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言教,而且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人只能用人来建树。”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那么,影响整个民族精神风貌的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师素质中的地位怎样呢?
  
  一、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的特殊性。经过实验研究,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的知识修养和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一种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指教师把它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职业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例如: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如果问教师:“你体罚学生吗?”95%的教师的回答是“不体罚”。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就有体罚学生的行为,说明这些教师并没有把道德准则内化,表现出言行不一致。由于教师所从事的是培养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1、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爱好、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2、儿童、青少年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的影响主演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的影响了;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在各个方面还不成熟。由于身心的急剧变化,决定了他们容易接受坏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等特点。他们的成长主要取决于外部条件的影响,因此作为他们成长的重要外部因素的教师,很自然地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知不觉地成为他们仿效的对象。学生进入校门之后,一般都有亲近、尊敬和崇拜教师的心理倾向,形成一种明显的“向师性”,教师甚至会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或“权威”,教师的话就是“圣旨”,教师自然成为他们的楷模。学生的行为是从模仿他人开始的,学龄前儿童在家里主要模仿父母和亲人,学生入学后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不论教师是否意识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方法和态度以至于世界观,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发展。
  3、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映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一个人的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时期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对自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教育方法还是德育手段等都会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按照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所以,把教师提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我们有的老师,就没有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例如:有一位中学教师,他从初一开始接了一个班,班中有一位学生从来不举手,即使老师点名,她也不发言,已经到了初二第二学期了,她还是如此。有一天,老师为了让她发言,就想出一个绝招。老师先叫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而这位学生站起来,头是低下的。老师说:“请你抬起头来,往前看,看见了什么?”这位学生轻轻地回答说:“我没有看见什么。”“你再仔细看,看见了什么?”学生还是摇摇头,老师就指着黑板问:“这是什么?”“哦!是黑板。”“对,你的前途就像黑板一样黑!”老师回答说。老师从他的出发点来说,他是为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可是这句话不仅伤害了那位学生,而且伤害了全班学生的自尊心。
  
  四、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由四大系统构成,即动力系统、人格特征系统、操作系统和监控系统,每一个大系统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的。教师的动力系统包括教师职业的兴趣、动机、信念等。因此,理想是教师动力系统的重要内容。
  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教师的理想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层次,有的把个人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有的把多培养出优秀人才作为奋斗目标等。由于理想的层次不同,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动力也不同。那些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奋斗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由此产生的动力就巨大。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惑,呕心沥血,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
  总之,从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来看,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是解决怎样学习的问题。研究性学习为历史教学开启了一扇大门,值得大家研究。下面我谈一些浅薄的感受,供大家参考。    一、从社会现实生活入手是研究性学习的起步    怎样才能更新教育观念,纠正教育评价标准,改善教育环境呢?让历史教育从社会现实生活入手,从对生活的好奇变为对生活的理解,不以分数来评价,而是以知识、智慧、能力和情感全面成长为依据。没有历史就没有社会现实,所以联系现实、贴
期刊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传承的优秀传统。  师德永远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师德体现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社会主义事业利益的一致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也成了令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
期刊
函数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主线,它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函数的定义域是函数的三要素之一,函数的定义域一定要在解题中加以注意,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在解函数题中应强调定义域对解题结论的作用与影响。  一、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  函数关系包括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三要素,所以在求函数的关系式时必须要考虑所求函数关系式的定义域,否则所求函数关系式可能就会出错。  例:现有一长为100cm的铁丝,计划用来弯
期刊
纵观各国房地产市场的潮涨潮落,房地产的市场风险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的过度与持续:价格上涨或下降、物业空置或短缺、投资膨胀或萎缩。这也是房地产主管部门尤为关心的三种市场表象。  正常的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而持续大幅度的起伏则说明了市场风险的存在。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或居高不下,反映了市场的供给不能满足真实需求,而供给又具有滞后性,势必导致投机需求的膨胀,从而进一步加速价格虚涨;房地产价格的持
期刊
区域地理是传统地理学中最基本的内容,区域地理是联系其它知识的载体。区域地理的内容主要分布在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选修教材中。在近几年的地理高考中,区域地理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区域地理知识较零碎,又大多是落实到地图上的内容,因而遗忘率较高。考生普遍感到难度大,总体得分率比较低。因此,重视区域地理复习,是考生获得高分的重要途径。而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是获得高分的保障。考试大纲中对区域地理的基本要求有三个
期刊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知识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从我校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实践看,研究性学习是贯彻“新课标”的有效切入点,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实施 体会    新的课程标准首次列入了“研究性学习”板块,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
期刊
普通高中教育即将推行课程改革, 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延续与深化, 同时也是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但要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 “课改”转变,核心问题是教学实践活动的革新。推行教学改革,首先就得改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强化六种意识,摒弃陈旧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过程。    一、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  要改变受教育者的地位。首先,教师实行角
期刊
吴非老师说过,要想我们的学生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自己不能跪着教书。教学风格应当百花齐放,但是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的应当是思想者。在瞒和骗中长大的人,思维是会有缺陷的;而一旦觉悟,就有可能转向虚无,什么都不信。所以,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中国需要大批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教师自己应当先学会读书、善于思考。教书也要站直了教,跪着教,和不教书差别不大。  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
期刊
中学生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富有新鲜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点,组织教学时,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那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上要依照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选用适当的趣例或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设置疑问,抓住学生急于解疑的心态,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二氧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