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化学教学中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寓德育于化学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人生观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化学教学很有必要,意义重大。
  关键词:教育 德育 化学教学
  
  《中学德育大纲》提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指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可见,化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中融入德育教育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紧扣教材、有的放矢的对学
  生进行德育渗透,寓教于“德”。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紧扣教材、合理渗透德育谈谈几点看法。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激励国人奋发图强的思想之源,因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教材中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1、通过介绍中外化学家的爱国故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在化学教学中,贯穿讲述一些科学家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2、通过介绍我国历史和现实的缺憾,激发学生的民族使命感。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屈辱的历史和落后科技的现实,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社会的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知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介绍我国古今辉煌的科技发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古今辉煌的科技发明,不仅是宝贵的物质财富,更是一笔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化学课堂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列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是科学认识活动的方法论。中学化学知识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素材,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应结合学科特点,教会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规律。
  1、物质的观点。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通过跟学生讲述:人类肉眼虽然看不见独立的分子、原子、离子的存在,但它们却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使学生增强了对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2、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但任何矛盾的双方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的。在化学教材中,也蕴涵着许多矛盾。如有机物与无机物、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氧化与还原、酯化与皂化、中和与水解、可逆反应、动态平衡等内容,使学生认识化学变化中处处充满矛盾的运动,但它们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从而引导学生明确“对立统一”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3、运动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条件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也可把运动的观点渗透进去。
  4、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恩格斯指出:“化学可以称为研究物质由于量的变化而发生质变的科学”。
  
  三、人生观教育
  
  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还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有效素材,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科学人生观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1、树立环保意识。环境问题大多与化学科学有关,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应自觉把环境教育融入化学教学中,努力提高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当讲到大气污染、水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是怎样形成及其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时,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的生存,就一定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
  2、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伟大的化学家往往具有顽强的意志,爱迪生在经历了2万多次失败,前后花了20多年的时间,最后终于找到了钨丝,发明了电灯,改变了历史;居里夫人身患血癌,终不言弃,她用“成功路上不是用泪水而是用鲜血铸成”的坚韧,献身科学,两次荣获诺贝尔奖。通过跟学生讲述这些感人的事例,让学生在感动中养成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化学教学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尤其是通过化学实验课堂,对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很有促进作用。在进行化实验时,要告诫每一位同学要从实际出发,要如实地反映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即使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期的现象有出入,测得的数据出了偏差,也不能随意制造事实和修改实验数据。必要时可以通过反复重做实验,以求得真实结果,以此培养树立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态度,
  智力培养和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在化学教学中,要敢于探索,善于实践,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德育教育不仅不会削弱教学效果,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发学生学好科学报效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他文献
背景:  诊断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的主要手段是病毒核酸检测、中和抗体滴度检测和病毒分离,但在很多基层医院并没有条件及时进行这些检查,且单一的实验室病
摘要:提倡学生互评互改习作,让他们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写作能力。着力培养学生互评互改的能力,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作文教学的本身。教师创造师生共评、互改的条件,以此激发学生评文改文的热情,使他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教给学生学法,以教师的导学积极性带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独立学习的人。  关键词:互评互改合作交流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作文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老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创造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使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我通过几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让“双
目的现今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迅速,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细胞类型中以肺腺癌的增加尤为明显。临床发现多为中晚期,手术及放化疗的总体疗效不甚乐观,易出现局
长期以来,作物品种的选育主要是根据作物的株型、穗型和抗逆性等指标进行的。近年来,随着同工酶的研究,国内外不少从这方面开展遗传育种工作,这是育种方面从宏观到微观向分
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导致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数学质量的高低,兴趣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增效减负,学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重要的。    一、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
0引言中国刑警学院校园网络始建于1999年,历经多次升级改造,2015年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校园全覆盖。校园网主干为双核心双万兆互联,主要区域采用万兆上联,其余为双千兆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时代、社会的影子。也就是说,文学创作的冲动和材料都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必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要让作文能够真实地、细致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那怎样培养和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呢?    一、强化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重视观察生活    明白了观察
目的:描述皖南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流行特征,从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月经婚育史及性生活史,个人卫生行为,生殖道感染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妇科检查疾病等方面探讨农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经过教学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    一、激发求知欲望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