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互渗,加强人才的复合化培养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llm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愈发突显。高等教育作为专业化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其中一项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近年来,一批示范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孕育生成,提供了素质教育集中化的新思路,基地的发展壮大也促进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更加倾向于彰显本校办学特色。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工科性质鲜明的独立学院,其人文素质基地建设中工科背景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就成为核心问题。本文秉持文理融合的原则,结合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的办学实际和基本定位,从内涵、框架及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探索大学生人文素质基地的建设方案。立足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展望人文素质基地在新时代感召下的立体建构。
  关键词:工科;人文素质基地;文理互渗
  人文素质基地人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场所,有利于丰富大学的人文内涵,营造和谐的大学氛围。随着社会与时代对人才复合性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日益彰显。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作为以工科为主的独立学院,在培养学生工科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同样需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是工科专业教育的有机补充,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科学的人文内涵,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为北信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适宜的教育平台,良好的文理互渗,可以有效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复合型教育质量。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有着深厚的工科背景,是一所较为典型的工科院校,学院的学生人文素质基地建设属于系统性的教育模式建设。内涵建设、框架建设及平台建设是整个人文素质基地建设的重要三元构成。其中内涵建设是基地建设的精神完善,赋予人文素质基地以灵魂,框架建设是基地建设的基本支撑和内容,赋予人文素质基地以骨骼,平台建设是基地建设的作用延伸,赋予人文素质基地以血肉。
  一、内涵建设
  人文素质基地围绕人文素质教育展开,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挖掘人文素质中的精神内涵,因此内涵在人文素质基地建设中发挥着目标作用。人文素质基地的教育实际上是通过一系列教育形式完成对学生的人文内涵教育,基地的内涵建设涉及到人文素质基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人文素质基地建设的首要环节。
  1、人文精神的确立
  作为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基地,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属于通识教育范畴,因此人文素质的普遍性和通识性教育就成为基地建设中的主要方面,集中于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科学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人文素质基地的基础内涵首先表现为人文精神的确立。"人文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①人文精神的确立立足于学生的人性建设,充分发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基地建设的人文精神确立既要考虑到人性普遍意义也要突出北信学院自身的办学特色。在这样的建设前提下,将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感与"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相结合,成为北信特色的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将以校训为代表的学院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理念等一系列基本指导思想渗透于人文精神之中,在社会与学校的统一认识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从社会与学校的两个角度解读人文精神,使学生自觉地将贡献社会与融入学院相结合,可以改善三本学生表现出的兴趣缺失,生活茫然等问题,为学院注入正能量。在尊重人文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北信学院的二次阐发,使得人文精神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形而上的抽象理解,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内在支撑,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层面,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②人文精神的确立是人文素质提高的内在依据,北信学院的人文素质基地内涵建设有赖于北信人文精神的确立。
  2、工科背景的渗透
  由于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以工科为主的办学方向以及对母体学校西安工业大学工科背景的继承和发展,人文素质基地中的内涵建设必须重视对所在学校学科背景的倾向。因此,北信学院的学生人文素质基地建设在人文精神确立的宏观方向指导下要体现出工科背景的渗透,侧重于寻找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联系,"人文精神如果缺掉了现代科学意识,不知道会走到什么方向去。……科学如果没有人文关怀,那就是冷冰冰的东西。"③在二者的共赢与互补中探索人文素质基地的立足点。人文素质基地建设应该扭转学生文理割裂的传统思维方式,工科技能学习中增添人文色彩。
  3、应用能力的养成
  工科背景的渗透,提供了人文素质基地建设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应用能力的养成则是人文素质教育与北信学院办学层次的有机结合。北信学院对人才应用能力的重视是人文素质基地内涵建设的着力点。人文素质要与实际应用能力统一,"通过解决实践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人格。"④将人文内涵与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应用勾连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实践中的人文价值,感受人文精神对应用能力的作用和影响。
  二、框架建设
  内涵建设建构了人文素质基地建设的精神旨归,形式框架是人文素质基地建设的外在载体。在遵循以上人文精神三重内涵的基础上,人文素质基地建设需要从课程、社团活动以及校园文化三方面来贯彻人文内涵的实施。
  1、课程体系的建构
  北信学院的人文素质基地建设首先需要利用学院教育的基本资源--课堂,以人文素质为主题,组织、利用各种课堂形式,形成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
  首先,第一课堂的人文化开拓。一方面在现有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结合学院各个专业特色适当增加专业中的人文知识,"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把对学生的知识教育、科学教育和使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科学、对待知识、对待社会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⑤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人文精神的领会联系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两课"课堂,立足"两课"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要阵营,注重授课实效,课堂中穿插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其次,充分开展第二课堂。以学院公选课开设为主要形式,注重开设人文课程、文化鉴赏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定期接触人文素质教育的展示窗口。开设公选课的同时,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开设讲座,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完成人文素质教育点的普及。
  再次,培养相关师资队伍。人文素质基地的师资重要采取兼职的形式,广泛吸收人文社科系、艺术设计系等系部教师的学术背景和专业优势,面向全院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目前,北信学院已经有部分教师开始尝试人文类课程,但大多属于个人兴趣爱好,缺乏组织性。人文素质基地可以给已经开设人文类课程的教师一个交流、提高的场所,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和研讨,提高人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聘请知名学者作为我院的客座教授,在学生和教师两个层次开设讲座,适当指导基地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
  最后,利用人文社科系的专业优势。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专业教育相结合,尝试以人文社科系为试点,初期小范围开设人文类课程,依托人文社科系的专业发展促进人文素质基地建设。
  2、课外活动的补充
  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表现为一种课堂教育,传统的课堂主要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基本模式,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属于跟随角色。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因此部分学生对教育的实施过程认同感不足,总觉得与自己无关,大大影响了教育效果。学生的主动参与大量表现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建设,主要是通过各类学生组织和社团。"⑥课外社团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弥补这种缺失,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也可以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积极组织社团活动。配合学院团委,发挥院系学生会的主观能动性,承担一定程度上的人文主题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在活动的独立意识,潜在地影响学生在参与活动时的责任感。同时,积极参加院外的各项人文比赛与活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保持北信学院人文素质与时俱进性。
  其次,尝试开展学术活动。以北信学院人文素质基地的名义,申请学院各类课题,申请资金,划分为教师类与学生类的子课题,交给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完成,激发北信学院师生在人文素质探索方面的积极性。在全国高等教育中突出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举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专题研讨活动,与其他院校交流互动,扩大我院人文素质基地的影响力。
  3、校园文化的营造
  人文素质基地的另一个框架建设就是营造具有北信特色的适宜校园文化。可以主动利用学校主干道以及教室走廊中的部分空间,人文素质基地的专栏,定期更新,进行文化普及。积极收集、整理有关人文主题的图片、文字甚至实物资料,尝试建设资料室,面向全院开放,方便师生查阅。
  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使身处其中的师生受到心灵上的熏染与陶冶,对学生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隐性课堂,这个课堂中师生既是教育的发起者也是接受者,是学院整体影响力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体现,也是学院发展的无形的人文资产。
  三、平台建设
  框架建设构筑了人文素质基地建设的职责和义务,基地本身的存在则需要搭建相应的活动平台,人文素质基地在平台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运作。
  1、实体平台的利用
  传统意义上的实体平台仍然是人文素质基地存在的基本要求。实体平台包括办公场所、活动场所两方面,基本办公场所在初期可以考虑挂靠人文社科系,使之成为人文社科系的一项工作内容。活动场所可以由院内与院外两种方式组成,北信学院内部适当设置一些人文景观,"人文景观的设置可以极大地增加学校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⑧同时开辟出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应功能的活动场所,具备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功能。作为基本教育活动的大本营。在此基础上可以积极联系院外资源,挂靠一些人文教育意义重大的社会场所,进行合作,成为北信学院的人文素质基地延伸。
  2、网络平台的搭建
  科技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单一平台,不断受到网络虚拟平台的冲击,甚至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的重要渠道,人文素质基地建设需要在实体平台正常使用的同时清醒认为并开发网络虚拟平台,学院需要"主动占领网络教育基地,不断挖掘网络教育服务的功能,拓展学生教育工作的新空间。"⑨
  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建设学院人文素质基地的网页,开通微博、微信等网络交互工具,积极与学生交流,同时在网页上开设院内外公开课程及微课堂,方便学生网络收看。
  参考文献:
  ①范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64.
  ②范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74.
  ③胡显章、曹莉主编.大学理念与人文精神[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59.
  ④王立人、顾建民主编.国际视野中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89.
  ⑤吴小英.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新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49.
  ⑥孔繁敏等编著.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8.
  ⑦孔繁敏等编著.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9.
  ⑧范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58.
  ⑨孔繁敏等编著.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1.
  作者简介:刘鑫(1981-),女,西安人,讲师,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主任助理,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跨学科研究和单一学科研究都是一种方法论, 研究主题本身决定了对之进行研究的方法论。研究主题的综合性、 复杂性要求对主题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分析、揭示,在学科分野日益明晰细化的当代,跨学科研究更有其必要性。文章首先介绍了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以经济学为例,简单介绍跨学科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经济学;学科整合  一、引言  跨学科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
期刊
摘 要:当我们承受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一系列企业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负面效益,我国会计学界及企业界人士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性。而研究社会责任会计课题的难点就是其计量问题。文章集中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计量方面的模型和方法。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计量方法  美国会计学者戴维·F·林诺维斯在1968年发表了论文《社会经济会计》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人际自立在人际应激与抑郁情绪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流调抑郁自评量表(CESD)、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对500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人际独立、人际责任、人际开放和抑郁、人际应激均显著相关,人际主动、人际灵活和抑郁显著相关,此外,人际应激和抑郁显著相关;(2)人际自立-人际应激-抑郁中介模型成立。结论:人际应激在人际责任和人际开放
期刊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和以增长为导向的社会,创业被认为是提高国家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竞争的最佳战略之一,政府鼓励并大力支持创业。对于个体而言,创业成功者可以增加个人收入,获得更自由的时间,实现自我价值。但是面对创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很多个体会采用兼职创业的形式。然而,无论兼职创业还是全职创业,都需要潜在创业者。基于此,本研究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探讨在职员工的创业意向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探讨工作安全感对员工兼职创业意向和全职创业意向的影响。
  研究考察了工作安全感对兼职创业意向和全职创业意向
摘 要:基于对三家专业康复机构工伤职工的调查,采用工伤康复前后生活自理情况、康复费用支付及康复后就业选择等指标获取工伤康复服务的实施效果,实证研究表明康复的质量、参保覆盖率、费用支付、就业去向等问题突出,康复服务效果亟待提高。基于不同的康复责任主体,提出提高我国工伤康复效果的建议,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工伤康复;服务效果;实证分析  一、引言  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三位一
期刊
摘 要:我国一直以来重视"科教兴国"事业,注重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应该作为首要的教育创新改革基地。民事诉讼法学科作为法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应当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教学改革;集中实习  西南政法大学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近年来又被国家评为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此外也是是全国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
期刊
摘 要:中国儿童戏剧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内容、题材、结构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但就其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外国经典儿童戏剧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撼动。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自我,找出自身的缺点与差距。本文从分析当前儿童戏剧的特点与突破,通过与外国经典进行对比找出创作短板,以及揭露儿童戏剧创作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入手,对当前的儿童戏剧的创作问题提出新的建议及看法。  关键词:儿童戏剧;现状;创作;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华政与中政大的商学院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对比,探讨目前我国国内政法类院校商学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政法类院校如何把法学与商科完美结合,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理论功底扎实的复合型人才。本文通过多方调查研究,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养等方面展开,最后得出在进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时,不论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数学理论还是法学课程都未得到很好的平衡的结论。  关键字:法商复合 人才 教育
期刊
摘 要: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重新构建教师教育类专业教师技能训练体系的必要性、张家口学院30年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反思基础上,形成了教师教育类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机构及考核标准。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一直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作为师范院校,我院对我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也相当重视,3
期刊
摘 要:本课题组针对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企业认可度的问题,在阐述高职高专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现状之后对连续三届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工作任务的相关性,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任务引领型课程,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设计开发和理念。  关键词:就业反馈 英语专业 课程改革  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对外商务活动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上展开。对既懂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