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新课程以全新的姿态逐渐步入大家的视野,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们的关注和研究。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利用、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课堂上,纷呈的图片、煽情的文字、悠扬的音乐、生动的影片等各类层出不穷的资源正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军我们的课堂。但在听课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老师是“衣带渐宽终不悔”,四处搜罗课外资源,而弃教材于不顾,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些老师是“乱花渐欲迷人醉”,看看这个材料挺顺眼,瞅瞅那条信息也不赖,于是就全都搬上阵,结果这些信息如蜻蜓点水般在学生心头掠过,并没有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浪;有些老师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动不动就来点煽情的音乐,搞点闹腾的活动,结果是“老师讲讲激动,学生一动不动”。因此,我们要思索如何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局面,优化课程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把握教材尺度,善用课程资源
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往往集中地表现在对待教材的态度和处理教材的方式上。新课标中鼓励教师要不拘一格地使用教材,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轻率地对待教材。我们不能视教材内容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应合理地筛选教材内容;也不能当教材内容为“猛兽”,不屑看教材一眼,而应灵活地利用教材内容;我们应当清楚地明白,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凝聚了编者的设计智慧,是老师教、学生学的重要依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必须深入钻研教材,领悟编写意图,善用课程资源。
1.利用教材资源
我们都知道,儿童接受和感知事物,主要是形象思维,真实的生活和经验比抽象的理论和说教效果要好得多。教材中活泼的图片、丰富的故事、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提示,为儿童的理解、感悟、体验开启了一扇扇智慧之门,教学时,要善于活用这些课程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力。
2.筛选教材资源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材中往往有着许多闪烁着编者智慧的课程资源,但是在教材编写中,有些信息可能不是特别精确,有些内容可能比较纷繁复杂,有些材料可能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作为教者就要用审视的目光、科学的态度去看待教材资源,要进行再度重组,合理选择,绝不能囫囵吞枣般地一股脑儿全采用。
3.拓展教材资源
教材与其他普通读物的不同在于,它必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可以说,是教学赋予了教材资源第二次生命。我们在教学中就不应仅仅满足于停留在教材资源原有的基础和层次上,而是要在此之上进行拓展、辐射。
总之,对待教材资源我们要把握尺度,既不能“来者不拒”,也不能“全盘否定”,要深入浅出,既不能“原地踏步”,也不能“漫游四方”。
二、调和生活原味,捕捉课程资源
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进行理解、感悟。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以真实性、多元化的生活实践活动为纽带,将空乏的道德价值、生活常识等的说教和训诫融化为学生自主的、内在的“亲历习得”,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从原先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出发,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
1.挖掘生活资源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像是个包罗万象的万花筒,上到天文地理,下至人情世故。有些内容,学生有着亲身的体验,伸手就能触摸到,闭眼就能呼吸到,学生相对比较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价值观上的碰撞。有些内容,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学生对其非常陌生,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就需要教师别出心裁地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资源,让原本冰冷的内容鲜活起来,让原本生疏的内容明朗起来,让原来尘封的情感温润起来。
2.关注生成资源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习是不能被完全预设的。许多课程资源就是在师生互动、对话中不断涌现、生成的。这种“无心插柳”的课程资源往往是教师在备课时无法全部预料和估计的,往往就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细节、生活课堂,它具有不可瞬时性、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也正是因为这种种特性,更显得弥足珍贵。这种资源就如同写作的灵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你缺少敏锐的课程意识,缺少灵活的驾驭能力,它就悄无声息地从你心头逃之夭夭。如果你抓紧了不松手,并加以恰如其分地利用引导,那么它将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3.妙用学科资源
语文学科的教学重在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课堂上往往以听、说、读、写等语文味十足的形式来实现教学目标。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重在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让他们在活动中自主体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但各学科间是相通的,教师也要善于整合其他课程的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探究、思考和内化。
三、开展有效活动,拓展课程资源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课堂的重要特点,课堂中最有效的感悟方式之一就是学生亲身的实际活动。教学中作为教者不仅要把教学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玩,从而在亲身活动和体验的基础上拨动情感心弦,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有时在我们的课堂活动中,往往是场面热热闹闹,感悟漫无边际,花样推陈出新,体验却苍白无力,以致于课堂教学陷入了高耗低效的尴尬之地。因此,如何开展行之有效但又生动活泼的活动,成了当务之急。
1.组织课堂活动
在执教《网络连接你我他》时,为了引导学生在原有的上网实践基础上,充分地体验到网络的神通广大,我充分拓展网络课程资源,有效开展课堂游戏活动,在每一处作用上都做了相关的网络链接。
当学生提到遇到困惑可以上网查找资料时,我鼓励学生说说此刻最想了解什么,并邀请一位学生上来搜索资料。在搜索到相关文字资料后,我又请他帮忙查找奥运福娃的图片,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到网络真是位渊博的老师;当学生聊到在网上可以尽情地打游戏时,我让学生现场体验了一把“大家来找茬”的游戏魅力。台上的孩子玩得兴致勃勃,台下的孩子看得两眼发光。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真切地体会到了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乐;当孩子们说到劳累时可以上网听歌,放松一下心情时,我与学生一道欣赏网络歌曲《猪之歌》。结果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最后竟汇成了全班大合唱,那幽默夸张的Flash动画更是引得笑声阵阵。在美妙的音乐、生动的动画中他们对网络传播的功劳之大感慨万分;当学生讲到在网上可以与人QQ聊天时,我趁机向他们简单地介绍了MSN、电子邮件等其他网上通讯工具,并事先预设让一位友人发送QQ消息给我,进行现场聊天,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网络能沟通情感的功能;当学生提到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购物时,我不失时机地追问为什么对这种网上购物方式情有独钟?从而让学生水到渠成地感受到网络给人带来的便捷……
此时学生们畅所欲言,妙语连珠,这是因为教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通过说、唱、动、玩等多种活动形式来感受网络的神通广大,真正让学生“玩”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玩”中建立体验,在“玩”中获得真知。
2.依托校外活动
课程资源不要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可见,校外的活动资源对于课程实施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对于课堂的小空间,社区是一个更有效的实践基地、更广阔的资源中心。社区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学校就有学军基地——市消防大队,学农基地——肖泉村,学法基地——市少管所,爱心基地——市福利院……通过不定期的军训和定期的现场灭火观摩,让学生对消防官兵这支特殊的队伍产生深深的敬意,从而体会到他们的艰辛和崇高;通过亲身去肖泉村花卉基地的种花体验,培养他们的劳动热情和劳动能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劳动是光荣的、快乐的;通过亲耳聆听同龄少年犯一个个声泪俱下的故事后,从而知法懂法,受到心灵上的洗礼和警示;通过假期、过年时的送温暖活动,让学生给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关怀,激发对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由此可见,活动的组织形式一定要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教学内容,以遵循趣味性、针对性为原则,设计合理有效的活动方式,使学生真正在有效的活动中有所悟、有所得。
总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服务于课程目标的落实,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有度而不泛滥,有味而不呆板,有效而不苍白!■
一、把握教材尺度,善用课程资源
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往往集中地表现在对待教材的态度和处理教材的方式上。新课标中鼓励教师要不拘一格地使用教材,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轻率地对待教材。我们不能视教材内容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应合理地筛选教材内容;也不能当教材内容为“猛兽”,不屑看教材一眼,而应灵活地利用教材内容;我们应当清楚地明白,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凝聚了编者的设计智慧,是老师教、学生学的重要依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必须深入钻研教材,领悟编写意图,善用课程资源。
1.利用教材资源
我们都知道,儿童接受和感知事物,主要是形象思维,真实的生活和经验比抽象的理论和说教效果要好得多。教材中活泼的图片、丰富的故事、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提示,为儿童的理解、感悟、体验开启了一扇扇智慧之门,教学时,要善于活用这些课程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力。
2.筛选教材资源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材中往往有着许多闪烁着编者智慧的课程资源,但是在教材编写中,有些信息可能不是特别精确,有些内容可能比较纷繁复杂,有些材料可能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作为教者就要用审视的目光、科学的态度去看待教材资源,要进行再度重组,合理选择,绝不能囫囵吞枣般地一股脑儿全采用。
3.拓展教材资源
教材与其他普通读物的不同在于,它必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可以说,是教学赋予了教材资源第二次生命。我们在教学中就不应仅仅满足于停留在教材资源原有的基础和层次上,而是要在此之上进行拓展、辐射。
总之,对待教材资源我们要把握尺度,既不能“来者不拒”,也不能“全盘否定”,要深入浅出,既不能“原地踏步”,也不能“漫游四方”。
二、调和生活原味,捕捉课程资源
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进行理解、感悟。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以真实性、多元化的生活实践活动为纽带,将空乏的道德价值、生活常识等的说教和训诫融化为学生自主的、内在的“亲历习得”,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从原先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出发,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
1.挖掘生活资源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像是个包罗万象的万花筒,上到天文地理,下至人情世故。有些内容,学生有着亲身的体验,伸手就能触摸到,闭眼就能呼吸到,学生相对比较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价值观上的碰撞。有些内容,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学生对其非常陌生,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就需要教师别出心裁地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资源,让原本冰冷的内容鲜活起来,让原本生疏的内容明朗起来,让原来尘封的情感温润起来。
2.关注生成资源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习是不能被完全预设的。许多课程资源就是在师生互动、对话中不断涌现、生成的。这种“无心插柳”的课程资源往往是教师在备课时无法全部预料和估计的,往往就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细节、生活课堂,它具有不可瞬时性、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也正是因为这种种特性,更显得弥足珍贵。这种资源就如同写作的灵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你缺少敏锐的课程意识,缺少灵活的驾驭能力,它就悄无声息地从你心头逃之夭夭。如果你抓紧了不松手,并加以恰如其分地利用引导,那么它将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3.妙用学科资源
语文学科的教学重在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课堂上往往以听、说、读、写等语文味十足的形式来实现教学目标。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重在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让他们在活动中自主体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但各学科间是相通的,教师也要善于整合其他课程的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探究、思考和内化。
三、开展有效活动,拓展课程资源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课堂的重要特点,课堂中最有效的感悟方式之一就是学生亲身的实际活动。教学中作为教者不仅要把教学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玩,从而在亲身活动和体验的基础上拨动情感心弦,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有时在我们的课堂活动中,往往是场面热热闹闹,感悟漫无边际,花样推陈出新,体验却苍白无力,以致于课堂教学陷入了高耗低效的尴尬之地。因此,如何开展行之有效但又生动活泼的活动,成了当务之急。
1.组织课堂活动
在执教《网络连接你我他》时,为了引导学生在原有的上网实践基础上,充分地体验到网络的神通广大,我充分拓展网络课程资源,有效开展课堂游戏活动,在每一处作用上都做了相关的网络链接。
当学生提到遇到困惑可以上网查找资料时,我鼓励学生说说此刻最想了解什么,并邀请一位学生上来搜索资料。在搜索到相关文字资料后,我又请他帮忙查找奥运福娃的图片,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到网络真是位渊博的老师;当学生聊到在网上可以尽情地打游戏时,我让学生现场体验了一把“大家来找茬”的游戏魅力。台上的孩子玩得兴致勃勃,台下的孩子看得两眼发光。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真切地体会到了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乐;当孩子们说到劳累时可以上网听歌,放松一下心情时,我与学生一道欣赏网络歌曲《猪之歌》。结果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最后竟汇成了全班大合唱,那幽默夸张的Flash动画更是引得笑声阵阵。在美妙的音乐、生动的动画中他们对网络传播的功劳之大感慨万分;当学生讲到在网上可以与人QQ聊天时,我趁机向他们简单地介绍了MSN、电子邮件等其他网上通讯工具,并事先预设让一位友人发送QQ消息给我,进行现场聊天,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网络能沟通情感的功能;当学生提到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购物时,我不失时机地追问为什么对这种网上购物方式情有独钟?从而让学生水到渠成地感受到网络给人带来的便捷……
此时学生们畅所欲言,妙语连珠,这是因为教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通过说、唱、动、玩等多种活动形式来感受网络的神通广大,真正让学生“玩”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玩”中建立体验,在“玩”中获得真知。
2.依托校外活动
课程资源不要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可见,校外的活动资源对于课程实施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对于课堂的小空间,社区是一个更有效的实践基地、更广阔的资源中心。社区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学校就有学军基地——市消防大队,学农基地——肖泉村,学法基地——市少管所,爱心基地——市福利院……通过不定期的军训和定期的现场灭火观摩,让学生对消防官兵这支特殊的队伍产生深深的敬意,从而体会到他们的艰辛和崇高;通过亲身去肖泉村花卉基地的种花体验,培养他们的劳动热情和劳动能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劳动是光荣的、快乐的;通过亲耳聆听同龄少年犯一个个声泪俱下的故事后,从而知法懂法,受到心灵上的洗礼和警示;通过假期、过年时的送温暖活动,让学生给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关怀,激发对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由此可见,活动的组织形式一定要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教学内容,以遵循趣味性、针对性为原则,设计合理有效的活动方式,使学生真正在有效的活动中有所悟、有所得。
总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服务于课程目标的落实,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有度而不泛滥,有味而不呆板,有效而不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