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迈入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课堂教学也因此而承担起了更加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即要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和提升。在这种形式和背景下,传统单向传输式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显然无法满足全新的教学要求,亟需进行转变和改革。对此,本文将从巧设课堂问题、构建学习小组与运用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与研究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具体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课堂是学校基本的组织形式,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只有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促进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纵使新课程改革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当前仍有小学数学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小学数学课堂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顺应教育发展变化的趋势,及时更新观念和思想,探索科学先进的教学策略,以構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巧设课堂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元素,是学生疑问产生的启发点、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课堂问题的提出,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和过程。具体来说,数学教师应从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与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出发,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结构来巧妙地设置数学问题,保证问题难易程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探究意义,使得课堂问题的提出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展开主体探究。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意义》时,本节课是小学四年级第一次接触小数的知识,为了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笔者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了几个问题,结合问题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小数的性质。问题如下:5.0与5的大小相同吗?0.5与5.0的大小相同吗?在小数的末尾填上一个0,这个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吗?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们立即开始对问题进行思考,一段时间后,学生们都得出了自己的答案,随后,笔者给予学生们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们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笔者会耐心倾听学生们的发言,并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点评、激励。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巧设课堂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构建学习小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本是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体,但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了主导权,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和学习,因此而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通过学习小组的构建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应尝试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的动机,让学生们主动在小组内展开沟通、讨论与合作交流,实现相互学习与互帮互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分数乘法》时,为了突出学生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笔者为学生们构建了合作学习小组。在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确定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如下:一件原价为180元的衬衫打八折出售,那么打完折的衬衫多少元?商场某电风扇搞促销活动,原价为150元每台,现在打七折出售,那么这台电风扇便宜了多少钱?任务下发后,笔者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经过学生们激烈的讨论后,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构建学习小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知识呈现方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逐渐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也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了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与作用,优化着知识呈现的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便需要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和技能,巧妙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将数学知识以图像、动画或者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转变知识呈现的形式,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进而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优化知识呈现的方式,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展开了教学。首先,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直观展示了平行四边形的图形,然后再通过信息技术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分解,演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解法。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了知识的呈现方式。
总而言之,对课堂教学的改进、优化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力和有效保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树立全新的观念和思想,通过巧设课堂问题、构建学习小组与运用信息技术等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来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型和升级,最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传琳.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34+141.
[2]佟利.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华夏教师,2019(17):70-71.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课堂是学校基本的组织形式,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只有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促进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纵使新课程改革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当前仍有小学数学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小学数学课堂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顺应教育发展变化的趋势,及时更新观念和思想,探索科学先进的教学策略,以構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巧设课堂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元素,是学生疑问产生的启发点、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课堂问题的提出,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和过程。具体来说,数学教师应从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与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出发,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结构来巧妙地设置数学问题,保证问题难易程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探究意义,使得课堂问题的提出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展开主体探究。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意义》时,本节课是小学四年级第一次接触小数的知识,为了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笔者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了几个问题,结合问题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小数的性质。问题如下:5.0与5的大小相同吗?0.5与5.0的大小相同吗?在小数的末尾填上一个0,这个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吗?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们立即开始对问题进行思考,一段时间后,学生们都得出了自己的答案,随后,笔者给予学生们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们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笔者会耐心倾听学生们的发言,并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点评、激励。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巧设课堂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构建学习小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本是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体,但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了主导权,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和学习,因此而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通过学习小组的构建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应尝试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的动机,让学生们主动在小组内展开沟通、讨论与合作交流,实现相互学习与互帮互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分数乘法》时,为了突出学生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笔者为学生们构建了合作学习小组。在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确定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如下:一件原价为180元的衬衫打八折出售,那么打完折的衬衫多少元?商场某电风扇搞促销活动,原价为150元每台,现在打七折出售,那么这台电风扇便宜了多少钱?任务下发后,笔者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经过学生们激烈的讨论后,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构建学习小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知识呈现方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逐渐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也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了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与作用,优化着知识呈现的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便需要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和技能,巧妙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将数学知识以图像、动画或者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转变知识呈现的形式,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进而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优化知识呈现的方式,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展开了教学。首先,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直观展示了平行四边形的图形,然后再通过信息技术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分解,演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解法。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了知识的呈现方式。
总而言之,对课堂教学的改进、优化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力和有效保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树立全新的观念和思想,通过巧设课堂问题、构建学习小组与运用信息技术等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来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型和升级,最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传琳.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34+141.
[2]佟利.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华夏教师,2019(1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