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题的教学策略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pa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探究类试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考查题型,探究题旨在通过给定学生一定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从试题构建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考察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并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探究类试题对学生带来的促进提升作用愈发明显,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探究类试题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探究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196
  引言
  探究类试题的考察重点就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而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一个学生历史学习成果及能力的具体体现。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明明已经很好地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但是在解答探究类试题时,仍会表现得茫然无措,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并没有很好地对相关历史现象形成自己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缺乏思想上的认知与思考,亦无法围绕考察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等。
  一、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要解决历史问题,就要具备相关的历史知识,凭空臆想或者捏造只能让自己贻笑大方,因此,巩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是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关键。比如,我们在学习中国历史时,首先就要掌握中国封建王朝历史发展轴线,要清楚从夏商周到元明清的发展顺序,如果连这个顺序都记不清楚,也就无法充分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规律了。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在教授学生中国历史知识时,都没有注意让学生深刻记忆这一时间轴线,缺乏历史学习的全局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再进行单元学习时,没有进行必要的上下贯通[1]。举例来说,我们在学习《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知识时,只是重点教授学生秦统一至汉灭亡期间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没有与《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于社会变革》单元中相关知识做必要的承接,导致学生都是以片段化的方式学习歷史知识,而没有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必要的全局性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对此类系统性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我们在历史教学时,要注意立足于当前阶段的教学内容,然后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教学,让学生站在更高的层次接受历史文化知识。比如,我们在学习《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相关知识时,要注意教授学生反思 该段历史时期之前的历史知识,从前一单元的知识学习中,能够过渡承接至本单元的学习,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空间上的历史知识联系,在中国的辽宋夏金元时期,让学生适当的了解彼时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发生着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正处于什么历史时期等等。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利于学生对世界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二、认真阅读题干,充分理解题意
  审题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能够明确探究的主题,避免偏题,全在于我们对题意的理解。在初中历史探究题教学中,我们可以专门针对审题进行强化训练,以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如题: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对欧美国家的崛起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这是探究题给出的材料,所有的设问也都会围绕该段材料进行,我们在阅读完这段材料后,首先就是整理出了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工业革命这三大历史事件,然后材料的重点则是这些历史事件对欧美国家的崛起产生的作用,在解答该题时,如果脱离了这一重点,而仅仅围绕这三大历史事件进行叙述,就会让我们的答案脱离题意,从而降低我们解答习题的质量。
  三、运用历史知识,寻找解题关键
  探究题的材料及设问一定是从我们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中来的,在探究题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形成寻找材料及教学内容的关联点的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在面对探究题材料时,就会快速拟定解题思路,明确解题的方向[2]。除了探究题材料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观点连,还有探究题材料与问题的关联点,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两个关联点,任凭题干如何变化,我们也能够回归书本,找到解题的关键。因此,在探究题教学时,我们要教授学生摒弃材料可能会对我们审题产生的干扰和影响,明确题干的关键点,然后引导学生将问题回归书本,在书本中寻找答案,从而精准解答习题。
  四、围绕考查重点,找到解题的落脚点
  这一环节主要是对问题的理解与研究,通过阅读材料,我们清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而问题则是对这一范围的进一步细化。要避免答非所问,就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具体性,提炼问题的关键点,然后围绕考查重点,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思考,最后给出明确而具体的答案。比如,根据前文材料设问: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法美国家产生的重大影响,这一问题就是对探究题材料(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对欧美国家的崛起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的进一步细化,问题明确了三大历史事件中的工业革命事件,并且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及欧美国家中的英法美三个国家,要精准解答这一问题,就要注意这些细化条件,避免宽泛的回答而失水准。
  结束语:
  综述,要提高初中年级学生对历史探究类试题的解决能力,强化探究题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帮助学生巩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教授学生审题的技巧,注意材料、问题与教材的关联之处,并能够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曾宪志. 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J]. 各界, 2020, 000(002):138.
  [2]李绍林.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J]. 读天下(综合), 2019(24):0098-0098.
其他文献
摘要:语用能力指的是语吉表达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方,這是一种综合的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其可以提高人的表达能力从而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的重点也倾向于不再单纯地提高学学生的英语成绩,而是慢慢转向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表达运用的能力方面。顺应改革的潮流,教师也应当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融入这些理念,通过创建英语的特定场景,给学
期刊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在教育事业上的深入发展,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并且各个学科的教育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因此在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们所学知识紧跟我们生活的步伐,此外教师还应多从生活方面入手,以此使学生们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到生活化的思维,再把这种思维结合到课程学习中,从而高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如何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初中道
期刊
摘要:虽然物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难度,但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随着成长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基于新课标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实践学习能力的要求,在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教学中融入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应用是非常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应用导学案开展物理课程教学时,应当重视前期的教学设计环节,并且分别从教学开展的前期准备和中期实施阶段入手实现对导学案工具的合理有效应用。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微课使用意义,然后具体说明了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用课上播放微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本课所讲知识和预习本课内容,以及在课后进行拓展。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适当使用微课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173  引言  微课是
期刊
摘要:所谓数感,就是对数、数运算、数量关系的一种感知、理解、领悟的能力,具体体现在能够自觉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样化的方法表示数,能正确进行数的运算,能对数进行算法与算理的融合,能灵活运用数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当前,许多初中生的“数感”较为薄弱,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注意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不断激发、发展、强化学生的数感,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
期刊
摘要: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同其他大洲国家就开始了密切的贸易交流,并且在秦汉唐宋时期逐渐频繁。一条条大船从我国驶向世界各地,这条海上的贸易之路也就越走越宽,我国同其他国家的交流也从经济贸易拓展到文化等各个领域,并且繁荣了整整上千年。而这条路在中国的起点就是福建泉州,并且当时的福建泉州还是东亚文化之都。该地的船文化也从当时延绵至今,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对于当下幼儿的文化课程活动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
期刊
摘要:“五育”发展,德育为先,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将德育成分渗透进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既能够保证学生专业文化素质的发展,又有力的推动了我们德育教育的开展。基于此,我们将针对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特点,将德育成分与美术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美育中感受德育,在德育中发展美育,从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两方面的叙述来对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分析,首先简述了现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随后给出了现阶段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最后结束语部分总结全文。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191  引言  當前阶段之内,各个阶段的学习都有着其自身的特性和目的,而小学阶段的
期刊
摘要: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更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生性好玩的特点,因此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多数游戏内容都是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及生活实际设计的,能强化幼儿的学习和實践能力,锻炼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游戏化教学理应得到高度重视,并加以推广应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幼儿园教学游戏改革思路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幼儿
期刊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一直以来就是教师们重点关注并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的问题。就初中英语学科来说,英语教师就如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与进步不断做着尝试与探索,尤其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困生的转化更应当引起教师们的重视。所谓“转化”我们应当从两方面理解,其一是学困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其二便是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模式更加贴合学困生,更加吸引学困生。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