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歌悠扬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anh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来,校园里流行的都是些近乎疯狂,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的感伤恋歌,这类歌虽格调低下,可学生上课唱,下课唱,个人唱,群体唱,有的学生沉浸在自己的歌幻世界里不思进取,精神颓唐!现象令人堪忧,却又有些无可奈何!怎么办?为什么那些昂扬向上的校园歌曲不能在学生心理占据一席之地?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一 宣传动员,提高审美
  要让学生改变自己的音乐观,必须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但怎样才能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提高音乐素养呢?精心准备后,我在班上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师生对歌。我邀请了几名歌唱得好的教师组成教师队与学生赛歌。比赛开始,学生唱得挺起劲,誓要比赢老师。可唱着唱着,他们感觉有些不对,渐渐没有了起先的神气,最后干脆弃权,拱手认输。为什么呢?原来,我让老师唱的都是那些催人奋进的经典名曲,而学生唱的都是些卿卿我我的流行情歌,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感觉到自己首先在歌唱内容上已经输了,所以越唱越没信心,最后只好认输。我于是趁热打铁,因势利导:流行歌曲虽然通俗易唱,但大多格调低下,缺乏内涵,与我们青年一代奋发向上,健康活泼的气质格格不入,而那些经典名曲和一些健康的校园歌曲则让人精神振奋,催人奋进!至此学生才明白了这次赛歌的目的。“可那歌太难唱了。”有人嘟哝着,“好!那我们自己创作歌曲来唱,好不好?”一听说自己创作歌曲,唱自己的歌,学生一下子来劲了,情绪高涨,各抒己见,最后确定集体创作班歌。 “音乐会”达到了我的预期目的。
  二 集思广益,集体创作
  创作开始,首先作词。我布置任务,一周内学生可以上网查资料,每人写一首词。第二周全体学生当评委,每个学生当众朗读自己的歌词,选出优秀歌词,并把所选歌词,贴在黑板报上,学生课余时间都去朗读、品味、体会,甚至每个人都可以提笔修改,经过几个星期的推敲,最后经全体同学一致同意,正式确定了下面这首歌词:
  “高高鸾峰,耸入云天,美丽峰下,聚集着我们九一班学生。勤奋学习,品德谦恭,性格活泼,体魄健美,校训字字,牢记心间。为驶向知识殿堂,志做优秀学生。”
  填好了词,我又安排由班委会出面特邀音乐教师创作曲谱。曲子谱好了,我也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利用风琴、笛子、二胡等乐器,教学生试唱,同时也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这里情绪不对劲!”“那里唱着别扭!”……学生谈论着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还挺内行:“这里该丰满一些。”“那里跟主题不一致。”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为了慎重起见,我又特邀学校最会唱歌的教师进行试唱。老师激情的演唱,又一次把学生创作的热情推向了高潮。经过数次修改,凝结了全班同学智慧的班歌,终于正式创作成功。
  三 趁热打铁,熟唱班歌
  经过许多次的试唱,学生对班歌已经非常熟悉。我又适时地在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几次班歌演唱竞赛。班歌很快在全班流行,也很快地变为每一位同学引以为豪的行动指南。作用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每天课前唱一遍班歌,精神振奋,学生精神风貌已是迥异于从前。班歌给我们的班级注入了活力,班歌已经成为全班学生的精神支柱。我庆幸自己开展了一次成功的教育活动。
  悠扬的班歌声里,我体味到成功的惬意,回想着我的初衷,本意是改变学生的音乐观,提高学生的音乐格调,现在却有了这许多意料不到的收获。
  首先,班歌的创作,使包容着几十颗纯真心灵的班集体,焕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班歌的创作活动中全班的每位同学都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为班歌的创作出谋划策,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班歌已成为联结学生心灵的纽带,班歌已经成为学生精神内核,激励着学生奋勇争先。有个学生在作文中是这样写的:“一听到班歌,我就好像有一股热血在沸腾的感觉,浑身就有一种使不完的力量。”不难理解,因为班歌是他们用心血凝成的歌,是他们心中的歌。班歌的力量是神奇的。本学期我班的重大事故为零,班级规范分也遥遥领先于同年级各班。我想这大概是这次班歌创作活动效果的最直接的体现吧。
  其次,班歌创作,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又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更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意识。
  音乐素养大大提高,高雅音乐已经流行,经典名曲耳熟能详,就连一些古典名曲如《春江花月夜》,国外名曲《命运交响曲》《斗牛士舞曲》,我们班的学生也能哼上那么几句,欣赏水平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再次,班歌创作活动,也对整个学校的教育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听着我班班歌,那明快的节奏,昂扬的旋律,充满激情的誓言,看着我班学生唱班歌时,那自豪的神情,风发的意气,其他班级纷纷依效,很多班级都有了自己的班歌。奋发向上、勤奋谦恭、开拓创新已成了学校的主旋律,预备铃响后,那嘹亮的班歌声也成了学校的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当然,班歌的创作,也许冲淡了“学习”这个主题。在这期间,学生的各科成绩有所下滑,但磨刀不误砍柴工,班歌的创作已经让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精神奋发昂扬,相信他们会以更豪迈的姿态,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习当中,用自己的行动实现自己的誓言,谱写更灿烂的篇章。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三桥初中)
  责任编辑:周正旺
其他文献
摘 要:立足于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理解课程思政——实践课程思政——助力课程思政三个大的板块进行阐述,以绘本阅读课例为载体,将思政元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作业设置等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融合,从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程思政;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01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类型、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思维品质及数学素养的形成。以苗琳老师“圆的周长”一课为例,从提问有效性方面总结教师课堂提问数据,分析教师课堂表现优缺点,教师能够用得当的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则可起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手段;课
摘 要:在对低年级数学课堂现状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虽然有色彩斑斓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效等,但类似“课中学生看似掌握而课后不甚知晓、讨论虽热烈却浅尝辄止”的现象并不鲜见。针对这样的教学现象,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主张在数学这门学科里,应该构建有意义的课堂,追求注重培养数学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具有发展性的教学。要选择有意义的教学素材,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施用有意义的教学评
[摘 要]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存在许多问题,如对培训的内涵认识不明确、对培训对象不了解、培训模式比较单一等,其解决的方法有:加强与受培训学员的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培训需求,在培训过程中应该重技能,轻理论;重操作,轻知识;重示范,轻讲解。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策略  一、中职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对中职教师培训的内涵认识不明确  承担中职骨干教师培训主体的培训基地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生为本;整理和复习;自主复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9/22-0126-03  设计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平时的整理和复习课教学中,多数教师把教学重点定位在练习环节,重知识巩固,轻能力提升,重反复练习,轻情感体验。这样的复习课,学生只
[摘 要]自西方音乐成型以来,理性与感性这对难以调解的矛盾就一直以各种姿态相互对立着,从最早基督教的宗教理性到后来的反宗教人文主义理性,无论是哪种理性都一直与感性的入侵进行着似乎永无休止的斗争。然而,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理性与感性却得到了暂时的调和,这个时期的音乐将理性的内容与感性的形式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关键词]理性;感性;内容;形式;浪漫主义  一、理性与感性的历史演变  “在希腊神
2011年5月6日,立夏。  今天,我们迎来了夏季的第一天的第一个早晨。  七点不到,阳光却已经强烈得有些晃眼了。照在身上,感觉热烘烘的。银杏树上的叶子已经由淡转浓,由浅变深了。厚厚的冬青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明晃晃的一片。  校园里弥漫着一股青草的香味。三天前,这些小草长得很是恣意。夏天到了,它们生命最旺盛的季节也就到了。但今天,被割草机新割过的草坪上,齐刷刷的小草老老实实地待着,没有了往日的油亮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理解并有效运用新版教材,树立大语音观念,挖掘教材不同板块中的语音教学资源,通过编歌谣、点拍法、创编对话,读划结合、听写结合以及开发英文歌曲与动画资源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可以探索语音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语音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大语音观;语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26-00
摘 要: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存在着缺乏整体性、主题不突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创设情景时宜围绕单元话题,关注整体性;紧扣教学目标,注重简洁性;贴近学生实际,重视真实性。如此可以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教学;情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电子书包是建立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与移动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学习终端,以“箫”一课为例,面向全体学生,利用电子书包,使音乐更有型。通过电子书包的信息数据共享特性使教师能够灵活调整音乐教学步骤和节奏,从而打造出更多元,有效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信息技术;电子书包;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34-0025-03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