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溧阳市别桥中心小学位于美丽的长荡湖畔别桥镇,这里是江苏省知名的无人机特色小镇。借助地域优势,学校于2016年举办了首届无人机科技冬令营活动,并于2017年全面启动了形式新颖、富含科技元素的无人机特色教育与特色文化建设。
学习、实践、研讨、反思,如今学校在无人机教育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被评为江苏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获得了多项个人、集体奖项。人民日报、江苏教育报、江苏卫视、溧阳电视台等媒体,分别对学校无人机项目进行了报道,学校学生团队也先后应中央电视台的“乡村大世界”舞臺、溧阳市科协科普宣传、兄弟学校等邀请,进行展示表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缘 起
别桥中心小学虽然是一所乡村学校,但学校师生对新事物与科学新知的探索兴趣浓厚。近年来,在镇政府的引领下,学校师生对无人机开始了自主求知、实践应用的探索新征程。其主要动因来自以下三方面:
基于教育的总体发展需求。2012年,国家科技部组织编制了《服务无人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体育总局相继召开了专门的工作会议,明确了素质体育无人机运动的发展方向、规范赛事规划、赛事管理等。其价值取向是通过无人机领域的科学与技术知识传授,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其成为具有科学精神的人。
基于地区的特色发展愿望。作为无人机特色小镇,别桥的无人机产业文化建设是常州市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由溧阳市政府垂直管理。2017年,别桥举办了中国无人机飞行与防务对抗赛。应用产业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教育的跟进,镇党委镇政府不仅需要与国内品牌无人机企业、高校、中国无人机运动工委保持紧密的联系,也需要在区域内的学校进行推广,打造中国无人机产业文化与教育的主要集聚区。
基于学校内涵的发展突破。学校需要发展,就需要办学内涵的突破,需要富有特色与符合教育规律的适合的教育。学校在区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连续举办了两届无人机科技冬令营活动,学生对无人机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求知欲望与动手意识特别强烈。学校以此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素养。
筑 梦
学校对特色项目建设制定了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规划、政策制度和实施方案,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纳入督导评估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了规范完整的课程开发、实施、评估操作流程和管理格局,建立健全了课程基地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以保证特色项目高效推进。
研究现状。无人机在国内外研究较为普遍,但在小学关注较少。学校所在地别桥镇的无人机产业,也只是在2016年开始引入。因此,乡村小学实施以无人机为主线的主题式项目学习,可借鉴的只有一些技术范畴类资料,相关的理论、实践及应用方法不多。
组织学习。从懵懂走向了解,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学校组织人员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编制的《2016全球教育机器人发展白皮书》以及有关无人机发展的技术资料和文献,学习提升并内化为行动。
确立目标。在无人机教育项目推进会上,教师们通过座谈、讨论,整理出无人机特色课程项目学习的四大目标:构建项目目标体系、确定项目主体内容、丰富项目实施策略、优化项目评价方式。
建立制度。学校组建了以校长为首的管理实施团队,全面协调项目创建与实施工作;聘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等机构的领导、专家作为顾问,指导工作;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学生家长中的有识之士,参与研讨、协助实施。
追 梦
明确方向,细化特色课程的目标。从目标体系上看,无人机课程可以对孩子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讨论,学校明确了目标细则,包括目标维度、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四方面。
建设环境,营造项目适合的场所氛围。学校开始了追梦之旅,营造无人机教育的特色环境。无人机实训场,专用工作室,先进仿真的J10战斗机飞行模拟体验舱,覆盖真实宇宙星系图的灯光软膜吊顶,成为孩子们学习航空航天知识技能的新天地。学校添置了无人机、航空设备等,学生漫步校园可随时感受浓郁的无人机特色氛围。
培训师资,为项目提供专业力量。学校提出校本化全员学习要求,让每一位教师了解无人机常识,了解学科课程与无人机教育的要点,掌握教学切入点和实施点,努力提升跨界学科教学水平。学校一方面邀请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人员来校开设培训课程,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赴南京大学等高校及相关单位学习考察无人机课程教育。目前,学校已有3位教师获得无人机飞行的执教资格。
编写教材,物化项目的文本资源。学校于2017年自主开发了涵盖三至六年级的《无人机》校本教材,此工作得到了当地有关领导的认可,认为教材结合学生特点图文并茂,有地方特色并结合了学校实际,可读性强,可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精神及团队协作意识。目前学校正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项目推进,选择适合的产品。市场上面向教育的无人机产品丰富多样,如何选择无人机产品?基于学校实际与学生特点,学校确定了选择要点:实惠经济、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安全规范,最后确定选择精灵2或3机型以及上海歌尔泰克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的F100、F200系列无人机。前者使用广泛、性能稳定、航拍效果好,后者安全规范,拆卸零配件方便,便于学生学习和动手。
借鉴案例,实施无人机特色课程。项目组老师通过尝试,将无人机教学融入课堂与各项活动。如2017年6月的六年级毕业典礼,学校将之设计为无人机庆典活动课程。此次毕业庆典,学校将传统毕业仪式与科技活动结合,开展了全方位、高水准、集中式的机器人学习,包括体验、实操、竞技,将每一位毕业生带入航空科技、创新的世界,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自立、自强、竞争、协作的素养,为无人机特色教学奠定了基础。
专家引领,提高课程活动效果。围绕无人机课程的开展,学校邀请专家给予技术引领和指导,帮助师生更新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活动与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有效提高了无人机课程活动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反思并不是集中在研究的后部,而是贯穿在研究的全程。专家团队致力于引领师生在学习、练习的基础上,养成勤思考、善思考的好习惯,真正形成实践——观察——反思——改进的循环式跟进,系统整合参与研究人员总结出来的个性化经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回馈到课程训练。 圆 梦
如今,学校建设了200平方米的无人机实训场,打造了300平方米的无人机教学楼,建设了无人机专用实验室、飞行模拟舱、宇宙星系图灯光软膜吊顶等,为无人机的教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教学楼层上的无人机模型,走廊里的特色活动展板,花丛中的航空航天苑等别具匠心的布置,让学生在校园里可以随时感受“无人机”氛围,并因此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深深地爱上“无人机”。
学校针对无人机教学设置了四大课程:专业课程、体验课程、提高课程、跨界课程,形成了无人机课程落实的四个维度。在专业课程方面,编写了《无人机》一套四册校本教材,课程执行STEAM教育理念,强调多知识贯穿、多方法融合、多技术集成。在体验课程方面,学校定期组织活动,其目的为通过体验学习,让每一位学生对无人机运动产生深刻认识,同时体验和感受科技、创新的新世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自立、自强、竞争、协作的品质,为建立无人机特色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在丰富课程内容方面,学校确立了三种模式,一是“无人机俱乐部”开展的学生社团活动,学生自主选择参与,时间固定,每周一课时;二是以无人机为主题的各类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自主选择参与,时间不固定,相对集中;三是以参加全国或省市级别比赛为宗旨的各级各类赛事训练营,教师选择学生参加,时间不固定,每周至少一课时。在跨界课程方面,学校实行学科教学与无人机教学的整合,各学科教学将无人机作为资源在教学中渗透。学校要求教师不要纠结于“标准”,可以根据自己对无人机的理解,结合教学实践,利用可利用的条件,大胆开展无人机知识的教学与渗透。
在无人机教育策略实施方面,学校确立了“一二三四式”教育路径:“一个追求”是确立学生素养发展的立体平台,“两类认识”是课程与环境共同沁润,“三种观点”是资源、技术、应用相辅相成,“四层推进”是专业课程、体验课程、提高课程、跨界课程齐头并进。在教学路径方面,学校尝试采取“三三式”策略。“三三式”是指“三主”教学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为主线;“三需”教学原则:学习目标需明确、学习过程需到位、学习检测需规范;“三强化”课堂要求:强化双基内容、强化实践操作、强化素养提升。这样的策略,是在充分考虑了无人机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的兴趣需求、课程的目标导向基础上确立的,在实践中收到了学习与应用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发展与操作结合的效果。
不同于学科教学的评价可以用试卷和分数来体现,无人机课程的评价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性,更注重多元评价机制。实践中,学校运用了不同的评价方式与标准。一是任务达标式。将教学或活动是否达到要求,过程是否规范,任务是否完成以及完成任务的质量作为评价的标准。这类评价方便、直观、易于学生接受,主要安排在课程的中期或后期开展。二是自主发展式。自主发展型评价更注重学生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我调整能力的培养,它重在自我内省,重在学生相互观察、相互评价,倡导用发展的眼光、内在的潜力来判断自我或他人,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三是成果展示式。这是最常见的评价方式,展示内容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团队协作,可以是组装,可以是编程,可以是动作演练,可以是演讲或解说,可以是学校或主管部门组织的赛事结果。
课题引领实践,学校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STEAM教育理念下乡村小学生‘无人机’项目学习的研究”。学校先后邀请了省市科研专家龚国胜主任等前来指导,期待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并总结校本无人机课堂、学生社团、选修课程、无人机节、冬令营等多纬度的实践形式与学生素养发展之间的联系,探索提升学生科学精神、实践创新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学校期待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并总结在常规教学中开展无人机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材开发及教学评价等,力求摸索出一条能够体现开放式、个性化办学特色的无人机应用的教学新路;期待通过研究实践,探索无人机知识与学科学习的整合模式,将无人机学习内容整合到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中;期待通过研究实践,培养并建设从事校本化无人机教育的教师团队。
利希滕伯格曾说过:“人的素质都相同,只是环境产生差异而已”。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文化能体现出“桃李不言”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其熏陶、暗示、感染。江苏省溧阳市别桥中心小学通過无人机特色课程,为孩子创设科学环境,助力学生科学素养养成,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取得了可喜成绩。展望未来,在无人机特色课程的引领下,孩子们必将展翅翱翔,飞向更加广阔的天空。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别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姜乃强
学习、实践、研讨、反思,如今学校在无人机教育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被评为江苏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获得了多项个人、集体奖项。人民日报、江苏教育报、江苏卫视、溧阳电视台等媒体,分别对学校无人机项目进行了报道,学校学生团队也先后应中央电视台的“乡村大世界”舞臺、溧阳市科协科普宣传、兄弟学校等邀请,进行展示表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缘 起
别桥中心小学虽然是一所乡村学校,但学校师生对新事物与科学新知的探索兴趣浓厚。近年来,在镇政府的引领下,学校师生对无人机开始了自主求知、实践应用的探索新征程。其主要动因来自以下三方面:
基于教育的总体发展需求。2012年,国家科技部组织编制了《服务无人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体育总局相继召开了专门的工作会议,明确了素质体育无人机运动的发展方向、规范赛事规划、赛事管理等。其价值取向是通过无人机领域的科学与技术知识传授,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其成为具有科学精神的人。
基于地区的特色发展愿望。作为无人机特色小镇,别桥的无人机产业文化建设是常州市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由溧阳市政府垂直管理。2017年,别桥举办了中国无人机飞行与防务对抗赛。应用产业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教育的跟进,镇党委镇政府不仅需要与国内品牌无人机企业、高校、中国无人机运动工委保持紧密的联系,也需要在区域内的学校进行推广,打造中国无人机产业文化与教育的主要集聚区。
基于学校内涵的发展突破。学校需要发展,就需要办学内涵的突破,需要富有特色与符合教育规律的适合的教育。学校在区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连续举办了两届无人机科技冬令营活动,学生对无人机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求知欲望与动手意识特别强烈。学校以此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素养。
筑 梦
学校对特色项目建设制定了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规划、政策制度和实施方案,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纳入督导评估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形成了规范完整的课程开发、实施、评估操作流程和管理格局,建立健全了课程基地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以保证特色项目高效推进。
研究现状。无人机在国内外研究较为普遍,但在小学关注较少。学校所在地别桥镇的无人机产业,也只是在2016年开始引入。因此,乡村小学实施以无人机为主线的主题式项目学习,可借鉴的只有一些技术范畴类资料,相关的理论、实践及应用方法不多。
组织学习。从懵懂走向了解,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学校组织人员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编制的《2016全球教育机器人发展白皮书》以及有关无人机发展的技术资料和文献,学习提升并内化为行动。
确立目标。在无人机教育项目推进会上,教师们通过座谈、讨论,整理出无人机特色课程项目学习的四大目标:构建项目目标体系、确定项目主体内容、丰富项目实施策略、优化项目评价方式。
建立制度。学校组建了以校长为首的管理实施团队,全面协调项目创建与实施工作;聘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等机构的领导、专家作为顾问,指导工作;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学生家长中的有识之士,参与研讨、协助实施。
追 梦
明确方向,细化特色课程的目标。从目标体系上看,无人机课程可以对孩子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讨论,学校明确了目标细则,包括目标维度、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四方面。
建设环境,营造项目适合的场所氛围。学校开始了追梦之旅,营造无人机教育的特色环境。无人机实训场,专用工作室,先进仿真的J10战斗机飞行模拟体验舱,覆盖真实宇宙星系图的灯光软膜吊顶,成为孩子们学习航空航天知识技能的新天地。学校添置了无人机、航空设备等,学生漫步校园可随时感受浓郁的无人机特色氛围。
培训师资,为项目提供专业力量。学校提出校本化全员学习要求,让每一位教师了解无人机常识,了解学科课程与无人机教育的要点,掌握教学切入点和实施点,努力提升跨界学科教学水平。学校一方面邀请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人员来校开设培训课程,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赴南京大学等高校及相关单位学习考察无人机课程教育。目前,学校已有3位教师获得无人机飞行的执教资格。
编写教材,物化项目的文本资源。学校于2017年自主开发了涵盖三至六年级的《无人机》校本教材,此工作得到了当地有关领导的认可,认为教材结合学生特点图文并茂,有地方特色并结合了学校实际,可读性强,可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精神及团队协作意识。目前学校正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项目推进,选择适合的产品。市场上面向教育的无人机产品丰富多样,如何选择无人机产品?基于学校实际与学生特点,学校确定了选择要点:实惠经济、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安全规范,最后确定选择精灵2或3机型以及上海歌尔泰克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的F100、F200系列无人机。前者使用广泛、性能稳定、航拍效果好,后者安全规范,拆卸零配件方便,便于学生学习和动手。
借鉴案例,实施无人机特色课程。项目组老师通过尝试,将无人机教学融入课堂与各项活动。如2017年6月的六年级毕业典礼,学校将之设计为无人机庆典活动课程。此次毕业庆典,学校将传统毕业仪式与科技活动结合,开展了全方位、高水准、集中式的机器人学习,包括体验、实操、竞技,将每一位毕业生带入航空科技、创新的世界,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自立、自强、竞争、协作的素养,为无人机特色教学奠定了基础。
专家引领,提高课程活动效果。围绕无人机课程的开展,学校邀请专家给予技术引领和指导,帮助师生更新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活动与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有效提高了无人机课程活动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反思并不是集中在研究的后部,而是贯穿在研究的全程。专家团队致力于引领师生在学习、练习的基础上,养成勤思考、善思考的好习惯,真正形成实践——观察——反思——改进的循环式跟进,系统整合参与研究人员总结出来的个性化经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回馈到课程训练。 圆 梦
如今,学校建设了200平方米的无人机实训场,打造了300平方米的无人机教学楼,建设了无人机专用实验室、飞行模拟舱、宇宙星系图灯光软膜吊顶等,为无人机的教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教学楼层上的无人机模型,走廊里的特色活动展板,花丛中的航空航天苑等别具匠心的布置,让学生在校园里可以随时感受“无人机”氛围,并因此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深深地爱上“无人机”。
学校针对无人机教学设置了四大课程:专业课程、体验课程、提高课程、跨界课程,形成了无人机课程落实的四个维度。在专业课程方面,编写了《无人机》一套四册校本教材,课程执行STEAM教育理念,强调多知识贯穿、多方法融合、多技术集成。在体验课程方面,学校定期组织活动,其目的为通过体验学习,让每一位学生对无人机运动产生深刻认识,同时体验和感受科技、创新的新世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自立、自强、竞争、协作的品质,为建立无人机特色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在丰富课程内容方面,学校确立了三种模式,一是“无人机俱乐部”开展的学生社团活动,学生自主选择参与,时间固定,每周一课时;二是以无人机为主题的各类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自主选择参与,时间不固定,相对集中;三是以参加全国或省市级别比赛为宗旨的各级各类赛事训练营,教师选择学生参加,时间不固定,每周至少一课时。在跨界课程方面,学校实行学科教学与无人机教学的整合,各学科教学将无人机作为资源在教学中渗透。学校要求教师不要纠结于“标准”,可以根据自己对无人机的理解,结合教学实践,利用可利用的条件,大胆开展无人机知识的教学与渗透。
在无人机教育策略实施方面,学校确立了“一二三四式”教育路径:“一个追求”是确立学生素养发展的立体平台,“两类认识”是课程与环境共同沁润,“三种观点”是资源、技术、应用相辅相成,“四层推进”是专业课程、体验课程、提高课程、跨界课程齐头并进。在教学路径方面,学校尝试采取“三三式”策略。“三三式”是指“三主”教学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为主线;“三需”教学原则:学习目标需明确、学习过程需到位、学习检测需规范;“三强化”课堂要求:强化双基内容、强化实践操作、强化素养提升。这样的策略,是在充分考虑了无人机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的兴趣需求、课程的目标导向基础上确立的,在实践中收到了学习与应用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发展与操作结合的效果。
不同于学科教学的评价可以用试卷和分数来体现,无人机课程的评价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性,更注重多元评价机制。实践中,学校运用了不同的评价方式与标准。一是任务达标式。将教学或活动是否达到要求,过程是否规范,任务是否完成以及完成任务的质量作为评价的标准。这类评价方便、直观、易于学生接受,主要安排在课程的中期或后期开展。二是自主发展式。自主发展型评价更注重学生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我调整能力的培养,它重在自我内省,重在学生相互观察、相互评价,倡导用发展的眼光、内在的潜力来判断自我或他人,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三是成果展示式。这是最常见的评价方式,展示内容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团队协作,可以是组装,可以是编程,可以是动作演练,可以是演讲或解说,可以是学校或主管部门组织的赛事结果。
课题引领实践,学校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STEAM教育理念下乡村小学生‘无人机’项目学习的研究”。学校先后邀请了省市科研专家龚国胜主任等前来指导,期待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并总结校本无人机课堂、学生社团、选修课程、无人机节、冬令营等多纬度的实践形式与学生素养发展之间的联系,探索提升学生科学精神、实践创新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学校期待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并总结在常规教学中开展无人机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材开发及教学评价等,力求摸索出一条能够体现开放式、个性化办学特色的无人机应用的教学新路;期待通过研究实践,探索无人机知识与学科学习的整合模式,将无人机学习内容整合到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中;期待通过研究实践,培养并建设从事校本化无人机教育的教师团队。
利希滕伯格曾说过:“人的素质都相同,只是环境产生差异而已”。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文化能体现出“桃李不言”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其熏陶、暗示、感染。江苏省溧阳市别桥中心小学通過无人机特色课程,为孩子创设科学环境,助力学生科学素养养成,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取得了可喜成绩。展望未来,在无人机特色课程的引领下,孩子们必将展翅翱翔,飞向更加广阔的天空。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别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姜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