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处留心皆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现代教学的趋势。苏教版小学语文各单元练习中,第一部分就是“处处留心”。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语文课堂呼唤生活回归,语文教学渴望反璞归真。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以课堂为中心,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教材每单元都有个主题,包含着丰富的生活信息。“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如四年级的《简称歌》,学生记忆起来有一定困难。我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布置。先在黑板上贴上中国地图,还找好了桂林,黄山、庐山等一些著名景点的图片。课一开始,就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来自哪里,然后在地图上做好标注,学习城市的简称,并顺便播放城市图片,介绍城市景点、特色。班级的孩子都来自五湖四海,大部分的省份都有涉及,少数几个没有讲到的,我就补充讲解,很快就把全国的省份都认全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巩固习题:“说说粤B332ML这辆车来自哪里?”“京沪铁路连通哪两个城市?”这样教学生入情入境。不仅学会了知识,更激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二、联系生活经验,产生情感交流
四年级练习2的处处留心学习的是颜色的词语,习题要学生填上合适的词。大家到公园游玩,课件出示游玩时的各个场景,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其中就有迎春花、梨花、桃花,在看过以后,学生再做这道题目就容易了。孩子们都会用各种颜色的词,把自己记忆中的美景表达出来。可见,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促使学生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情感。
三、采撷生活点滴,丰富课堂活动
语文课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听、说、读、写及其综合练习,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用将学习内容生活化,把有利于语文学习的非本性活动方式都“拿来”。例如教学四年级练习3的“处处留心”时,可作如下设计:
(1)“听一听”。让学生听听《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去感受歌词所蕴涵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这样,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2)“读一读”。自己读读歌词,想象那欢乐的情景。为了这份快乐,边疆战士情愿离开深爱着的故乡和亲人,在读中品悟。
(3)“说一说”。新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说一说“此时的军人会想些什么?”“你又想对边疆战士说些什么?”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拓展了想象的空间。
(4)“唱一唱”。再一次的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他们会情不自禁地齐声欢唱。从学生沉醉的表情、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感动。
当然,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方法还很多,如尝一尝、画一画、演一演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愿意接受的形式。
四、回归生活应用,提升语文价值
学生真正理解了教材,还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能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起来,这才是根本目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如学了《庐山的云雾》《美丽的南沙群岛》等课文后,尝试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景色。还可以开发生活化的活动空间,如春游、参观访问工厂、公司等,让学生了解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捕捉生活焦点新闻,了解身边的大事。多渠道地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人文世界的博大情怀。
总之,语文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世界外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作为教育者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真实的生活融入课堂中,我们的语文教学才具备生命的活力,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教材每单元都有个主题,包含着丰富的生活信息。“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如四年级的《简称歌》,学生记忆起来有一定困难。我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布置。先在黑板上贴上中国地图,还找好了桂林,黄山、庐山等一些著名景点的图片。课一开始,就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来自哪里,然后在地图上做好标注,学习城市的简称,并顺便播放城市图片,介绍城市景点、特色。班级的孩子都来自五湖四海,大部分的省份都有涉及,少数几个没有讲到的,我就补充讲解,很快就把全国的省份都认全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巩固习题:“说说粤B332ML这辆车来自哪里?”“京沪铁路连通哪两个城市?”这样教学生入情入境。不仅学会了知识,更激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二、联系生活经验,产生情感交流
四年级练习2的处处留心学习的是颜色的词语,习题要学生填上合适的词。大家到公园游玩,课件出示游玩时的各个场景,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其中就有迎春花、梨花、桃花,在看过以后,学生再做这道题目就容易了。孩子们都会用各种颜色的词,把自己记忆中的美景表达出来。可见,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促使学生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情感。
三、采撷生活点滴,丰富课堂活动
语文课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听、说、读、写及其综合练习,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用将学习内容生活化,把有利于语文学习的非本性活动方式都“拿来”。例如教学四年级练习3的“处处留心”时,可作如下设计:
(1)“听一听”。让学生听听《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去感受歌词所蕴涵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这样,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2)“读一读”。自己读读歌词,想象那欢乐的情景。为了这份快乐,边疆战士情愿离开深爱着的故乡和亲人,在读中品悟。
(3)“说一说”。新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说一说“此时的军人会想些什么?”“你又想对边疆战士说些什么?”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拓展了想象的空间。
(4)“唱一唱”。再一次的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他们会情不自禁地齐声欢唱。从学生沉醉的表情、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感动。
当然,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方法还很多,如尝一尝、画一画、演一演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愿意接受的形式。
四、回归生活应用,提升语文价值
学生真正理解了教材,还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能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起来,这才是根本目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如学了《庐山的云雾》《美丽的南沙群岛》等课文后,尝试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景色。还可以开发生活化的活动空间,如春游、参观访问工厂、公司等,让学生了解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捕捉生活焦点新闻,了解身边的大事。多渠道地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人文世界的博大情怀。
总之,语文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世界外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作为教育者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真实的生活融入课堂中,我们的语文教学才具备生命的活力,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