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油飘香吃火锅

来源 :天下美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成都人是吃饱了、吃安逸了才睡的。到过成都来,几乎没有人不为它的夜食而流连忘返的。因为,浸润在成都美食生活中的,不仅是一种美食滋味的浪漫主义享受,更是成都人对于人生在世的痴迷,是成都人与生活的心心相印,是成都人在现实与梦想之间,为至今仍然在生存意义面前迷惘的世界,诠释着热爱、美丽、快乐和诗意。
  这成都夜食里,火锅自然不能略过。成都人爱火锅,一年四季常吃不厌,隔个三五天没吃火锅,便会浑身不舒坦。说到火锅,不得不联想到重庆,成都的火锅与重庆火锅颇有渊源,同样具有悠长的历史。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描写的“金垒中坐,肴鬲四陈,觞以清漂,鲜以紫鳞”,实际上就是一种家庭式火锅。
  据说,火锅最早起源于川江上的船家,那时长江边古城门的石板坡下有一间屠宰场,每天都宰杀大量的肥牛胖猪,余下的牛肚猪杂基本上是没人要的,冬天雨雪交加僵手僵脚的寒冷天气,江边的船家便上岸来将牛肚猪杂拣回船上洗净切片,生一个红泥小火炉,熬一锅麻辣红油汤,招呼劳作了一天的左邻右舍围着温暖的火炉,边煮边吃,吃一片毛肚,喝一口小酒,再摆两句龙门阵,倒也苦中有乐。此后一传十,十传百,渐渐的,火锅这种船工挑夫、贩夫走卒们上不了大雅之堂的饮食也开始在大宅门里登堂入室,每到阴冷潮湿的冬天,家家户户都能闻到火锅四溢的香气。
  虽然家庭式的火锅出现很早,但成都火锅店面式经营的时期,还是近三十几年的事情,而陆续由小规模的小门脸发展成特色鲜明的大馆子,火锅进入真正兴旺期,也只是近年来才开始。这一兴旺不要紧,爱吃、会吃、懂吃的成都人便把火锅能吃的花样都兼容并蓄了进来,什么子母锅、鸳鸯锅、九宫格,可谓百花齐放。小门脸、大馆子,老派的经典、新式的鲜奇,华灯一掌上,哪一个不门庭若市?满巷飘香,成都的夜空都弥漫在红油的麻辣气息中,有几人能忍住不“闻香下马”?初来成都的你,如果遇见凌晨1点火锅店前排起长龙,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否则还真说不准会引来成都人的侧目。
  成都人爱火锅,独爱那被大多数商家废弃的“老油”,就连出租车司机都会摇头感慨“木得(没有)老油,不好吃!”这便是老成都人对火锅锅底的偏好。只是,在食品安全大过一切的今天,店家提供的大多只是清油,什么清油红锅、清油鸳鸯、牛油红锅、牛油鸳鸯锅以及全白锅,嗜辣的、怕辣的、好奇的,哪一类客人都能被关照到。
  点好了锅底,锅的选择也周到、齐全,鸳鸯锅、子母锅、一人一锅,最值得一说的便是川式火锅经典的九宫格了。据说,是当年火锅在川江上诞生时,生活不宽裕的船夫、小商贩为了节约开支,就凑在一起共食一锅,但又不至于夹错了他人的食物,于是就想出了“九宫格”这种形式。随着火锅的传承、兴荣,九宫格这种形式也被保留下来,并弘扬开去。只是,现代人早已摒弃了九宫格最初的功用,吃的是它的趣味,如若哪一天,在火锅店排队等位时,被陌生食客邀去拼“九宫格”吃火锅,你大可爽口应邀。
  涮食也可谓是琳琅满目,说它有数百种毫不夸张,可以说,凡是川菜原料几乎都可以出现在火锅店的菜谱上,毛肚、黄喉、鸭血、鸭肠、鳝鱼、牛肉、鲜笋、豆腐、各种菌类等等,一应俱全,无论你属于何地的饮食习惯,都可以在成都的火锅店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食品。当然,这里的调料可能还需要你适应一下,不同于北京的麻酱调料、港式的海鲜调料,成都火锅的调料是香油加蒜泥,成都人的解释是,将涮好的食物在这香油里浸一下可以降温,听着好似还有些道理。
  越夜越美味
  在成都,好似太阳的落幕恰恰是为了成就美味之幕的拉启。灯光一掌起,成都的上空便会飘起暧昧的香气,麻之魅、辣之香、酒之醉,不一会儿,打扮入时的夜食动物便出来行动了。这空气中的红油之香告诉吃货们,火锅必不可少,而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蜀九香总要一试(图1)。成都的火锅不光是涮料五花八门,这锅子也各具特色,鸳鸯锅、子母锅、九宫格、一人一锅,各顶个儿地精彩,总之,上它一大桌子才可谓之尽兴(图2)。
  推荐餐厅
  蜀九香
  推荐菜:千层肚、黄喉、鹅肠、九香牛肉、毛肚、极品鳝鱼、香菜元子、土豆粉。
  人均:80元
  成都市青羊区一环路西一段160号028-87016811
其他文献
作为四川省美食家协会的主席,在过去的八十六个春秋,我有幸经历了中华美食,特别是川人美食的兴衰繁荣。我是个乐观的人,一生的追求就是“快乐”,美食是我快乐的源泉之一,与真正爱吃、懂吃的人交朋友是我此生最大的乐事。我不敢说自己的人生态度是成都人的缩影,但至少是代表了一类爱吃的成都人。我爱吃,并且爱钻研这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并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美食心得。  川菜讲究“百菜百味,一菜一格”,你喜欢吃酸的,
期刊
  
期刊
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从古至今,这里的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与黄河文明并存的长江文明的中心之一。从天空俯瞰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冬末春初,油菜花开得一地金黄,夏末秋初,稻谷成熟,麦苗开始吐青,四季瓜果不断,蔬菜品种繁多,各种家禽家畜除了自足之外还要贩运到大江南北。自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以来,成都平原便受到这一伟大水利工程的润泽,没有洪水与干旱,让这些农业文明不断在时间
期刊
  
期刊
传统公园是一种历史的延续  说到公园,在四川省内外影响最大的可能要数人民公园。清晨6时左右,这里便有晨练的人群,习太极的,学武当的,然后有晨跑的人从他们中间穿过,遛鸟的踱着悠闲的步子缓缓地走向水边与树丛,当阳光穿透密密的树林,喝早茶的人开始出现,茶水中浸泡的幸福时光开始了,这是成都公园永恒的主旋律。与喝茶的静相比,老年人合唱团或者秧歌舞就热闹多了……只要不下雨,这里就是重复的闲适生活。追寻人民公园
期刊
成都的小吃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从腌卤到凉拌凉食,从蒸煮烘烤到油酥油炸。琳琅满目,风味各异,囊括了成都人的各种心情。  招牌写成都小吃的都别进  早些年红火的钟水饺、赖汤圆、龙招手、韩包子,这些打着“成都小吃”招牌的名店,如今已成了只有外地人才光顾的餐馆。正宗的成都美食,它们像隐士一样藏匿于街头巷尾之中,位于居民区或街边上,店名往往是老板的姓打头的,例如,王大爷烧烤、张老五凉粉等。当然,这些只有生活在
期刊
盖碗茶泡出来的悠闲  各国各地都有“茶文化”,英国茶讲究的是高贵与精致,广东福建喜欢“功夫茶”。成都的茶文化,更加市井和平民。一碗盖碗茶,千载蜀留香。  木桌子、竹椅子,写着斗大“茶”字的布帘子,构成了成都茶馆的清淡图画。老成都,像这样的茶馆无处不在。哪怕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如何迅猛,这种老式的茶馆还是顽强并见缝插针地生存着。因为,成都人需要茶馆,悠闲城市文化的积淀,不是那么容易消失在钢筋森林之中的。
期刊
别国风味的餐厅,带来的一定不止是美食,还有彼端的文化与风情,让食客们在走进餐厅的时候,感到自己已经身处异乡,才能更深切地体验到美食的乐趣。上海有很多异国风情餐厅,店主们在细心打造菜单的时候,也绞尽脑汁地把餐厅的环境变得与众不同,人未入座,先感受到浓浓的异域风。  IncaRose  多种设计风格的交集  用海鲜壳来迎宾  走进IncaRose所在的大楼,上电梯到三层,餐厅的大门口并没有人站着迎接,
期刊
酒吧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产物,成都虽然是座内陆城市,但一向得风气之先,最早的酒吧大约是“蓝吧”,开在城中心的人民公园那里。开业之初,在市民之间和媒体上,都引起过一阵争论。现在看来,那些争论都非常可笑,但蓝吧开风气之先,值得提一笔。  后来,人民公园拆除围墙,蓝吧的主人早就出国,据说响应号召,干脆宣布退出,也就悄无声息了。  接下来是回归和零点这些大型酒吧的天下,礼堂那么大的场子,人山人海,多少老哥和小
期刊
从子夜到凌晨这段时间的饭局,成都话叫“鬼饮食”:给昼伏夜出过鬼日子的人们提供昏暗的抚慰,鬼饮食都是热汤热面,因为“鬼”最需要的是温暖。成都人喜欢鬼饮食,算得上是一种夜宵文化。三五朋友围坐在街头院坝,点两瓶冰啤酒,啃点卤翅膀兔头,再来两盘毛豆和花生,慢慢剥来吃。可以喝碗清稀饭,也能撩起膀子吹几瓶“雪花”,这是成都人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夜游神,冷啖杯  对于一个常年在北上广工作的苦逼有为青年来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