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对我国经济的平稳高速发展起到了保障和促进的作用。桥梁对保障公路畅通至关重要, 而桥梁相对较易受到超载运输车辆荷载作用而造成损坏, 甚至造成结构性破坏而酿成重大事故。本文针对当前热点问题--超载对桥梁承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超载桥梁承载力和桥梁结构疲劳损害的影响作了概述,并且对车辆超载引起桥梁结构损伤, 基于裂缝理论提出了公路桥梁超载损伤评估及诊断方法, 并对桥梁结构损伤后的加固维修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超载运输;公路桥梁;影响
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以后,我国各省市的交通基础建设和运输得到快速高效的发展,但是桥梁建设的进步远不如交通发展迅猛,很多大型甚至特大型的机械设备需要经过公路桥梁运输,而这些设备的运输载重大多超过了现有规范规定。桥梁作为公路咽喉, 对保障公路畅通至关重要, 作为以承受汽车荷载为主的结构物, 较易受到超限运输荷载作用而造成损坏, 甚至造成结构性破坏而酿成重大事故, 其危害性应引起高度重视。如何正确评价现有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与安全度, 如何及早检查发现桥梁产生损伤及异常现象, 正确地评估结构的损坏程度, 就成为桥梁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1. 超载运输对公路桥梁带来的危害
1.1超载运输直接造成结构破坏
一方面, 超载会引发桥梁的疲劳性问题, 使得桥梁疲劳幅度加大, 损伤加剧;另一方面, 超载造成的桥梁内部损伤不能恢复;这些都会对桥梁结构造成严重损害.超过桥梁承载力的运营荷载通过桥梁, 会对桥梁产生严重的病害;甚至有可能发生开裂。在我国超载直接造成结构构件损伤破坏的现象在旧桥和新建桥梁上都存在。以某高速公路为例, 该高速公路为重要的运煤陆路通道, 因此, 车辆荷载在路左右两幅有明显差距, 左幅道路为重载通道。某预应力桁架拱采用上下行分离的两幅独立结构形式, 通车仅3 年, 位于重载通道上的左幅桥桁架拱跨中附近的短竖腹杆即出现较严重的损伤破坏, 而采用同样材料及结构形式, 在同等条件下同时施工建成的右幅桥却无损伤破坏现象。
1.2超载运输造成桥梁实际负载量增大,
长期的超规范汽车动荷载作用急剧恶化结构材质状况、结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 造成结构物疲劳破坏, 耐久性大打折扣。桥梁结构上常见的与荷载有关的疲劳破坏有:梁(板)铰缝破坏脱落造成单梁(板)受力,进而会引发梁(板)损坏;频繁重荷载作用下, 导致桥面铺装结构层提早破坏剥落, 进而伤及主体承重构件;伸缩缝、支座的疲劳破坏。过大的荷载,使装配式板桥的绞缝混凝土开裂,导致桥面横向分布削弱,桥板承受荷载增加,严重时绞缝混凝土破坏,形成单块桥板受力,使桥板断裂,产生险情,严重威胁桥梁和行车安全,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造成严重事故。在严重超限的实际荷载作用下,大部分桥跨结构出现了规范不允许的拉应力现象,实际结构的荷载效应超过结构抗力,橋跨结构的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或其安全储备不足,这种状况对拼装式结构尤其严重。
1.3车辆超载后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超载运输造成桥梁结构破坏、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将造成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超载运输有可能直接造成桥梁结构破坏, 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处治病害, 可能诱发塌桥等恶性事故。超载运输危及桥梁结构安全, 这对确保公路运输畅通来说是一大隐患。桥梁是公路上的咽喉, 一旦出现结构破坏或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将直接造成整条路线的运输堵塞或中断, 而超载运输恰恰是桥梁发生结构破坏和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的祸首,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交通事故直接损坏桥梁构造物, 如防撞设施、人行道板和栏杆等, 危及桥梁使用安全;交通事故引发的其它灾害如火灾、爆炸、有害气体及腐蚀物泄漏等, 进而危及通行安全和桥梁结构物结构安全。为了正确了解车辆超载对桥梁结构的损伤状况, 并对其进行维修加固, 首先需要了解超载引起桥梁结构损伤形式及破坏机理, 然后确定桥梁各部分结构的材料缺陷、裂缝、变形、位移等损伤的严重程度, 最后才能确定维修加固的方法。
2. 超载运输对公路桥梁危害的诊断方法
2.1制定合理的改进思路
受超载影响的桥梁, 首先需要判断该桥梁是局部损伤还是整体破坏, 如果是局部损伤, 只需要对桥梁进行局部加固即可, 如果是整体破坏, 则需要对其损伤程度进行判别, 并比较重建和维修加固的经济效益, 最终决定受损桥梁的处理方法。超载车辆运输毁坏公路、桥梁,威胁公路安全畅通,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必须严加治理。根治超载车辆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由政府牵头,多管齐下,环环相扣,协调一致,重拳出击。重型汽车运输的发展应适当、有序,应和我国的道路状况及国力相适应。同时扩大或增加原结构构件截面, 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包括:桥面补强层加固法;增加梁截面和配筋加固法;钢板粘贴或增设其他钢梁, 以作成组合梁的加固法.以新的结构代替旧的应力不足的结构;改变原结构的受力体系, 使结构减少受力.包括:增设纵梁法、增设立柱或桥墩使简支便连续,或改桥为涵的改变结构体系法.对原结构施加外应力(如预应力, 以改变原结构的受力图形, 达到提高桥梁刚度和强度的目的。
2.2公路管理部门加强监管
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超载车辆运输管理的力度,在重要的干线公路上应普遍设立超载车辆固定检测站点,实行以超载卸货为主的管理、扼止超载车辆的通行。公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公路桥梁的检查养护和管理,确保桥梁安全使用,特别要防止发生恶性事故。桥梁检查制度要落实到实处,应定期对桥梁进行健康检查,维护桥梁安全。务必要加强桥址附近交通运输管理, 重车过桥需在车道线内居中行驶, 限制车辆的通行间距, 大型重载车辆通行不得密集排列, 不得在桥上停车避免超载重车对桥梁主体结构造成破坏。建议加强桥梁运营期内的管理、检查、维修和养护, 及时更换破损构件, 确保桥梁安全使用。
2.3及时维修有计划的改造
桥梁病害要及时维修,要改变以往“养路不养桥”的情况。养护检查考评时严把桥梁技术状况的要求,使桥梁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有计划地对危桥进行改造。危桥改造中,对旧桥的处理要慎重,既要坚持技术标准,又要充分利用原有结构,对许多有利用价值的原有桥梁结构,应通过加固,恢复其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不能简单一拆了之,以节约宝贵的建设资金。如果该桥按照常规的加固方法,在对原桥主体结构进行加固,桥梁基础和桥墩将分别进行加固,并且需更换桥梁行车道板,这样施工工期将很长,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现场也不具备施工的条件,应尽量采用建设工期短的桥梁加固方案,以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设计经过多方案比较提出拆除原桥,在原桥址上建一座新桥。 在施工期间,为了不中断交通,可在原桥址旁边建临时浮桥,以满足运输要求。
3.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车辆越来越多, 而小型车辆的比重增加, 这将使养路费增多和养护成本下降。政府的财力也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强, 使注入公路的资金增多, 从而使公路的发展更加具有活力, 更加适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超过承载能力运营的桥梁会因病害的出现, 而使承载能力降低, 而在重载作用下, 承载能力降低会进一步加重桥梁结构的破坏.因此, 对超载车辆经常通过的桥梁应该经常进行检测, 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或采取限载措施, 防患于未然, 以免造成较大损失。
参考文献
[1]林益恭,王强,舒翔. 严重超载下的高速公路桥梁结构承载力状况分析[J].中外公路,2009,29(4):96- 100.
[2]孙晓燕,王海龙. 超载运营下服役钢筋混凝土桥梁疲劳损伤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8,16(5):733- 740.
[3]孙晓燕,王海龙,黄承逵. 超载运营对服役桥梁受弯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42(1):152- 163.
关键词:超载运输;公路桥梁;影响
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以后,我国各省市的交通基础建设和运输得到快速高效的发展,但是桥梁建设的进步远不如交通发展迅猛,很多大型甚至特大型的机械设备需要经过公路桥梁运输,而这些设备的运输载重大多超过了现有规范规定。桥梁作为公路咽喉, 对保障公路畅通至关重要, 作为以承受汽车荷载为主的结构物, 较易受到超限运输荷载作用而造成损坏, 甚至造成结构性破坏而酿成重大事故, 其危害性应引起高度重视。如何正确评价现有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与安全度, 如何及早检查发现桥梁产生损伤及异常现象, 正确地评估结构的损坏程度, 就成为桥梁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
1. 超载运输对公路桥梁带来的危害
1.1超载运输直接造成结构破坏
一方面, 超载会引发桥梁的疲劳性问题, 使得桥梁疲劳幅度加大, 损伤加剧;另一方面, 超载造成的桥梁内部损伤不能恢复;这些都会对桥梁结构造成严重损害.超过桥梁承载力的运营荷载通过桥梁, 会对桥梁产生严重的病害;甚至有可能发生开裂。在我国超载直接造成结构构件损伤破坏的现象在旧桥和新建桥梁上都存在。以某高速公路为例, 该高速公路为重要的运煤陆路通道, 因此, 车辆荷载在路左右两幅有明显差距, 左幅道路为重载通道。某预应力桁架拱采用上下行分离的两幅独立结构形式, 通车仅3 年, 位于重载通道上的左幅桥桁架拱跨中附近的短竖腹杆即出现较严重的损伤破坏, 而采用同样材料及结构形式, 在同等条件下同时施工建成的右幅桥却无损伤破坏现象。
1.2超载运输造成桥梁实际负载量增大,
长期的超规范汽车动荷载作用急剧恶化结构材质状况、结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 造成结构物疲劳破坏, 耐久性大打折扣。桥梁结构上常见的与荷载有关的疲劳破坏有:梁(板)铰缝破坏脱落造成单梁(板)受力,进而会引发梁(板)损坏;频繁重荷载作用下, 导致桥面铺装结构层提早破坏剥落, 进而伤及主体承重构件;伸缩缝、支座的疲劳破坏。过大的荷载,使装配式板桥的绞缝混凝土开裂,导致桥面横向分布削弱,桥板承受荷载增加,严重时绞缝混凝土破坏,形成单块桥板受力,使桥板断裂,产生险情,严重威胁桥梁和行车安全,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造成严重事故。在严重超限的实际荷载作用下,大部分桥跨结构出现了规范不允许的拉应力现象,实际结构的荷载效应超过结构抗力,橋跨结构的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或其安全储备不足,这种状况对拼装式结构尤其严重。
1.3车辆超载后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超载运输造成桥梁结构破坏、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将造成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超载运输有可能直接造成桥梁结构破坏, 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处治病害, 可能诱发塌桥等恶性事故。超载运输危及桥梁结构安全, 这对确保公路运输畅通来说是一大隐患。桥梁是公路上的咽喉, 一旦出现结构破坏或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将直接造成整条路线的运输堵塞或中断, 而超载运输恰恰是桥梁发生结构破坏和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的祸首,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交通事故直接损坏桥梁构造物, 如防撞设施、人行道板和栏杆等, 危及桥梁使用安全;交通事故引发的其它灾害如火灾、爆炸、有害气体及腐蚀物泄漏等, 进而危及通行安全和桥梁结构物结构安全。为了正确了解车辆超载对桥梁结构的损伤状况, 并对其进行维修加固, 首先需要了解超载引起桥梁结构损伤形式及破坏机理, 然后确定桥梁各部分结构的材料缺陷、裂缝、变形、位移等损伤的严重程度, 最后才能确定维修加固的方法。
2. 超载运输对公路桥梁危害的诊断方法
2.1制定合理的改进思路
受超载影响的桥梁, 首先需要判断该桥梁是局部损伤还是整体破坏, 如果是局部损伤, 只需要对桥梁进行局部加固即可, 如果是整体破坏, 则需要对其损伤程度进行判别, 并比较重建和维修加固的经济效益, 最终决定受损桥梁的处理方法。超载车辆运输毁坏公路、桥梁,威胁公路安全畅通,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必须严加治理。根治超载车辆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由政府牵头,多管齐下,环环相扣,协调一致,重拳出击。重型汽车运输的发展应适当、有序,应和我国的道路状况及国力相适应。同时扩大或增加原结构构件截面, 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包括:桥面补强层加固法;增加梁截面和配筋加固法;钢板粘贴或增设其他钢梁, 以作成组合梁的加固法.以新的结构代替旧的应力不足的结构;改变原结构的受力体系, 使结构减少受力.包括:增设纵梁法、增设立柱或桥墩使简支便连续,或改桥为涵的改变结构体系法.对原结构施加外应力(如预应力, 以改变原结构的受力图形, 达到提高桥梁刚度和强度的目的。
2.2公路管理部门加强监管
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超载车辆运输管理的力度,在重要的干线公路上应普遍设立超载车辆固定检测站点,实行以超载卸货为主的管理、扼止超载车辆的通行。公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公路桥梁的检查养护和管理,确保桥梁安全使用,特别要防止发生恶性事故。桥梁检查制度要落实到实处,应定期对桥梁进行健康检查,维护桥梁安全。务必要加强桥址附近交通运输管理, 重车过桥需在车道线内居中行驶, 限制车辆的通行间距, 大型重载车辆通行不得密集排列, 不得在桥上停车避免超载重车对桥梁主体结构造成破坏。建议加强桥梁运营期内的管理、检查、维修和养护, 及时更换破损构件, 确保桥梁安全使用。
2.3及时维修有计划的改造
桥梁病害要及时维修,要改变以往“养路不养桥”的情况。养护检查考评时严把桥梁技术状况的要求,使桥梁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有计划地对危桥进行改造。危桥改造中,对旧桥的处理要慎重,既要坚持技术标准,又要充分利用原有结构,对许多有利用价值的原有桥梁结构,应通过加固,恢复其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不能简单一拆了之,以节约宝贵的建设资金。如果该桥按照常规的加固方法,在对原桥主体结构进行加固,桥梁基础和桥墩将分别进行加固,并且需更换桥梁行车道板,这样施工工期将很长,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现场也不具备施工的条件,应尽量采用建设工期短的桥梁加固方案,以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设计经过多方案比较提出拆除原桥,在原桥址上建一座新桥。 在施工期间,为了不中断交通,可在原桥址旁边建临时浮桥,以满足运输要求。
3.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车辆越来越多, 而小型车辆的比重增加, 这将使养路费增多和养护成本下降。政府的财力也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强, 使注入公路的资金增多, 从而使公路的发展更加具有活力, 更加适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超过承载能力运营的桥梁会因病害的出现, 而使承载能力降低, 而在重载作用下, 承载能力降低会进一步加重桥梁结构的破坏.因此, 对超载车辆经常通过的桥梁应该经常进行检测, 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或采取限载措施, 防患于未然, 以免造成较大损失。
参考文献
[1]林益恭,王强,舒翔. 严重超载下的高速公路桥梁结构承载力状况分析[J].中外公路,2009,29(4):96- 100.
[2]孙晓燕,王海龙. 超载运营下服役钢筋混凝土桥梁疲劳损伤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8,16(5):733- 740.
[3]孙晓燕,王海龙,黄承逵. 超载运营对服役桥梁受弯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42(1):15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