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显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营造自主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情感意识,有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历史教师也应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有效整合,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一、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是在其主动参与中。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从而激活思维,发挥其最大的能动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清晰的图像信息、丰富的声音素材、形象生动的动态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刺激其大脑皮层的细胞,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讲“科索沃战争”的内容时,先利用多媒体呈现美国轰炸南联盟、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造成大量军人和平民伤亡的记录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什么要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科索沃战争?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说明了什么?如何看待美国打出的“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强烈的音画冲击,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一个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被这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所吸引,增强了探求和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强烈责任感。
二、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上是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过程,是学生将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结重组的过程,学生能否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关键在于他们将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如何。
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各种信息的积淀,保留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它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传统的历史课堂中,只能依赖一本被精而又精、简而又简的教科书,它不可能全面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亦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信息技术以其集图、文、声、像、动画于一体,资料翔实、线索清晰、操作简便等特点,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恰当地将反映教材内容的背景资料展示出来,精心设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合理优化教学环节,学生就会主动地将头脑中已形成的认识与新知识加以对比、分析、判断和重组,形成新的知识。同时,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用信息技术交流研究成果,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历史教学的功能是让学生从历史学习中增长见识,吸取智慧,养成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历史意识。这就必须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信息的处理能力、历史材料的辨别能力、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等各种能力。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例如,为了让学生搞清“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提出及其伟大实践,坚定和平统一祖国、反对台独分裂的信念,在学习《海峡两岸的交流》一课时,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有关台湾问题的知识:(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台湾不容分割的法理依据。(3)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台政策的演变过程。(4)海峡两岸人民对和平统一的愿景及和平统一对海峡两岸的好处。信息技术以其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和方便快捷的文件检索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学生利用网络从不同资源中收集相关信息,并在课堂上交流其研究成果,不仅让大家共享了许多从来没有了解过的台湾问题信息,扩展了学习成果,提高了学习效益,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
历史课程标准构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历史教学在给学生输入知识信息的同时也给学生输入情感信息,历史教育就是要通过历史的学习,关注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情感。历史教学的内容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素,历史教师有责任通过这些教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新教材图文并茂、新颖多彩,如果利用计算机将这些抽象、静态的信息符号转换为清晰、形象、生动的图像声音符号,再现历史场景,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对学生的感染力会更强。
例如,在学习《香港、澳门的回归》时,我利用多媒体再现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当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全场肃立,无数双眼睛向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行注目礼的时候,教室里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和着乐曲唱起了国歌,一种愉悦、自豪、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五、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教材最突出的变化是确立主题学习体系,不追求知识的完整性,每个学习主题的内容相对独立。但历史知识往往是前后联系的,具体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初中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如何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并从中汲取智慧,历史教师要敢于创新,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系统、科学、有效。传统的历史线索图、知识树等过于单调、枯燥,利用信息技术,图文结合、形象具体,能产生较强的视觉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习印象。
例如,《钢铁长城》一课,以主题“钢铁长城”为中心,涉及海、陆、空三个军种以及从中衍生出来的新编制——海军陆战队、空降兵部队、海军航空兵等。课前利用网络收集各兵种的图文资料,再用多媒体制成概念图在课堂上展示,以呈现我国国防体系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完善和壮大的事实,使学生在强化学习印象的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钢铁长城”的深刻内涵。这种方法还可以不受教材编排体系的约束,依据课程标准选择和整合教材内容,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将历史知识体系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帮助,清晰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系统化地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
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历史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研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历史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是在其主动参与中。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从而激活思维,发挥其最大的能动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清晰的图像信息、丰富的声音素材、形象生动的动态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刺激其大脑皮层的细胞,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讲“科索沃战争”的内容时,先利用多媒体呈现美国轰炸南联盟、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造成大量军人和平民伤亡的记录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什么要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科索沃战争?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说明了什么?如何看待美国打出的“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强烈的音画冲击,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一个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被这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所吸引,增强了探求和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强烈责任感。
二、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上是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过程,是学生将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结重组的过程,学生能否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关键在于他们将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如何。
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各种信息的积淀,保留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它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传统的历史课堂中,只能依赖一本被精而又精、简而又简的教科书,它不可能全面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亦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信息技术以其集图、文、声、像、动画于一体,资料翔实、线索清晰、操作简便等特点,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恰当地将反映教材内容的背景资料展示出来,精心设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合理优化教学环节,学生就会主动地将头脑中已形成的认识与新知识加以对比、分析、判断和重组,形成新的知识。同时,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用信息技术交流研究成果,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历史教学的功能是让学生从历史学习中增长见识,吸取智慧,养成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历史意识。这就必须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信息的处理能力、历史材料的辨别能力、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等各种能力。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例如,为了让学生搞清“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提出及其伟大实践,坚定和平统一祖国、反对台独分裂的信念,在学习《海峡两岸的交流》一课时,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有关台湾问题的知识:(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台湾不容分割的法理依据。(3)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台政策的演变过程。(4)海峡两岸人民对和平统一的愿景及和平统一对海峡两岸的好处。信息技术以其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和方便快捷的文件检索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学生利用网络从不同资源中收集相关信息,并在课堂上交流其研究成果,不仅让大家共享了许多从来没有了解过的台湾问题信息,扩展了学习成果,提高了学习效益,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
历史课程标准构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历史教学在给学生输入知识信息的同时也给学生输入情感信息,历史教育就是要通过历史的学习,关注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情感。历史教学的内容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素,历史教师有责任通过这些教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新教材图文并茂、新颖多彩,如果利用计算机将这些抽象、静态的信息符号转换为清晰、形象、生动的图像声音符号,再现历史场景,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对学生的感染力会更强。
例如,在学习《香港、澳门的回归》时,我利用多媒体再现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当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全场肃立,无数双眼睛向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行注目礼的时候,教室里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和着乐曲唱起了国歌,一种愉悦、自豪、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五、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教材最突出的变化是确立主题学习体系,不追求知识的完整性,每个学习主题的内容相对独立。但历史知识往往是前后联系的,具体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初中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如何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并从中汲取智慧,历史教师要敢于创新,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系统、科学、有效。传统的历史线索图、知识树等过于单调、枯燥,利用信息技术,图文结合、形象具体,能产生较强的视觉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习印象。
例如,《钢铁长城》一课,以主题“钢铁长城”为中心,涉及海、陆、空三个军种以及从中衍生出来的新编制——海军陆战队、空降兵部队、海军航空兵等。课前利用网络收集各兵种的图文资料,再用多媒体制成概念图在课堂上展示,以呈现我国国防体系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完善和壮大的事实,使学生在强化学习印象的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钢铁长城”的深刻内涵。这种方法还可以不受教材编排体系的约束,依据课程标准选择和整合教材内容,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将历史知识体系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帮助,清晰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系统化地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
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历史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研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历史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