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作为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其学习内容涉及到了一些方程式与概念,较其他学科内容来说极为抽象,学生在理解、掌握该内容时会有一些吃力,严重影响了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面对这样的问题,化学教师需要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来学习化学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文章简单分析了化学课堂中设计问题的必要性,并对化学课堂的问题设计策略进行了简单探讨,详情如下。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设计;问题教学
前言
从现阶段的中职化学教学情况来看,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仍旧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大量练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之前的学习差距有了逐渐拉大的趋势,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作出一些调整,化学教师应在化学课堂中巧妙设计问题,达到以问促教的教学效果。
一、进行问题设计的必要性
(1)引导思维,深化理解
在以往的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只是简单的讲解相关化学知识,再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内容。在这一情况下,学生对化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会较为片面,难以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而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化学问题,则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化学知识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化学知识内容的内化,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调节课堂进度,优化教学环节
化学学习内容较为复杂,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推进都需要教师的巧妙设计。如若不然,课堂教学进度难以推进,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也难以结合在一起,会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衔接性、递进性的问题,能够有效调节课堂进度,使课堂教学环节得到优化。在导入环节设计问题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化学学习上,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内容的认知。在课堂小结中设计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内容的反思与总结,启发学生思维。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能够针对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学习,但就现阶段的化学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并不高,容易对教师的讲解产生依赖,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会失去自主思考的意识与能力。而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巧妙设计一些问题,能够将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在化学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主动去探究、分析化学知识内容,通过请教教师、與同学讨论等方式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化学思维、探究意识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二、化学课堂的问题设计策略
(1)设计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
化学知识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生活中许多现象都是化学反应的表现。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着手,以生活实例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氧化反应”一部分内容为例,铁生锈、土豆切面变色等现象都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氧化反应。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若是将一根铁管长时间放置到潮湿环境中,铁管周身都会生出铁锈,而若是将之放到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从学生熟知的铁生锈的现象着手去设计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另外,在学生回答出铁生锈的问题后,教师可以就生活现象向学生追问:我们要怎样处理铁管才能让它能不生锈呢?学生在思考之后能够想到对其进行钝化处理或者打蜡之后,就能够有效避免铁生锈的现象。教师将生活现象同化学知识内容联系在一起,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内容的理解。
(2)设计推动教学进程发展的问题
高效、生动化学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设计一些能够推进教学进程发展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化学知识内容。所以说,中职化学教师需要根据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些具有衔接性的问题。例如,在讲学“物质的分类”一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内容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培养学生概括整理的能力。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对各个教学环节做好安排,设计好环节衔接的问题内容,将教学内容科学、合理串联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完成对化学知识的过渡与归纳。
(3)设计能激发思维发散的开放性问题
在化学课堂中提出化学问题,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节的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化学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来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开放性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延伸化学知识内容,使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对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大有裨益。
(4)设计体现思维过程的问题链
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水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能够体现思维过程的问题,使学生通过知晓现象、分析现象、解析其本质、梳理整合知识等过程,来完成对化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深化。例如,在“氧化反应”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土豆切面变色的现象,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土豆切面发生变色的时间有多长?这一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若是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还会发生这样的反应吗?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对氧化反应的原因、表现、结果都会有所了解,利于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
结语
总而言之,化学是中职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其学习的难点内容,教师若是想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施向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6):84-85.
[2]陈思滔.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课堂关键性问题设计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10):116-117.
[3]寿立敏,孙海艳.“三步法”在解决化学问题中的应用——基于模型建构法的教学实践探究[J].中学生理科应试,2021(Z1):87-89.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设计;问题教学
前言
从现阶段的中职化学教学情况来看,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仍旧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大量练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之前的学习差距有了逐渐拉大的趋势,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作出一些调整,化学教师应在化学课堂中巧妙设计问题,达到以问促教的教学效果。
一、进行问题设计的必要性
(1)引导思维,深化理解
在以往的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只是简单的讲解相关化学知识,再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内容。在这一情况下,学生对化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会较为片面,难以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而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化学问题,则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化学知识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化学知识内容的内化,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调节课堂进度,优化教学环节
化学学习内容较为复杂,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推进都需要教师的巧妙设计。如若不然,课堂教学进度难以推进,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也难以结合在一起,会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衔接性、递进性的问题,能够有效调节课堂进度,使课堂教学环节得到优化。在导入环节设计问题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化学学习上,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内容的认知。在课堂小结中设计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内容的反思与总结,启发学生思维。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能够针对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学习,但就现阶段的化学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并不高,容易对教师的讲解产生依赖,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会失去自主思考的意识与能力。而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巧妙设计一些问题,能够将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在化学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主动去探究、分析化学知识内容,通过请教教师、與同学讨论等方式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化学思维、探究意识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二、化学课堂的问题设计策略
(1)设计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
化学知识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生活中许多现象都是化学反应的表现。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着手,以生活实例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氧化反应”一部分内容为例,铁生锈、土豆切面变色等现象都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氧化反应。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若是将一根铁管长时间放置到潮湿环境中,铁管周身都会生出铁锈,而若是将之放到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从学生熟知的铁生锈的现象着手去设计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另外,在学生回答出铁生锈的问题后,教师可以就生活现象向学生追问:我们要怎样处理铁管才能让它能不生锈呢?学生在思考之后能够想到对其进行钝化处理或者打蜡之后,就能够有效避免铁生锈的现象。教师将生活现象同化学知识内容联系在一起,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内容的理解。
(2)设计推动教学进程发展的问题
高效、生动化学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设计一些能够推进教学进程发展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化学知识内容。所以说,中职化学教师需要根据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些具有衔接性的问题。例如,在讲学“物质的分类”一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内容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培养学生概括整理的能力。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对各个教学环节做好安排,设计好环节衔接的问题内容,将教学内容科学、合理串联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完成对化学知识的过渡与归纳。
(3)设计能激发思维发散的开放性问题
在化学课堂中提出化学问题,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节的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化学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来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开放性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延伸化学知识内容,使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对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大有裨益。
(4)设计体现思维过程的问题链
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水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能够体现思维过程的问题,使学生通过知晓现象、分析现象、解析其本质、梳理整合知识等过程,来完成对化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深化。例如,在“氧化反应”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土豆切面变色的现象,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土豆切面发生变色的时间有多长?这一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若是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还会发生这样的反应吗?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对氧化反应的原因、表现、结果都会有所了解,利于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
结语
总而言之,化学是中职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其学习的难点内容,教师若是想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施向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6):84-85.
[2]陈思滔.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课堂关键性问题设计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10):116-117.
[3]寿立敏,孙海艳.“三步法”在解决化学问题中的应用——基于模型建构法的教学实践探究[J].中学生理科应试,2021(Z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