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尊重学生是教育本身的应有意义,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探究的一个个课题。满足学生受尊重的心理需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培养自尊与自信,为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
【关键词】尊重;个性;情感;兴趣
孩子是社会民族的希望。我们的祖国要培养一大批有科学文化素质和素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那么就必须从教育抓起。教师是培养人的工程师,肩负着全社会给于的教育重任,是孩子成长中的引导者,所以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中。马卡连柯曾说过一句话:“我们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教育,同样只有尊重学生的老师才能真正教育好学生,也才能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
尊重是希望受到别人承认和赏识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会使人自我价值感增强。小学生正处在稚幼的发展阶段,也正处在开始确立自我价值感的重要阶段,来自他人的尊重是他们确立自尊与自信的重要前提,而自尊、自信是人自我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陶行知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当孩子有记忆起,他就会记得谁喜欢她谁不喜欢她,而且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慢慢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也懂得要自尊了,所以绝不能忽视孩子的这一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作为学校的老师,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尊重他们,关爱他们。
目前,在教育过程中,原有的陈旧教育观还在不时影响干扰着我们的教育教学。一些教师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居高临上,发号施令,要求学生围着自己转,把教育过程完全认为是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教畏之中。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制约着教书育人效果的发挥。笔者认为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不容置疑。但正是这种主导作用形成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它恰恰决定了教师对学生尊重的重要性。因为这种教师的“神圣性”和“主导性”既能使师生交往和谐有效,从而增强教育作用的发挥,又能满足学生受尊重的心理需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培养自尊与自信,为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
因此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尊重学生不但是教育本身的应有意义,而且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探究的一个个课题。
1 尊重学生的自我尊严和人格价值
人作为人的存在就要有人的尊严,要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立等。没有这一切,所谓作为人的存在,实际上是实现不了的。一个合格的教师,懂得要尊重学生人格尊严,首先要率先垂范不干违法的事情,不干违反教育原则的事情,这样的老师才能首先得到学生的尊重。《孟子离娄下》古语说得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生们正处在独立人格形成的时期,他们在期盼受人尊重之时,正学着尊重别人。
教师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也要保护自己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更要教给学生,善于保护自己的方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师生之间是相互尊重的,但偶尔碰到个别调皮的或者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时,一些过火的批评或讥笑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我们老师要耐心,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而且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东西,努力发掘每个孩子美的一方面。这样让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尊重时,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存在,教育才能奏效。
学生的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舞蹈兴趣培训时,我时常听取孩子们的意见,觉得哪个动作跳出来更能展现我们的舞姿。当学生一次次的出去参加比赛或者表演,得到领导和观众的肯定和掌声时,学生们感到激动,受到鼓舞,因为他们觉得自我价值体现出来了。每一个孩子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表现力在慢慢透出来,自信心在慢慢增强,我一直鼓励着孩子们说,没有你们的努力就没有我们得到的肯定和荣誉。对学生人格价值的尊重必将激励学生的其他方面。因此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价值,鼓励学生多去创造一些新的价值,让他们觉得自己在集体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个体。在平时阅读教育资料书籍时,我收集了几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哲理,以供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借鉴: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里,他学会责难;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的环境里,他学会害羞;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的环境里,他学会欣赏、 感激;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的环境里,他学会自信;
如果学生生活在接纳别人的环境里,他学会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的环境里,他学会慷慨。
2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两个人不会生活得完全一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然天赋。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遗传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在身心特征上会表现出和他人的差异。目前,在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智力差异等方面,有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种是不敢承认学生的差异,怕承认了差异会使教师放弃对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另一种是夸大学生的差异,把学习好的学生看作是天资聪颖,将来必会有所成就,把学习不好的学生看作是天生愚钝,是朽木不可雕。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实际上个性突出的学生,身上的缺点也是最明显的。尊重学生的个性不等于只欣赏他们的闪光点,不严格要求学生;而要严格有度,管理有法,对他们的个性缺陷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善于引导。
我们更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差异方面的尊重。有的学生内向、爱静;有的学生外向、好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能强求学生整齐划一地按照老师的意愿行事。有人说,是否爱后进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真正热爱学生的重要尺度。有的学习差,被教师视为“后进生”,有的淘气、顽皮,被视为“后进生”。教师对后进生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要坚信每个后进生都是能够教育好的,因为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各方面都不成熟,可塑性大,只要教师循循善诱,就可以将他们引上健康的人生之路。事实中,有些被认为是“后进生”,其实并不差,他们的创造能力,动手技能、劳动、体育、组织、社交等能力往往表现得很出色。前面例举的在学校曾被教师训斥挖苦的“后进生”已成了乡镇企业领头人。从历史上看,当初被人错当成“后进生”,而后来却成了人才的大有人在。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尽人皆知的“后进生”;轮船发明家富顿上课时总想其他问题,因而被教师训斥;大科学家牛顿上小学时由于热衷创作玩具机器,结果影响了学业成绩……这些例子说明,对待“后进生”千万不能将他们看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闪光点中寻找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从而去尊重学生个性的优点,帮助学生克服个性弱点。
另外,教师还应因学生个性不同产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进行施教。如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只要会唱歌曲,懂得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就可以,但现在学生中有一些已经在课外学习一些器乐或者参加一些合唱队的,他们的基础比其他学生高一点,我就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完成。这样,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他们就不会觉得不自信不敢上课举手发言;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我加深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3 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绝大多数同学对老师的情是真诚的,比如见到老师问声好,每逢节日给老师送上一张贺年卡,老师对这些应该十分尊重。如若把学生高高兴兴的一声“老师好”当作耳边风,他们会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内心不愉快,由此而师生间的感情疏远,以至影响教学。每天早晨踏进校门,就能听到学生的:“老师早”,我也会亲切地回答“你早”或者以微笑来回答,我看到学生听到老师和自己打招呼时,心情都是很开心,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每堂音乐课结束,我都会护送学生走出音乐教室,并跟他们挥手说声“Baybay!”,学生会回应更多的再见声给我,学生觉得老师亲切,老师也会觉得很舒服,把每一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
总之,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关心他们,时刻想着他们,同情他们的痛苦和不幸,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和学习进步,关心他们各方面发展和做人的好坏。师升关系融洽了,交流沟通多了,教学的质量也跟着上去了。所以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与他们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天职。
4 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
兴趣爱好是一个人发展的最大动力。由于社会的竞争激烈,高科技人才的大量需求,很多家长、老师就只重视孩子的文化教育,让孩子顺从我们的教育方向去发展,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我们应该静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他们需要些什么,他们想做些什么。作为老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向和选择,指引他们如何正确地去发展自己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
总之,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师生双边活动中,尊重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手段,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尊重;个性;情感;兴趣
孩子是社会民族的希望。我们的祖国要培养一大批有科学文化素质和素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那么就必须从教育抓起。教师是培养人的工程师,肩负着全社会给于的教育重任,是孩子成长中的引导者,所以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中。马卡连柯曾说过一句话:“我们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教育,同样只有尊重学生的老师才能真正教育好学生,也才能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
尊重是希望受到别人承认和赏识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会使人自我价值感增强。小学生正处在稚幼的发展阶段,也正处在开始确立自我价值感的重要阶段,来自他人的尊重是他们确立自尊与自信的重要前提,而自尊、自信是人自我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陶行知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当孩子有记忆起,他就会记得谁喜欢她谁不喜欢她,而且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慢慢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也懂得要自尊了,所以绝不能忽视孩子的这一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作为学校的老师,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尊重他们,关爱他们。
目前,在教育过程中,原有的陈旧教育观还在不时影响干扰着我们的教育教学。一些教师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居高临上,发号施令,要求学生围着自己转,把教育过程完全认为是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教畏之中。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制约着教书育人效果的发挥。笔者认为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不容置疑。但正是这种主导作用形成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它恰恰决定了教师对学生尊重的重要性。因为这种教师的“神圣性”和“主导性”既能使师生交往和谐有效,从而增强教育作用的发挥,又能满足学生受尊重的心理需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培养自尊与自信,为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
因此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尊重学生不但是教育本身的应有意义,而且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探究的一个个课题。
1 尊重学生的自我尊严和人格价值
人作为人的存在就要有人的尊严,要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立等。没有这一切,所谓作为人的存在,实际上是实现不了的。一个合格的教师,懂得要尊重学生人格尊严,首先要率先垂范不干违法的事情,不干违反教育原则的事情,这样的老师才能首先得到学生的尊重。《孟子离娄下》古语说得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生们正处在独立人格形成的时期,他们在期盼受人尊重之时,正学着尊重别人。
教师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也要保护自己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更要教给学生,善于保护自己的方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师生之间是相互尊重的,但偶尔碰到个别调皮的或者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时,一些过火的批评或讥笑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我们老师要耐心,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而且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东西,努力发掘每个孩子美的一方面。这样让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尊重时,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存在,教育才能奏效。
学生的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舞蹈兴趣培训时,我时常听取孩子们的意见,觉得哪个动作跳出来更能展现我们的舞姿。当学生一次次的出去参加比赛或者表演,得到领导和观众的肯定和掌声时,学生们感到激动,受到鼓舞,因为他们觉得自我价值体现出来了。每一个孩子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表现力在慢慢透出来,自信心在慢慢增强,我一直鼓励着孩子们说,没有你们的努力就没有我们得到的肯定和荣誉。对学生人格价值的尊重必将激励学生的其他方面。因此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价值,鼓励学生多去创造一些新的价值,让他们觉得自己在集体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个体。在平时阅读教育资料书籍时,我收集了几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哲理,以供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借鉴: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里,他学会责难;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的环境里,他学会害羞;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的环境里,他学会欣赏、 感激;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的环境里,他学会自信;
如果学生生活在接纳别人的环境里,他学会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的环境里,他学会慷慨。
2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两个人不会生活得完全一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然天赋。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遗传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在身心特征上会表现出和他人的差异。目前,在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智力差异等方面,有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种是不敢承认学生的差异,怕承认了差异会使教师放弃对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另一种是夸大学生的差异,把学习好的学生看作是天资聪颖,将来必会有所成就,把学习不好的学生看作是天生愚钝,是朽木不可雕。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实际上个性突出的学生,身上的缺点也是最明显的。尊重学生的个性不等于只欣赏他们的闪光点,不严格要求学生;而要严格有度,管理有法,对他们的个性缺陷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善于引导。
我们更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差异方面的尊重。有的学生内向、爱静;有的学生外向、好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能强求学生整齐划一地按照老师的意愿行事。有人说,是否爱后进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真正热爱学生的重要尺度。有的学习差,被教师视为“后进生”,有的淘气、顽皮,被视为“后进生”。教师对后进生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要坚信每个后进生都是能够教育好的,因为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各方面都不成熟,可塑性大,只要教师循循善诱,就可以将他们引上健康的人生之路。事实中,有些被认为是“后进生”,其实并不差,他们的创造能力,动手技能、劳动、体育、组织、社交等能力往往表现得很出色。前面例举的在学校曾被教师训斥挖苦的“后进生”已成了乡镇企业领头人。从历史上看,当初被人错当成“后进生”,而后来却成了人才的大有人在。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尽人皆知的“后进生”;轮船发明家富顿上课时总想其他问题,因而被教师训斥;大科学家牛顿上小学时由于热衷创作玩具机器,结果影响了学业成绩……这些例子说明,对待“后进生”千万不能将他们看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闪光点中寻找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从而去尊重学生个性的优点,帮助学生克服个性弱点。
另外,教师还应因学生个性不同产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进行施教。如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只要会唱歌曲,懂得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就可以,但现在学生中有一些已经在课外学习一些器乐或者参加一些合唱队的,他们的基础比其他学生高一点,我就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完成。这样,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他们就不会觉得不自信不敢上课举手发言;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我加深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3 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
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绝大多数同学对老师的情是真诚的,比如见到老师问声好,每逢节日给老师送上一张贺年卡,老师对这些应该十分尊重。如若把学生高高兴兴的一声“老师好”当作耳边风,他们会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内心不愉快,由此而师生间的感情疏远,以至影响教学。每天早晨踏进校门,就能听到学生的:“老师早”,我也会亲切地回答“你早”或者以微笑来回答,我看到学生听到老师和自己打招呼时,心情都是很开心,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每堂音乐课结束,我都会护送学生走出音乐教室,并跟他们挥手说声“Baybay!”,学生会回应更多的再见声给我,学生觉得老师亲切,老师也会觉得很舒服,把每一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
总之,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关心他们,时刻想着他们,同情他们的痛苦和不幸,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和学习进步,关心他们各方面发展和做人的好坏。师升关系融洽了,交流沟通多了,教学的质量也跟着上去了。所以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与他们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天职。
4 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
兴趣爱好是一个人发展的最大动力。由于社会的竞争激烈,高科技人才的大量需求,很多家长、老师就只重视孩子的文化教育,让孩子顺从我们的教育方向去发展,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我们应该静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他们需要些什么,他们想做些什么。作为老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向和选择,指引他们如何正确地去发展自己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
总之,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师生双边活动中,尊重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手段,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