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礼记·大学》中蕴含着博大而深厚的道德修养理论,对当今教师道德素质培育具有诸多发人深省的启示。“明明德”作为《大学》“三纲领”中的核心观点,理应作为教师道德素质培养的宗旨和原则。教师群体要深刻体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育培养的相关论述,在积极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严谨修身,克己自律,以期对广大学生起到表率示范作用。
关键词: “明明德”; 教师道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0-0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142-02
《大学》作为《礼记》中的佳篇,无愧为“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当中将其解释为“大人之学”,即成人之道,更通俗地讲是说成人所需要接受的教育。传统儒家认为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使自身修养得到提高与完善,才能领悟人生之道,在社会上站稳脚跟,通过道德表率来实现自新新民的目的,进一步实现最高目标即治国平天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塑造出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的使命。”[2]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之一,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政治素养对于学生“三观”的养成具有决定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成果的质量,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加强对教师道德素养的培育,对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育相应的人才、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大学》中的古典意蕴对于当代教师修身自律以图强,其正面作用不可谓不深。
1 “明明德”与教师道德素养培育的最高目标
《大学》中开篇就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朱熹将“明明德”释义为:“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物者也。但为气稟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1]从朱熹的视角来看,教育的要旨首先在于正本清源,抛却世俗蒙昧的纠缠以及一切魑魅魍魉的束缚;其次,输入正气,大而化成,以起到教化众人的效果。“明明德”的含义之广覆盖无穷,故而在具体理解人言言殊。譬如《孟子》讲“明人伦”,着重刻画父子、君臣、夫妇等范畴,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伦理及社会关系,以父子关系为先,君臣关系紧随其后,以友伴关系为末,这种层次首先理清了伦理上的亲疏,又兼顾了道德上的轻重,更为重要的是为我们指明了行为上的先后。又或者韩愈《师说》中强调师者的任务在于先传其道,后解其惑,除此之外无它。
习近平总书记有对教师应尽之职责有更为深刻的見解:“如果一个老师只将‘授业’、‘解惑’作为职业追求而忽略了‘传道’,就不能说这个老师是真正的老师,最多算作是‘经师’、‘句读之师’。” [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作出过相关论述,教师的使命在于“教人求真”,学生的任务在于“学做真人”。老师若想实现“传道”,“明道”及“守道”就十分重要,二者缺一不可,不可以把教师仅仅看作是谋生的职业。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应将“经师”和“人师”统筹兼顾作为一生的使命,致力于将二者合二为一,不仅有“授业”、“解惑”的高超技艺,还要拥有“传道”为己任的使命感。真正的好老师深藏功与名,拥有心系国家的崇高情怀,始终将社会利益置于至高无上之处。碰到一个好的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教师的素质高也是学校的财富,教师负担着培育祖国未来接班人的使命,对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强盛、教育优先,国家需要我们组建一个具备优秀的品质、高超的技能、充足的热情的专业的师资团队。
所谓“明明德”,就是自我的道德修养。儒家的“明明德”讲的是君子不仅自己要从不间断地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而且要通过榜样的力量使周围的人熏陶渐染,自然而然地致力于道德修养的提高。所以说,《大学》所讲的“明明德”,其实有浓厚的实践色彩,因为道德的力量不仅在于空喊华而不实的口号,而是要身体力行,用充实的人格力量去照亮众人,使人们不令而行,自发地见贤思齐。师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展现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优秀品質及高雅的品味。它的养成不但需要教育的扶持,还需要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升。高雅、纯净、远离庸俗,是我国优秀的教师们的毕生所求。优秀的教师道德最后会在他们对自身工作的喜爱及忠实里表现出来,在执着于教书育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明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善良美好的品性彰显出来,使其发扬光大。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等德行都是人本身生来具有的,足以应付万事。但这种德行常被物欲所遮蔽,昏暗不明,如镜子蒙上灰尘。但其本性的光明却并未泯灭,所以人们应该重视内心的道德修养,以使美好的德行保持纯洁。这就是大学之道的根本原则。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的冲击和社会变革转型时期所带来的负面现象也对教师产生了不良影响。近些年来个别教师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错漏,个人作为与学生希冀、社会期待之间仍然存在着鸿沟,产生了系列的棘手问题。面对问题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在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神圣使命的同时,还要发扬主人翁精神,自律自强,时刻捍卫教师的职业尊严,爱惜教师声誉,提高师德境界。”[4]优秀教师的道德修养最终要在其对职业的热爱和忠诚上体现出来。教书育人是优秀教师的根本任务,当你从事一种工作的时候应该对其投入足够的热情,只有这样你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教师不可以将他的工作只当作谋生的手段。具备为教育贡献一生的热情和目标,他们才能在岗位上付出自己的一腔热血,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赢得社会的普遍赞誉和尊重。
2 “明明德”与教师道德素养培育的主要内容
师德的养成过程中关键因素是社会推崇的目标。《大学》里“明明德”是中心线索,以“八条目”作为主线索的具体展开方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这是一个自“内圣”转为“外王”的外化过程,这是一个息息相关的内容,它展现出社会个体和整体的协调一致,个体无法离开整体单独展现。“格物”“致知”关键在于“慎独”,静处体悟才能有致知的功用,这也是一动不如一静的妙处所在;只有“诚意”方能“正心”,前者是后者充分而非必要条件,意念不诚则心智不坚;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层次渐高,越往高处走做到的人也就越少,这正是达者,兼济天下,他人或独善其身即可的道理。修身或曰道德修养,是人们道德素质的自我改造的完善。如朱熹注:“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其中充斥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选择、实践能力等成分的动态过程。所谓“杂糅”,指上述多种心理因素之如犬牙呲互、渗透的非线性组合,是各层面、立体交叉的脉络体系。当然,在某事某地的情景里,它们也可能构成一定的逻辑排序,如从对现实存在的各种道德准则和规范的选择,到对其中道德情感的施加以及道德行为的践行。 从教师的道德标准来看,德行培育应按照习近平提出的“好老师”的四条标准,即“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3]这四点成为衡量老师“好”的标准,即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识育人。有在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下去忠诚于党和人民,坚决反对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潮的侵袭,这是师德的基础;高尚的道德情怀需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层次,德为才之帅,要有“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奉献精神,即使达不到“圣人”的标准,也要时时将先人和贤人作为精神领袖,这是师德的核心;唯做由学,要做知识性、智慧型的人民教师,没有知识的教师始终不能称之为老师,这是师德的关键;再者,“教师要平等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理解他们的想法,包容他们的缺陷与短处,还要以发现的目光了解他们的长处及优势,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3]
3 “明明德”与教师道德素养培育的基本要求
3.1 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省察克制,以达到与学生和谐相处。
“所恶于上,无以使下。所恶于下,午以事上。所恶于前,恶以先后。所恶于后,无以从前。所恶于右,无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无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1]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是一对天然的矛盾,这是无可争议的。教师随着教学历程的发展,从专业技能不成熟的生存问题转变为追求专业人格高层次的理想问题,到后期又会产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可以说教师从业的整个过程,从发端直至消亡都存在着自身的矛盾与问题;无独有偶,学生在道德认知、知识技能、课业压力、升学负担的影响下势必会产生自我怀疑。在双重矛盾的交织下,二者形成天然的“对立”。但是,对立与统一从来都是相伴偕行,在这对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身为成人的教师。教师应时刻保持警醒,当矛盾冲突激烈时,不妨将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上,“用爱拉进教师同学生的距离,温暖学生的心田。”[3]只有懂得自省与克制,才能达到师生人际和谐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在学生在拥有主客体双重身份下积极参与,才能顺利地实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转化。因此,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其关键就在于抓住一个引导问题,强调教师必须坚持引导、启迪、指点、纠正,使学生开动脑筋来学,不可强压、抑制,也不可越姐代厄,揠苗助长。
3.2 发挥自身榜样示范作用,贵于改过,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1]这就是说,上下不可颠倒,然而上级应为下属之表率,上行方能下效,上对下的要求上级必须先行做到,下级见之,才能心服口服。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施教者,应将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在教育培训、自学等过程中不断提升,在此同时,教师要在学生做对的、积极的事情上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合理的自我惩罚是一种贵于改过的责任感,老师自身如果拥有优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和专业的素养,会让学生產生思想上的改變,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言传不如身教”,如此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言行中受益,从而走向正确的方向。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从一开始就对学生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其一言一行无论好坏,都会对广大学生产生深远影响。“身有所忿嚏,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与其相通的道理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学深信服。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知”又要做到“行”,如果“言传”与“身教”脱节,知行脱节,在讲台上满口仁义道德,行动上却是道德败坏寡廉鲜耻,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难以得到学生敬重,只能让学生嗤之以鼻的同时无意识的模仿,对教育教学产生恶劣影响。
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表率,更要做引领风尚的楷模。“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教师不仅要做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者,还要做思想、道德的引导者,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若要实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昌盛,就必须发展教育。而若要发展教育,就要培养优秀的教师。大力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他们的素质,让他们的道德素质不断提升,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在当前和今后阶段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4]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EB/OL].(2014-09-30)[2016-04-07]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作者简介:马晨(1994.11.22-),女,汉族,籍贯:辽宁省北票市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邢馨月(1993.08.06-),女,汉族,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明明德”; 教师道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0-0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142-02
《大学》作为《礼记》中的佳篇,无愧为“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当中将其解释为“大人之学”,即成人之道,更通俗地讲是说成人所需要接受的教育。传统儒家认为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使自身修养得到提高与完善,才能领悟人生之道,在社会上站稳脚跟,通过道德表率来实现自新新民的目的,进一步实现最高目标即治国平天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塑造出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的使命。”[2]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之一,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政治素养对于学生“三观”的养成具有决定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成果的质量,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加强对教师道德素养的培育,对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育相应的人才、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大学》中的古典意蕴对于当代教师修身自律以图强,其正面作用不可谓不深。
1 “明明德”与教师道德素养培育的最高目标
《大学》中开篇就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朱熹将“明明德”释义为:“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物者也。但为气稟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1]从朱熹的视角来看,教育的要旨首先在于正本清源,抛却世俗蒙昧的纠缠以及一切魑魅魍魉的束缚;其次,输入正气,大而化成,以起到教化众人的效果。“明明德”的含义之广覆盖无穷,故而在具体理解人言言殊。譬如《孟子》讲“明人伦”,着重刻画父子、君臣、夫妇等范畴,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伦理及社会关系,以父子关系为先,君臣关系紧随其后,以友伴关系为末,这种层次首先理清了伦理上的亲疏,又兼顾了道德上的轻重,更为重要的是为我们指明了行为上的先后。又或者韩愈《师说》中强调师者的任务在于先传其道,后解其惑,除此之外无它。
习近平总书记有对教师应尽之职责有更为深刻的見解:“如果一个老师只将‘授业’、‘解惑’作为职业追求而忽略了‘传道’,就不能说这个老师是真正的老师,最多算作是‘经师’、‘句读之师’。” [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作出过相关论述,教师的使命在于“教人求真”,学生的任务在于“学做真人”。老师若想实现“传道”,“明道”及“守道”就十分重要,二者缺一不可,不可以把教师仅仅看作是谋生的职业。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应将“经师”和“人师”统筹兼顾作为一生的使命,致力于将二者合二为一,不仅有“授业”、“解惑”的高超技艺,还要拥有“传道”为己任的使命感。真正的好老师深藏功与名,拥有心系国家的崇高情怀,始终将社会利益置于至高无上之处。碰到一个好的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教师的素质高也是学校的财富,教师负担着培育祖国未来接班人的使命,对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强盛、教育优先,国家需要我们组建一个具备优秀的品质、高超的技能、充足的热情的专业的师资团队。
所谓“明明德”,就是自我的道德修养。儒家的“明明德”讲的是君子不仅自己要从不间断地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而且要通过榜样的力量使周围的人熏陶渐染,自然而然地致力于道德修养的提高。所以说,《大学》所讲的“明明德”,其实有浓厚的实践色彩,因为道德的力量不仅在于空喊华而不实的口号,而是要身体力行,用充实的人格力量去照亮众人,使人们不令而行,自发地见贤思齐。师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展现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优秀品質及高雅的品味。它的养成不但需要教育的扶持,还需要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升。高雅、纯净、远离庸俗,是我国优秀的教师们的毕生所求。优秀的教师道德最后会在他们对自身工作的喜爱及忠实里表现出来,在执着于教书育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明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善良美好的品性彰显出来,使其发扬光大。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等德行都是人本身生来具有的,足以应付万事。但这种德行常被物欲所遮蔽,昏暗不明,如镜子蒙上灰尘。但其本性的光明却并未泯灭,所以人们应该重视内心的道德修养,以使美好的德行保持纯洁。这就是大学之道的根本原则。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的冲击和社会变革转型时期所带来的负面现象也对教师产生了不良影响。近些年来个别教师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错漏,个人作为与学生希冀、社会期待之间仍然存在着鸿沟,产生了系列的棘手问题。面对问题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在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神圣使命的同时,还要发扬主人翁精神,自律自强,时刻捍卫教师的职业尊严,爱惜教师声誉,提高师德境界。”[4]优秀教师的道德修养最终要在其对职业的热爱和忠诚上体现出来。教书育人是优秀教师的根本任务,当你从事一种工作的时候应该对其投入足够的热情,只有这样你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教师不可以将他的工作只当作谋生的手段。具备为教育贡献一生的热情和目标,他们才能在岗位上付出自己的一腔热血,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赢得社会的普遍赞誉和尊重。
2 “明明德”与教师道德素养培育的主要内容
师德的养成过程中关键因素是社会推崇的目标。《大学》里“明明德”是中心线索,以“八条目”作为主线索的具体展开方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这是一个自“内圣”转为“外王”的外化过程,这是一个息息相关的内容,它展现出社会个体和整体的协调一致,个体无法离开整体单独展现。“格物”“致知”关键在于“慎独”,静处体悟才能有致知的功用,这也是一动不如一静的妙处所在;只有“诚意”方能“正心”,前者是后者充分而非必要条件,意念不诚则心智不坚;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层次渐高,越往高处走做到的人也就越少,这正是达者,兼济天下,他人或独善其身即可的道理。修身或曰道德修养,是人们道德素质的自我改造的完善。如朱熹注:“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其中充斥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选择、实践能力等成分的动态过程。所谓“杂糅”,指上述多种心理因素之如犬牙呲互、渗透的非线性组合,是各层面、立体交叉的脉络体系。当然,在某事某地的情景里,它们也可能构成一定的逻辑排序,如从对现实存在的各种道德准则和规范的选择,到对其中道德情感的施加以及道德行为的践行。 从教师的道德标准来看,德行培育应按照习近平提出的“好老师”的四条标准,即“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3]这四点成为衡量老师“好”的标准,即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识育人。有在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下去忠诚于党和人民,坚决反对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潮的侵袭,这是师德的基础;高尚的道德情怀需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层次,德为才之帅,要有“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奉献精神,即使达不到“圣人”的标准,也要时时将先人和贤人作为精神领袖,这是师德的核心;唯做由学,要做知识性、智慧型的人民教师,没有知识的教师始终不能称之为老师,这是师德的关键;再者,“教师要平等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理解他们的想法,包容他们的缺陷与短处,还要以发现的目光了解他们的长处及优势,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3]
3 “明明德”与教师道德素养培育的基本要求
3.1 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省察克制,以达到与学生和谐相处。
“所恶于上,无以使下。所恶于下,午以事上。所恶于前,恶以先后。所恶于后,无以从前。所恶于右,无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无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1]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是一对天然的矛盾,这是无可争议的。教师随着教学历程的发展,从专业技能不成熟的生存问题转变为追求专业人格高层次的理想问题,到后期又会产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可以说教师从业的整个过程,从发端直至消亡都存在着自身的矛盾与问题;无独有偶,学生在道德认知、知识技能、课业压力、升学负担的影响下势必会产生自我怀疑。在双重矛盾的交织下,二者形成天然的“对立”。但是,对立与统一从来都是相伴偕行,在这对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身为成人的教师。教师应时刻保持警醒,当矛盾冲突激烈时,不妨将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上,“用爱拉进教师同学生的距离,温暖学生的心田。”[3]只有懂得自省与克制,才能达到师生人际和谐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在学生在拥有主客体双重身份下积极参与,才能顺利地实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转化。因此,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其关键就在于抓住一个引导问题,强调教师必须坚持引导、启迪、指点、纠正,使学生开动脑筋来学,不可强压、抑制,也不可越姐代厄,揠苗助长。
3.2 发挥自身榜样示范作用,贵于改过,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1]这就是说,上下不可颠倒,然而上级应为下属之表率,上行方能下效,上对下的要求上级必须先行做到,下级见之,才能心服口服。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施教者,应将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在教育培训、自学等过程中不断提升,在此同时,教师要在学生做对的、积极的事情上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合理的自我惩罚是一种贵于改过的责任感,老师自身如果拥有优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和专业的素养,会让学生產生思想上的改變,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言传不如身教”,如此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言行中受益,从而走向正确的方向。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从一开始就对学生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其一言一行无论好坏,都会对广大学生产生深远影响。“身有所忿嚏,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与其相通的道理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学深信服。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知”又要做到“行”,如果“言传”与“身教”脱节,知行脱节,在讲台上满口仁义道德,行动上却是道德败坏寡廉鲜耻,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难以得到学生敬重,只能让学生嗤之以鼻的同时无意识的模仿,对教育教学产生恶劣影响。
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表率,更要做引领风尚的楷模。“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教师不仅要做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者,还要做思想、道德的引导者,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若要实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昌盛,就必须发展教育。而若要发展教育,就要培养优秀的教师。大力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他们的素质,让他们的道德素质不断提升,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在当前和今后阶段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4]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EB/OL].(2014-09-30)[2016-04-07]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作者简介:马晨(1994.11.22-),女,汉族,籍贯:辽宁省北票市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邢馨月(1993.08.06-),女,汉族,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