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数学相对抽象且枯燥,但做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着德育因素. 而且,数学是学校中的主课,通过数学教学渗透德育,开发数学学科德育功能,显得尤其重要. 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挖掘数学教材,拓宽德育思路
  (一)用数学文化“感染”学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都洋溢着对数学教育的文化要求.
  案例 “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
  预习作业:回家向家长了解《九九歌》,可以唱一唱,了解其中的意思.
  课前播放《九九歌》视频.
  课尾:呼应课前预习题,学生齐读:“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师提问:“一九”有多少天?当“三九”结束时,一共过了多少天?第72天在第几九呢?
  课前设计预习单的《九九歌》,课中播放视频,课尾设计提问《九九歌》中几句歌词的意思,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了数学文化的魅力,而且运用到了实践生活中,这样设计,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二)用“数学美”陶冶学生
  孔子说:“习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数学美的展示,感染学生,提升他们的人格品味.
  数字美:阿拉伯数字本身便有着极美的形象:1像铅笔细长条,2像小鸭水中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摇……瞧,多么生动的儿歌,多么美的数字.
  符号美:“=”(等于号)两条同样长短的平行线,表达了运算结果的唯一性,体现了数学科学的清晰与精确.
  图形美:几何形体中那些优美的图案更是令人赏心悦目. “有趣的七巧板”一课中,我用课件展示了用七巧板拼出的小猫、小狗、帆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尽情的展示图形美.
  对称美:分与合是对称的,加与减、乘与除……它们成对地出现,显得稳定、和谐、协调、平衡,真是奇妙动人.
  二、结合教学过程,提升德育内涵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不是让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一种说教,而是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追求的是德育和智育的有机融合. 来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 “1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1”.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身边的事物说说你心中的“1”吗?
  (老师用期待的目光扫视着全班同学,小手一个个举起来了)
  生1:我们教室里有“1”块黑板.
  生2:我今天穿了“1”条漂亮的裙子.
  生3:我买了“1”块橡皮.
  生4:报告老师,我们班只有“1”名同学从来不举手.
  (全班哗然,目光一齐投向那个一直低着头的小男孩)
  师(略有所思,然后高兴地):你真是一个仔细观察、关心同学的好孩子.
  (这时,同学们的注意力又集中到刚才发言的那名同学身上,脸上都露出羡慕的神色. 课堂上出现了片刻的平静)
  (也许是受这种特殊气氛的感染,只见那小男孩缓缓地举起了右手)
  师(兴奋地):欢迎××同学发言.
  生:我是“1”个孤儿,我想有“1”个温暖的家.
  师(带头鼓起了掌):说得真好,连用了两个“1”,同学们能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吗?
  生5:你有“1”个好朋友,那就是我.
  生6:你有“1”个关心你的老师.
  生7:你有“1”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
  三、培养数学自信,丰富德育内容
  打开孩子的智慧之门,心灵之门,让学生领略数学的风采,就要培养孩子对数学的自信.
  案例 船长的年龄
  一位法国教育心理专家曾给上海的孩子出了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的年纪有多大?结果有90%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86 - 34 = 52(岁),10%的学生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 当然,这10%的同学答对了.
  “船长的年龄”问题,学生之所以这么回答,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所有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这非常可怕!我们要大力呼吁: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按照苏联数学家辛钦的说法:数学每天在解决困难,要证明,要计算,要绝对准确,要符合逻辑. 因而,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尊重事实,不感情用事;思辨分析,不混淆是非;严谨推理,不违背逻辑.
  四、开展数学活动,创新德育方法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比如课前5分钟的“数学小故事”、 课后撰写数学日记,比如在教学“认识=,<,>”一课时,我讲了“=”的由来,接着,让学生模仿我,自己搜集资料来讲数学小故事. 还有藕塘小学的校本课程,藕塘小学农学院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的学生坚持每周写数学日记.
  德育的渗透应是自然的、朴实的、真切的,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优雅,随着教师的语言、教师的眼神、教师的欣赏沁入学生的心田,随着教师情景的创设、例题的出示,练习的设计使学生受到熏陶.
其他文献
案例描述  一、激发探究  小朋友喜欢看天线宝宝吗?(喜欢)老师也喜欢看,给你们讲一个他们的故事好吗?一天,阿颇、拉拉和帝西一起看到一头又大又美丽的大象,心里高兴极了,回来告诉了太阳宝宝,帝西说:“大象长着一条长长的鼻子,像钩子,还有两只大耳朵. ”拉拉说:“不对,大象就像一道高高的墙壁,下面有四根柱子. ”阿颇说:“大象就像我们的屁股,还有尾巴呢!”太阳宝宝越听越奇怪,就问:“到底看到了几头大象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宇宙之大,数学无处不在,凡是出现“量”的地方就少不了用数学,凡是出现“形”的地方也少不了用数学。  据报道,北京有一名14岁的小女孩,为了帮助一位卖牛奶的老太太达到收益最大化,她通过大量的统计、调查,设计了一套方案,使老太太每个月可以多赚几十元。小女孩的行为就是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最好例子。  数学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教育家卢梭认为:数学应让学生从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全新的数学教学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数学的理论是来自于扎实的生活基础,又在应用中反馈、作用于生活,本文将从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角度,针对数学课程中百分数的教学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百分数教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若想做到数学课程的有效教学就必须结合生活实际,生活是思维赖以生存的土壤,我们只有把数学理论中的公式和解题思路与生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照顾全体又要针对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本人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认为“学困生”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现谈几点探索,愿与大家共勉。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与其拉着马儿喝水。不如让其感到口渴。”兴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这是华罗庚对数学的精辟描述.然而如今我们耳边却响起了很多曾经的佼佼者“数学是枯燥、乏味,冷冰冰的,尽是抽象的符号的堆积,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的抱怨声.究其原因有教育、教学观的偏差、师生观的弊端和评价观的束缚等,其根源在于数学教育对生命的漠视,这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真.因此,构建融入新课程
【摘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思维是创新的关键. 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正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本文从营造兴趣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活动和指导正确方法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程对我们数学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
在初三复习课中,试卷讲评课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据笔者调查发现,在目前的试卷讲评课中,大多数教师独揽试卷讲评大权,按照自己的理解重点或全部讲解一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现成答案的地位。很少有机会参与或独立完成某一个问题的解决。而事后,不少教师又常常抱怨学生考过的题目仍然不会。造成这种复习效率不高的原因何在?除了学习新知识遇到障碍外。试卷的“善后”处理也有问题。  众所周知,试卷中的题目大多具有典型
【摘要】 总复习是初中三年的数学教学中的最后一环,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总结归纳,提升对知识的总体认识,使得学生的数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初三复习是总结归纳,也是查缺补漏. 本文主要讨论了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教学安排.   【关键词】 数学;初中;高效;复习    一、根据教学大纲,精心安排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纷繁复杂,因此,安排初中数学总复习计划时,为了全面复习
【提要】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很多现实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放开,一些陈旧的教学思想既束缚着教师也束缚着学生,一些教师不离口的所谓的“自主”不外乎是教师控制下的假“自主”,请还学生真正的“自主”.  【关键词】 自主;尝试;探索;反思;转变  教师的“主体”性教学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当今教改的两大热门话题,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新课程实施所面临的两大现实问题. 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句话说明了开头的重要性,而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如果头开得好,学生们会甘之如饴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因此,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新课导入环节. 通过导入环节,巧妙地引导学生探究新知;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之苦转化为追求成功之乐.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设计导入环节,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呢?  一、巧设悬念,精心设疑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