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益气活血方口服,每日一剂,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变化及中医证候疗效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及中医证候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方是中医治疗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有效方剂。
【关键词】益气活血;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中医疗法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93-01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容易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气虚血瘀是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机,为了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笔者用益气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35例,并与西药组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70例门诊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75岁,合并有高血压病者20例,合并有糖尿病者6例,合并有血脂异常者10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76岁,合并合并有高血压病者22例,有合并有糖尿病者8例,合并有血脂异常者12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诊断标准
稳定型心绞痛西医诊断符合均符合《内科学》第七版[1]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标准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符合中医胸痹心痛诊断及属于气虚血瘀证型。并排除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塞、重度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以及合并有肺部、肝脏、肾脏、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等。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基础上予西医常规治疗,如口服扩冠、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调脂、稳定粥样斑块治疗。对照组只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与自拟益活血方,组方:炙黄芪30g、红参 10g、白术12g、淮山12g、丹参15g、三七3g(分二次水冲服)、当归9g、川芎12g、全瓜蒌15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可随证加减,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急性发作者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
1.4 观察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须观察心绞痛发作的次数、诱因、持续时间,以及中医症状如胸痛或胸闷、气短、乏力、心悸、头晕、睡眠、饮食、面色、自汗、舌象、脉象等变化。每周定期做心电图观察ST-T变化。治疗前后须行常规的血、尿、大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检测。本研究将心绞痛发作、心电图变化以及中医证候疗效改变作为观察指标。
1.5 疗效判定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心绞痛症状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胸痛、胸闷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胸痛、胸闷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少;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恢复至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ST段的降低经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治疗后ST段降低加重,T波加深,或T波由平坦变为倒置。
证候积分主症无为0分,轻为2分,中为4分,重为6分。中医证候疗效标准: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n≥70%,有效n≥30%但<70%,无效n<30%。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7.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 χ2检验。
3 讨论
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老年体弱,正气虚弱,气虚日久易致血行不畅,瘀血痹阻心脉,而产生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症状。现代的中医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冠心病主要的证候特点为气虚血瘀,益气活血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方法。自拟益气活血方主要由黄芪、红参、白术、淮山、丹参、三七、当归、川芎、瓜蒌组成。方中黄芪、红参、白术、淮山益气养心,三七活血化瘀通脉,当归、丹参养血活血,川芎行气活血止痛,瓜蒌宽胸理气、化痰散结。诸药相伍有扶正益气,活血化瘀之效,标本兼治。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认为,黄芪、人参可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功效,丹参、三七、当归、川芎具有扩张冠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3]。本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方对缓解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情况有明显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其机理可能与方中诸药扩张冠脉、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及抗血小板聚集有关。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 南 山.内 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 282.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本)》[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3] 董昆由,王秀琴,董凡。现代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92-539.
【关键词】益气活血;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中医疗法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93-01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容易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气虚血瘀是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机,为了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笔者用益气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35例,并与西药组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70例门诊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75岁,合并有高血压病者20例,合并有糖尿病者6例,合并有血脂异常者10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76岁,合并合并有高血压病者22例,有合并有糖尿病者8例,合并有血脂异常者12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诊断标准
稳定型心绞痛西医诊断符合均符合《内科学》第七版[1]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标准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符合中医胸痹心痛诊断及属于气虚血瘀证型。并排除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塞、重度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以及合并有肺部、肝脏、肾脏、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等。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基础上予西医常规治疗,如口服扩冠、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调脂、稳定粥样斑块治疗。对照组只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与自拟益活血方,组方:炙黄芪30g、红参 10g、白术12g、淮山12g、丹参15g、三七3g(分二次水冲服)、当归9g、川芎12g、全瓜蒌15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可随证加减,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急性发作者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
1.4 观察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须观察心绞痛发作的次数、诱因、持续时间,以及中医症状如胸痛或胸闷、气短、乏力、心悸、头晕、睡眠、饮食、面色、自汗、舌象、脉象等变化。每周定期做心电图观察ST-T变化。治疗前后须行常规的血、尿、大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检测。本研究将心绞痛发作、心电图变化以及中医证候疗效改变作为观察指标。
1.5 疗效判定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心绞痛症状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胸痛、胸闷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胸痛、胸闷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少;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恢复至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ST段的降低经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治疗后ST段降低加重,T波加深,或T波由平坦变为倒置。
证候积分主症无为0分,轻为2分,中为4分,重为6分。中医证候疗效标准: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n≥70%,有效n≥30%但<70%,无效n<30%。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7.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 χ2检验。
3 讨论
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老年体弱,正气虚弱,气虚日久易致血行不畅,瘀血痹阻心脉,而产生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症状。现代的中医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冠心病主要的证候特点为气虚血瘀,益气活血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方法。自拟益气活血方主要由黄芪、红参、白术、淮山、丹参、三七、当归、川芎、瓜蒌组成。方中黄芪、红参、白术、淮山益气养心,三七活血化瘀通脉,当归、丹参养血活血,川芎行气活血止痛,瓜蒌宽胸理气、化痰散结。诸药相伍有扶正益气,活血化瘀之效,标本兼治。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认为,黄芪、人参可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功效,丹参、三七、当归、川芎具有扩张冠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3]。本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方对缓解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情况有明显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其机理可能与方中诸药扩张冠脉、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及抗血小板聚集有关。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 南 山.内 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 282.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本)》[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3] 董昆由,王秀琴,董凡。现代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9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