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一)现实背景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表现、心理素质状况,既关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幸福美满,又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生理、心理尚不成熟,没有什么社会阅历,且身处社会大变革时代,面对日益繁杂的社会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面临学习、交往、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青少年有学习、情绪、行为障碍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的达到了3000多万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2005)由此可见,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千家万户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紧迫的社会问题。小学教育任重道远,如何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加强和创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协助小学生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品质和挫折容忍力,在急速转变的社会中获得正面的发展,积极适应社会,健康成长,是我们小学教育迫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问题。
(二)理论背景
“优势视角”是积极心理学属性下的一个工作理念。在优势视角的影响下,心理工作者或者教师不再关注个体问题背后的原因,而是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将所谓的“问题者”看作一个更加立体的个体,将个人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联系,在探索个体出现某种行为的原因时挖掘个体本身的能力和优势,引导其发现自身的潜在的能力,并且发展出积极的应对生活困难的策略。
优势视角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的,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用优势视角作为工作价值的工作者相信人们天生具有一种能力,即通过利用他们自身的自然资源来改变自身的能力。优势视角着重于挖掘个体自身的优点,帮助个体认识其优势,从而达到解决个体外在或潜在的问题。其基本假设有三个方面:(1)相信人可以改变,每个人都有尊严和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2)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并具有在困难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抗逆力。即便是处在困境中倍受压迫和折磨的个体,也具有他们自己从来都不曾知道的与生俱来的潜在优势。(3)在实践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应该是个体本身及其所在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非问题和症状,改变的重要资源来自于个体自身的优势;个人的经验是一种优势资源。
积极心理学的“优势视角”工作理念,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指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我们以优势视角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正处于逆境中的小学生时,将他们看作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将他们与其家庭环境、年龄、成长经历等联系起来,挖掘其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帮助其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并且创造恰当的条件,比如搭建歌唱比赛、书法比赛、担任班干部等平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关怀,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掌握解决问题和管理情绪等能力后,帮助个体发现其自身的潜能,并将潜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从而发展出积极的应对困境、度过逆境的策略和能力,也就是抗逆力。因此我们假设,以优势视角看待个体,创造积极的条件促进个体潜能的发展,有助于抗逆力的提升。
为此,我们以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心理、抗逆力的优势视角理论为基础,以小学生抗逆力培养为主题,开展本课题的探索研究。
二、研究思路、目的和重点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采用面向全体,发展性干预与预防性结合的方法,以优势视角为取向,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发展,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抗逆力,并以抗逆培养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为指引,挖掘更多培养抗逆力的路径。
(二)研究目的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追求个性发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2.建设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教师的理论水平,组织教师学习优势视角、多元智能理论、抗逆力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学习小学生心理辅导知识,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对抗逆力和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提高辅导学生的技能和技术,提升对学生的心理需求的敏觉性,促进教师重视对学生抗逆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并且自主地渗透到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培养一批有着心理辅导理论知识和心理辅导能力的教师。
3.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利用优势智能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同时提升学生的效能感。
4.通过设置家校互动营、助残助困、逆境体验等活动,增强学生与家长、社会、同学以及教师之间的联系;通过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家庭咨询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情感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从而提升学生的信念,进而全面提升本校学生的抗逆力。
5.开发校本课程,积累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将学科教学与抗逆力的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互融合,形成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辅导系统。
(三)研究重点
1.小学生抗逆力的现状调查和培养途径研究。
2.学科教学与抗逆力的培养与提升研究。
3.教师队伍心理教育理论水平的养成与提升研究。
4.小学生个性化发展中的优势智能的开发研究。
5.多元化教学和多元化评价方式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广州市越秀区1~6年级小学生1100名,其中男生561人,女生449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课题组成员搜集、整理和阅读国内外关于多元智能理论、优势视角、个性化发展、抗逆力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文献,借鉴其相关理论、实践经验和优秀案例。
2.问卷调查法。
在研究前期,采用具有代表性的量表,通过抗逆力的三要素效能感、乐观感以及联系感,了解学生的抗逆力现状,筛选出处于危急状态的学生进行干预,并根据学生抗逆力的现状,调整学科教学方法,寻找提升抗逆力的途径。在研究后期,采用相同的问卷进行后测,比较后测的数据与前测的数据,分析研究的成效。
四、结论与建议
1.本校学生的抗逆力水平总体上处于良好的状态,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同学正处于发展需要的阶段,希望得到外界的帮助。
2.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其辅导方式和辅导重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和共性发展问题决定。低年级学生更适合适应性的辅导,高年级学生适合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辅导。
3.情感温暖式的教养方式有助于抗逆力的培养。
4.适当的环境和教育引导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未被发掘的能力。
5.以优势视角看待行为或者发展状态,并且创造被尊重、被赞赏等良好的环境,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发展,发挥和提升潜能,促进抗逆力的提升。
(一)现实背景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表现、心理素质状况,既关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幸福美满,又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生理、心理尚不成熟,没有什么社会阅历,且身处社会大变革时代,面对日益繁杂的社会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面临学习、交往、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青少年有学习、情绪、行为障碍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的达到了3000多万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2005)由此可见,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千家万户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紧迫的社会问题。小学教育任重道远,如何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加强和创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协助小学生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品质和挫折容忍力,在急速转变的社会中获得正面的发展,积极适应社会,健康成长,是我们小学教育迫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问题。
(二)理论背景
“优势视角”是积极心理学属性下的一个工作理念。在优势视角的影响下,心理工作者或者教师不再关注个体问题背后的原因,而是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将所谓的“问题者”看作一个更加立体的个体,将个人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联系,在探索个体出现某种行为的原因时挖掘个体本身的能力和优势,引导其发现自身的潜在的能力,并且发展出积极的应对生活困难的策略。
优势视角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的,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用优势视角作为工作价值的工作者相信人们天生具有一种能力,即通过利用他们自身的自然资源来改变自身的能力。优势视角着重于挖掘个体自身的优点,帮助个体认识其优势,从而达到解决个体外在或潜在的问题。其基本假设有三个方面:(1)相信人可以改变,每个人都有尊严和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2)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并具有在困难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抗逆力。即便是处在困境中倍受压迫和折磨的个体,也具有他们自己从来都不曾知道的与生俱来的潜在优势。(3)在实践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应该是个体本身及其所在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非问题和症状,改变的重要资源来自于个体自身的优势;个人的经验是一种优势资源。
积极心理学的“优势视角”工作理念,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指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我们以优势视角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正处于逆境中的小学生时,将他们看作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将他们与其家庭环境、年龄、成长经历等联系起来,挖掘其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帮助其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并且创造恰当的条件,比如搭建歌唱比赛、书法比赛、担任班干部等平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关怀,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掌握解决问题和管理情绪等能力后,帮助个体发现其自身的潜能,并将潜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从而发展出积极的应对困境、度过逆境的策略和能力,也就是抗逆力。因此我们假设,以优势视角看待个体,创造积极的条件促进个体潜能的发展,有助于抗逆力的提升。
为此,我们以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心理、抗逆力的优势视角理论为基础,以小学生抗逆力培养为主题,开展本课题的探索研究。
二、研究思路、目的和重点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采用面向全体,发展性干预与预防性结合的方法,以优势视角为取向,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发展,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抗逆力,并以抗逆培养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为指引,挖掘更多培养抗逆力的路径。
(二)研究目的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追求个性发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2.建设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教师的理论水平,组织教师学习优势视角、多元智能理论、抗逆力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学习小学生心理辅导知识,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对抗逆力和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提高辅导学生的技能和技术,提升对学生的心理需求的敏觉性,促进教师重视对学生抗逆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并且自主地渗透到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培养一批有着心理辅导理论知识和心理辅导能力的教师。
3.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利用优势智能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同时提升学生的效能感。
4.通过设置家校互动营、助残助困、逆境体验等活动,增强学生与家长、社会、同学以及教师之间的联系;通过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家庭咨询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情感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从而提升学生的信念,进而全面提升本校学生的抗逆力。
5.开发校本课程,积累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将学科教学与抗逆力的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互融合,形成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辅导系统。
(三)研究重点
1.小学生抗逆力的现状调查和培养途径研究。
2.学科教学与抗逆力的培养与提升研究。
3.教师队伍心理教育理论水平的养成与提升研究。
4.小学生个性化发展中的优势智能的开发研究。
5.多元化教学和多元化评价方式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广州市越秀区1~6年级小学生1100名,其中男生561人,女生449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课题组成员搜集、整理和阅读国内外关于多元智能理论、优势视角、个性化发展、抗逆力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文献,借鉴其相关理论、实践经验和优秀案例。
2.问卷调查法。
在研究前期,采用具有代表性的量表,通过抗逆力的三要素效能感、乐观感以及联系感,了解学生的抗逆力现状,筛选出处于危急状态的学生进行干预,并根据学生抗逆力的现状,调整学科教学方法,寻找提升抗逆力的途径。在研究后期,采用相同的问卷进行后测,比较后测的数据与前测的数据,分析研究的成效。
四、结论与建议
1.本校学生的抗逆力水平总体上处于良好的状态,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同学正处于发展需要的阶段,希望得到外界的帮助。
2.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其辅导方式和辅导重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和共性发展问题决定。低年级学生更适合适应性的辅导,高年级学生适合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辅导。
3.情感温暖式的教养方式有助于抗逆力的培养。
4.适当的环境和教育引导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未被发掘的能力。
5.以优势视角看待行为或者发展状态,并且创造被尊重、被赞赏等良好的环境,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发展,发挥和提升潜能,促进抗逆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