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双减”中的一道重要“加法”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30日,教育部举行2021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中央“双减”文件的第一个学期,推进课后服务全面覆盖,是总体要求之一。按照“双减”文件规定,从今年9月1日起,全国中小学将实行“5+2”课后服务模式,即周一至周五,每天课后开展至少2小时的课后服务。如何利用好课后2小时,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这着实考验学校的教育定力与办学智慧。
  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三点半”接送难题等实际困难的重要举措。如今在“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在校外培训机构受到大力整治的现实情况下,家长和学生对个性化教学服务的需求依旧存在且十分强烈。这一块空白无疑需要由学校来填补,而课后服务则是其中一个重要载体。
  于“变”中求“不变”
  “双减”后的新学期,课后服务会有哪些新变化?记者采访了不同地区的多所学校,发现各所学校均在延长课后服务时间、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北京九中分校自2018年起开展课后服务,此前参与课后服务的人数不到三分之一。据副校长魏文娟介绍,随着市教委、区教委的宣传工作,学校的家长动员工作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参加学校的课后服务。这也给学校的课后辅导提出了新的命题——如何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据学校调研,课业辅导是大多数家长的第一需求。为此,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对学生的作业指导,每个班每天由不同学科教师值班,现场为学生辅导答疑。此外,学校还增加了针对性的课后辅导,面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情的学生进行分层分类辅导。例如,对于初二学生而言,地理、生物两门学科要进行学业水平考试,数学与物理则是公认难度系数较大的两门学科,因此学校就会强化这几门学科的分层辅导,进行有针对性的“培优补弱”。
  广东省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从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开展课后服务,当时由学校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由机构提供课程服务,服务对象主要为小学生。校长许昌良表示,这学期学校将课后服务拓展到初中阶段,根据家长需求延长服务时间,并提高学校教师的参与程度。“过去课后服务的内容主要由机构负责,学校则负责机构的遴选、过程的监督和评价。现在参与的学生多了,对课程多样化的需求也更高,这就要求学校和机构共同研讨课程、组织实施,家长和学校共同组织评价,多向循环互动。”
  上海市奉贤区海湾小学从2016年起开展课后服务,此前主要以上海市放学后“快乐30分”综合活动为主要服务内容,同时为家庭确有接送困难的学生提供看护服务。“这学期的课后服务,我们完善了课后作业辅导机制,并进一步优化学生兴趣拓展课程,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获得充分的体验和学习。”副校长蒋迎告诉记者。海湾小学的课后服务可分为三个时段,下午3:40~4:40是作业辅导时间,4:30~5:30是兴趣拓展活动时间,5:30~6:00是爱心看护时间。“每个时间段都是衔接好且有所延续的,目的是留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比如,作业写得快的孩子可能4:10就写完作业了,这时候他就可以选择去参加兴趣拓展活动。”蒋迎解释道。
  河南省郑州市未来小学自2019年11月开始开展课后服务,目前的课后服务内容包括作业辅导、体育锻炼及社团课程。“‘双减’政策之下,学校会进一步丰富、优化服务内容,可这些内容并不能漫无目的地增加,我们该围绕一个什么样的核心来展开呢?”这是校长李艳艳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她认为对于这个答案的找寻要回归“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教育工作者要有長远的教育眼光,致力于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关键能力。“现在大多数孩子被逼着学这学那,他们始终是被动的,长此以往会越来越丧失自主性,而一个人的自主选择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律能力等对其成长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这样的思考,李艳艳认为在设计课后服务内容时,必须结合自主、自觉、自律、自悟等能力素质的培养来展开。接下来,李艳艳计划把自主阅读设为课后服务的一项固定内容,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阅读空间与书籍资源,让孩子们每天都与书相约。
  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付卫东同样从育人的角度阐释了“双减”政策的重要意义。“‘双减’政策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问题,要求教育工作者回归教育初心、遵循教育原理、践行‘五育并举’。目前,校外培训机构多以单纯的学科辅导为主,‘应试’导向严重,极大地破坏了教育生态。当下倡导实行的中小学课后服务旨在淡化考试分数的重要性,更多地关注一些兴趣类、素质拓展类的课后服务内容。”
  提高精细化水平,实现因材施教
  如何在课后服务的两小时内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材施教应是核心指向。而实现因材施教,则要求学校在课后服务开展前、实施中到结束后的全过程中,提高精细化水平,实现分层服务,拓宽实施途径,并做好管理与评估。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一校长白岛一分校校长谢文军介绍,学校通过作业分层设计,实现分层辅导。首先是课堂完成基础型作业。学校要求教师每节课留出6~8分钟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基础型作业,从而了解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以便后期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其次是弹性解决巩固型作业。每天3:30~4:00为全校学生统一写作业时间,4:00~4:30教师答疑解惑,保证80%的学生在校完成所有作业。最后是针对性的辅助型作业。4:30后为教师个别辅导时间,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此外,每名学生都有一本作业集,教师据此做好个人作业时间管理、完成质量等数据统计,形成数据积累。
  “为提高课后服务的实效性,我们尝试从学生与教师两个维度入手,实现综合性的分层分类辅导。”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山国际小学和向阳桥小学校长陈志刚说。首先是学生层面,在小学中段尝试根据学生不同学科的学情进行分层,跨班重组,再由教师进行对应的有效辅导。其次是教师层面的分工,教师在保证完成当日基本作业辅导的情况下,根据各自擅长的研究领域,承担不同知识主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学科组内共享,最终将形成的主题式研究内容作为课后辅导的拓展内容。“重整、共享、高效是关键词。”陈志刚强调。   除了作业辅导,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也要求学校拓展多元的课后服务实施途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多样态的课后服务内容。海湾小学在课后服务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周边高校资源,与上海师范大学建立点对点的合作关系。从这学期开始,海湾小学每周三的兴趣拓展时段由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学生送教,开展生活科学类的主题活动。“上师大的学生们先是自己开发课程,然后经我们选择、确定课程内容之后,再进行具体的课程设计。目前有12门课程,都是生活科学类的,对于学生的课内学习是一个较好的课外补充。”除高校资源外,地处海湾旅游区的海湾小学深入挖掘当地地域文化资源,开发“海星闪亮”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我与自己”“我与自然”“我与社会”三个维度的主题活动中“玩、学、探”,开展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与探索。
  大数据时代,数据智能技术对学校教学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和平一校长白岛一分校的智能大数据管理平台将每个孩子的学业、品德、体质健康、情绪水平等情况通过大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学期,这一平台有效提升了学校课后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在课程设计阶段,通过智能大数据管理平台将课后服务内容与学生需求、教师成长相对接,策划“5+2”课程体系,围绕“创、观、读、讲、辩、写、画、展”开发近百种拓展课,供学生自由选择;在课程实施阶段,通过智能大数据管理平台,评价学生每日学习成果,促进个体发展。“我们把‘5+2’课程命名为小宇宙课程,希望激发每个孩子内在的潜力,让它爆发出最大的能量。”谢文军道。
  新形势下,课后服务有了新要求。在“5+2”模式下,就学校如何做好课后服务的管理和评估,付卫东提出了两点建议。“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在评估时把家长委员会也吸纳进来,听取家长们的意见。此外,若有条件,可以请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比如高校、科研院所或社会机构等。”
  把课后服务置于教育的系统工程中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双减”背景下,“5+2”的课后服务模式并非只是孤立的每天放学后的2小时,其向前贯通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向后延伸至家庭教育,学校应以系统性的眼光看待课后服务,方能实现其支撑落实“双减”目标的重要作用。
  “‘双减’政策,实质上是对学校教育治理的一种推动。”在许昌良看来,这种推动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推动学校课程改革走向深入。“要把课后服务的学习内容纳入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成为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对学校的课程改革而言是一种撼动与重构。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面向群体,还要面向个体,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二是推动课堂走向优质与高效。“减负,但不减希望、不减期待、不减质量,相反我们要做质量的加法,做素质的加法,做孩子发展兴趣、能力培养的加法,这就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三是要推动家长观念的转变,把政策导向、学校资源等情况与家长充分沟通,逐渐扭转家长唯分数的想法,使家长愿意让孩子回归校园参加课后服务。四是推动教师观念转变与能力提升。课外作业量减少,教师如何保证教学质量?这要求教师树立大教学观和大课程观,一切为了学生素养的提升,优化课程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双减”政策提到,教師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对于学生作业的辅导也随之成为各校课后服务内容的重要部分。“在孩子课业负担减轻的情况下,我较为担心的是,如果家庭教育没有随之跟进,孩子在家的时间就会比较空洞和低效,比如沉迷手机游戏或短视频等。”基于这种隐忧,陈志刚认为学校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素养发展,在家进行亲子共读、亲子锻炼、劳动教育等家庭教育活动,让学生的家庭生活也过得有价值、有意义、有营养。“这样一减一加,才真正有利于‘双减’政策持续、系统、高质量地落地。”
  在各地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开展“5+2”课后服务的过程中,付卫东立足城乡均衡发展,提出了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偏远农村地区开展课后服务条件艰难,校内基础设施、资源严重不足,聘请校外师资也十分困难,对此政府财政投入应向偏远农村倾斜,以避免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进一步扩大。”接下来,付卫东及其团队还将继续对中小学课后服务进行长期实地调查,以期立足课后服务现状,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更好地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地。
其他文献
翻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就会看到正式教学内容前还有一章节,叫“有趣有用的物理”,其中展示了几个有趣的小实验,写着一段话:“这些现象不仅有趣,而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逐渐弄清其中的奥秘。”然而现实如何呢?  “一开始学生的兴趣是比较高的,但进入力学等章节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每况愈下。为什么?”  “书上说的有用有趣的物理学,学不了多久就变成了无趣无用的、只剩下考试功
期刊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同时也传达出了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小石潭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见到它还是费了一点周折:先见竹林,耳闻水声,却不见小石潭身影。小石潭的显现,虽称不上千呼万唤,却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妙,待
期刊
后进生、差生、学困生这样的称谓在现在中国教育词汇中普遍存在。这些软词汇其实就是指那些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思想上不求上进,品德水平较低的学生,我们简称为学困生。对于学困生,个人认为,德育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本文从学困生的德育入手,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帮助学困生客服缺点和毛病,促进他们共同进步,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们一样,带着梦想自信地飞翔。  一、学困生的特点  学困生是班级中一个特殊的小群体,这些孩子们在
期刊
一、海城同泽中学2013年地理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分析  海城同泽中学2013年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参考学生总数为642人,地理学科成绩为A级81人,B级336人,C级180人,D级45人。如图所示:A、B、C、D四个级别人数分别占到总人数的12.62%、52.34%、28.04%和7%。  按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均以等级形式呈现,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结合本人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合理运用教学手段,让学生愿意去尝试、探索,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  例如,在教学“轴
期刊
绿色课程,是指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而构建的学校课程。自建校以来,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以下简称“人航”)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将小初高绿色课程一体化建构与实施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和绿色学校创建的重要路径。  绿色课程建构的顶层设计  指导思想。课程建构以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
期刊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提出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该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倡导和贯彻多年的“减负”理念将正式进入全面深化实施阶段,有望从根本上缓解当下学生负担过重、全民教育焦虑的局面。  “双减”政策背后的逻辑旨归 
期刊
《教育家》:考试评价制度被普遍认为是学生课业负担繁重的根本原因,您如何看待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对于“双减”的意义?  常生龙:考试评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学生和教师成长、衡量学校办学效益的重要抓手。从纵向看,考试评价制度是涵盖学前教育、中小学、大学以及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庞大系统;从横向看,还涉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的建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构、终身教育制度的构建、区域教育的优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在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真正把德育工作看作是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把德育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从事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就我的德育教育教学的渗透作如
期刊
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需要,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还是促进学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意义重大。因此,学校在办学中应积极发挥党组织的领航作用。  领航办学方向  为落实立德树人提供政治保障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