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扩大,致使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环境的监测。但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对环境监测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的市场化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环境监测的意义及其分类依据,进一步探究促进环境监测市场化的主要因素,了解环境监测市场化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环境监测市场化的发展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监测;市场化;意义
1 前言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相关部门以及环境管理机构需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环境监测工作是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可行性的管理措施,来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环境监测的意义及其分类
2.1 环境监测的意义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监测技术了解环境的实际状况,了解环境污染程度,了解人们居住环境质量。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效的指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环境状况的差异性,明确了环境短期发展方向,十分有利于有关管理部门进行合理科学的管控。除此之外,它还为环境管理方面指明方向,其关键价值不可忽视[1]。环境监测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五个内容:第一,明确环境监测的具体位置及其工作任务。第二,环境监管机构需要安排专业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开展调查,并采集相关重要资料。第三,根据实际的调查数据,明确调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通过多个环节的核查逐步优化监管方案,使其更具针对性。第四,采集空气、土壤等必要的样品,依據管理方案执行并测验。第五,通过环境信息的分析,掌握环境监管的质量,系统性评价监管水平。
2.2 环境监测的分类
(1)依据管理机构进行分类,环境监测包括环境资源、环境卫生及其环境气象等监测。
(2)依据所属学科进行分类,环境监测包括物理、化学及其生物等监测。
(3)依据检测对象进行分类,环境监测包括空气、水、光、病毒等监测。
(4)依据监测目的进行分类,环境监测包括污染事故、咨询服务及其纠纷监视等监测。
3 环境监测市场化的促进因素
3.1 人员建设不足因素
环境监测在环境监管标准的制定中发挥着关键价值,但是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提升,使得污染物的产生量不断加大。因此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加强企业排污情况的了解。但在我国,目前只通过环保部门进行环境监测,使得该部门的监测任务变得十分繁重,再加上岗位人员的欠缺,只能通过市场促进其发展。
3.2 企业发展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对企业的排污指标和排污要求等相关规范越来越严格,促使很多企业开始注重排污问题,社会的舆论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断的提升环境监测。因此企业想要得到持续化的发展,就需要不断的完善环境监测,因此促进了环境监测的市场化发展。
3.3 社会公众因素
目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越加严峻,公众人员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通过数据,社会公众了解了环境质量,使得公众人员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热切期盼。因此环境监测市场化机构就此应运而生,政府对这些市场化的机构加强了监管和补充,因此环境监测市场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4 环境监测市场化的问题
4.1 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
当前,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之中,因为法律约束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导致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遇到了较大的困境。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及管理办法,然而这些法律条文在约束力上远远不足,其内容主要是对环境监测的标准及职责等作出了划分,而对于细节部分,并未明确说明,且参考性、操作性不强,无法对实际工作进行有效指导,甚至存在与国家相关规定抵触的现象,致使该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阻碍。
4.2 监测因素多样,经费投入不足
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例如空气物质、温度以及危害物的含量,这些因素十分的复杂。对环境进行监测需要了解环境的变化因素,并且了解变化的趋势,因此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和监测。加之,环境监测工作整体经费的投入偏低,导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使得管理体制无法正常运行。
4.3 专业素养偏低
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的工作,主要集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高级专业知识为一体,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从我国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看,其专业水平较低,且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才的比重较低,导致该工作的专业性不强,并严重制约到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5 如何加强环境监测市场化的策略分析
5.1 加强体制的整改
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因此需要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在现有的监测体系上,不断的完善法律规范,以保证该项工作有法可依,加强管理。在完善法律法规中,还需要明确环境监测工作的定位,以此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还需要制定出明确的监测工作行为规范,并细化关键环节的操作流程,加强法律监督,从该工作的行为、过程、影响、效用以及结果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估,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落实。而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其操作性、可行性,以发挥其环境监测的作用。
5.2 规范技术体系
由于技术体系在不同的地区里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多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常会由于标准不统一问题,存在兼容性较差等问题。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加强技术体系的更新与完善,或者是应用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此适应监测的需求。另外,还要增加监测技术的研发水平,针对各设备使用时出现的不合理地方,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予以修正,并制定出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技术审核制度,以确保设备使用的科学性,数据结果的精准性[2]。
5.3 加强人员队伍的建设
当前,很多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在个人素养、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增强人员的综合素养,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其主动投身于环境监测工作中,发挥自身的能力完成环境监测工作。因此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要尽量选用技术水平较高、实际监测经验丰富、较强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强化技能培训,结合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并在实际工作需求分析上,灵活使用各种培训模式,来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使其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当然,还需要建立科学的目标考核、奖惩制度,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6 结束语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价值,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明确环境监测的积极意义。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市场化依然存在诸多不足,有关人员应当主动分析实际管理工作的问题并逐步完善,全面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不断提升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及其效率,为社会的健康、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高秀荣.新形势下对环境监测市场化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5,13(20):249.
[2]蒋华军.环境监测市场化若干问题的思考研究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9(30):137.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西县环境监测站)
关键词:环境监测;市场化;意义
1 前言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相关部门以及环境管理机构需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环境监测工作是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可行性的管理措施,来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环境监测的意义及其分类
2.1 环境监测的意义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监测技术了解环境的实际状况,了解环境污染程度,了解人们居住环境质量。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效的指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环境状况的差异性,明确了环境短期发展方向,十分有利于有关管理部门进行合理科学的管控。除此之外,它还为环境管理方面指明方向,其关键价值不可忽视[1]。环境监测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五个内容:第一,明确环境监测的具体位置及其工作任务。第二,环境监管机构需要安排专业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开展调查,并采集相关重要资料。第三,根据实际的调查数据,明确调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通过多个环节的核查逐步优化监管方案,使其更具针对性。第四,采集空气、土壤等必要的样品,依據管理方案执行并测验。第五,通过环境信息的分析,掌握环境监管的质量,系统性评价监管水平。
2.2 环境监测的分类
(1)依据管理机构进行分类,环境监测包括环境资源、环境卫生及其环境气象等监测。
(2)依据所属学科进行分类,环境监测包括物理、化学及其生物等监测。
(3)依据检测对象进行分类,环境监测包括空气、水、光、病毒等监测。
(4)依据监测目的进行分类,环境监测包括污染事故、咨询服务及其纠纷监视等监测。
3 环境监测市场化的促进因素
3.1 人员建设不足因素
环境监测在环境监管标准的制定中发挥着关键价值,但是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提升,使得污染物的产生量不断加大。因此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加强企业排污情况的了解。但在我国,目前只通过环保部门进行环境监测,使得该部门的监测任务变得十分繁重,再加上岗位人员的欠缺,只能通过市场促进其发展。
3.2 企业发展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对企业的排污指标和排污要求等相关规范越来越严格,促使很多企业开始注重排污问题,社会的舆论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断的提升环境监测。因此企业想要得到持续化的发展,就需要不断的完善环境监测,因此促进了环境监测的市场化发展。
3.3 社会公众因素
目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越加严峻,公众人员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通过数据,社会公众了解了环境质量,使得公众人员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热切期盼。因此环境监测市场化机构就此应运而生,政府对这些市场化的机构加强了监管和补充,因此环境监测市场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4 环境监测市场化的问题
4.1 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
当前,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之中,因为法律约束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导致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遇到了较大的困境。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及管理办法,然而这些法律条文在约束力上远远不足,其内容主要是对环境监测的标准及职责等作出了划分,而对于细节部分,并未明确说明,且参考性、操作性不强,无法对实际工作进行有效指导,甚至存在与国家相关规定抵触的现象,致使该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阻碍。
4.2 监测因素多样,经费投入不足
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例如空气物质、温度以及危害物的含量,这些因素十分的复杂。对环境进行监测需要了解环境的变化因素,并且了解变化的趋势,因此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和监测。加之,环境监测工作整体经费的投入偏低,导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使得管理体制无法正常运行。
4.3 专业素养偏低
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的工作,主要集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高级专业知识为一体,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从我国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看,其专业水平较低,且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才的比重较低,导致该工作的专业性不强,并严重制约到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5 如何加强环境监测市场化的策略分析
5.1 加强体制的整改
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因此需要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在现有的监测体系上,不断的完善法律规范,以保证该项工作有法可依,加强管理。在完善法律法规中,还需要明确环境监测工作的定位,以此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还需要制定出明确的监测工作行为规范,并细化关键环节的操作流程,加强法律监督,从该工作的行为、过程、影响、效用以及结果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估,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落实。而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其操作性、可行性,以发挥其环境监测的作用。
5.2 规范技术体系
由于技术体系在不同的地区里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多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常会由于标准不统一问题,存在兼容性较差等问题。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加强技术体系的更新与完善,或者是应用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此适应监测的需求。另外,还要增加监测技术的研发水平,针对各设备使用时出现的不合理地方,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予以修正,并制定出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技术审核制度,以确保设备使用的科学性,数据结果的精准性[2]。
5.3 加强人员队伍的建设
当前,很多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在个人素养、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增强人员的综合素养,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其主动投身于环境监测工作中,发挥自身的能力完成环境监测工作。因此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要尽量选用技术水平较高、实际监测经验丰富、较强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强化技能培训,结合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并在实际工作需求分析上,灵活使用各种培训模式,来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使其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当然,还需要建立科学的目标考核、奖惩制度,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6 结束语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价值,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明确环境监测的积极意义。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市场化依然存在诸多不足,有关人员应当主动分析实际管理工作的问题并逐步完善,全面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不断提升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及其效率,为社会的健康、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高秀荣.新形势下对环境监测市场化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5,13(20):249.
[2]蒋华军.环境监测市场化若干问题的思考研究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9(30):137.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西县环境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