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首先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主动性的因素,之后提出了改进策略,包括:不断完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之间差异,分层分类开展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构成,挖掘体育课程内涵。
【关键词】高中体育;学生主动性;影响因素;改进策略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主动性的因素分析
体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发展学生健康的身体,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对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优化,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从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来看,影响学生主动性的主要因素包括:(1)教学观念传统僵化,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不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难以做到个体与集体共同发展;(3)体育教学内容过于表面化,不能因地制宜开展恰当的体育活动。当然,影响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必然不是一两个问题所造成的,还包括个人的喜好,教师授课的一些细节,学校对体育课程的关注程度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主动性。本文拟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构建高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提供参考。
二、提高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策略
1.不断完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长期以来的体育教学中,很少有教师注意到这个问题,基本上课堂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有发言的机会,因此也导致了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方法呆板,或者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这种教学方法早已过时,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因此,要想真正提升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主动性,还需要不断的完善教学思路,多方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积极的推进教与学之间的沟通,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在这方面,可以通过转换师生角色,比如每堂课给学生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说一说如果这堂课是他讲的话会怎样讲,就像老师一样,每节课学生们轮流上。这样一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另外,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教师也需要多方面的改进教学方法,比如结合中学生好动的心理,教师可以尝试开展“体育俱乐部”,让相同爱好的学生在一起切磋、探讨,相互促进和提高,这样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2.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分层分类开展教学
教学,其实是一种双边活动,由“教”和“学”共同构成,只有“教”和“学”都得到有效的发展,这才是成功的教学活动。不同的学生之间,对体育的爱好,自身身体条件的差异都很大,因此,我们无法通过同样的教学过程,让这些学生都能达到同样的收获。相反,如果教师过分的强调有教无类的思想,倒是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正如体育新课改中所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的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思路,这样才能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最大收获,并逐步的树立自信心。比如,喜欢篮球的,身体素质好的,而且有培养潜力的,我们就可以尝试着向篮球特长生培养;而那些不喜欢体育,不喜欢运动的,我们就是培养他对体育的兴趣,用一些游戏、体育趣闻等激发他喜欢体育,达到强身健体,掌握基础的体育技能为目标。
3.丰富教学内容构成,挖掘体育课程内涵
教学内容不应该单单就是教材上的例子,还应该结合各地不同的情况,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民族的学生,设计一些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既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又达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效果。比如,现代的舞蹈、戏剧、杂技等艺术形式很多都与传统体育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可以有效挖掘体育课程与传统体育的联系,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比如,广西壮族著名的《扁担舞》就是从田间休息时玩耍扁担、链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展而来;运动傣族的《泼水舞》则是由泼水游戏发展演变形成。如果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调查结果,合理的安排教学案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觉很新奇,进而萌发学习主动性,而且还会使学生除了学到体育知识外,收获其他很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结语
众所周知,在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中,很多教师都认为体育课程对高考的影响比较小,因此,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改进慢,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主动性不够。这也最终导致了高中体育课堂上学生主动性不高。因此,还需要社会以及学校不断的调整思路,完善教学理念,最终才能真正有效的调动高中体育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为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军.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浅议[J]. 中国体卫艺教学论坛,2007,(4).
[2]绍兴市职教中心:发展个性 培养能力——谈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育组 马怡推荐)[EB/OL]
[3]要富美.差异化教学策略谈[J]. 甘肃教育,2011,(13).
[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EB/OL]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中学)
【关键词】高中体育;学生主动性;影响因素;改进策略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主动性的因素分析
体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发展学生健康的身体,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对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优化,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从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来看,影响学生主动性的主要因素包括:(1)教学观念传统僵化,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不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难以做到个体与集体共同发展;(3)体育教学内容过于表面化,不能因地制宜开展恰当的体育活动。当然,影响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必然不是一两个问题所造成的,还包括个人的喜好,教师授课的一些细节,学校对体育课程的关注程度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主动性。本文拟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构建高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提供参考。
二、提高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策略
1.不断完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长期以来的体育教学中,很少有教师注意到这个问题,基本上课堂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有发言的机会,因此也导致了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方法呆板,或者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这种教学方法早已过时,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因此,要想真正提升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主动性,还需要不断的完善教学思路,多方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积极的推进教与学之间的沟通,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在这方面,可以通过转换师生角色,比如每堂课给学生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说一说如果这堂课是他讲的话会怎样讲,就像老师一样,每节课学生们轮流上。这样一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另外,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教师也需要多方面的改进教学方法,比如结合中学生好动的心理,教师可以尝试开展“体育俱乐部”,让相同爱好的学生在一起切磋、探讨,相互促进和提高,这样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2.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分层分类开展教学
教学,其实是一种双边活动,由“教”和“学”共同构成,只有“教”和“学”都得到有效的发展,这才是成功的教学活动。不同的学生之间,对体育的爱好,自身身体条件的差异都很大,因此,我们无法通过同样的教学过程,让这些学生都能达到同样的收获。相反,如果教师过分的强调有教无类的思想,倒是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正如体育新课改中所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的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思路,这样才能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最大收获,并逐步的树立自信心。比如,喜欢篮球的,身体素质好的,而且有培养潜力的,我们就可以尝试着向篮球特长生培养;而那些不喜欢体育,不喜欢运动的,我们就是培养他对体育的兴趣,用一些游戏、体育趣闻等激发他喜欢体育,达到强身健体,掌握基础的体育技能为目标。
3.丰富教学内容构成,挖掘体育课程内涵
教学内容不应该单单就是教材上的例子,还应该结合各地不同的情况,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民族的学生,设计一些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既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又达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效果。比如,现代的舞蹈、戏剧、杂技等艺术形式很多都与传统体育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可以有效挖掘体育课程与传统体育的联系,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比如,广西壮族著名的《扁担舞》就是从田间休息时玩耍扁担、链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展而来;运动傣族的《泼水舞》则是由泼水游戏发展演变形成。如果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调查结果,合理的安排教学案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觉很新奇,进而萌发学习主动性,而且还会使学生除了学到体育知识外,收获其他很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结语
众所周知,在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中,很多教师都认为体育课程对高考的影响比较小,因此,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改进慢,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主动性不够。这也最终导致了高中体育课堂上学生主动性不高。因此,还需要社会以及学校不断的调整思路,完善教学理念,最终才能真正有效的调动高中体育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为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军.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浅议[J]. 中国体卫艺教学论坛,2007,(4).
[2]绍兴市职教中心:发展个性 培养能力——谈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育组 马怡推荐)[EB/OL]
[3]要富美.差异化教学策略谈[J]. 甘肃教育,2011,(13).
[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EB/OL]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