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教师的一种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调节的过程。这无疑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1 教学反思的作用
1.1反思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但只要愿意反思,就可以从有限的经历中提炼出许多经验。”
1.2反思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师应该成为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科研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对自身的行为积极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2 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总结起来,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对教学活动整个过程的反思,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2)对自己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想法和做法进行反思;(3)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总结经验,指导以后的教学活动。
3 教学反思的途径
3.1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集体备课研讨进行反思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在进行集体研讨活动时,教师可以听取很多老教师的经验,也可以看到很多创新的优秀的教案,还可以听到很多新鲜的观点,通过对别人观点和案例的分析,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取长补短,就可以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例如:笔者所在学校设立了一个“每日教学研讨”,每天有专门的时间安排集体备课。高三生物组,每天进行集体备课,对主备人的教案初稿进行研究讨论,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集体备课教案。教师在个人基础上再进行复备,然后按各自的风格去组织教学。最后再反馈相关的信息,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这样既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同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亦有很大的帮助。
3.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写教学笔记进行反思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常常会因为一些突发的生成而产生瞬间的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没有预兆的突然而至,如果课后不及时记录捕捉,以后再想回忆时,便因时过境迁已无影无踪,令人惋惜不已。
例如:教学过程中成功突破重难点,引起良好教学效应的做法;课堂上对学生产生新的问题而做出的精彩应变;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将其详细得当的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和调整。
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平时的点滴所得,都要及时记下,长此以往,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3.3做好“事后诸葛亮”,通过课后总结进行反思
一节课上下来,总是会有得有失,有成功的地方的,也有疏漏之处。下课之后,教师静心反思,教法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的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哪些新招,解题误区有无突破,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对这些得失进行总结,并进行归类与取舍。
如果是成功的经验,教师要提炼出经验背后的有价值的教学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使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转化为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底蕴和实力。
如果是疏漏之处,要深刻反思,在原有教学设计上进行调整,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也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写下反思笔记,便于以后参考。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3.4弟子不必不如师,通过学生反馈进行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思维的碰撞中总会擦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因为学生的好方法和好思路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课后深入班级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建议、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适时做出调整。向学生征询意见这种师生互动方式是比较简单的,特别是在高中。这需要确定向学生征询意见的主题,并向学生说明征询意见的动机。征询到意见后将其进行分类整理,教师可以将其中合理的建议加以分析,反思和检查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生成多元开放的思维,以调整以后的教学行为。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教育教学常态下,教师应当具备的内在的自省、自纠、自励行为。实践表明,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等诸多信息的获得,无不源自教师理智而有见地的教学反思活动。
基础教育阶段的生物课改任务重、难度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当强化教师教学反思行为,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改变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促使教师尽快成为新时期学习型、研究型的复合型教师。
1 教学反思的作用
1.1反思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但只要愿意反思,就可以从有限的经历中提炼出许多经验。”
1.2反思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师应该成为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科研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对自身的行为积极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2 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总结起来,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对教学活动整个过程的反思,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2)对自己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想法和做法进行反思;(3)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总结经验,指导以后的教学活动。
3 教学反思的途径
3.1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集体备课研讨进行反思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在进行集体研讨活动时,教师可以听取很多老教师的经验,也可以看到很多创新的优秀的教案,还可以听到很多新鲜的观点,通过对别人观点和案例的分析,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取长补短,就可以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例如:笔者所在学校设立了一个“每日教学研讨”,每天有专门的时间安排集体备课。高三生物组,每天进行集体备课,对主备人的教案初稿进行研究讨论,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集体备课教案。教师在个人基础上再进行复备,然后按各自的风格去组织教学。最后再反馈相关的信息,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这样既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同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亦有很大的帮助。
3.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写教学笔记进行反思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常常会因为一些突发的生成而产生瞬间的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没有预兆的突然而至,如果课后不及时记录捕捉,以后再想回忆时,便因时过境迁已无影无踪,令人惋惜不已。
例如:教学过程中成功突破重难点,引起良好教学效应的做法;课堂上对学生产生新的问题而做出的精彩应变;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将其详细得当的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和调整。
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平时的点滴所得,都要及时记下,长此以往,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3.3做好“事后诸葛亮”,通过课后总结进行反思
一节课上下来,总是会有得有失,有成功的地方的,也有疏漏之处。下课之后,教师静心反思,教法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的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哪些新招,解题误区有无突破,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对这些得失进行总结,并进行归类与取舍。
如果是成功的经验,教师要提炼出经验背后的有价值的教学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使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转化为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底蕴和实力。
如果是疏漏之处,要深刻反思,在原有教学设计上进行调整,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也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写下反思笔记,便于以后参考。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3.4弟子不必不如师,通过学生反馈进行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思维的碰撞中总会擦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因为学生的好方法和好思路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课后深入班级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建议、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适时做出调整。向学生征询意见这种师生互动方式是比较简单的,特别是在高中。这需要确定向学生征询意见的主题,并向学生说明征询意见的动机。征询到意见后将其进行分类整理,教师可以将其中合理的建议加以分析,反思和检查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生成多元开放的思维,以调整以后的教学行为。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教育教学常态下,教师应当具备的内在的自省、自纠、自励行为。实践表明,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等诸多信息的获得,无不源自教师理智而有见地的教学反思活动。
基础教育阶段的生物课改任务重、难度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当强化教师教学反思行为,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改变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促使教师尽快成为新时期学习型、研究型的复合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