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为塑造在小学阶段,也就是小学养成教育,起到了全方位影响、受益终生作用。其核心行为习惯就包括三个方面: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养成的,满足了人們的某种需要,任何的行为习惯都有可能起到积极、消极的双重作用。
在学校文化引领下,将小学阶段学生的和美发展解读为“健康、习惯、能力”三要素的和谐共进,结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核心内容,我们利用行为塑造REASON技术:即要求明确、期望合理、学生参与、强化有效、接纳要求,五项技巧,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学校将三原色中的“习惯培养”中礼仪教育进行重点建设,结合礼仪教育培养方法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RESON技术;小学生;礼仪教育;培养方法;实践研究
一、引言
行为塑造在小学阶段,也就是小学养成教育,起到了全方位影响、受益终生作用。其核心行为习惯就包括三个方面: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在参加北师大认知发展规律研究课程的培训中,我们清楚地了解到,行为习惯是我们在生活中的身影。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养成的,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要,任何的行为习惯都有可能起到积极、消极的双重作用。
酒仙桥中心小学在“和”文化引领下,将小学阶段学生的和美发展解读为“健康、习惯、能力”三要素的和谐共进,把“健康、习惯、能力”解析为和美人生的“三原色”。 其培养目标是:促进每个学生有质量、有个性的和谐发展。结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核心内容,我校编写了《酒仙桥中心小学行为习惯培养目标体系》,我们利用行为塑造REASON技术:即要求明确、期望合理、学生参与、强化有效、接纳要求,五项技巧,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学校将三原色中的“习惯培养”中礼仪教育进行重点建设,结合礼仪教育培养方法进行实践研究。
二、正文
自古以来,中国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纲常伦理、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学校通过开设这样的校本课程等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初步学会怎样尊老爱幼、怎样礼貌待人,懂得在学校、在家庭、社会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然而,由于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由于没有把握好学生成长的规律,往往礼仪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
行为塑造在小学阶段,也就是小学养成教育,起到了全方位影响、受益终生作用。其核心行为习惯就包括三个方面: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在参加北师大认知发展规律研究课程的培训中,我们清楚地了解到,行为习惯是我们在生活中的身影。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养成的,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要,任何的行为习惯都有可能起到积极、消极的双重作用。
酒仙桥中心小学在“和”文化引领下,将小学阶段学生的和美发展解读为“健康、习惯、能力”三要素的和谐共进,把“健康、习惯、能力”解析为和美人生的“三原色”。 其培养目标是:促进每个学生有质量、有个性的和谐发展。结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核心内容,我校编写了《酒仙桥中心小学行为习惯培养目标体系》,我们利用行为塑造REASON技术:即要求明确、期望合理、学生参与、强化有效、接纳要求,五项技巧,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学校将三原色中的“习惯培养”中礼仪教育进行重点建设,结合礼仪教育培养方法进行实践研究。
(一)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二)研究过程
1.明确目标,系体梳理
(1)进行调研
开学初学校德育处在赵校长的带领下,运用“调查派”技术,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对学生文明礼义的总体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的结果反馈的情况如下:
①家长提出的问题及其分析
学校抽样下发了300份家长问卷调研,其中集中反映的现象有:
孩子在家中不能做到尊重家长,语言无状,尤其是在对待老人方面,在语言和行为方面有过之而不急。
●学生自理能力弱,在家中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规矩。
●家中有客人来访,不会处理与客人之间关系。
●处理不好与同伴交往方面问题,经常会有小摩擦。
●在公共场所,有时能够遵守公共道德要求,但不能够坚持。
家长所反映出的这些现象,是当代独生子所具有的通病。隔辈人的过度溺爱,对孩子唯命事从;家长工作的快节奏,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家长自动的示范作用不足等多种原因,导致了孩子形成了不良的习惯。
②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其分析
我校以少先队代表大会为契机,开展了“礼仪搜索,陋习自查”的大讨论活动。经过调研汇总,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近30%的学生对文明礼仪要求不清楚。
●大多数学生知道具体的文明习惯要求,但不能够坚持。
●100%的学生知道文明用语,但在日常生活交流中使用效果不好。
学生所反映也的这些现状,主要的原因是学校文明礼义教育没有形成体系,教育途径和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队伍年轻化,缺少班级管理智慧及经验,管理、教育不到位;对教师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够。
(2)明确目标,系统规划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习惯目标体系,班主任工作室成员从总体目标、培养内容、具体标准等方面对学校原有《习惯培养体系》进行修订。
2.结合课题,加强培训
全体教师是对学生进行礼义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了保证教育整体推进效果,我校结合朝阳区心理关爱共同体的课题活动,聘请心理教师进行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塑造与矫正”的培养,每人下发了日常记录本,将新行为习惯的“REASON技术”和不良行为的塑造ERA技术运用于常规培养。 3.修订评价,完善机制
结合新修订的《酒仙桥中心小学习惯培养目标体系》,学校完善了“太阳娃”星级少年评价机制。其中,礼仪之星,每月结合重点训练项目进行星级少年评选,学期末结合星级少年评选兑换“太阳娃”。
4.技术指导,系统训练。
新行为塑造的REASON技术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即:要求明确、期望恰当、学生参与、强化有效、接纳需求。老师们在班主任工作室成员的带领下有效的指导培养工作。
(1)要求明确。本学期学校让重训点明确为20个要素。每个要素定出学生可能理解的要求点。
我校选定20条具体训练内容,明确项目的具体训练要求。
例如:问好礼仪,我们在观念上改变,由原来德育规则要求,变成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表达友好情感的需求。让学生从心理愿意接受。
在校见到客人及老师的问好要求:
再如:位兜摆放的要求
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几个文件袋,可分语文、数学、英语、其他等摆放。
(2)期望恰当。每个项目的标准结合年龄实际特点,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只要认真训练,保证都可以做到。期望值既有高度,又可以达到。
(3)学生参与。每班下发《礼仪训练手册》,每周一次利用主题晨会进行班级集中训练,每周一进行国旗下讲话进行“一班一礼仪”展示,并将展示内容以儿童、照片、资料卡等多种形式布置班外文化墙;每天午间结合“美丽健康行”散步进行全校集中训练,效果测评,从知识、行为层次,开展“礼仪大搜索”行动。礼义养成训练要求100%学生都参与进来。
(4)强化有效。.每个训练阶段进行适当强化,保证循序渐进的训练效果。如:
每天一总结,利用口头表扬做强化手段;
每周一评价,班级张贴表达卡,利用奖状做为强化手段;
每月一星评选并获奖明星照片,利用精神鼓励形式做强化手段;
学期末结合星级少年评选兑换“太阳娃”,利用物质奖励做强化手段。
(5)接纳需求。开学初第一节班会,每个学生都制定了新学生行为目标,老师与学生达成达到标准后的鼓励形式。学期末各班自主召开总结会,按需兑现。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一学年的实践,收到了一系列的反馈
1.顺利完成“一班一礼仪”展示,效果良好。
2.评选出微笑、课间行走、位兜摆放等项目的礼仪之星共计620名。
3.成功举行了“小学生行为习惯训练与矫正”的启动会、交流会。
4.参加了朝阳区心理关爱共同体交流会,并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5.整理了“一班一礼仪”展板、“一班一礼仪展示音像”、“教师行为训练经验集”等物化成果。
6.每月训练的项目,经过抽样测试,90%以上的学生知道了相关的内容要求,70%以上有学生落实到行动上。
7.完善了家长教师协会工作制度,将习惯养成做到了家长结合。
8.可持续发展的班级行为文化,结合酒中心文明礼义培养方案,把“礼仪、锻炼”作为行为习惯重点培养项目,通过“一班一礼仪”活动的深度开展,运用小学生行为塑造与矫正中通用的RESON技术和ERA行为重塑技术,科学地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有良性竞争氛围的班级制度文化,通过开展竞赛、树立典型、组织展示等形式,各班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开展班级特色活动,创建了家校协作新模式。各班充分家长教师协会的功能,组织开展“班级文化征集”、“亲子才艺秀”、“家长学校讲座”、“学流程学做事”等特色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在家长们面前展现了学生礼仪形象。
9.健全机制促进发展
学校从制度上确保重点创新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学期末,我校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总结,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主任工作年终评价的重要考查内容,学期末向学生、教师、家长发放问卷调查,了解班级文化建设情况。
结合“感动中心”评价机制,评选班级文化建设最具特色的班主任、学生习惯培养最有成效的班主任等项目。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结合“五好示范班”以及“太阳娃星级少年评选机制”,了解学生发展情况。学期末举行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专项交流会。
10.部分骨干教师所带的特色班集体建设工作已经结集出版,形成了丰富的物化成果。
在北京教育学院张红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编写了《小学生道德讲堂读本》、《小学道德讲堂资料集》、参加了朝阳区“文明、知礼、友善、和谐”朝阳区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现场会。问好习惯在大会中交流。参与了展示会中新一年级礼仪教育专题片、成果集等交流材料的编辑。
①学校承办了北京师范大学认知规律课题骨干班主任培训朝阳区中期展示会。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专家以及张红教授对本次汇报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行了以情激趣以趣导学以学启智专题讲座。2014年4月1日举行了“尊重合作奉献”专题培训会,美国蒙哥玛利大学终身教授、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教育督导章雪藻教授进行了点评并讲座。
②举行了“和美太阳娃畅想未来梦”主题展示活动。朝阳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领导、周边街道办事处、家长们、新疆校长高研班的校长们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③评选出150名区级美德少年。评选出231位校级优秀少先队员。活动开展过程积极上报信息,其中27条被朝阳教委网站刊登。
(四)结论与分析
在学生礼仪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并不断总结和完善教育方法,才能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我校在礼仪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在不断反思和提炼自己的工作方法。运用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与矫正的方法是非常有效果的,也增加了科学性。一是定期召开礼仪教育工作会。二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例如,通过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少先队队会,每期的红领巾广播、宣传橱窗、板报、学习园地等,由学生干部或学生代表定时、定期地对礼仪教育进行宣传、引导。组织开展的礼仪教育系列活动更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愉快地、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
经过近一年的尝试,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有:
1.已形成的训练成果还需继续巩固。
2.还需按照方案加强推进速度,保证实效。
下一步打算:
1.继续借助班主任工作室,加强青年班主任指导与培养,保证方案的推进与落实。
2.将礼义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总结梳理经验。
3.在本學期“太阳娃”评选机制实验的基础上,针对操作中的问题进行调整。做到评选流程清楚。
4.责任到人,保证礼义教育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5.使用ERA技术继续指导学生的行为培养
三、结束语
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
古人云:“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无论什么姿态都会给人一种十分挺拔、精神的感觉。 “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就是教育。在和谐教育理念引领下,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力求让学生在行为塑造中“人人有成功的体验,人人有发展的追求”,在发展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天天好习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读本》邱建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10月
在学校文化引领下,将小学阶段学生的和美发展解读为“健康、习惯、能力”三要素的和谐共进,结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核心内容,我们利用行为塑造REASON技术:即要求明确、期望合理、学生参与、强化有效、接纳要求,五项技巧,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学校将三原色中的“习惯培养”中礼仪教育进行重点建设,结合礼仪教育培养方法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RESON技术;小学生;礼仪教育;培养方法;实践研究
一、引言
行为塑造在小学阶段,也就是小学养成教育,起到了全方位影响、受益终生作用。其核心行为习惯就包括三个方面: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在参加北师大认知发展规律研究课程的培训中,我们清楚地了解到,行为习惯是我们在生活中的身影。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养成的,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要,任何的行为习惯都有可能起到积极、消极的双重作用。
酒仙桥中心小学在“和”文化引领下,将小学阶段学生的和美发展解读为“健康、习惯、能力”三要素的和谐共进,把“健康、习惯、能力”解析为和美人生的“三原色”。 其培养目标是:促进每个学生有质量、有个性的和谐发展。结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核心内容,我校编写了《酒仙桥中心小学行为习惯培养目标体系》,我们利用行为塑造REASON技术:即要求明确、期望合理、学生参与、强化有效、接纳要求,五项技巧,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学校将三原色中的“习惯培养”中礼仪教育进行重点建设,结合礼仪教育培养方法进行实践研究。
二、正文
自古以来,中国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纲常伦理、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学校通过开设这样的校本课程等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初步学会怎样尊老爱幼、怎样礼貌待人,懂得在学校、在家庭、社会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然而,由于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由于没有把握好学生成长的规律,往往礼仪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
行为塑造在小学阶段,也就是小学养成教育,起到了全方位影响、受益终生作用。其核心行为习惯就包括三个方面: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在参加北师大认知发展规律研究课程的培训中,我们清楚地了解到,行为习惯是我们在生活中的身影。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养成的,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要,任何的行为习惯都有可能起到积极、消极的双重作用。
酒仙桥中心小学在“和”文化引领下,将小学阶段学生的和美发展解读为“健康、习惯、能力”三要素的和谐共进,把“健康、习惯、能力”解析为和美人生的“三原色”。 其培养目标是:促进每个学生有质量、有个性的和谐发展。结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核心内容,我校编写了《酒仙桥中心小学行为习惯培养目标体系》,我们利用行为塑造REASON技术:即要求明确、期望合理、学生参与、强化有效、接纳要求,五项技巧,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学校将三原色中的“习惯培养”中礼仪教育进行重点建设,结合礼仪教育培养方法进行实践研究。
(一)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二)研究过程
1.明确目标,系体梳理
(1)进行调研
开学初学校德育处在赵校长的带领下,运用“调查派”技术,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对学生文明礼义的总体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的结果反馈的情况如下:
①家长提出的问题及其分析
学校抽样下发了300份家长问卷调研,其中集中反映的现象有:
孩子在家中不能做到尊重家长,语言无状,尤其是在对待老人方面,在语言和行为方面有过之而不急。
●学生自理能力弱,在家中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规矩。
●家中有客人来访,不会处理与客人之间关系。
●处理不好与同伴交往方面问题,经常会有小摩擦。
●在公共场所,有时能够遵守公共道德要求,但不能够坚持。
家长所反映出的这些现象,是当代独生子所具有的通病。隔辈人的过度溺爱,对孩子唯命事从;家长工作的快节奏,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家长自动的示范作用不足等多种原因,导致了孩子形成了不良的习惯。
②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其分析
我校以少先队代表大会为契机,开展了“礼仪搜索,陋习自查”的大讨论活动。经过调研汇总,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近30%的学生对文明礼仪要求不清楚。
●大多数学生知道具体的文明习惯要求,但不能够坚持。
●100%的学生知道文明用语,但在日常生活交流中使用效果不好。
学生所反映也的这些现状,主要的原因是学校文明礼义教育没有形成体系,教育途径和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队伍年轻化,缺少班级管理智慧及经验,管理、教育不到位;对教师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够。
(2)明确目标,系统规划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习惯目标体系,班主任工作室成员从总体目标、培养内容、具体标准等方面对学校原有《习惯培养体系》进行修订。
2.结合课题,加强培训
全体教师是对学生进行礼义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了保证教育整体推进效果,我校结合朝阳区心理关爱共同体的课题活动,聘请心理教师进行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塑造与矫正”的培养,每人下发了日常记录本,将新行为习惯的“REASON技术”和不良行为的塑造ERA技术运用于常规培养。 3.修订评价,完善机制
结合新修订的《酒仙桥中心小学习惯培养目标体系》,学校完善了“太阳娃”星级少年评价机制。其中,礼仪之星,每月结合重点训练项目进行星级少年评选,学期末结合星级少年评选兑换“太阳娃”。
4.技术指导,系统训练。
新行为塑造的REASON技术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即:要求明确、期望恰当、学生参与、强化有效、接纳需求。老师们在班主任工作室成员的带领下有效的指导培养工作。
(1)要求明确。本学期学校让重训点明确为20个要素。每个要素定出学生可能理解的要求点。
我校选定20条具体训练内容,明确项目的具体训练要求。
例如:问好礼仪,我们在观念上改变,由原来德育规则要求,变成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表达友好情感的需求。让学生从心理愿意接受。
在校见到客人及老师的问好要求:
再如:位兜摆放的要求
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几个文件袋,可分语文、数学、英语、其他等摆放。
(2)期望恰当。每个项目的标准结合年龄实际特点,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只要认真训练,保证都可以做到。期望值既有高度,又可以达到。
(3)学生参与。每班下发《礼仪训练手册》,每周一次利用主题晨会进行班级集中训练,每周一进行国旗下讲话进行“一班一礼仪”展示,并将展示内容以儿童、照片、资料卡等多种形式布置班外文化墙;每天午间结合“美丽健康行”散步进行全校集中训练,效果测评,从知识、行为层次,开展“礼仪大搜索”行动。礼义养成训练要求100%学生都参与进来。
(4)强化有效。.每个训练阶段进行适当强化,保证循序渐进的训练效果。如:
每天一总结,利用口头表扬做强化手段;
每周一评价,班级张贴表达卡,利用奖状做为强化手段;
每月一星评选并获奖明星照片,利用精神鼓励形式做强化手段;
学期末结合星级少年评选兑换“太阳娃”,利用物质奖励做强化手段。
(5)接纳需求。开学初第一节班会,每个学生都制定了新学生行为目标,老师与学生达成达到标准后的鼓励形式。学期末各班自主召开总结会,按需兑现。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一学年的实践,收到了一系列的反馈
1.顺利完成“一班一礼仪”展示,效果良好。
2.评选出微笑、课间行走、位兜摆放等项目的礼仪之星共计620名。
3.成功举行了“小学生行为习惯训练与矫正”的启动会、交流会。
4.参加了朝阳区心理关爱共同体交流会,并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5.整理了“一班一礼仪”展板、“一班一礼仪展示音像”、“教师行为训练经验集”等物化成果。
6.每月训练的项目,经过抽样测试,90%以上的学生知道了相关的内容要求,70%以上有学生落实到行动上。
7.完善了家长教师协会工作制度,将习惯养成做到了家长结合。
8.可持续发展的班级行为文化,结合酒中心文明礼义培养方案,把“礼仪、锻炼”作为行为习惯重点培养项目,通过“一班一礼仪”活动的深度开展,运用小学生行为塑造与矫正中通用的RESON技术和ERA行为重塑技术,科学地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有良性竞争氛围的班级制度文化,通过开展竞赛、树立典型、组织展示等形式,各班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开展班级特色活动,创建了家校协作新模式。各班充分家长教师协会的功能,组织开展“班级文化征集”、“亲子才艺秀”、“家长学校讲座”、“学流程学做事”等特色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在家长们面前展现了学生礼仪形象。
9.健全机制促进发展
学校从制度上确保重点创新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学期末,我校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总结,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主任工作年终评价的重要考查内容,学期末向学生、教师、家长发放问卷调查,了解班级文化建设情况。
结合“感动中心”评价机制,评选班级文化建设最具特色的班主任、学生习惯培养最有成效的班主任等项目。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结合“五好示范班”以及“太阳娃星级少年评选机制”,了解学生发展情况。学期末举行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专项交流会。
10.部分骨干教师所带的特色班集体建设工作已经结集出版,形成了丰富的物化成果。
在北京教育学院张红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编写了《小学生道德讲堂读本》、《小学道德讲堂资料集》、参加了朝阳区“文明、知礼、友善、和谐”朝阳区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现场会。问好习惯在大会中交流。参与了展示会中新一年级礼仪教育专题片、成果集等交流材料的编辑。
①学校承办了北京师范大学认知规律课题骨干班主任培训朝阳区中期展示会。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专家以及张红教授对本次汇报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行了以情激趣以趣导学以学启智专题讲座。2014年4月1日举行了“尊重合作奉献”专题培训会,美国蒙哥玛利大学终身教授、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教育督导章雪藻教授进行了点评并讲座。
②举行了“和美太阳娃畅想未来梦”主题展示活动。朝阳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领导、周边街道办事处、家长们、新疆校长高研班的校长们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③评选出150名区级美德少年。评选出231位校级优秀少先队员。活动开展过程积极上报信息,其中27条被朝阳教委网站刊登。
(四)结论与分析
在学生礼仪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并不断总结和完善教育方法,才能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我校在礼仪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在不断反思和提炼自己的工作方法。运用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与矫正的方法是非常有效果的,也增加了科学性。一是定期召开礼仪教育工作会。二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例如,通过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少先队队会,每期的红领巾广播、宣传橱窗、板报、学习园地等,由学生干部或学生代表定时、定期地对礼仪教育进行宣传、引导。组织开展的礼仪教育系列活动更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愉快地、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
经过近一年的尝试,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有:
1.已形成的训练成果还需继续巩固。
2.还需按照方案加强推进速度,保证实效。
下一步打算:
1.继续借助班主任工作室,加强青年班主任指导与培养,保证方案的推进与落实。
2.将礼义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总结梳理经验。
3.在本學期“太阳娃”评选机制实验的基础上,针对操作中的问题进行调整。做到评选流程清楚。
4.责任到人,保证礼义教育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5.使用ERA技术继续指导学生的行为培养
三、结束语
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
古人云:“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无论什么姿态都会给人一种十分挺拔、精神的感觉。 “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就是教育。在和谐教育理念引领下,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力求让学生在行为塑造中“人人有成功的体验,人人有发展的追求”,在发展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天天好习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读本》邱建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