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合作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完善自我认识、实现资源整合的过程,是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的过程,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相适应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相互交流 合作竞争
一、营造氛围——宽松安全,凸显实效,不要随心所欲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有时我讲着,学生就会顺着我的思路冷不丁冒出一句、两句,我从来不禁止;当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我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当学生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我首先对他们敢说、敢问、会问的表现给予表扬,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当学生步入死胡同时,适时补充必要的材料或提出适当的问题,提供充分的自由思考时间和空间,同时及时提供反馈和暗示,引导学生走出困境。但是,目前在一些体验合作学习理念的教学活动中,形式上只是教师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教师一提问,马上分组合作,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嗡嗡”声,像扫机关枪似的,学生根本听不清;教师宣布时间到,嘈杂声立即停止,接着就是学生汇报,老师机械地让学生“拍拍手”、“你真棒”,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真诚的交流。实质上,这种合作学习只是停留在形式的层面,不容易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且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未能积极参与,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更别说达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一个宽松、安全的氛围才能使教学更具客观性、真实性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关注配角——弱势群体,凸显互动,不要独秀一枝
尽管为学生创设了课堂交流的氛围,但总有一些学生成了课堂的配角。在课堂中,我有意识地多给他们参与的机会,注意对他们“言说”的等待和倾听,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激活他们的生命成功体验,使他们迸发内在的潜能,从而使课堂充分地“活”起来。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所以引导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必须留有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才能充分展示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合作的效率。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逐渐削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也将难以独当一面。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一提出问题,就立即让学生分组活动交流,课堂上出现表面热闹的场面,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冷静分析的空间和时间。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个人的能力何以得到发展?
我们要倡导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的多边活动。在合作学习时,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 相互帮助,既充满温情友爱,又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要樂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然而,有的合作学习,老师一说讨论,几个人刷的围在一起,教室里都是说话的声音。 每次总是那些学习好、 反应灵敏的学生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是附和几声,甚至只充当“收音机”,不但争不到发言权,而且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走了个“合作学习”的过场而已。老师一说停,各小组代表便接二连三上台说得头头是道,其他同学却一直“沉默是金”,许多同学恰恰因为合作而失去了当堂发言的机会。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这样的合作学习岂不是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一言堂”?
所以,课堂上,要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愿说、敢说、乐说,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到充分的开发,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巧用工具——教学语言,凸显参与,不要袖手旁观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在课堂中,要力求语言具有独有的风云格调:说话态度亲切自然,语调讲究抑扬顿挫,速度节奏张弛有度,语言格调诙谐风趣……通过充满魅力的语言使师生共同走进智慧、走进心灵,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学生合作交流中,教师既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又要平等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善于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然而,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合作学习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就像个“闲人”,或者站在讲台上袖手旁观,或者背着双手在教室里来回运动,走马观花似的。这样的合作学习何以能提高其质量和效果?
愿我们的教师都带着微笑走进课堂,使课堂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课堂在交流中进行智慧的碰撞、 心灵的融通、情感的共振,让课堂成为师生享受的课堂、 快乐的课堂、 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研究》.2002,2。
[2]曾琪 《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课堂教学 相互交流 合作竞争
一、营造氛围——宽松安全,凸显实效,不要随心所欲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有时我讲着,学生就会顺着我的思路冷不丁冒出一句、两句,我从来不禁止;当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我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当学生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我首先对他们敢说、敢问、会问的表现给予表扬,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当学生步入死胡同时,适时补充必要的材料或提出适当的问题,提供充分的自由思考时间和空间,同时及时提供反馈和暗示,引导学生走出困境。但是,目前在一些体验合作学习理念的教学活动中,形式上只是教师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教师一提问,马上分组合作,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嗡嗡”声,像扫机关枪似的,学生根本听不清;教师宣布时间到,嘈杂声立即停止,接着就是学生汇报,老师机械地让学生“拍拍手”、“你真棒”,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真诚的交流。实质上,这种合作学习只是停留在形式的层面,不容易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且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未能积极参与,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更别说达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一个宽松、安全的氛围才能使教学更具客观性、真实性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关注配角——弱势群体,凸显互动,不要独秀一枝
尽管为学生创设了课堂交流的氛围,但总有一些学生成了课堂的配角。在课堂中,我有意识地多给他们参与的机会,注意对他们“言说”的等待和倾听,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激活他们的生命成功体验,使他们迸发内在的潜能,从而使课堂充分地“活”起来。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所以引导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必须留有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才能充分展示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合作的效率。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逐渐削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也将难以独当一面。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一提出问题,就立即让学生分组活动交流,课堂上出现表面热闹的场面,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冷静分析的空间和时间。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个人的能力何以得到发展?
我们要倡导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的多边活动。在合作学习时,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 相互帮助,既充满温情友爱,又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要樂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然而,有的合作学习,老师一说讨论,几个人刷的围在一起,教室里都是说话的声音。 每次总是那些学习好、 反应灵敏的学生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是附和几声,甚至只充当“收音机”,不但争不到发言权,而且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走了个“合作学习”的过场而已。老师一说停,各小组代表便接二连三上台说得头头是道,其他同学却一直“沉默是金”,许多同学恰恰因为合作而失去了当堂发言的机会。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这样的合作学习岂不是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一言堂”?
所以,课堂上,要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愿说、敢说、乐说,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到充分的开发,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巧用工具——教学语言,凸显参与,不要袖手旁观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在课堂中,要力求语言具有独有的风云格调:说话态度亲切自然,语调讲究抑扬顿挫,速度节奏张弛有度,语言格调诙谐风趣……通过充满魅力的语言使师生共同走进智慧、走进心灵,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学生合作交流中,教师既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又要平等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善于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然而,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合作学习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就像个“闲人”,或者站在讲台上袖手旁观,或者背着双手在教室里来回运动,走马观花似的。这样的合作学习何以能提高其质量和效果?
愿我们的教师都带着微笑走进课堂,使课堂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课堂在交流中进行智慧的碰撞、 心灵的融通、情感的共振,让课堂成为师生享受的课堂、 快乐的课堂、 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研究》.2002,2。
[2]曾琪 《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