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房企遭遇拿地困境

来源 :房地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yey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不少中小房企都在近两年遭遇了“拿地难”的困境。拿地突破,成了不少中小企业的在北京的梦想。
  “今年的首要任务还是拿地,拿到地。”新年年初,在售楼处里沐浴着晨光,张攀(化名)对记者说着新年的一个愿望。张攀是北京一房企的总经理,目前在北京只有一个在售项目,而这个项目在2011年就有望清盘。为了避免“断顿”,从去年年底,张攀就开始出现在北京土地市场上,但投标三次,均铩羽而回。
  
  难以逾越的“大腕儿”
  
  相比此前的两年,2010年,北京土地供应已经创了新高。根据年初北京市国土局局长魏成林介绍,2010年,北京住宅用地供应2525公顷,超额完成全年2500公顷的用地计划。同比2009年增长65%。在这当中,“保障房用地实际供应量约占住宅用地供应总量的52.7%。”据此计算,保障房供地约1331公顷,普通商品住宅供地约1194公顷。
  虽然北京住宅用地供应面积同比大涨,但对于许多中小房企来说,增长是别人的,首先是以央企、北京地方国企和龙头级上市房企的。这些“大腕儿”成为中小企业难以逾越的高度,特别是在热门地块的争夺中。
  去年4月“土地新政”之前,央企在北京土地市场上“大显身手”。从年初以59.7亿元拿下丰台区六圈“地王”的中海,到3月中旬拿下大望京地块的远洋和保利、拿下海淀区东升乡地块的中国兵器等,在1至3月成交的17块住宅用地中,超过10块均被央企背景企业、北京市国企竞得。热门地块更是无一旁落。
  “大腕儿”也已经成为去年全年北京土地市场上的赢家甚至寡头。记者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官方信息统计,2010年北京市共成交居住用地80宗,建设用地面积合计766.1万平方米。在这当中,中铁房地产集团、万科(联合体)、首开集团、中海地产、北京城建五家拿下19宗地块,建设用地面积合计245万平方米,拿地宗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占到总数的约1/4和1/3。其中,中铁房地产集团、万科(联合体)、首开三家建设用地面积均超过50万平米。
  
  出让方式之痛
  
  相比较房企“大腕儿”的纵横驰骋,北京中小房企在京拿地就显得力不从心。而这方面的一个代表人物就是地产界的明星任志强。
  任志强个人在房地产界是不折不扣的大腕儿,但任志强的华远地产在北京的地位,远远比不上任志强在房地产业内的地位。2010年,在北京市土地招拍挂市场上,任志强的华远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通过联手一级开发商实现“零的突破”。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华远2010年在北京土地市场出手不下十次,但最终只在11月底联手一级开发商拿下通州梨园一地块。
  在业内人士看来,抛开任志强总是扮演“批评者”的个人因素,华远拿地困难,不外乎先是遭遇了“没钱”的问题,后是遭遇了出让方式的门槛。这也是北京中小房企普遍面临的两个问题。
  在原先“价高者得”的挂牌竞争中,中小房企面对财大气粗的央企和龙头上市公司等几无优势可言。2010年3月15日,华远就曾参加了大望京1号地的争夺,面对当时远洋地产、中国烟草旗下中维地产的强势,华远早早退出了竞争。单价举到每平米一万多就不敢举了,而这块地最终成交单价超过27500元/平方米。
  而在北京从2010年4月推出土地新政后,综合评标的出让方式在北京住宅用地出让逐渐占据主流。在评标体系中,除投标价款外,投标人财务及资信,项目定位、方案说明、经营理念及开发进度,企业资质、开发业绩特别是保障房开发经验及综合印象等都是考量项目。华远此后在北京土地市场上数次折戟,任志强自己分析原因主要是卡在保障房开发经验上。
  而不能不提的是,相对于挂牌竞价的公开透明,除报价一项外,综合评标过程并不公开,评标方式中的其他项目普遍缺少细化、明确的标准。“中小企业很容易就输在综合印象上。”一位北京民营房企开发商表示,中小房企知名度首先就逊色于大房企,在主观因素明显的综合印象分上就不容易得分,“对规划方案、经营理念等评价也是见仁见智的,缺少细化、明确的标准。”
  北京土地市场上曾经出现报价垫底的企业拿地现象,为不少房企人士所诟病。张攀等多位人士就对记者表示,因为不透明,综合评标就多了很多让人遐想的暧昧。
  
  出路:联合抑或转战
  
  对于在综合评标规则下的出路,张攀表示,如果综合评标规则不变,一般的中小企业想突破并不容易,除非是先期介入一级开发。这样的一个好处是提前对地块情况熟悉,在项目定位、开发方案方面可以更充分,“账可以算得更细”。还有一个业内熟知的好处是,通过一级开发可以更早地构建和政府部门的关系。而对于拥有土地资源并进行了一级开发以及与政府关系良好的中小型企业,则可以借助外地进京大型开发企业的资金和开发经验,形成优势互补,胜算更大。
  “品牌形象好的中小企业也可以以品牌入股,走代建的路子。”一家知名品牌房企人士表示,2010年,包括绿城等知名品牌在内的房企,为了突破资金或拿地方面的瓶颈,都开始走品牌代建的路子。即便在北京土地市场上风生水起的万科,联合拿地然后由万科操盘开发,本身也具有借助品牌优势和开发经验“半代建”的特征,也已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大企业可以输出品牌,具有品牌优势的中小企业同样也可以。
  除联合之外,转战也是中小房企探索的一条新路。首先是北京的热门地块。一家房企人士对记者表示,相对于对热门地块的热衷,部分位置较偏、面积较小的“冷门”地块往往不会为大房企所青睐,这就是中小房企的机会。此外,转型涉足小型商业地产、工业地产等也可以成为中小房企的发展选择。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北京中小房企的机会不止在北京。跳出北京看,转战二三线城市则是中小房企的另一种机会。比如拥有一级开发资质的北京华远地产,虽然在京城土地市场上举步维艰,但是在青岛、西安、长沙攻城略地,在建和筹备的已有4个项目。长沙项目华远·金外滩,则是华远在“长沙最繁华、最成熟的区域”斩获的土地,总建筑面积高达97万平米。起家于北京、主打节能低碳产品的当代节能置业,在继续扎根、拓展北京市场的同时,面对大企业的压力,也积极寻求向二三线城市发展,把业内闻名的MOMA系列推向京外。目前,当代已经在长沙、太原、南昌、九江等地拿地开发。
其他文献
在全国各地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的背景下,REITs方案纷纷改弦易辙,掉头转向试点保障房,期待搭上保障房的顺风车。  业界普遍寄希望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房地产行业融资、变现模式。但REITs的中国之路,却是九曲十八弯。从建议论证到草案设计阶段,几年问便先后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房地产调控。而其方案设计也几经周折,从商业地产REITs屡次被扼杀摇篮,到后来“证监会”股权
期刊
2010年,尽管遭遇严厉调控,但万科销售总额仍突破干亿大关。从万科身上折射出中国楼市未来发展新趋向。    2010年,尽管遭遇严厉调控,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与销售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  作为行业标杆企业的万科,不但销售额同比增长接近80%,并且持续数月销售过百亿,销售总额突破千亿大关,实现了中国房地产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历史『生跨越。  千亿地产航母的成功缔造者为什么是万科?从万科企业身上是否已
期刊
保险企业力邀不动产为“舞伴”,二者一拍即合、高歌猛进,直接略过“慢三”进“快三”。四个月以来,险资频频携舞不动产,一时风光无限。    在中国,非地产主业的公司掺和地产,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是资金监管严格的保险业则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自去年9月,《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一声令下,险企投资不动产序幕彻底拉开。去年12月末,号称“史上最庞大的土地投标”——北京中服地块中的6块地,安邦
期刊
润枫欣尚、明悦湾、芭蕾雨·悦都等楼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晚交房现象。业主与开发商关于违约金赔偿的争执也再度摆上桌面。    部分楼盘逾期交房    大兴的明悦湾项目还没从去年保障房混凝土质量事件阴影中走出,近日,又陷进了商品房延期交房的纠纷中。根据明悦湾商品房购房合同约定,项目一期交房时间定在6月30日前。  但6月26日,该项目开发商北京日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业主发了一份告知函。函中称,由于小区
期刊
企业对CBD核心地块的角逐是在政府划定的场地内演习,参与者、争夺目标随着规则变化而改变,其中“先比方案再比价格”的做法,被称为“成功创举”。    1月6日,北京CBD核心区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备受瞩目的CBD核心区建设正式拉开帷幕。与此次开工的以地下工程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相比,地上CBD核心区诸地块的建设更吸引眼球,包括将建成500米北京新地标“中国尊”的Z15地块。而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围
期刊
房企业绩飙升的背后,是对地扩张的渴求,拿地前三名的万科、保利、恒大在2010年的销售收入位列前十,均把目光重点投向二三线城市。    “业绩飙升的背后,是对土地扩张的渴求。由此可以预见的是,拿地最多,必然‘钱袋’最充足。诸如万科、保利、恒大在2010年的销售收入位列前十。”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这样表示。中房信·克而瑞北京机构最新监测的数据显示,2010年新增土地储备量排名前二十名房企
期刊
自去年国资委宣布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有中远集团、中石化、中石油、中国黄金等已经或者正在出让旗下的房企股份,其中中远集团第—个成功退出。  1月18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数据显示,受国资委要求国企逐步退出酒店、宾馆、房地产等辅业政策的影响,2010年,北京产权交易所房地产业交易表现十分活跃,交易额排名第一,同比增长200,86%。北交所公开信息也显示,包括中远集团、中国航天、中石化、中石油等多
期刊
CBD核心地块高额土地款、岁末土地集中供应、开发商资金充裕,以及较高的土地出让底价,促进北京夺冠,晋级千亿规模土地出让梯队。    1600多亿,北京2010年土地市场成交总额创下新高,晋级千亿规模土地出让梯队同时,当之无愧夺得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冠军。CBD核心地块的高额土地款、岁末土地的集中供应、开发商资金充裕,以及较高的土地出让底价,为高额土地出让收入埋下伏笔。此外,尽管北京对住宅市场出台了史上
期刊
今年,擅长住宅开发大佬纷纷在京试水商业地产,这些商业综合体共有特点是,由住宅开发商操盘,完善社区配套——傍地铁、进郊区、打造新城中心。    住宅开发企业“从商”在业内早已有声势,而今,随着京城众多住宅开发商的商业综合体项目落地,住宅房企的“从商”之路日渐清晰。  作为以卖住宅为主的房企,开发商们纷纷腾出一只手自持商业,起初或有为拿地的被动之意,不料,“综合体之战”揭幕,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商业地产
期刊
这厢调控频出,那厢卖地正欢。新年伊始,有关去年土地的一系列数据触目惊心。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2.7万亿元,同比增加70.4%。在房企销售业绩的强劲支撑下,拿地潮从11月份开始趋于白热化,期间多个城市频出高价地。仅12月,全国120个城市共有5966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入市交易,同比增长11%,环比增幅高达35%,为去年最高峰。2010年,调控政策之严,手段之多,可以说是史上罕见。但仍出现三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