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永康教授曾说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小学生的记叙文写得比初中生有味,初中生的记叙文写得比高中生有味。”这句话指出了高中生作文缺少生活味和真实感的问题。而虚假、伪崇高、偏激、庸俗等问题也大量存在于高中生作文之中。因此,高中作文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追求生活味和高品位的真。
一、为何作文缺少生活味和高品位的真
1高中生活单调狭窄
应试教育限制了高中生的生活空间和阅读时间,学生生活在两点一线的狭窄空间,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怎么能写出富有生活味的文章呢?即使写出来,也是雷同的题材,缺少新鲜的味道。
2教师教学引导不当
有些教师在指导作文时致力于教给学生“高分技巧”“制胜秘诀”,一是让学生复述经典,套用古人的材料来演绎今人的生活,美其名曰“故事新编”;二是让学生追求华丽的语言,包装作文,以期打动阅卷教师;三是模仿佳作,甚至套用满分作文编造故事,只求形似,不管真情;四是为了追求深刻、升华,在毫无铺垫的情况下随意拔高。这些“高分技巧”“制胜秘诀”是写作的“末”,却让学生作为“本”来追求,就容易丢掉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这个“本”,写出来的作文初看不错,但总让人感到缺乏生活味和真实感,更谈不上品位。
二、写出有生活味、高品位的作文
1引领学生关注生活
如果没有生活的源泉,就不可能写出富有生活味和真实感的作文。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留心生活中不同类型人物的言谈举止,关注周围事物的千姿百态,感悟身边人物的喜怒哀乐等。世相性情、生活情趣、寻常巷陌等都可成为思想的载体和心灵感悟的起点,都可成为积累的素材。要以自己的心灵、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并随时把眼前所见记录下来,做到敢写。不但面对生活琐碎的表象,而且透视其间的真谛和本质,做到我手写我见,在感悟生活的同时积累写作的素材。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校园一天中发生的事,再评选几个最佳上榜镜头;利用课前三分钟推荐优秀的散文、名著,评点生活中的热门话题,渐渐地,学生就会有生活的敏感性,有敏锐的洞察力,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在此基础上,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通过片段作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围绕题意描写一个生活画面,写出生活味。
2鼓励学生大胆写“我”
现在,很多学生作文总是关注别人,不敢写“我”。这些作文常常流于空而不真,华而不实,虚情假意。只有大胆写“我”,写“我”的生活,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才能让作文有真情实感。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叶花说人情”。只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仔细回忆往事,认真品味细节,一定会陷入情不自禁的境界之中,使文章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这也是学生平时写的日记、随笔等表现出较高写作水平的原因。由于写了“我”,写了“我”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种种喜怒哀乐,从而表现出最大的真实和可信。《南京晨报》曾刊登4篇高考优秀作文,都是鲜活而又有情趣的记叙文。专家组点评:这4篇记叙文由“青春”的高中生写自己的烂漫“青春”,本属自然之理,但如今的考生喜欢“手电筒照人”,高度“忘我”,下笔便是“史铁生”等等。这几篇作文实实在在地写高三学生的日常生活,把自己的“青春”摆进去了,故读来特别有滋有味。……其感染力不言自明。这些考生之所以能写出这样鲜活而又有情趣的作文,就在于关注生活,大胆写“我”。
3再现生活画面,写出生活味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两种描写”:一是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画面。生活画面是由人物活动和一定场景构成的生活片断、生活情境。生动形象再现生活画面,一般运用以下两种方法。
(1)视听并用,点面结合。描述生活画面,一方面要善于抓住情景特征,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描写全景,包括背景、人物活动及自我感受;另一方面要选择典型,具体描写神态、行为、语言、心理等特点。这样,有面有点,才能写出气氛和情感,生动地再现生活。
(2)动静结合,以动为主。描写生活画面时注意动静结合或以动显静,或以静示动,会大大增强描述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更应当以“动”为主,力求通过特定环境中场景的转换、行为的变化和事情的发展等动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揭示事物的现实意义。
二是生动形象刻画生活细节,即具体描写生活小事或最普通最常见的细微现象。
(1)简笔轻描点染,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这是一种如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描写方法。
(2)浓墨重彩渲染,对描写的事物进行逼真的、细致人微的精雕细刻。
(3)反复叠现穿插。让同一细节在文章中多次出现,不仅可以使文章在结构上显得更加完整清晰,还有利于拨动人物的情感之弦。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文,共四次提到父亲的背影,写到自己三次流泪,三次叠现的背影是景,注目、怀念背影的是人,而使景与人、景与情相交融的又是三次落下的泪水。作品就是在这样巧妙的穿插中具体表现了“父爱子,子念父”的主题。
4写出有品位的“真”
作文要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提炼和修饰。我们强调高中生作文要有生活味,但并不是有了生活味的作文一定就是好作文。写作中存在着两种真实: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生活真实既是真实的,也是杂乱、无主题、表面化的。如果写作照搬现实,它就成了一本大帐簿,粗糙不堪。写作要从真实的细节出发,抵达自己思想的根部,反映生活,最终超越生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主题出发,精心选择生活素材,剔除无意义的生活细节,去粗取精,从而达到艺术真实。完全是真实的照搬,也可能假;虚构不一定虚假,真人真事也不一定真。真实是写作的生命,但事事皆实,失于平庸,也就缺乏品位。
守住底线,抵制庸俗,让真性情有品位。作文要抒写真性情,表达真实的感受,但不等于说,只要真实表达就是好作文。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周宏曾说过:“触犯底线,危害到民族国家根本利益的无原则的真,很难及格;片面绝对、低级庸俗的真,不会给高分。因为真还有高下之分。”有些学生受时下某些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文中过分注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有些则一味表露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缺少自我反思等,这些作文虽然表露真性情,但透着低俗,缺少品位。高中生只有在作文中超越庸俗、市侩和片面性,在抒发真情时带有理性的判断,在展现自得之见时有着辩证的思考,才具备有品位的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226100)
一、为何作文缺少生活味和高品位的真
1高中生活单调狭窄
应试教育限制了高中生的生活空间和阅读时间,学生生活在两点一线的狭窄空间,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怎么能写出富有生活味的文章呢?即使写出来,也是雷同的题材,缺少新鲜的味道。
2教师教学引导不当
有些教师在指导作文时致力于教给学生“高分技巧”“制胜秘诀”,一是让学生复述经典,套用古人的材料来演绎今人的生活,美其名曰“故事新编”;二是让学生追求华丽的语言,包装作文,以期打动阅卷教师;三是模仿佳作,甚至套用满分作文编造故事,只求形似,不管真情;四是为了追求深刻、升华,在毫无铺垫的情况下随意拔高。这些“高分技巧”“制胜秘诀”是写作的“末”,却让学生作为“本”来追求,就容易丢掉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这个“本”,写出来的作文初看不错,但总让人感到缺乏生活味和真实感,更谈不上品位。
二、写出有生活味、高品位的作文
1引领学生关注生活
如果没有生活的源泉,就不可能写出富有生活味和真实感的作文。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留心生活中不同类型人物的言谈举止,关注周围事物的千姿百态,感悟身边人物的喜怒哀乐等。世相性情、生活情趣、寻常巷陌等都可成为思想的载体和心灵感悟的起点,都可成为积累的素材。要以自己的心灵、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并随时把眼前所见记录下来,做到敢写。不但面对生活琐碎的表象,而且透视其间的真谛和本质,做到我手写我见,在感悟生活的同时积累写作的素材。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校园一天中发生的事,再评选几个最佳上榜镜头;利用课前三分钟推荐优秀的散文、名著,评点生活中的热门话题,渐渐地,学生就会有生活的敏感性,有敏锐的洞察力,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在此基础上,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通过片段作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围绕题意描写一个生活画面,写出生活味。
2鼓励学生大胆写“我”
现在,很多学生作文总是关注别人,不敢写“我”。这些作文常常流于空而不真,华而不实,虚情假意。只有大胆写“我”,写“我”的生活,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才能让作文有真情实感。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叶花说人情”。只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仔细回忆往事,认真品味细节,一定会陷入情不自禁的境界之中,使文章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这也是学生平时写的日记、随笔等表现出较高写作水平的原因。由于写了“我”,写了“我”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种种喜怒哀乐,从而表现出最大的真实和可信。《南京晨报》曾刊登4篇高考优秀作文,都是鲜活而又有情趣的记叙文。专家组点评:这4篇记叙文由“青春”的高中生写自己的烂漫“青春”,本属自然之理,但如今的考生喜欢“手电筒照人”,高度“忘我”,下笔便是“史铁生”等等。这几篇作文实实在在地写高三学生的日常生活,把自己的“青春”摆进去了,故读来特别有滋有味。……其感染力不言自明。这些考生之所以能写出这样鲜活而又有情趣的作文,就在于关注生活,大胆写“我”。
3再现生活画面,写出生活味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两种描写”:一是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画面。生活画面是由人物活动和一定场景构成的生活片断、生活情境。生动形象再现生活画面,一般运用以下两种方法。
(1)视听并用,点面结合。描述生活画面,一方面要善于抓住情景特征,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描写全景,包括背景、人物活动及自我感受;另一方面要选择典型,具体描写神态、行为、语言、心理等特点。这样,有面有点,才能写出气氛和情感,生动地再现生活。
(2)动静结合,以动为主。描写生活画面时注意动静结合或以动显静,或以静示动,会大大增强描述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更应当以“动”为主,力求通过特定环境中场景的转换、行为的变化和事情的发展等动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揭示事物的现实意义。
二是生动形象刻画生活细节,即具体描写生活小事或最普通最常见的细微现象。
(1)简笔轻描点染,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这是一种如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描写方法。
(2)浓墨重彩渲染,对描写的事物进行逼真的、细致人微的精雕细刻。
(3)反复叠现穿插。让同一细节在文章中多次出现,不仅可以使文章在结构上显得更加完整清晰,还有利于拨动人物的情感之弦。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文,共四次提到父亲的背影,写到自己三次流泪,三次叠现的背影是景,注目、怀念背影的是人,而使景与人、景与情相交融的又是三次落下的泪水。作品就是在这样巧妙的穿插中具体表现了“父爱子,子念父”的主题。
4写出有品位的“真”
作文要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提炼和修饰。我们强调高中生作文要有生活味,但并不是有了生活味的作文一定就是好作文。写作中存在着两种真实: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生活真实既是真实的,也是杂乱、无主题、表面化的。如果写作照搬现实,它就成了一本大帐簿,粗糙不堪。写作要从真实的细节出发,抵达自己思想的根部,反映生活,最终超越生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主题出发,精心选择生活素材,剔除无意义的生活细节,去粗取精,从而达到艺术真实。完全是真实的照搬,也可能假;虚构不一定虚假,真人真事也不一定真。真实是写作的生命,但事事皆实,失于平庸,也就缺乏品位。
守住底线,抵制庸俗,让真性情有品位。作文要抒写真性情,表达真实的感受,但不等于说,只要真实表达就是好作文。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周宏曾说过:“触犯底线,危害到民族国家根本利益的无原则的真,很难及格;片面绝对、低级庸俗的真,不会给高分。因为真还有高下之分。”有些学生受时下某些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文中过分注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有些则一味表露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缺少自我反思等,这些作文虽然表露真性情,但透着低俗,缺少品位。高中生只有在作文中超越庸俗、市侩和片面性,在抒发真情时带有理性的判断,在展现自得之见时有着辩证的思考,才具备有品位的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