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推进,通过开发与利用网络学习资源,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聋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认为信息网络是基础,学习资源是核心,有效利用是目的。
在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一些聋校组建了网络学习资源库,通过使用我们发现一些问题:(1)一些聋校采用“拿来主义”办法,自己原创的学习资源较少,照搬普校资源或商业化的资源较多,这些学习资源有的不能适应与满足聋校教学实际需要,有的是大量素材的堆积,可用性较差;(2)聋校网络学习资源开发滞后于普校,这主要因为各地区聋校数量少,相对封闭独立,校际间交流不畅,没有建立共享信息交流平台;(3)一些聋校在开发校本学习资源可谓“舍得大投入”,可是对于学习资源的有效性问题往往认识不足,或缺乏科学的评估,难以发挥学习资源的最大作用。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发挥聋校师生的智慧,整合适合聋校校本特色的网络学习资源,促进聋教育和谐发展。
所谓聋校校本特色的网络学习资源是面向全体聋生,遵循聋校全新的课程观,以聋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和满足聋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聋生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难以得到满足的部分能够得到满足,体现人本化特征,最终达到凭籍特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聋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习资源开发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4个方面的措施:
1 以关注聋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聋校校本学习资源开发要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体现聋校教育的特点,真正满足聋生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开发具有个性化、地方化的校本学习资源,以聋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如果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忽视了学生的存在与需要,忽视了校本学习资源的功能所在,那就失去了资源开发的应有价值。
学习资源的开发要符合聋生心智特点。聋生由于听觉障碍,信息渠道变窄,信息技术社会化程度较低,因此在学习资源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到聋生对资源的易利用性。我在主持“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聋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多媒体辅助聋生教学”平台软件开发中,把课文拍摄成情景视频或进行动画创作,生动地再现课文内容,并配有课文朗读和手语视频,情景交融。这样使聋生的视觉能力得到长足发展,补偿了聋生声音感知的缺陷。在架构校园网学习资源平台时,把“中国手语”在线查询系统、“聋生语言康复训练与评估”数据等栏目作为特色资源来建设,在设计理念上以聋生认知规律为出发点,在技术开发上以聋生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为支撑,在资源创建方面参照《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规范》统一各种素材标准。
2 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专业水平为基点
聋校校本网络学习资源是指聋校自行规划、设计、创建的学习资源,开发的主体队伍是教师。高素质的教师才有助于“特色”学习资源的形成与发展,要保证校本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建立资源开发队伍是关键。学习资源开发要赋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开发的同时,也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水平。如果只注重校本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开发队伍的培养,最后只能是只开“花”不结“果”。
聋校教师要开发出优质学习资源,要从两个层面入手,在理论层面上要加强对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的理论学习,掌握媒体传播理论、程序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这些基本理论是教师教育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才能保证学习资源开发的正确方向。在实践层面上,一是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教师高效参与决定了学习资源开发的质量与效果。二是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高对媒体的使用与开发水平,还要结合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应用软件,通过教师参与学习资源的研制,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水平的提高。
3 以师生共建形成创新资源为特色
一个理想的校本网络学习资源库,不仅是帮助教师“教”,更重要的是帮助聋生“学”。教师“教”的目的是引导聋生主动的“学”。在师生共同参与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聋生在搜集、处理视频、图形、图片、动画等多媒体信息时,扩大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了对感官的有效刺激,信息技术将无法用手语表达的一些内隐信息外化出来,唤醒了聋生头脑中的感性经验,帮助他们理解所学内容,同时激发了聋生学习主动性,为聋生自主学习探究提供帮助。例如:我校在学习资源开发中充分发挥聋生的能动性,让聋生通过网络、DV、数码相机、手机等科技手段,创建了大量有校本特色的学习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经验。
教师在开发学习资源时,要注重对学习资源开发的评价与反思,不能把资源开发理解为数量上的累加,而应重视质量上的求精,更应是深层次的资源开发。既要充分开发并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显性资源,更要重视利用教师与聋生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过程中生成的发现、体验等隐性的活动学习资源,注重聋生的不同差异,在真实生活中本土转化,生成校本特色学习资源。
4 以反馈校正、循序渐进为机制
特殊教育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精益求精,与时俱进。随着课程理论的发展,信息技术手段的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层次的延伸,在聋校学习资源开发的进程中,应不断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研究反馈信息,校正资源开发方向,坚持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各种网络学习资源的价值比较,遴选出对聋生最有价值的网络资源,让他们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尽可能多的有用知识。我校刚开始资源开发时,注重资源开发的大而全,结果在应用中发现,聋生在海量的资源里漫游,难以把握有价值的信息;有的聋生出现认知超载,目标定位不准。后来我们结合聋生认知规律,针对教学实际,注重分析聋生提供的反馈信息,资源开发从大而全转向精而实,较好地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
实践证明,聋校校本网络学习资源开发为聋教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习资源的丰富性、有效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对转变课程的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在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一些聋校组建了网络学习资源库,通过使用我们发现一些问题:(1)一些聋校采用“拿来主义”办法,自己原创的学习资源较少,照搬普校资源或商业化的资源较多,这些学习资源有的不能适应与满足聋校教学实际需要,有的是大量素材的堆积,可用性较差;(2)聋校网络学习资源开发滞后于普校,这主要因为各地区聋校数量少,相对封闭独立,校际间交流不畅,没有建立共享信息交流平台;(3)一些聋校在开发校本学习资源可谓“舍得大投入”,可是对于学习资源的有效性问题往往认识不足,或缺乏科学的评估,难以发挥学习资源的最大作用。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发挥聋校师生的智慧,整合适合聋校校本特色的网络学习资源,促进聋教育和谐发展。
所谓聋校校本特色的网络学习资源是面向全体聋生,遵循聋校全新的课程观,以聋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和满足聋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聋生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难以得到满足的部分能够得到满足,体现人本化特征,最终达到凭籍特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聋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习资源开发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4个方面的措施:
1 以关注聋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聋校校本学习资源开发要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体现聋校教育的特点,真正满足聋生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开发具有个性化、地方化的校本学习资源,以聋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如果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忽视了学生的存在与需要,忽视了校本学习资源的功能所在,那就失去了资源开发的应有价值。
学习资源的开发要符合聋生心智特点。聋生由于听觉障碍,信息渠道变窄,信息技术社会化程度较低,因此在学习资源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到聋生对资源的易利用性。我在主持“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聋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多媒体辅助聋生教学”平台软件开发中,把课文拍摄成情景视频或进行动画创作,生动地再现课文内容,并配有课文朗读和手语视频,情景交融。这样使聋生的视觉能力得到长足发展,补偿了聋生声音感知的缺陷。在架构校园网学习资源平台时,把“中国手语”在线查询系统、“聋生语言康复训练与评估”数据等栏目作为特色资源来建设,在设计理念上以聋生认知规律为出发点,在技术开发上以聋生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为支撑,在资源创建方面参照《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规范》统一各种素材标准。
2 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专业水平为基点
聋校校本网络学习资源是指聋校自行规划、设计、创建的学习资源,开发的主体队伍是教师。高素质的教师才有助于“特色”学习资源的形成与发展,要保证校本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建立资源开发队伍是关键。学习资源开发要赋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开发的同时,也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水平。如果只注重校本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开发队伍的培养,最后只能是只开“花”不结“果”。
聋校教师要开发出优质学习资源,要从两个层面入手,在理论层面上要加强对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的理论学习,掌握媒体传播理论、程序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这些基本理论是教师教育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才能保证学习资源开发的正确方向。在实践层面上,一是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教师高效参与决定了学习资源开发的质量与效果。二是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高对媒体的使用与开发水平,还要结合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应用软件,通过教师参与学习资源的研制,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水平的提高。
3 以师生共建形成创新资源为特色
一个理想的校本网络学习资源库,不仅是帮助教师“教”,更重要的是帮助聋生“学”。教师“教”的目的是引导聋生主动的“学”。在师生共同参与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聋生在搜集、处理视频、图形、图片、动画等多媒体信息时,扩大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了对感官的有效刺激,信息技术将无法用手语表达的一些内隐信息外化出来,唤醒了聋生头脑中的感性经验,帮助他们理解所学内容,同时激发了聋生学习主动性,为聋生自主学习探究提供帮助。例如:我校在学习资源开发中充分发挥聋生的能动性,让聋生通过网络、DV、数码相机、手机等科技手段,创建了大量有校本特色的学习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经验。
教师在开发学习资源时,要注重对学习资源开发的评价与反思,不能把资源开发理解为数量上的累加,而应重视质量上的求精,更应是深层次的资源开发。既要充分开发并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显性资源,更要重视利用教师与聋生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过程中生成的发现、体验等隐性的活动学习资源,注重聋生的不同差异,在真实生活中本土转化,生成校本特色学习资源。
4 以反馈校正、循序渐进为机制
特殊教育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精益求精,与时俱进。随着课程理论的发展,信息技术手段的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层次的延伸,在聋校学习资源开发的进程中,应不断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研究反馈信息,校正资源开发方向,坚持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各种网络学习资源的价值比较,遴选出对聋生最有价值的网络资源,让他们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尽可能多的有用知识。我校刚开始资源开发时,注重资源开发的大而全,结果在应用中发现,聋生在海量的资源里漫游,难以把握有价值的信息;有的聋生出现认知超载,目标定位不准。后来我们结合聋生认知规律,针对教学实际,注重分析聋生提供的反馈信息,资源开发从大而全转向精而实,较好地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
实践证明,聋校校本网络学习资源开发为聋教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习资源的丰富性、有效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对转变课程的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