让学生想想像什么声音。有人说像开水壶水开的那个声音,而且很匀称,不会一会重一会轻的。知道是什么样的声音后,学生就可以互相听音,不仅能听出自己声音的对错,也能听出别人的音。
二、竖笛教学趣味化
教师应该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竖笛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刚拿到竖笛的孩子们,对这一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恨不得把自己能唱的歌都吹出来。因此选择用学生熟悉的旋律练习,更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闪烁的小星》是每个学生都会哼唱的歌曲,而且歌谱简单,基本没有低音,学生练习起来应该也比较容易。当学生对竖笛有一定地把握能力后,可以试着让他们练习一些他们所熟悉的乐曲,简单的如《两只老虎》,熟悉的如《世上只有妈妈好》,通过这些歌曲的哼唱、吹奏,加强竖笛的技能训练。
三、竖笛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口是吃不成大胖子的,教师在教学竖笛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进度,对曲目的选择也应由简到难,由短到长。当学生能完整地吹奏曲子时,教师也可以听着曲子打节拍,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速度。而学生也不因竖笛技能的枯燥,而对竖笛失去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只利用演唱,欣赏来填充孩子们的听觉培养,却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听觉思维训练,除了要有良好的内心听觉思维能力外,竖笛在课堂中的学吹练习能为此提供大大的帮助,具体表现在:
一、对音乐课堂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前提。竖笛入门简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得到一定的满足感,从而产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并且给予重视,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表现出由衷的赞美。对于能力弱的学生也不能放任自由,而应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满足各自的需要、开发他们的潜能。最后进行评价、总结。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唱歌教学
长长的40分钟对学生而言已经是一种煎熬。如果课堂还是单一地演唱、欣赏的话,学生容易产生一定的倦怠。竖笛的进入,无疑是对课堂的一个缓冲。用竖笛练习吹奏,既能减轻学生的声带负担,保护了嗓子,又能调节课堂气氛。
三、竖笛对欣赏的作用
在进行欣赏教学时,单一的欣赏作品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影响了学生欣赏的兴趣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将竖笛吹奏运用到欣赏教学中,适合学生活泼好动、善模仿的特点,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活动。学生吹一吹,听一听,在愉悦的欣赏活动中,全身心地体验、感受、理解音乐。通过演奏乐曲中的旋律,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能力不同,因此学习竖笛的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1、让能力强的帮助能力弱的。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让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2、补差的方式。利用课后的几分钟,对能力差的同学进行简单地补差,然后再让他们课后去练习,以求减少跟能力强的同学的差距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竖笛的进入能丰富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取得多重教学效果,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竖笛吹奏的水平,它们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主编《中国音乐教育》中《五彩缤纷的民族管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五期.
[2]曹理、何工主编《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
[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新課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
关键词:竖笛教学;生活化;趣味化;循序渐进;学习竖笛的好处
新课标的学段目标中指出: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3~6年级)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对于3~6年级的学生,要求能够学习坚笛、口琴、口风琴或其他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一说到乐器,很多人想到钢琴啊,小提琴什么的,这些对于处在农村的学生来说,是多么遥远的梦!竖笛,价格便宜,携带方便、音色优美、简易实用,因此,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因此,对于初次接触乐器的学生来说,竖笛无疑是最合适的。
低段的孩子,虽然模仿能力强,爱表现,但是在课堂上本来就难以掌控,要是教学竖笛,必定出现乱哄哄的场面。而高段,学习任务重,有升学的压力在,家长对于这些课外活动并不定能全力支持。因此我把竖笛教学放在了四年级。
四年级的小朋友有一定的乐理基础,有简单的识谱能力,对于老师的表演也能大致地模仿。接下来我就谈几点我在竖笛教学中的体会。
一、竖笛教学生活化
枯燥的学习只会让学生对竖笛失去原本的兴趣,也让教师的教学工作难以顺利地展开。刚开始吹奏竖笛的时候,有些同学手指不能把孔闭合,因此容易出现一些怪音,尖音。影响了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我认为竖笛最难吹的是5(低音),6(低音),7(低音)。当我示范的时候,我先吹一个5(低音)的长音。让学生想想像什么声音。有人说像开水壶水开的那个声音,而且很匀称,不会一会重一会轻的。知道是什么样的声音后,学生就可以互相听音,不仅能听出自己声音的对错,也能听出别人的音。
二、竖笛教学趣味化
教师应该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竖笛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刚拿到竖笛的孩子们,对这一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恨不得把自己能唱的歌都吹出来。因此选择用学生熟悉的旋律练习,更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闪烁的小星》是每个学生都会哼唱的歌曲,而且歌谱简单,基本没有低音,学生练习起来应该也比较容易。当学生对竖笛有一定地把握能力后,可以试着让他们练习一些他们所熟悉的乐曲,简单的如《两只老虎》,熟悉的如《世上只有妈妈好》,通过这些歌曲的哼唱、吹奏,加强竖笛的技能训练。
三、竖笛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口是吃不成大胖子的,教师在教学竖笛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进度,对曲目的选择也应由简到难,由短到长。当学生能完整地吹奏曲子时,教师也可以听着曲子打节拍,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速度。而学生也不因竖笛技能的枯燥,而对竖笛失去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只利用演唱,欣赏来填充孩子们的听觉培养,却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听觉思维训练,除了要有良好的内心听觉思维能力外,竖笛在课堂中的学吹练习能为此提供大大的帮助,具体表现在:
一、对音乐课堂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前提。竖笛入门简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得到一定的满足感,从而产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并且给予重视,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表现出由衷的赞美。对于能力弱的学生也不能放任自由,而应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满足各自的需要、开发他们的潜能。最后进行评价、总结。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唱歌教学
长长的40分钟对学生而言已经是一种煎熬。如果课堂还是单一地演唱、欣赏的话,学生容易产生一定的倦怠。竖笛的进入,无疑是对课堂的一个缓冲。用竖笛练习吹奏,既能减轻学生的声带负担,保护了嗓子,又能调节课堂气氛。
三、竖笛对欣赏的作用
在进行欣赏教学时,单一的欣赏作品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影响了学生欣赏的兴趣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将竖笛吹奏运用到欣赏教学中,适合学生活泼好动、善模仿的特点,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活动。学生吹一吹,听一听,在愉悦的欣赏活动中,全身心地体验、感受、理解音乐。通过演奏乐曲中的旋律,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能力不同,因此学习竖笛的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1、让能力强的帮助能力弱的。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让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2、补差的方式。利用课后的几分钟,对能力差的同学进行简单地补差,然后再让他们课后去练习,以求减少跟能力强的同学的差距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竖笛的进入能丰富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取得多重教学效果,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竖笛吹奏的水平,它们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主编《中国音乐教育》中《五彩缤纷的民族管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五期.
[2]曹理、何工主编《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
[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新課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