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学理念下的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under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掌握和熟练运用古典诗词是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衡量指标,也是加强初中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谈谈个人的看法。
  1.了解社会环境与作者生平
  诗歌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作者总是选取生活中最有特征、最典型的事物,将丰富的思想感情高度浓缩,融入这些事物之中。作者描绘的事物形象,表现出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和普遍思想意义。深入了解社会背景可以触摸到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应从了解社会背景开始。
  唐建国初期,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大力调整地主阶级内部的关系,限制豪门士族势力,照顾中小地主阶级利益,扩大其政权的阶级基础。一方面废除九品中正制,另一方面推行和完善科举制度,使中小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由于国家统一,唐代出现了两个文化交流,一是南北交流,一是中外交流。这样在社会背景下,诗歌的成就更为突出,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仅《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所录,就有诗人2000多位,诗篇五万一千多首(摘自《中国古代文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由于社会稳定、生活富足,诗人在政治上渴望建功立业,多了辗转求仕的行为,因而产生羁旅乡思、送别友人的情怀。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就是唐代社会生活、诗人价值观的体现。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种敦厚乡间生活和安宁平和的场景,渲染出的一种气氛,一定不是“藩镇割据”、“安史之乱”的社会生活的情景。中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社会生活感受能力,通过环境的体会,对古典诗词的感触也许会更深。因此,对社会环境的了解,直接影响对诗词的赏析程度。中学生赏析古典诗词必须从了解社会环境开始。
  文学作品的出现,缘于作者的创作欲望,诗词也不例外,正所谓“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现”。创作欲望来自作者的生活经历及思想感情。赏析诗词,只有对作者的生平、生存环境、思想感情、政治抱负有充分的了解,才不会断章取义,才可以准确把握诗词风格和思想感情。李白一生经历丰富,5—25岁蜀中游历,26—42岁远游求仕,42—44岁长安三年,45—55岁再次漫游,55—62岁身经战乱。丰富的经历,造就了他较复杂的思想,儒、道、侠兼有。他的诗,有的揭露污浊的社会现实、批判黑暗政治,有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画卷,有的关怀祖国命运、渴望建功立业,有的反抗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生活,也有反映人民生活、同情人民疾苦的篇章(摘自《中国古代文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入选教材的有《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描绘壮丽的祖国河山,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赏析李白的诗,要将他当时的生活感受和社会环境相结合。孟郊前妻早死,三子夭折,仕途坎坷,家境凄苦,所以孟郊的诗突出的内容是反映并同情百姓生活的贫苦。家庭的变故,让他更在意亲人之间的骨肉之情。他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百年来引起人们的共鸣。李白和孟郊不同时期的诗,既是他们生活情感的实录,又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
  我们不了解李白孟郊的生平,妄加评析,对诗的体会必然是浅薄的。我总是引导学生详细地了解作者的生平,借此加深学生对作者、社会环境、诗词思想感情的理解。
  2.加强诵读,积累古诗词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不反复诵读,如何体会得出?只有反复吟诵,才有可能把握诗词的感情脉搏,理解诗词要表达的中心。但“一口却吃不成胖子”,古诗词的教学不似一夜春雨、杏花满树般快捷,它需一点一滴地积累沉淀,积小流才能成江海,到达一定程度时,实现“质”的飞跃。当然,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宝贵、最精彩的部分,而作为语文老师,还有诸多的语文教学任务等着我们完成,因此我们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个条件大量积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语文老师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古诗词的好习惯。如:每节语文课前由语文课代表在黑板一侧抄好一首诗词,语文课预备铃一响,由课代表带领大家反复朗读,每堂语文课把师生相互问好的时间改成让全体学生齐背这首古诗词,开始先由教师赏析,后来逐渐转变为学生赏析,为学生提供大胆展示自己的空间,使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得以提高。利用这短暂的课前几分钟,学生每周可熟记并理解两三首诗词,日积月累,就是一笔不小的古诗词财富。当然靠课前这几分钟学远远不够。我还要求学生每人自制诗词卡片,一面抄写题目、作者,另一面抄写古诗词文。每天晨读时,要求学生相互抽查背诵,温故而知新。下课时,四个同学一组还可以打诗词牌,即每人依次摸牌,看到题目、作者的则背诵诗词文,看到诗词文的则说出题目、作者,答不出则让下一个同学答。这样既积累了古诗词,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3.朗读感受,深化理解
  朗读是学生走进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也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可以亲身体味到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雄浑,李清照的婉约。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读者必须以细腻的体会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咀嚼、品味诗歌,而朗读恰恰是捕捉诗歌表现的微妙情感变化的一种良好方法。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有效赏析和理解诗歌。教师可以在诗歌教学之前,让同学们把聆听名家配音朗诵作为新课的切入点,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在朗读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体会诗歌蕴涵的超越时空的喜、怒、哀、乐,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只有通过朗读,而且是大声朗读,才能体味出诗歌中无限的意味。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胡跃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析.
  [3]孙月梅.对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的摸索.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考几何综合题常以几何图形为载体去考查几何或函数,并以动态几何或数学活动两大类的题型出现.作者以参与命制的福建省莆田市近年来的中考质检与中考试卷中的几何综合题为例,对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方式进行试题评析与命题反思,从而对初中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中考几何综合题 数学活动 评析反思 教学启示    中考数学试卷应继续加强对问题形成过程的考查,这样做有
摘 要: 语言符号一直是语言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语言学家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加以详细阐述和论证。本文在认知语用学框架下,从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出发,详细剖析语言符号产生及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认知语用基础和特点,进一步说明关联理论为探讨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路径,更为深刻地揭示人类认知与语言符号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 语言符号 认知语用学 关联理论 交际原则
摘 要: 《觉醒》中的埃德纳在灵魂与肉体觉醒之后,踏上了追求独立与自主之路。但她的死亡并不是失败后绝望的选择,而是一种无意识的对大海呼唤的回应。大海既象征死亡又象征新生,融入大海使她得到新生。  关键词: 小说《觉醒》 埃德纳 抗争 呼唤 新生    小说《觉醒》叙述了埃德纳从一个传统的,没有自我意识的家庭主妇逐步成长为追求自我存在,具有现代意识女性的过程。然而她的行
摘 要: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对接。本文通过分析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因素上的差异,探讨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的优化使用,消除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造成的一些障碍。  关键词: 汉英文化差异 翻译策略 优化利用    一、汉英文化差异不容忽视  本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一词的定义第一条,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
摘 要: 数字技术在图书馆全面的应用给图书馆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变化,在这种变化过程中,由于读者对资源获取的方式发生改变引起了资源利用的变化,因此图书馆应当根据新的条件调整相关建设,其基本方向就是减少纸质资源的副本量,加大电子资源的采购,完善共享资源的建设,加强自有资源建设,同时加强图书馆的休闲娱乐功能实现教育功能,减少电子阅览室等利用率低的场所。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资源建设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各种推陈出新的课堂形式背后,教师再次遭遇教学内容确定性的挑战:什么是语文的教学内容?如何确定语文的教学内容?文章认为,应该追本溯源,从探究语文课程的性质出发,将挖掘教材的价值与提高学生的素养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标准。  关键词: 职专语文教学 确定性 不确定性    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即“教什么”。文选单元式教材由一篇篇既
高中教育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这种具有鲜明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定位,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工具化倾向,对当前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下面我就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谈谈建议。  1.实施探究式教学  1.1营造探索学习的环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