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自学教学法;师生关系;民主;默契;师导生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01
从教多年以来,我一直感到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讲授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一般不会存在问题,但学生学习语文效果的好坏,却与教师对自己的正确定位、与教师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我们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就以指导学生课堂自学这一语文教学法来说,教师是否把自己作为一个指导者的定位问题,师生间是否具有融洽的关系等问题就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指导学生自学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从我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经验来看,教师能否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有效自学、真正实现“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应当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语文课堂自学教学法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保证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应具备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青少年心理学知识,了解你所任班级学生们的心理特点,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使孩子们从心理上接受你,这对我们的教学任务顺利展开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往往使教师很难放下一个尊者、长者的架子,以一个平易近人的平等态度走近学生,融入学生。过去我也常有这样的障碍,不知不觉中就和学生产生了一种距离感,学生无法从心理上亲近老师,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就不能很好地落实在学生身上,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总是让人感到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对于语文课堂指导学生自学这一教学方法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主体会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变化,收到显著的学习效果。这一点我们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并努力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树立一个为学生服务、领路者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兴趣,以一个语文学习组织者、服务者的态度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使孩子们能够无拘无束地敞开心灵,与你倾情对话。有这个前提条件作保证,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才能被学生接受乃至认可,从而使他们在你的指导下顺利地实施自己的主动学习行为,优质地完成自学任务。
二、师生间默契的配合,是语文课堂自学教学法能够顺利完成的必备条件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些内容、思想和艺术手法都比较浅显的课文,它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学掌握,例如必修一、二中第四单元的三篇课文,它们大多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字词,了解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我在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育经验中看到,他有一个使学生高效自学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可是方法可以完全尝试,但是如果我们平时没有像魏书生老师那样与学生有着深厚的师生感情,师生之间有着互相尊重与信任的良性情感,并且相互之间已经形成融洽的、默契的合作习惯,单纯去仿效这些方法,恐怕也难以取得与魏书生老师相同的教学效果。所以要使我们的课堂自学教学法的良好效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应在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敬与信任的基础上形成学生默契、训练有素的基本自学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自学法教学中,有重点地逐项训练学生这六方面的能力,应是我们为保证课堂自学这一教学方式取得最佳效果的必要保证。例如自学这一步骤,应包括字词的认知掌握、语句的疏通理解,速读、默读、研读、浏览种种朗读能力的训练,更高一级的有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作品思想感情的体会与艺术手法的赏析等能力训练。这些一一细化开来的语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训练是需要一定的平时训练做积累的,这与平日师生教与学的愉快合作与默契配合有密切关系。在师生关系进入良性状态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如此坚持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实施自学教学法,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将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师生课后检查与督促,是语文课堂自学教学法产生实效的完善措施
在魏书生老师的“六步课堂教学法”中提到,在学生自学后仍然会一些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经过讨论、答疑两个步骤后,应该使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接着还要让学生自己出题检测自己自学的效果,并对检测结果及时作出自我总结。这说明,在课堂自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后,师生都不能只满足于此,止步不前,而应该趁热打铁,及时巩固自学成果,形成踏实、严谨的自学学习习惯,进而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当然,师生的共同作用在这里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与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由于时间不允许,我会把这一任务放在课下,老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在课后的当天自习或作业布置上,我们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自学学习要求。学生在自学能力已经具备、兴趣已经产生的情况下,会非常积极努力地去完成这个任务,师生间的默契合作如果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完成这个任务就会变得比较轻松,教师只需及时了解反馈结果、进行课后反思即可。经过这两项任务的自学学习之后,学生的课堂自学成果会完全得到巩固和加强,他们的认知和经验才得以保留和固定下来,进而形成其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
当然,以上仅为我个人在研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经验之后的,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产生的一些粗浅认识。我想,语文课堂注重指导学生、实现语文课堂自学教学法与具体步骤应该不止这六步,对这些方法的理解与实践也远不止这三个方面,其中的内涵与变化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它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去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育文库——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魏书生著
[2]《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主编王松泉,钱威
[3]《大教学论》(英)夸美纽斯
[4]《漫谈教育》(捷)洛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01
从教多年以来,我一直感到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讲授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一般不会存在问题,但学生学习语文效果的好坏,却与教师对自己的正确定位、与教师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我们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就以指导学生课堂自学这一语文教学法来说,教师是否把自己作为一个指导者的定位问题,师生间是否具有融洽的关系等问题就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指导学生自学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从我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经验来看,教师能否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有效自学、真正实现“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应当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语文课堂自学教学法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保证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应具备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青少年心理学知识,了解你所任班级学生们的心理特点,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使孩子们从心理上接受你,这对我们的教学任务顺利展开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往往使教师很难放下一个尊者、长者的架子,以一个平易近人的平等态度走近学生,融入学生。过去我也常有这样的障碍,不知不觉中就和学生产生了一种距离感,学生无法从心理上亲近老师,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就不能很好地落实在学生身上,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总是让人感到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对于语文课堂指导学生自学这一教学方法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主体会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变化,收到显著的学习效果。这一点我们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常常被忽视。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并努力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树立一个为学生服务、领路者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兴趣,以一个语文学习组织者、服务者的态度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使孩子们能够无拘无束地敞开心灵,与你倾情对话。有这个前提条件作保证,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才能被学生接受乃至认可,从而使他们在你的指导下顺利地实施自己的主动学习行为,优质地完成自学任务。
二、师生间默契的配合,是语文课堂自学教学法能够顺利完成的必备条件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些内容、思想和艺术手法都比较浅显的课文,它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学掌握,例如必修一、二中第四单元的三篇课文,它们大多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字词,了解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我在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育经验中看到,他有一个使学生高效自学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可是方法可以完全尝试,但是如果我们平时没有像魏书生老师那样与学生有着深厚的师生感情,师生之间有着互相尊重与信任的良性情感,并且相互之间已经形成融洽的、默契的合作习惯,单纯去仿效这些方法,恐怕也难以取得与魏书生老师相同的教学效果。所以要使我们的课堂自学教学法的良好效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应在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敬与信任的基础上形成学生默契、训练有素的基本自学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自学法教学中,有重点地逐项训练学生这六方面的能力,应是我们为保证课堂自学这一教学方式取得最佳效果的必要保证。例如自学这一步骤,应包括字词的认知掌握、语句的疏通理解,速读、默读、研读、浏览种种朗读能力的训练,更高一级的有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作品思想感情的体会与艺术手法的赏析等能力训练。这些一一细化开来的语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训练是需要一定的平时训练做积累的,这与平日师生教与学的愉快合作与默契配合有密切关系。在师生关系进入良性状态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如此坚持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实施自学教学法,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将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师生课后检查与督促,是语文课堂自学教学法产生实效的完善措施
在魏书生老师的“六步课堂教学法”中提到,在学生自学后仍然会一些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经过讨论、答疑两个步骤后,应该使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接着还要让学生自己出题检测自己自学的效果,并对检测结果及时作出自我总结。这说明,在课堂自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后,师生都不能只满足于此,止步不前,而应该趁热打铁,及时巩固自学成果,形成踏实、严谨的自学学习习惯,进而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当然,师生的共同作用在这里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与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由于时间不允许,我会把这一任务放在课下,老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在课后的当天自习或作业布置上,我们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自学学习要求。学生在自学能力已经具备、兴趣已经产生的情况下,会非常积极努力地去完成这个任务,师生间的默契合作如果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完成这个任务就会变得比较轻松,教师只需及时了解反馈结果、进行课后反思即可。经过这两项任务的自学学习之后,学生的课堂自学成果会完全得到巩固和加强,他们的认知和经验才得以保留和固定下来,进而形成其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
当然,以上仅为我个人在研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经验之后的,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产生的一些粗浅认识。我想,语文课堂注重指导学生、实现语文课堂自学教学法与具体步骤应该不止这六步,对这些方法的理解与实践也远不止这三个方面,其中的内涵与变化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它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去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育文库——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魏书生著
[2]《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主编王松泉,钱威
[3]《大教学论》(英)夸美纽斯
[4]《漫谈教育》(捷)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