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古诗词教学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x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蕴藏着中国悠久灿烂文化历史,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的文字,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来抒发思想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些古诗词声律方面的启蒙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而且非常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下面我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1 疏通字词,加深理解
  
  当代和古代使用语言的习惯差别已经很大了,小学生的语言基础本来就很差,所以疏通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特别是关键字词的讲解尤为重要。对古诗词中关键字、词的正确理解,是理解诗中情感意境的基础,是学好古诗词的前提,特别是对初学者激发浓厚学习兴趣和古典文化积累起着重要作用。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古代诗人对字的用法是非常讲究的。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词教学中的重点。如在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教学中,我们特别要注意诗中的“醉”字,这个字表明了诗人喝醉了,然后就是要仔细体会几个重点词语:“常记”、“兴尽”、“沉醉”、“误人”、“惊起”、“争渡”等,只有将“醉”和以上的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体会到诗人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
  
  2 联系实际背景,把握诗意
  
  古诗词是对生活的凝练,它源于生活,所以要先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时代背景、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它的写作时代背景就是本来宫廷里需要的日用品,归官府向民间采购,到了德宗贞元末年,改用太监为宫使直接采办。宫里经常派出几百人到长安东西两市和热门的街坊去,遇到他们看中的东西,只说一声是“宫市”,拿了就走,谁也不敢过问。这样就让学生很直接的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而更深的体会到宫廷对百姓的盘剥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可以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老百姓的生活是多么的凄惨,而且面对官府、朝廷的盘剥是多么的无奈,这也是诗人想要展现出来的东西。
  
  3 透过字句,揣摩诗中所蕴涵的意境、哲理。体验情感
  
  学习古诗词离不开对字词的理解,但是字词的理解只是对我们理解诗意做铺垫,所以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字词的理解上,我们应该透过文字,看到诗人的内心蕴藏的动心,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复杂古汉语翻译成简单通俗易懂的文字,把古诗词中蕴藏的深奥哲理的讲浅显,把古诗词中的意境还原展现给同学们,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始终隐藏的情感、哲理体会得更深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往往比较短小,教学时一味地引导学生去探寻准确答案,大量分析字、词的意义是不科学的。内容死板,会使教学过程非常枯燥,失去学生的兴趣,学生根本没法体会到诗的优美。以诗言志、以诗传情是古代诗人作诗的基础,所以每首诗作都饱含诗人的深情,教师只有在找准情感基点来激发学生的情、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古诗词,从中汲取文学营养。例如在《别董大》中有名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位情深的挚友在如此荒凉的边塞时候将各奔一方,自然容易伤感,但诗句中的情调却明朗健康,暗藏着对朋友的光明前途的祈盼,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 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清乾隆蘅塘退土孙洙对《唐诗三百首》的题词,充分评价了唐诗三百首的意义和功用。也强调了诵读的重要性,非读不能见其美,非读不能见其情,非读不能见其意。通过反复背诵,变别人的为自己的,化知识为生命,这是很聪明的选择。中国的古诗词语言讲究押韵,因而非常富有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容易背诵。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把握好诗人的情感基点,并让学生明白读这首诗的目的和要求,如何才能表达出诗人的丰富情感和心理特点。如朗读《初春》,要满怀喜悦,读出诗人对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的热爱之情。这首诗通过植物生长、动物活动、人的活动来展现春天的美丽,读时要把握这些情景变化和欣喜情怀的不变。
  陆游曾教导自己的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教师要经常带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广阔的大背景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陶冶学生的性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创作诗歌的欲望。古诗词教学要充满情感,要注重古诗词的拓展和延伸,引起激情共鸣是关键,不能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若是这样,就失去了古诗词教学的魅力。
其他文献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学习成绩差、纪律涣散、厌学拒学、调皮的学生,部分教师习惯把他们扣一顶帽子,称他们为“差生”。因为“差生”的言行总是危害自己、班风、校纪,所以常常受到老师的指责和另眼相待、同学的轻视疏远、家长的恨铁不成钢。久而久之,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完全失去了上进心。  “差生”是一个祸教殃学的概念,这一概念一旦在教师的头脑中和口头上出现,就很有可能产生反企望价值。教师应该
期刊
[摘要]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要在半个学期里学会枯燥乏味的汉语拼音,实在是一件难事。如何有效地提高汉语拼音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好汉语拼音?作为教师的我们绞尽脑汁,各显神通。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激发兴趣学习拼音、联系生活经验学习拼音两个方面,来谈谈汉语拼音教学的一些粗浅的见解。  [关键词]拼音教学;有效;轻松;愉快    汉语拼音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它的重要性无庸质疑。
期刊
[摘要]我们从事山区教育事业,在这岗位上,深深体会如果在三至五年内,在自己教育生涯的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工作成就感,业绩没有突破,那么他们这一生的工作热情将会在时光的流逝中慢慢磨灭。面对如今新课改的步伐,加强农村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成为学校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何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养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认为,农村基层学校应该深入了解、研究青年教师,并对培养策略进行认真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大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并与国际接轨,各行各业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改革。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基础,国家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因此,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进一步明确指出后,在全国掀起了“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新理念,各学科教师也积极投身于这次改革中。为作一位农村教育者,也因此有机会非常幸运地站在教学最前沿陈地上。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教学
期刊
[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要引导学生把读和写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关键词]阅读;兴趣;学生;培养    本文从学生和教师示范的角度对引导学生如何阅读谈了笔者的粗浅认识。  通过比较新旧语文课本及《教学大纲》,我们发现:新《大纲》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了一个量的要求,即在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
期刊
[摘要]本文引入运动心理学理论,试图以调动学生积极情绪为基础,从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仪表、语言和动作四个方面探讨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以教师的有效行为,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绪;体育教学;有效性    现代研究者认为:人的成功有20%依赖于智商,还有80%依赖于情商,即人的情绪智力,因而情绪调动对人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情绪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
期刊
[摘要]采用一种“温和”非“暴风骤雨”似的“人文关怀”的方式,或许在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下更具有切实的意义。“人文关怀”来源于教师对“人文”涵义的深刻领会以及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  [关键词]人文关怀;教育;心灵契合    初执教鞭短短数载,随着对教学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的逐渐适应与逐步整齐化一,时间虽短,我想我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的,或许谈不上什么理论,谈不上什么规模的宏大叙事,但我认为这平时的点滴或者
期刊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卑;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成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友爱中成长的孩子能感受到关怀。”  一首富含哲学的育儿歌,不经意问却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同时也为千千万万个教育工作者指明的方向。    1 
期刊
[摘要]教育决定科技,科技决定发展。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正确树立危机意识,大力进行教育改革,这是根本中的根本。本文从国内外高等教育现状分析,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机制的弊端:教师在应付、学生在虚度。这个情况如不彻底改观,轻则我国科技将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重则将严重危机国家未来。在文章最后,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分类定位教育;开放式作业    1 引言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直观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大力提高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