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我县召开了全县数学学科分管领导和数学骨干教师参与的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研讨会。在本次会议中倡导全体教师大胆使用好的老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到线段图在小学数学问题教学中的作用时,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那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是老师最常用的,也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通过线段图能使许多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而现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产生,使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好像不那么明显了,老师讲解也少了,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往往对问题的理解只知其一,或只对某种问题有所理解,对问题的解决缺少迁移的能力。实际上,线段图在数学解决问题中,往往会收到出其不易的效果,就线段图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第一,结合线段图可以把题中繁琐的文字转换成学生容易理解的直观图形。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特别是低段小学生,理解能力更差。结合线段图可以克服学生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习惯,让学生真正理解到题意,在完成解决问题中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小灰兔有10只,小灰兔比小白兔少5只,小白兔有多少只?
结合图,让学生用手指着图说说:线段①表示什么?线段②表示什么?线段③表示什么?然后反问学生谁多谁少?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轻易地理解题意,说出正确地数量关系。进而轻松地完成该题。
第二,结合线段图,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地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在小学数学中段解决的问题中,“和倍、差倍”问题始终让很多老师觉得很困惑,始终讲得很多,但效果往往不好;让很多学生也无从下手,不知道是先加减,还是先乘除。如:小明和爸爸共48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多4岁,小明多少岁?这道题中有“3倍”这个概念,且又有“多4岁”作为干扰条件,好多学生不能理清这题中的关系,在没有线段图的帮助下,往往列式为:48÷3-4。但教师出示线段图:
学生通过线段图的帮助观察分析后很容易知道。从48岁里面减去多的4岁,剩下的就是小明的4倍,从而导出数量关系:48-4的差除以(3+1)倍就是小明的岁数,所以学生就能顺利地列出正确的算式:(48-4)÷(3+1)。
第三,结合线段图,可以训练学生的多种能力。线段图能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很容易地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总结与锤炼,通过总结与锤炼,让学生多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地转变,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明显地提升。学生通过画线段图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完成实践操作题型的水平。通过说线段图,也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也了解到了线段图有这样的一些好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过好识图关
要画好线段图就要先会看线段图。低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事物的认识是建立在对事物的直观理解上的。因此,会看、会说线段图是学生对线段图的一个理解过程,学生只有理解线段图所表达的意义,那么学生才有可能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线段图,所以在训练学生画线段图之前,必须训练学生识别线段图的能力,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示范
适时指导是培养学生画图能力的关键。小学低段基本上是把实物转化成图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题中的意思,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不可能像低段一样罗列事物直观图了,那么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中的题型很多,每种新的题型都有不同的画图方法。比如:比多、比少该怎么画;分数问题该怎么画;行程问题如何画等。学生看到新的题型往往是画不出线段图的,这时教师的示范、适时指导就显得很重要了。如何恰当地指导学生绘制线段图呢?一是教师指导学生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画,一步一步地说,让学生理解清楚如何画、为什么要这样画,弄清画图的合理性。二是让学生在跟着老师画的基础上,自己动手,边画边说:都画了些什么,自己为什么这样画。三是每个学生之间的能力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教师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时的指导,多鼓励他们大胆画,让他们经历不敢画到敢画的过程,最后到会画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收获学习的快乐。
三、要让学生弄清题意
结合对应的数量关系画线段图,不要为画图而画图。线段图是帮助学生理清题中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所以线段图不是盲目地画,随心地画。要画好线段图就要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弄清题意,找出题中的相对应的数量关系。2.确定所画线段图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长短等。3.标出线段图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分析自己所画线段图是否合理。当然这些都是一个不断反复练习,不断反复训练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不然会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功败垂成。
综上所述,线段图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能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题意,找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从小培养学生掌握用线段图辅助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将会有一个大大的提升和帮助。
第一,结合线段图可以把题中繁琐的文字转换成学生容易理解的直观图形。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特别是低段小学生,理解能力更差。结合线段图可以克服学生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习惯,让学生真正理解到题意,在完成解决问题中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小灰兔有10只,小灰兔比小白兔少5只,小白兔有多少只?
结合图,让学生用手指着图说说:线段①表示什么?线段②表示什么?线段③表示什么?然后反问学生谁多谁少?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轻易地理解题意,说出正确地数量关系。进而轻松地完成该题。
第二,结合线段图,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地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在小学数学中段解决的问题中,“和倍、差倍”问题始终让很多老师觉得很困惑,始终讲得很多,但效果往往不好;让很多学生也无从下手,不知道是先加减,还是先乘除。如:小明和爸爸共48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多4岁,小明多少岁?这道题中有“3倍”这个概念,且又有“多4岁”作为干扰条件,好多学生不能理清这题中的关系,在没有线段图的帮助下,往往列式为:48÷3-4。但教师出示线段图:
学生通过线段图的帮助观察分析后很容易知道。从48岁里面减去多的4岁,剩下的就是小明的4倍,从而导出数量关系:48-4的差除以(3+1)倍就是小明的岁数,所以学生就能顺利地列出正确的算式:(48-4)÷(3+1)。
第三,结合线段图,可以训练学生的多种能力。线段图能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很容易地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总结与锤炼,通过总结与锤炼,让学生多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地转变,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明显地提升。学生通过画线段图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完成实践操作题型的水平。通过说线段图,也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也了解到了线段图有这样的一些好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过好识图关
要画好线段图就要先会看线段图。低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事物的认识是建立在对事物的直观理解上的。因此,会看、会说线段图是学生对线段图的一个理解过程,学生只有理解线段图所表达的意义,那么学生才有可能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线段图,所以在训练学生画线段图之前,必须训练学生识别线段图的能力,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示范
适时指导是培养学生画图能力的关键。小学低段基本上是把实物转化成图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题中的意思,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不可能像低段一样罗列事物直观图了,那么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中的题型很多,每种新的题型都有不同的画图方法。比如:比多、比少该怎么画;分数问题该怎么画;行程问题如何画等。学生看到新的题型往往是画不出线段图的,这时教师的示范、适时指导就显得很重要了。如何恰当地指导学生绘制线段图呢?一是教师指导学生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画,一步一步地说,让学生理解清楚如何画、为什么要这样画,弄清画图的合理性。二是让学生在跟着老师画的基础上,自己动手,边画边说:都画了些什么,自己为什么这样画。三是每个学生之间的能力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教师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时的指导,多鼓励他们大胆画,让他们经历不敢画到敢画的过程,最后到会画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收获学习的快乐。
三、要让学生弄清题意
结合对应的数量关系画线段图,不要为画图而画图。线段图是帮助学生理清题中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所以线段图不是盲目地画,随心地画。要画好线段图就要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弄清题意,找出题中的相对应的数量关系。2.确定所画线段图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长短等。3.标出线段图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分析自己所画线段图是否合理。当然这些都是一个不断反复练习,不断反复训练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不然会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功败垂成。
综上所述,线段图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能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题意,找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从小培养学生掌握用线段图辅助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将会有一个大大的提升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