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年前,卡珊德拉·菲利普斯(Cassandra Phillipps)创立了失败大会(FailCon),这场庆祝失败的大会在旧金山召开了一天。一方面,被整个硅谷创业公司纷纷追求成功的气氛压得喘不过气,另一方面对于自己作为企业家的前景感到忧虑,菲利普斯迫切地想知道那些栽过跟头的人有什么故事。
大会取得了成功,此后每年的10月,有500家初创技术公司的新人跟创业前辈齐聚一堂,听他们讲“最大的挫败”的故事。同时,大会还举行了圆桌讨论,探讨诸如“当一切都失控时应当怎么做”之类的话题。
然而今年的失败大会却没能再次召开。菲利普斯认为,原因之一便是在硅谷失败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为此召开大会显得有些多余。
“这个词给人一种咒人失败的感觉。”她说。
根据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资深讲师史克尔·高斯特(Shikhar Ghosh)的研究,30%至40%获得风险投资的创业公司让投资人的钱打了水漂,70%至80%没能给投资人带来预期的回报。
如今,在硅谷一些创业公司里,企业家对外大肆宣扬他们如何直面逆境,失败已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
硅谷企业家克里斯·普尔(Chris Poole)在博文《今天我的创业公司失败了》中,承认了他的DrawQuest公司失败了。
“既不是软着陆,也没有欢乐的结束,我们就是失败了。”普尔在2月时写道。接下来他的文章满是忏悔。
“别人不理解作为有风投支持的公司领导者,失败意味着什么。”他还补充说,这是继上次技术创业公司Canvas失败之后的又一次挫折。(这也是在他创立在线匿名信息论坛4chan、取得过巨大成功之后发生的。)
普尔跟读者解释说,尽管DrawQuest这个应用已经被下载了140万次,公司的运营还是无法继续。
“似乎很成功的产品却失败了,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他写道,“但这也是常有的事情。”
他并不是第一个公开剖析企业失败的人。这样的博文在硅谷创业公司圈里非常普遍。
在2014年1月,信息服务网站CB Insights甚至将很多类似文章集结起来,写了一篇名为《51家创业失败公司验尸报告》的文章。6月,这家网站又进行了更新,增加了50家企业的内容。
乔丹·内姆罗(Jordan Nemrow)发表的博客是最早的文章之一,他的Zillionears.com应用程序使音乐家可以通过限时抢购等促销方式把音乐卖给消费者。内姆罗表示,该网站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人们根本不喜欢我们的产品,”他还补充说:“没用过这款应用,就不知道它有多么酷。”
该文章被广泛传播之后,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我的博客在一周内点击量达到了10万,而我们的应用的访问量也增加了1万。”内姆罗说。
但对他而言不幸的是,他已经因为Zillionears.com的糟糕业绩而退出,很难再把人们的疯狂兴趣转化为利润。他的公司已经没办法起死回生了。
内姆罗后来在接受Startup Sessions采访时谈到公司的失误之处。他跟合伙人丹·波拉斯科(Dan Polaske)也在YouTube的视频中继续讨论他们的不足之处。
不仅是硅谷,全球很多创业公司都沉醉于他们对失败的“爱好”,这又给菲利普斯带来另一个机遇。4年前,她就已经开始向巴西、日本、伊朗、沙特、以色列等国家的制作人以1500美元的价格出售许可了。在多伦多,有一家叫做Fail Forward的咨询公司,为那些希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公司提供服务。今年7月,这家公司举办了一场与失败大会相似的会议。
Fail Forward公司总裁兼创始人阿什利·古德(Ashley Good)说:“没人喜欢失败,失败很糟糕,我从来不会为失败庆祝。”但她也说:“能输的明白,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古德补充道:“你需要对自己说,‘我只是创业失败,这不能说明我是个失败者’。”
菲利普斯在全职工作之余运营失败大会项目的5年里,积累了相当多的企业经营经验。如今,她在移动游戏公司Pocket Gems担任游戏设计师,经常假想自己的团队创造的产品可能失败的种种情形。例如,他们可能发现存在问题的员工,或是产品会收到一些差评。
“从来没有一款不存在问题的产品。”她说。
菲利普斯和她的团队为解决失败的问题拟定了很多计划。他们研究出一些特定的解决途径,建立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失败的蛛丝马迹。
对于特雷·格里菲斯(Trey Griffith)而言,经营一家失败的初创技术公司,如同“把头往墙上撞一样,经过多种尝试却毫无效果。”
格里菲斯曾创办Endorse.me初创公司,帮助多家公司通过使用教师的推荐招聘毕业生。在努力挣扎着维持公司运营的时候,他在博客上诉说了自己的窘境,希望读者们给予建议。格里菲斯很高兴自己公开倾诉自己的苦恼,因为这使得他最终找到了现在的老板。
如今,格里菲斯是Teleborder公司的技术副总裁,这家位于旧金山的软件研发公司,为很多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管理海外员工的签证。他说,在面试应聘者的时候,他不会轻视那些有过失败经历的人。
大会取得了成功,此后每年的10月,有500家初创技术公司的新人跟创业前辈齐聚一堂,听他们讲“最大的挫败”的故事。同时,大会还举行了圆桌讨论,探讨诸如“当一切都失控时应当怎么做”之类的话题。
然而今年的失败大会却没能再次召开。菲利普斯认为,原因之一便是在硅谷失败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为此召开大会显得有些多余。
“这个词给人一种咒人失败的感觉。”她说。
根据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资深讲师史克尔·高斯特(Shikhar Ghosh)的研究,30%至40%获得风险投资的创业公司让投资人的钱打了水漂,70%至80%没能给投资人带来预期的回报。
如今,在硅谷一些创业公司里,企业家对外大肆宣扬他们如何直面逆境,失败已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
硅谷企业家克里斯·普尔(Chris Poole)在博文《今天我的创业公司失败了》中,承认了他的DrawQuest公司失败了。
“既不是软着陆,也没有欢乐的结束,我们就是失败了。”普尔在2月时写道。接下来他的文章满是忏悔。
“别人不理解作为有风投支持的公司领导者,失败意味着什么。”他还补充说,这是继上次技术创业公司Canvas失败之后的又一次挫折。(这也是在他创立在线匿名信息论坛4chan、取得过巨大成功之后发生的。)
普尔跟读者解释说,尽管DrawQuest这个应用已经被下载了140万次,公司的运营还是无法继续。
“似乎很成功的产品却失败了,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他写道,“但这也是常有的事情。”
他并不是第一个公开剖析企业失败的人。这样的博文在硅谷创业公司圈里非常普遍。
在2014年1月,信息服务网站CB Insights甚至将很多类似文章集结起来,写了一篇名为《51家创业失败公司验尸报告》的文章。6月,这家网站又进行了更新,增加了50家企业的内容。
乔丹·内姆罗(Jordan Nemrow)发表的博客是最早的文章之一,他的Zillionears.com应用程序使音乐家可以通过限时抢购等促销方式把音乐卖给消费者。内姆罗表示,该网站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人们根本不喜欢我们的产品,”他还补充说:“没用过这款应用,就不知道它有多么酷。”
该文章被广泛传播之后,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我的博客在一周内点击量达到了10万,而我们的应用的访问量也增加了1万。”内姆罗说。
但对他而言不幸的是,他已经因为Zillionears.com的糟糕业绩而退出,很难再把人们的疯狂兴趣转化为利润。他的公司已经没办法起死回生了。
内姆罗后来在接受Startup Sessions采访时谈到公司的失误之处。他跟合伙人丹·波拉斯科(Dan Polaske)也在YouTube的视频中继续讨论他们的不足之处。
不仅是硅谷,全球很多创业公司都沉醉于他们对失败的“爱好”,这又给菲利普斯带来另一个机遇。4年前,她就已经开始向巴西、日本、伊朗、沙特、以色列等国家的制作人以1500美元的价格出售许可了。在多伦多,有一家叫做Fail Forward的咨询公司,为那些希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公司提供服务。今年7月,这家公司举办了一场与失败大会相似的会议。
Fail Forward公司总裁兼创始人阿什利·古德(Ashley Good)说:“没人喜欢失败,失败很糟糕,我从来不会为失败庆祝。”但她也说:“能输的明白,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古德补充道:“你需要对自己说,‘我只是创业失败,这不能说明我是个失败者’。”
菲利普斯在全职工作之余运营失败大会项目的5年里,积累了相当多的企业经营经验。如今,她在移动游戏公司Pocket Gems担任游戏设计师,经常假想自己的团队创造的产品可能失败的种种情形。例如,他们可能发现存在问题的员工,或是产品会收到一些差评。
“从来没有一款不存在问题的产品。”她说。
菲利普斯和她的团队为解决失败的问题拟定了很多计划。他们研究出一些特定的解决途径,建立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失败的蛛丝马迹。
对于特雷·格里菲斯(Trey Griffith)而言,经营一家失败的初创技术公司,如同“把头往墙上撞一样,经过多种尝试却毫无效果。”
格里菲斯曾创办Endorse.me初创公司,帮助多家公司通过使用教师的推荐招聘毕业生。在努力挣扎着维持公司运营的时候,他在博客上诉说了自己的窘境,希望读者们给予建议。格里菲斯很高兴自己公开倾诉自己的苦恼,因为这使得他最终找到了现在的老板。
如今,格里菲斯是Teleborder公司的技术副总裁,这家位于旧金山的软件研发公司,为很多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管理海外员工的签证。他说,在面试应聘者的时候,他不会轻视那些有过失败经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