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施工行业也一跃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施工企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需求非常大;而相应农村耕地越来越少,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成为建筑行业的生力军。不可否认农民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是也不得不正视他们无论是技能还是个人素质方面,都无法满足施工企业的要求。因此,本文就针对如何提高从事工程施工行业的农民工的素质展开讨论。
关键词:施工企业;农民工;素质
一、施工企业农民工素质现状
(一)文化程度低
现代社会是知识型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益,而城市的产业结构也越来越体现出知识化、技术化的特点,但是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使其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的要求。市場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这对于农民工而言这意味着除了使其无法和谐的融入城市生活外,甚至会导致不同社会阶层的尖锐对立。
(二)精神生活空虚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或者文化观念等方面均有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很少有深入交往。而农民工受到文化素质的限制,精神世界也比较空虚,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内容之余,他们的生活就只剩下吃饭和睡觉,最不济的也就是逛逛陈列着他们买不起的商品的商场,看看临街电视等等。这种单调、乏味的生活很容易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从而表现出行为失范、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对于社会安定来说是一大隐患。
(三)心理素质较差
尽管农民工也认识到自身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在城市就业,以期能慢慢转化为城市居民。但是当他们认识到自己“边缘人”的身份后,就会激发其消极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问题相对比较特殊,具体表现为对城市缺乏爱心,不服从管理及逃避管理等,有些极端的会产生反城市倾向,从而诱发一系列的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
二、提升农民工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的管理体制问题
现在我国财政体制是“各级分灶”的形式,因此一些农民工主要流入地的政府及部门,对于为外地农民工提供教育培训的作法不太认同,认为地方财政支出要用于解决当地的问题;此外,负责对农民工实施教育培训的部门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及农业部,而学校职业教育又属教育部,因此在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教育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权责不清、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教育培训资源问题
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资源还严重不足,但是极为有限的教育资源又非常分散,因此在发挥其资源效益方面就大打折扣。其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严重失衡;其次,城乡二元化结构使得教育培训体系在城乡的发展严重失衡;第三,企业组织有严重的角色缺位;第四,社会教育培训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利用。
(三)教育培训资金问题
资金是保证农民工受培训教育、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没有强大的资金后盾作支撑,农民工的素质提升就无从谈起。但是现在我国财政支出用于农民工培训的比例非常少,远远无法满足当前2亿农民的发展需要;并且尽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企业要针对员工开展必要的职业培训,但是多数建筑企业出于成本考量都没有履行该法定义务。
(四)农民工自身的问题
制约农民工素质提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工自身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纠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农民工的观念相对陈旧,受自然经济思想及小农意识的束缚,大多数农民工目光短浅,认识不到受教育培训的重大意义;其次,经济拮据,没有接受培训的支出,因为他们长年靠出卖体力维持基本的温饱生活,无法拿出多余的来接受教育培训;第三,超时工作使其没有多余的精力与时间参加培训,现在我国大多数工程施工企业的工作时间均不符合劳动法的要求;第四,行业限制,施工企业的职位工作相对简单,使得农民工认识不到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性。正是这些因素打消了农民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其素质的提高。
三、提升工程施工企业农民工素质的策略
(一)设立农民工培训的专项基金
针对农民工培训经费的投入,可以实行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的机制,而补贴农民工培训的经费要落实专款专用。基于施工企业农民工的需求量、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而言,加强农民工的素质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针对农民工培训的专项资金实行统筹安排、专项管理,带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拓宽经费投入的渠道,使得农民工的素质培训得到可靠的资金保证。
(二)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培训的质量
各相关职能部门要针对培训机构的培训项目及计划进行审核与指导,对其培训质量、培训内容做定期的评估与考核,以保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质量,使其健康发展。各培训机构针对自身的内部管理要不断的完善,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细分培训任务,设计针对性强的培训模型,建立农民工培训档案及相应的考核制度等等,从而为施工企业输送更高素质的劳务人员。
(三)激发农民工参加培训的兴趣
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性质不是行政强制性的,而是要通过相关政策的扶持、诱导促使企业及农民工参加培训,引导培训工作向着法制化、规范化及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农民工而言,要让其真正认识到自身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权利及对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引导其自觉的参与培训,从而提升自身的素质;而针对企业而言,也要让其认识到农民工素质提高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而企业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除了物质方面的金钱刺激之外,还要适应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农民工的精神需求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真正的激发员工的潜力,留住优秀的人才。
我国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施工行业也一跃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施工企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需求非常大;而相应农村耕地越来越少,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成为建筑行业的生力军。不可否认农民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是也不得不正视他们无论是技能还是个人素质方面,都无法满足施工企业的要求。因此,本文就针对如何提高从事工程施工行业的农民工的素质展开讨论。
关键词:施工企业;农民工;素质
一、施工企业农民工素质现状
(一)文化程度低
现代社会是知识型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益,而城市的产业结构也越来越体现出知识化、技术化的特点,但是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使其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的要求。市場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这对于农民工而言这意味着除了使其无法和谐的融入城市生活外,甚至会导致不同社会阶层的尖锐对立。
(二)精神生活空虚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或者文化观念等方面均有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很少有深入交往。而农民工受到文化素质的限制,精神世界也比较空虚,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内容之余,他们的生活就只剩下吃饭和睡觉,最不济的也就是逛逛陈列着他们买不起的商品的商场,看看临街电视等等。这种单调、乏味的生活很容易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从而表现出行为失范、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对于社会安定来说是一大隐患。
(三)心理素质较差
尽管农民工也认识到自身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在城市就业,以期能慢慢转化为城市居民。但是当他们认识到自己“边缘人”的身份后,就会激发其消极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问题相对比较特殊,具体表现为对城市缺乏爱心,不服从管理及逃避管理等,有些极端的会产生反城市倾向,从而诱发一系列的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
二、提升农民工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的管理体制问题
现在我国财政体制是“各级分灶”的形式,因此一些农民工主要流入地的政府及部门,对于为外地农民工提供教育培训的作法不太认同,认为地方财政支出要用于解决当地的问题;此外,负责对农民工实施教育培训的部门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及农业部,而学校职业教育又属教育部,因此在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教育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权责不清、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教育培训资源问题
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资源还严重不足,但是极为有限的教育资源又非常分散,因此在发挥其资源效益方面就大打折扣。其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严重失衡;其次,城乡二元化结构使得教育培训体系在城乡的发展严重失衡;第三,企业组织有严重的角色缺位;第四,社会教育培训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利用。
(三)教育培训资金问题
资金是保证农民工受培训教育、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没有强大的资金后盾作支撑,农民工的素质提升就无从谈起。但是现在我国财政支出用于农民工培训的比例非常少,远远无法满足当前2亿农民的发展需要;并且尽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企业要针对员工开展必要的职业培训,但是多数建筑企业出于成本考量都没有履行该法定义务。
(四)农民工自身的问题
制约农民工素质提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工自身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纠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农民工的观念相对陈旧,受自然经济思想及小农意识的束缚,大多数农民工目光短浅,认识不到受教育培训的重大意义;其次,经济拮据,没有接受培训的支出,因为他们长年靠出卖体力维持基本的温饱生活,无法拿出多余的来接受教育培训;第三,超时工作使其没有多余的精力与时间参加培训,现在我国大多数工程施工企业的工作时间均不符合劳动法的要求;第四,行业限制,施工企业的职位工作相对简单,使得农民工认识不到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性。正是这些因素打消了农民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其素质的提高。
三、提升工程施工企业农民工素质的策略
(一)设立农民工培训的专项基金
针对农民工培训经费的投入,可以实行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的机制,而补贴农民工培训的经费要落实专款专用。基于施工企业农民工的需求量、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而言,加强农民工的素质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针对农民工培训的专项资金实行统筹安排、专项管理,带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拓宽经费投入的渠道,使得农民工的素质培训得到可靠的资金保证。
(二)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培训的质量
各相关职能部门要针对培训机构的培训项目及计划进行审核与指导,对其培训质量、培训内容做定期的评估与考核,以保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质量,使其健康发展。各培训机构针对自身的内部管理要不断的完善,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细分培训任务,设计针对性强的培训模型,建立农民工培训档案及相应的考核制度等等,从而为施工企业输送更高素质的劳务人员。
(三)激发农民工参加培训的兴趣
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性质不是行政强制性的,而是要通过相关政策的扶持、诱导促使企业及农民工参加培训,引导培训工作向着法制化、规范化及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农民工而言,要让其真正认识到自身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权利及对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引导其自觉的参与培训,从而提升自身的素质;而针对企业而言,也要让其认识到农民工素质提高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而企业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除了物质方面的金钱刺激之外,还要适应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农民工的精神需求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真正的激发员工的潜力,留住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