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基于生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更为丰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主动感受、感知数学知识,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在此,本文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主要从“设计生活化的导入,有效激趣”“创设生活情景教学,增强理解能力”“拓展课外教学,丰富数学知识”“加强反思与评价,改进教学”几方面展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112
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更好地促进生活。但是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忽视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导致学生认识不到数学的重要性,难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而实现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要求数学教师认识到学科知识对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不是将教学定性为提升学生成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调整教学手段、策略,让学生获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知识的机会。在此,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设计生活化的导入,有效激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导入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有效的导入来说,其要体现新颖性、趣味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时,不要老用一成不变的方式,这样容易让学生出现审美疲劳。而生活永远是充满新颖性、趣味性的,生活中的资源涉及方方面面。所以在教学导入部分联系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生活化的导入不但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加强学生的理解。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生活化的导入。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各自的生日是哪天,阴历是哪天,阳历是哪天,促使学生积极回答,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在这样联系生活的问题情境中,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思考,体会到“年、月、日”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能够积极调动生活经验参与到课堂中。又如,在教学“加与减”这节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活中的一些运用到“加与减”的情景,如超市中人们进行购物结算的情景,从而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存在,能够在积极的态度基础上开始这节课的学习。由此可见,联系生活实现导入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生活化的导入方式。
二、创设生活情景教学,增强理解能力
由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缺乏教学手段,在降低了小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阻碍了小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教学,帮助小学生切实增强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时候,教师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合作去解决一定的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除了有效掌握知识之外,还可以产生思维的碰撞,得到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有效培养,并且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上的主体。
例如,在教学“加与减”这节课的时候,教师除了在导入部分利用多媒体展现生活中的情景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模拟生活化的场景,即小学生在小组中可以在一些物品上贴上价格,然后分别扮演售货员、收银员、顾客等角色,共同进行知识的运用。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中,小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共同体会解决问题的快乐。这样不但促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加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又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节课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要求每个小组学生尝试结合实际的物体进行观察,然后每个人都画出从自己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然后再展开交流、讨论,以此促进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是不一样的。
三、拓展课外教学,丰富数学知识
目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都局限在教材内容上,从而限制了学生眼界的拓展。教师应系统地总结当前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种渠道丰富数学教学资源与教学信息。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将数学生活化教学向课外拓展,充分促使学生走入生活中去体验数学知识的运用,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可以更为灵活。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设计一定的生活化实践活动,为其布置一定的实践任务,从而促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
例如,在教学“周长”“面积”这样的数学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实际地测量生活中一些地方的周长、面积,比如让学生去测量学校花坛、操场的周长和面积,去测量农田的周长和面积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说一说测量这些地方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是什么,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又如,在教学“千克、克、吨”这节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实际地去称一称生活中的物品。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眼界和学习资源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拓展。同时,教师还可以以此作为数学作业,改变传统书面作业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促使学生有效完成,从而实现作业生活化创新的目的,切实发挥作业的有效作用。
四、加强反思與评价,改进教学
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加强反思与评价。这是教师和学生进步的动力。只有通过反思与评价,师生才可以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然后让教与学的过程更为完善、顺利。在反思与评价方面,教师和学生都要注重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综合看待教与学的过程。
例如,首先,教师可以先自己对于自己的生活化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教学和生活的联系是否紧密,创设的生活化情境是否可以促使学生参与,等等。之后,教师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毕竟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观摩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这样教师的教学才可以不断得到完善。同样,学生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开展自评、互评等,综合看待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同时积极寻求教师的帮助,改进不足。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的开展还需要教师注意一定的方式方法,对于这一现阶段较为实用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真正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真正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推动数学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探索[J].华夏教师,2017(23):78.
[2]林明来.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23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112
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更好地促进生活。但是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忽视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导致学生认识不到数学的重要性,难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而实现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要求数学教师认识到学科知识对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不是将教学定性为提升学生成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调整教学手段、策略,让学生获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知识的机会。在此,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设计生活化的导入,有效激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导入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有效的导入来说,其要体现新颖性、趣味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时,不要老用一成不变的方式,这样容易让学生出现审美疲劳。而生活永远是充满新颖性、趣味性的,生活中的资源涉及方方面面。所以在教学导入部分联系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生活化的导入不但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加强学生的理解。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生活化的导入。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各自的生日是哪天,阴历是哪天,阳历是哪天,促使学生积极回答,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在这样联系生活的问题情境中,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思考,体会到“年、月、日”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能够积极调动生活经验参与到课堂中。又如,在教学“加与减”这节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活中的一些运用到“加与减”的情景,如超市中人们进行购物结算的情景,从而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存在,能够在积极的态度基础上开始这节课的学习。由此可见,联系生活实现导入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生活化的导入方式。
二、创设生活情景教学,增强理解能力
由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缺乏教学手段,在降低了小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阻碍了小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教学,帮助小学生切实增强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时候,教师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合作去解决一定的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除了有效掌握知识之外,还可以产生思维的碰撞,得到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有效培养,并且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上的主体。
例如,在教学“加与减”这节课的时候,教师除了在导入部分利用多媒体展现生活中的情景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模拟生活化的场景,即小学生在小组中可以在一些物品上贴上价格,然后分别扮演售货员、收银员、顾客等角色,共同进行知识的运用。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中,小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共同体会解决问题的快乐。这样不但促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加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又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节课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要求每个小组学生尝试结合实际的物体进行观察,然后每个人都画出从自己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然后再展开交流、讨论,以此促进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是不一样的。
三、拓展课外教学,丰富数学知识
目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都局限在教材内容上,从而限制了学生眼界的拓展。教师应系统地总结当前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种渠道丰富数学教学资源与教学信息。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将数学生活化教学向课外拓展,充分促使学生走入生活中去体验数学知识的运用,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可以更为灵活。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设计一定的生活化实践活动,为其布置一定的实践任务,从而促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
例如,在教学“周长”“面积”这样的数学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实际地测量生活中一些地方的周长、面积,比如让学生去测量学校花坛、操场的周长和面积,去测量农田的周长和面积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说一说测量这些地方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是什么,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又如,在教学“千克、克、吨”这节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实际地去称一称生活中的物品。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眼界和学习资源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拓展。同时,教师还可以以此作为数学作业,改变传统书面作业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促使学生有效完成,从而实现作业生活化创新的目的,切实发挥作业的有效作用。
四、加强反思與评价,改进教学
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加强反思与评价。这是教师和学生进步的动力。只有通过反思与评价,师生才可以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然后让教与学的过程更为完善、顺利。在反思与评价方面,教师和学生都要注重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综合看待教与学的过程。
例如,首先,教师可以先自己对于自己的生活化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教学和生活的联系是否紧密,创设的生活化情境是否可以促使学生参与,等等。之后,教师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毕竟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观摩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这样教师的教学才可以不断得到完善。同样,学生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开展自评、互评等,综合看待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同时积极寻求教师的帮助,改进不足。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的开展还需要教师注意一定的方式方法,对于这一现阶段较为实用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真正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真正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推动数学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探索[J].华夏教师,2017(23):78.
[2]林明来.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