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1948年解放战争中诞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纵(38军前身)的一首战斗歌曲,名为《钢铁部队进行曲》,词作者是我国著名词作家、音乐评论家、原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词刊》主编晓星,曲作者是著名音乐家刘炽。
四野一纵这支后被称为“万岁军”的英雄部队,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指战员们高唱这首战歌,打过山海关,跨过鸭绿江,转战南北,屡建奇功。经中央军委批准,这首歌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的军歌,至今,上至集团军军长,下至刚参军的新战士,仍在一代代传唱。
在血与火的战斗洗礼中成长
晓星原名孙德培,祖籍宁波,1923年12月10日生于上海。他幼年丧母,13岁中断学业,当上童工。在地下党的帮助下,他18岁投身革命,19岁参加新四军到苏中军区,后进入抗大九分校,随即把名字改为“晓星”。他把自己比作一颗拂晓的星辰,在黎明前呼应着解放劳苦大众的太阳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
1943年2月,为粉碎日寇对苏中军区的扫荡,抗大九分校奉命南渡长江,进入苏、浙、皖边区新四军六师驻地。蒋介石得知苏北新四军南下,调集了5个师的兵力围剿溧水、溧阳地区,晓星随部队镇守铜山,阻击敌人。战斗打响前,他写下一首战地诗《战士琐语》:“无论立在危崖绝壁,或面临天险地渊,莫为彷徨的懦夫,只顾及一己的安危,而是流血不流泪的英雄,万死不惧的好汉!”是夜,敌人在迫击炮、轻重机枪的密集火力掩护下,以三倍于新四军的兵力,黑压压地扑向铜山阵地。经过一夜一天的鏖战,阻击任务完成,指挥员决定突同,在行动中,晓星被敌人的枪弹击中,步枪被打断成两截,人倒在血泊之中。
敌人以为他已战死,从他身边嚎叫着跑过。天渐渐黑下来,他苏醒过来,咬紧牙关,忍着身中4枪、7处伤口流血、右于拇指筋骨断裂的剧痛,以顽强的毅力爬出尸横遍野的战场。渴了,吸几口稻田里的泥水,爬不动了昏迷过去醒来再爬。直到深夜,前来增援的主力部队发现并唤醒了他,把他送进了野战医院。他的生命保住了,右拇指却接不上,失去了知觉和功能,成了终身的残疾。
所在部队以为晓星牺牲了,把他的名字写入铜山战斗阵亡烈士名单,并召开了追悼大会。沈亚戚同志(军旅著名作曲家)为纪念铜山战斗牺牲的烈士创作了悼歌——《英雄们还活着哩》。当3个月后晓星伤愈归队,战友们见到死而复生的他又惊又喜,激动不已,惊呼:“你是铜山战斗没死,却被我们开过追悼会、唱过追悼歌的生者!”此后,晓星常乐观地说:“我是到马克思那儿报过到的人。”那一年,他加入了中國共产党。
《钢铁部队进行曲》诞生始末
1946年春,四平保卫战开始,晓星被调到总政《自卫报》当战地记者,后调入东北鲁艺实验工作团,赴北满参加土改斗争。1948年初,他又调到东北音乐工作团,参加了由吕骥带队的创作小组,到东野一纵深入生活,开始歌曲创作生涯。
司令员梁兴初、政委梁必业和政治部宣传部长李欣向创作小组的同志介绍了部队情况,安排他们观看了炮兵攻坚、步兵爆破、突围、孤胆作战等演习,参加了战士的诉苦会。这一切,激发起晓星强烈的创作冲动。随即,他奋笔写下给一纵的献歌《钢铁部队进行曲》的歌词。后有文章形象地记载了他当时创作的一幕——“晓星借着月光席地而坐,在‘膝盖办公桌’上挥笔疾书写下了《钢铁部队进行曲》……”尔后,经作曲家刘炽谱曲,很快在部队传唱开了。在那段难忘的战斗岁月里,晓星一发不可收,连续创作了《攻大城》(吕骥曲)、《再加一拳头》(安娥词,晓星曲)、《解放全中国》(劫夫曲)、《调转枪口打老蒋》(晓星词曲)等一大批鼓舞士气,增强斗志的战歌,在部队广为传唱。
其后,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全国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晓星与吕骥、瞿维、寄明、劫夫、李尼、刘炽、张棣昌、安娥、马可等老一辈音乐家和其他年轻作曲家一道,创作出《我们是人民子弟兵》(《翻身秧歌》《工人大合唱》《火车头》《打击侵略者》《给我一只枪》《油田颂》《林业工人歌》《众家姐妹植棉来》《大河涨水小河满》《石油地质尖兵之歌》《亚非拉人民反帝进行曲》《毛泽东颂歌》《歌唱科学的春天》《歌唱焦裕禄》《像王杰一样成长》《我爱巴蜀好山水》《中国女排之歌》《东海渔村真好》《科学的春天来了》等一大批脍炙人口、催人奋进的歌曲。晓星创作的歌曲多次获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成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并喜爱的歌词作家。
勤于钻研,在文艺园地精耕细作
晓星小时候没念过几年书,参加革命后求知若渴、酷爱读书。他在34岁时完成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的学业。他用那只拇指失去功能的残疾有手,记下了1万多张卡片,写下30余本读书札记,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担任《词刊》第一任主编,是艰苦的创刊阶段,一切从零开始。办公室设在北京东四八条一幢老楼内,好几个人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晓星那时已经是快60岁的人了,每天骑车上下班风雨无阻,早出晚归,乐此不疲。“丹心如砥柱,歌起发雄风”,是晓星在《词刊》创刊号上写下的发自肺腑的诗句,既表达了他对党的文艺事业的赤胆忠诚,又抒发了对词坛未来的决心和期待。
晓星一生著作颇丰,陆续编写出版了《中国歌诗发展纪略——清浅居文集》《晓星词曲论集》《河曲民歌调查研究专集》和《鄂尔多斯民间歌曲选》等专著;撰写了《河曲的“山曲”与生活》《鄂尔多斯文学艺术概述》《编选民间歌曲的取合标准》等专题报告和学术论文;发表了《读歌偶感——海涅“西利西亚织工之歌”给我的启示》《论田汉与革命歌曲》《论歌词创作问题》《音乐领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烽烟指处即课堂——忆吕骥同志在东北》《围绕音乐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一场论战》《发展民族的新音乐》《歌唱人民,歌唱时代》等一系列有分量的理论文章。还创作了200余首歌颂党、歌颂人民、歌颂祖国的古典体诗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野一纵这支后被称为“万岁军”的英雄部队,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指战员们高唱这首战歌,打过山海关,跨过鸭绿江,转战南北,屡建奇功。经中央军委批准,这首歌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的军歌,至今,上至集团军军长,下至刚参军的新战士,仍在一代代传唱。
在血与火的战斗洗礼中成长
晓星原名孙德培,祖籍宁波,1923年12月10日生于上海。他幼年丧母,13岁中断学业,当上童工。在地下党的帮助下,他18岁投身革命,19岁参加新四军到苏中军区,后进入抗大九分校,随即把名字改为“晓星”。他把自己比作一颗拂晓的星辰,在黎明前呼应着解放劳苦大众的太阳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
1943年2月,为粉碎日寇对苏中军区的扫荡,抗大九分校奉命南渡长江,进入苏、浙、皖边区新四军六师驻地。蒋介石得知苏北新四军南下,调集了5个师的兵力围剿溧水、溧阳地区,晓星随部队镇守铜山,阻击敌人。战斗打响前,他写下一首战地诗《战士琐语》:“无论立在危崖绝壁,或面临天险地渊,莫为彷徨的懦夫,只顾及一己的安危,而是流血不流泪的英雄,万死不惧的好汉!”是夜,敌人在迫击炮、轻重机枪的密集火力掩护下,以三倍于新四军的兵力,黑压压地扑向铜山阵地。经过一夜一天的鏖战,阻击任务完成,指挥员决定突同,在行动中,晓星被敌人的枪弹击中,步枪被打断成两截,人倒在血泊之中。
敌人以为他已战死,从他身边嚎叫着跑过。天渐渐黑下来,他苏醒过来,咬紧牙关,忍着身中4枪、7处伤口流血、右于拇指筋骨断裂的剧痛,以顽强的毅力爬出尸横遍野的战场。渴了,吸几口稻田里的泥水,爬不动了昏迷过去醒来再爬。直到深夜,前来增援的主力部队发现并唤醒了他,把他送进了野战医院。他的生命保住了,右拇指却接不上,失去了知觉和功能,成了终身的残疾。
所在部队以为晓星牺牲了,把他的名字写入铜山战斗阵亡烈士名单,并召开了追悼大会。沈亚戚同志(军旅著名作曲家)为纪念铜山战斗牺牲的烈士创作了悼歌——《英雄们还活着哩》。当3个月后晓星伤愈归队,战友们见到死而复生的他又惊又喜,激动不已,惊呼:“你是铜山战斗没死,却被我们开过追悼会、唱过追悼歌的生者!”此后,晓星常乐观地说:“我是到马克思那儿报过到的人。”那一年,他加入了中國共产党。
《钢铁部队进行曲》诞生始末
1946年春,四平保卫战开始,晓星被调到总政《自卫报》当战地记者,后调入东北鲁艺实验工作团,赴北满参加土改斗争。1948年初,他又调到东北音乐工作团,参加了由吕骥带队的创作小组,到东野一纵深入生活,开始歌曲创作生涯。
司令员梁兴初、政委梁必业和政治部宣传部长李欣向创作小组的同志介绍了部队情况,安排他们观看了炮兵攻坚、步兵爆破、突围、孤胆作战等演习,参加了战士的诉苦会。这一切,激发起晓星强烈的创作冲动。随即,他奋笔写下给一纵的献歌《钢铁部队进行曲》的歌词。后有文章形象地记载了他当时创作的一幕——“晓星借着月光席地而坐,在‘膝盖办公桌’上挥笔疾书写下了《钢铁部队进行曲》……”尔后,经作曲家刘炽谱曲,很快在部队传唱开了。在那段难忘的战斗岁月里,晓星一发不可收,连续创作了《攻大城》(吕骥曲)、《再加一拳头》(安娥词,晓星曲)、《解放全中国》(劫夫曲)、《调转枪口打老蒋》(晓星词曲)等一大批鼓舞士气,增强斗志的战歌,在部队广为传唱。
其后,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全国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晓星与吕骥、瞿维、寄明、劫夫、李尼、刘炽、张棣昌、安娥、马可等老一辈音乐家和其他年轻作曲家一道,创作出《我们是人民子弟兵》(《翻身秧歌》《工人大合唱》《火车头》《打击侵略者》《给我一只枪》《油田颂》《林业工人歌》《众家姐妹植棉来》《大河涨水小河满》《石油地质尖兵之歌》《亚非拉人民反帝进行曲》《毛泽东颂歌》《歌唱科学的春天》《歌唱焦裕禄》《像王杰一样成长》《我爱巴蜀好山水》《中国女排之歌》《东海渔村真好》《科学的春天来了》等一大批脍炙人口、催人奋进的歌曲。晓星创作的歌曲多次获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成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并喜爱的歌词作家。
勤于钻研,在文艺园地精耕细作
晓星小时候没念过几年书,参加革命后求知若渴、酷爱读书。他在34岁时完成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的学业。他用那只拇指失去功能的残疾有手,记下了1万多张卡片,写下30余本读书札记,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担任《词刊》第一任主编,是艰苦的创刊阶段,一切从零开始。办公室设在北京东四八条一幢老楼内,好几个人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晓星那时已经是快60岁的人了,每天骑车上下班风雨无阻,早出晚归,乐此不疲。“丹心如砥柱,歌起发雄风”,是晓星在《词刊》创刊号上写下的发自肺腑的诗句,既表达了他对党的文艺事业的赤胆忠诚,又抒发了对词坛未来的决心和期待。
晓星一生著作颇丰,陆续编写出版了《中国歌诗发展纪略——清浅居文集》《晓星词曲论集》《河曲民歌调查研究专集》和《鄂尔多斯民间歌曲选》等专著;撰写了《河曲的“山曲”与生活》《鄂尔多斯文学艺术概述》《编选民间歌曲的取合标准》等专题报告和学术论文;发表了《读歌偶感——海涅“西利西亚织工之歌”给我的启示》《论田汉与革命歌曲》《论歌词创作问题》《音乐领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烽烟指处即课堂——忆吕骥同志在东北》《围绕音乐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一场论战》《发展民族的新音乐》《歌唱人民,歌唱时代》等一系列有分量的理论文章。还创作了200余首歌颂党、歌颂人民、歌颂祖国的古典体诗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