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为什么随风飘远

来源 :时代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首歌,并不流行却穿行于岁月的隧道,被一代又一代风华正茂的青年传唱。
  有一首歌,在人们白霜染鬓时,还能激起恰同学少年的意气风发,勾起对灿烂青春的隽永记忆。
  这就是大学时代的校歌。
  曾经与校徽、校训一样被视作一所大学标志的校歌,近些年来在学子们心目中的影响力却日渐式微。一项调查显示,作为一所学校的文化符号,相对于校徽、校训,校歌似乎显得更加孤寂,七成以上的学生不会唱校歌。
  是什么让校歌随风飘远?校歌需要与时俱进吗?
  
  毕业后提议唱唱校歌,结果是大家“全忘了”
  
  与几位大学同学去唱KTV,我提议唱唱校歌以纪念大学的青春岁月,结果大家面面相觑,都表示“全忘了”。一种怅然若失之感立马泛上心头。毕业还不到两年,那首曾经激励过大学生涯的激情澎湃的校歌竟然如此迅速地被遗忘了。
  大概很多已经毕业的甚至还在校的同学都遇到过类似尴尬场面吧,据一项调查显示:85%以上的毕业生表示不会唱校歌;72%的在校生表示虽听过校歌但不会唱,更不懂什么意思;只有6%左右的学生能大致唱出本校校歌,更有10%的学生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学校原来还有校歌。如此,那些校歌在今天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校歌的尴尬和孤寂并不说明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对于个人而言,毕业后,有时哼起校歌,思绪里就会不由自主地走进曾培育了自己多年的母校,那些大学的点滴绝对是记忆的珍品。就一所学校而言,校歌是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校歌是一种宣誓,宣誓着贤才志士的立校宗旨与承诺。
  那么,既然校歌有着重要的存在价值,又为何不为广大学子所传唱呢?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三方面:一是不少校歌“年事已高”,脱离了现代生活,加之有的校歌本身不好昕,也不好唱,旋律极其平淡,歌词晦涩难懂,甚至有的还有很浓的政治色彩;二是现代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校歌的热情不是很高,加之忙学分、忙找工作等等,从而冷落了校歌;三是学校本身对校歌不够重视,创作完校歌后除了在重大活动唱唱便束之高阁,平常也不注意提高校歌在学校的普及率。
  对此,我想,学校尤其要做好引导工作,解决好校歌创作的难题,摆脱固有创作模式的束缚,充分发扬民主,让师生共同参与,争取做到校歌的流行度与厚重感的完美结合。有些校歌用文言文写成,晦涩难懂,有必要加强学生对校歌的学习和理解;又如将校歌设为学校宿舍电话彩铃,以校歌作为起床铃声、放学铃声等,使学生在耳濡日染、潜移默化中会唱校歌牢记校歌。最后,最重要的是学校自身要不断加强软文化建设,从而让学生通过校歌领会学校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否则,即使大家天天唱校歌也无济于事。
  
  歌词不易懂,但不能成为遗忘的借口
  
  对80后、90后来说,校歌正在与他们渐行渐远。学生们表示,不那么通俗易懂的歌词成为校歌传唱的一大障碍。那么,校歌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我们有没有必要让校歌“与时俱进”?
  这一新闻让我想起了自己刚刚入学的情景。首次听到校歌的时候,我觉得它的歌词和音调是那么怪异。尽管我知道这些都出自名家之手,但仍旧燃不起我对校歌的崇敬和热爱。但当我身穿学士服,头戴学士帽,最后一次与同学们一起唱起校歌的时候,却忍不住泪流满面。
  和校徽、校训相比,我认为校歌才更能称得上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歌词与旋律承载的不仅是学校开创者的办学理念,更是先辈对世代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人之为学是为了什么,我们又该以怎样一种态度去追求学问?臻于完美,止于至善;德才兼备,报效国家,传承百年的嘱托成为我们内心不断向上的动力。除了对学校理念的传承,唱校歌还能让我们获得对学校和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试想,当你在陌生的环境听见熟悉的校歌,当几代学生唱响同一个旋律,当你想到你们曾在同一所校园度过自己最美丽的青春年华,曾在同一间教室聆听过教授的讲解,难道你能不激动、不欣喜吗?
  尽管创作鉴于时代的影响,校歌的歌词有时难免晦涩难懂。但正是这种晦涩才更多地保留了时代的印记,并能让这种印记铭刻在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心里传承至今。我认为,在当今这个变动与浮躁的年代,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与时俱进”,关键在于这种需求是否合理。
  我们需要去理解历史、感悟文化,同时也需要有一些东西来为我们留存曾经的年华与梦想,保存我们与历史和时代的联系。而一旦丧失了这种联系,我们将变得更加迷茫与肤浅,因为我们将不知自己从何而来,又将带着何种理想奔赴哪里。
  
  功利化浪潮中,校歌被淹没了
  
  凡是学校几乎都有校歌,然而遗憾的是,现在能唱响的校歌却寥寥无几。校歌是时代变迁的缩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学校都唱响了追求民族自强的校歌。如西南联大校歌“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如北京大学校歌“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校歌来自一种社会动员的需要,可以凝聚人心,唤起共同理想。一首校歌,能使成百上千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校歌却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对“升学率”的过度强调,使幼儿园的小朋友“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中小学生要“一路飘红”、“金榜题名”,大学生走进大学校门就为将来谋份“好差事”。除非组织动员,谁还有兴趣凑在一起唱校歌?校歌的精神凝聚力已让位于人们对升学、就业的狂热追求。
  当知识被分成“有用的”和“无用的”,当教师被分成“主课教师”和“副课教师”,当学校被分成“重点的”和“普通的”,当学科被建构为“重点的”和“一般的”,校歌势必会淹没于汹涌的功利化浪潮。其命运只能是渐渐淡去,最终被人们遗忘。
  至少如今,许多校歌已名存实亡,沉眠于历史册页。今天的学生、教师和学校,在社会大环境驱使下,都在竭力打造“核心竞争力”。若非校庆或重大活动,断不会召集成百上千人高唱校歌。君不见,素质教育推行有些年矣,但学校的核心考核指标仍是升学率、就业率。升学率、就业率是硬实力,是核心竞争力,素质、文化、艺术等属于软实力,是可以放放、拖拖、缓缓的。校歌再有意义,在具体权衡时终究是“软”的。殊不知校歌,也包括其他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对墙养一个人,对塑造一个民族,对建设一个国家,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校歌遇冷,呈现传统与现代的紧张
  
  印象里上中学的时候,自己从没有唱过也没听闻过校歌。毕业好多年后,有一回偶尔向密友提及,回答说,那时没校歌的吧。上大学时,校歌是有了,曲调悠扬、歌词素雅、意境深远,我甚是欢喜。然而很可惜,大学校歌却如同大家闺秀般绝不轻易露脸,只有在开学、毕业或是校庆等重要仪典场合,才一展芳容。
  大学不似中、小学有统一的着装要求, 但在塑造学校形象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校歌编制是十分重要的必备环节,非常慎重,作词谱曲往往都出自著名的教育家和音乐家之手,比如蔡元培、陶行知、李叔同、赵元任等等,它承载、体现并代表了一所高校的文化底蕴、历史传统和理想抱负;况且近代以来伴随时代发展,高校校歌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与国家命运相系,而意义的叠加,使之成为重要的精神图腾。然而如今校歌似乎呈现出遇冷的状况。这是为什么?争论纷纷,莫衷一是。传统与现代的紧张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有人嫌校歌歌词古奥,应当与时俱进,借鉴流行歌的创作,以便推广普及;有的高校推出简明晓畅的新歌,却遭到广大师生抗议,无奈又恢复旧歌。这两种情况很耐人寻味。
  校歌、校训和校服等等,或许是一串串提炼出来的校园文化符号,鲜能根本性地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或生命历程,但是我们无法否认其校园文化认同的价值,若干年后,当你已经远离了校园生活,当你的记忆逐渐褪色或是变得支离破碎时,那些文化符号就像路标符码,按图索骥,唤起你心底那柔软的回忆。
  
  更应该忧虑的是,大学的风骨与精神是否日渐丧失
  
  复旦大学在临近百年校庆之际,曾有过一次关于新老校歌的热烈争论。一方主张继续采用1988年集体创作的新校歌,另一方则力挺诞生于五四运动的洗礼中,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的老校歌。最终的结果,是气象廓大、琅琅上口的老校歌被重新采用。记得有人在网上评价说,老校歌的歌词“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这是复旦不变的风骨与精神,是“老校歌激动人心的地方”。
  回到话题中,老校歌的诞生大多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在那个开启民智、倡导新文化的年代中,老校歌承载着传达办学理念、传播思想与鼓舞士气的特殊使命。例如为复旦老校歌作词的刘大白,本身就是倡导新思想、关注民生的新诗人,其“政罗教网无羁绊”的思想在校歌中表露无遗。这种思想更被一代代大学学子所传承接受,成为高校精神气质的一部分。而如今随着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校歌的地位逐渐下降,本属自然而然。校歌本来就无须和其他流行歌曲一争短长,忧虑其存在价值的丧失,更应该忧虑的是:校歌本身代表的那种价值,那种每一所大学独有的风骨与精神,是否日渐丧失了应有的地位?
  记得在复旦大学新老校歌的争论中,反对新校歌的人,其主要的理由就是:新校歌内涵淡薄,通篇不见曾经的“李登辉校长提出的复旦精神,这怎么算是复旦的校歌?”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曾想重写校歌,但都最终慨叹新不如故,均告作罢。一方面是校歌逐渐受到冷落,另一方面是老校歌仍受追捧,看似颇为矛盾,其实道理同一:如果校歌能够清晰地表达大学的历史与精神。那就有其不变的存在价值。相反如果大学的精神逐渐丧失,那校歌当然就会索然无味。
  校歌不仅是曲调与歌词,它的背后,是一所大学的历史和不变的学术精神。正因如此,即使歌词再晦涩或者再平实,它在纷繁的流行乐曲中仍能卓尔不群。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当“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这样简单的乐曲奏响时,仍能让我们肃然起敬,仍能在我们心中激起深深的回响与共鸣的原因。
其他文献
天下华人一条根,台湾同胞更是血肉骨头连着筋。惊悉汶川大地震,凝心聚力献爱心,众志成城!抗大灾、救生命、排山倒海除险情;八方对口齐支援;重建家园气势宏;炎黄子孙铸就中华民族魂,惊天地泣鬼神!  中华上下几千年,天灾人祸没间断。多难兴邦,无数英雄尽折腰,契而不舍。擦干哀悼时的泪,挺直民族脊梁,前仆后继,征途上树起了座座丰碑!  传递圣火放飞民族梦想,螳螂挡火车可笑不自量。有特色高水平北京奥运会,气势磅
期刊
有商界常青树的美誉的鲁冠球是本土成长的中国企业家,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没有系统管理经验,完全依赖近半个世纪的磨砺,修炼出一整套极有价值的商业哲学体系。这位当年的修理匠,现在通过并购掌控19家海外公司,继续巩固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地位,同时还进入农业、矿产、新能源、金融等10大产业。2007年营业收入超过400亿元。  作为中国最受尊敬的第一代企业领袖之一,鲁冠球主宰了万向集团从一个小工厂
期刊
最近有一个中国的农产品成功地吸引了全球主流媒体的眼球,小小的大蒜既不是主食,又不是非食不可,但却让西方媒体站出来对中国的“大蒜泡沫”发表一番评论。  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小小”的“大蒜”为什么闹出了这么多的“大动静”?为什么是大蒜而不是别的产品?大蒜的狂涨为什么引起那么多国际机构的注意?  大蒜之所以被投机者盯上,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被炒作的几个关键元素:其一是甲流在全球狂传播,人类束手无策,“吃大蒜
期刊
眼下,又到了各单位接收应届毕业生的时候,各高校毕业生办理工作也即将截止。此后,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俗称三方协议)”的毕业生将被视为“未就业”,档案由学校转至就业指导中心以及各市县人事部门保管;和“未就业”学生档案一起被“打回老家”的,还有那些未签订“就业协议”但却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已就业毕业生”。  档案事关“宝贵的干部身份”,还涉及到职称评定、医疗、失业、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障, 于是,
期刊
冬天来了,所有人都感到了冷,位于北方的同胞,更是饱受冰雪灾害之苦,很多年老体弱的老人,撑不过冬的寒冷,远走他乡异地……  电视中可以看到,极寒地区,就连一些身上有着厚厚皮毛的动物,也会在天寒地冻之际、于狂风怒号和大雪纷飞中,变为雕塑或被雪掩埋……  很多人都在咒骂冬的寒冷,诅咒冬的无情,其实,冬对人类对大自然也有贡献。关键是人们得加大运动、强壮身体,无惧冬的严寒。  如果连冬天都不能安然度过,说明
期刊
提及竹,几乎神州内外、五湖四海所有的人,都知道中国产竹,都知道江西产竹。而且,近年来,因为旅游事业的突飞猛进,很多人,都知道了在天府之国,有一片竹的海洋——长宁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为长宁挣回了面子,赚回了大笔的现钞,使得那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以竹为骄傲。  蜀南竹海的美名,已然远播神州大地,远播五洲。笔者在这里要提到的是,在有着旅游资源女省的天府居然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川东北以竹命名的大竹县境内,也有
期刊
近年来,我县紧扣“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大邑”的发展主题,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成都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一城两区三镇一走廊”发展重点,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受“矛盾凸现期”的影响和我县发展不足、不够的客观条件制约,发展中利益格局调整和新旧观念的碰撞,企业转机改制、城镇改造建设、土地征用补偿等诱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
期刊
荣获国家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的中国美术教育学会员,四川是术家协会会员,著名藏族艺术家刘德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参加过全国第六届美展。美术作品曾在北京、香港、阿尔及利亚展出,曾获得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一等奖、二等奖。
期刊
离天府之国首都蓉城四十多公里,有一个旅游资源大县,境内的鹤鸣山,据说是太极宗师张三丰得道之处。  除了张三丰得道的鹤鸣山,这里还有很多堪称天下仅有的风景——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而丰富和独具特色。  大邑古有“西蜀望县”之盛誉。海拔500m到5300m。全县森林覆盖面积达70%以上,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那里有国内档次最高,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高山滑雪场一东岭雪山
期刊
在众多的民营企业家之中,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从一个小作坊起家成长为亿万富豪,从一无所有的普通农民成长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他以捐资过亿的慈善之举,在众多民营企业家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业轨迹,并由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他,就是中国十大慈善家、安徽黄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一个拥有9项国家专利的儒商,全国71个市县的荣誉市民,36个市县的高级经济顾问。    饥饿的童年生活    陈光标出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