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语文的重要依据,是开展语文活动的重要依托。新课改下,教师的教材观渐渐地发生了改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教师要努力尊重教材,但不做教材的奴隶;教师要善于重组教材、包装教材,要形成“大教材”的意识。然而,这种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并不是随意的增删和重组,而是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来深度解读教材、宽度拓展教材、薄度回归教材。
一、读厚,以丰富教材
把教材读厚,是预约精彩课堂的先决条件。“厚”,不是外在知识的叠加,而是语文内涵的丰厚。我以为“厚”的含义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把文本故事发生的背景还原丰满,把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放在当时的背景上来理解,这样人物或故事在我们的心目中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了。例如,解读《筑路》,我们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著通读一遍,对《筑路》的把握就会有“厚”的感觉。二是每一篇文章,由于表达或编人教材的需要,里面都有若干空白点,教师解读时就应当把这些空白点用理解和想象填补起来,这是对文本情节的增“厚”。例如,《窗》戛然而止的结尾就是这样一个空白点,耐人深思、启人思考。把它想象出来,续写出来,文本就厚实了。三是深入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特点,并通过文本中的语言因素,把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蕴合的价值和意义充分挖掘出来,全面把握,要读出言外之意,品出内在意蕴——虽然教师的这些深度理解不一定全部传递给孩子,但我们仍然要深入品味和体验,因为居高才能临下、深入才能浅出,这是思想情感方面的厚。比如,学习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我们就可以通过挖掘文本精彩的语言因素来丰富文本,体会文本所要表现的内涵。“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这里用“无精打采”和“懒得动”形容柳树,用的是拟人手法,突出了酷热的天气。但是祥子还得出车,不然他没有生计,所以这句话并不是为描写柳树,而是要表现这种严酷的环境,要写祥子的命运,要揭露社会现实。老舍写的那一天“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十二个字,语言很简练,祥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拉车。“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把热写到了极致,祥子悲惨的命运也就揭示出来了。“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这个坐车人对祥子没有一点同情,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但通过这句话,我们看到了,祥子生活的社会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同情、没有救助、富人压迫穷人的社会。与其说祥子遭受了烈日的灼晒、暴雨的喷淋,还不如说,他遭受的最大痛苦是心灵上的,是那些有钱人对他的奴役与凌辱。文中文字是朴实的、简单的,但挖掘探究一下,情感意蕴是厚重的丰富的。
把教材读厚,就是要求教师在大纲的指导下,对教材精读细研,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把教材读厚,就是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多思考,多发问,对一些重点知识反复思考,将心得体会、疑问或评论和有关的参考资料放在一起,就会感到把书读厚了。把教材读厚,目的是把教材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越细、越深越好。这种读“厚”的过程,是不断思考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对教材不断理解加工的过程。
二、读宽,以拓展教材
现在,很多语文教材内容都不是很难理解,大多都是切合学生年龄、符合学生知识储备及情感态度等基本学情的,所以教材真的不是用来学的,更多的是老师“授之以渔”的工具,即利用教材作为手段或教学生掌握多种阅读学习的方法,或教学生获得多种感悟情感体验的途径,抑或是教材成为学生拓宽知识和获得更多情感体验的线索。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我们在教学资源的搜集方面有了很大便利,师生可以通过网络更多地了解作者,了解作品写作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也更有利于加大文本的拓展宽度,让学生在深入走进文本之后再自然地走出文本,走进生活。
比如邹韬奋先生的《母亲》是一篇感情真挚的爱母思母感母的散文。邹韬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怎样来回报母爱呢?根据这些疑问,笔者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和书本去了解作者邹韬奋,体会他“化小爱为大爱”的博大胸怀,这样对作者对文章的认识就丰富了。又如在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时,教师分析了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含义后,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古诗句也是表达惜别深情的?学生有的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的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的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的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把有关诗句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借助不同的物象表达同样的情感。事实上,教材中像这样可供开发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如同一作者不同篇目组合学习,同题名篇对比学习,同题材经典篇目综合学习等。教师根据现实学习的不同需求,把有关材料相机引入课堂进行比较导学,这样的拓展延伸既开阔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实实在在地让教材“宽”起来了。如在教学朱自清《背影》一文时,笔者把同写家庭亲情的胡适《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发给学生,让学生学习比较。学生阅读后认为,朱自清是怀着一种歉疚来述说父亲的“背影”,而胡适则是怀着一种崇高来写母亲对自己的训导和与家人相处的情形。通过比较导学,学生很好地把握了两文的感情基调差异,阅读视野进一步拓宽。
把教材读宽,就是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凭借教材这一例子,拓展阅读领域,不断充实学生的认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进而获取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凡是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知识、信息资料,如写作的背景、作者的奇闻轶事、图片以及与课文相关的课件或其他文章等资料,都应积极查阅搜集,以解决心中的疑问,丰富教材的内容,拓展延伸知识,真正做到把教材读宽。
三、读薄,以回归教材
把教材读厚可以把细节搞清楚,可以让同学们不局限于文本,但是,也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教师还必须在精读细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教材读薄。教师要指导学生培养概括能力,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的主要情感,用主问题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把握文章的精髓。只有这样把教材吃透吃深,我们的教学才有明确的方向性,我们才能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方可制订出可行的教学计划,方可在课堂上清晰顺畅、一语破的、微言大义,这才有利于学生学习。
例如《口技》是一篇传统文言文,字数较多,初二学生比较难理解。笔者让学生把握字音、疏通字词后,突出重点内容,从抓住课文的场景片段入手,通过“3、4、2、1”(即3个场景、4处反应、2次道具、一个文眼)的教学,巧妙地把文本读薄了,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文中烘托口技之“善”的内容及特点。又如赵丽宏先生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他为《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一篇序。这篇文章是同学们刚进初中的第一篇课文,这篇文章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是比较理论化的,没有具体的实例。如何让同学们在作者对文学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的文字中感受到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呢?经过细读,我设计了几个主问题:什么是文学?为什么要打开文学之门?怎样打开文学之门?这三个主问题不仅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而且很好地将课文的各个知识点联系了起来,并且突出了重点与难点“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将这三个问题解决了,大多数青少年读者对文学就会有了最初的了解,自然就能深刻领悟赵丽宏先生写这篇序的用意,并进而产生打开文学之门的冲动,培养对文学的兴趣。所以,用主问题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把握文章的精髓,并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消化其精神实质,就会感到书本真变薄了。 把教材读薄,就是借助提要笔记、心得笔记,不断地对教材进行概括归纳,把握教材的要点,掌握其精神实质。在掌握了文本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这并不是学的知识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总之,把教材读厚,是注重微观,可以挖深掘透、把细节搞清楚;把教材读宽,是注重延伸,可以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把教材读薄,是注重宏观,可以提纲挈领地重点把握。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摒弃“教教材”的思想,努力从学生的视角去“二次开发”教材,把教材读厚、读宽、读薄,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大教材”意识,树立起“用教材教”的新理念,也才能在课改的道路上真正走向有效、高效。
作者简介:江苏省吴江市梅堰中学语文教师。
一、读厚,以丰富教材
把教材读厚,是预约精彩课堂的先决条件。“厚”,不是外在知识的叠加,而是语文内涵的丰厚。我以为“厚”的含义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把文本故事发生的背景还原丰满,把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放在当时的背景上来理解,这样人物或故事在我们的心目中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了。例如,解读《筑路》,我们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著通读一遍,对《筑路》的把握就会有“厚”的感觉。二是每一篇文章,由于表达或编人教材的需要,里面都有若干空白点,教师解读时就应当把这些空白点用理解和想象填补起来,这是对文本情节的增“厚”。例如,《窗》戛然而止的结尾就是这样一个空白点,耐人深思、启人思考。把它想象出来,续写出来,文本就厚实了。三是深入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特点,并通过文本中的语言因素,把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蕴合的价值和意义充分挖掘出来,全面把握,要读出言外之意,品出内在意蕴——虽然教师的这些深度理解不一定全部传递给孩子,但我们仍然要深入品味和体验,因为居高才能临下、深入才能浅出,这是思想情感方面的厚。比如,学习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我们就可以通过挖掘文本精彩的语言因素来丰富文本,体会文本所要表现的内涵。“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这里用“无精打采”和“懒得动”形容柳树,用的是拟人手法,突出了酷热的天气。但是祥子还得出车,不然他没有生计,所以这句话并不是为描写柳树,而是要表现这种严酷的环境,要写祥子的命运,要揭露社会现实。老舍写的那一天“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十二个字,语言很简练,祥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拉车。“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把热写到了极致,祥子悲惨的命运也就揭示出来了。“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这个坐车人对祥子没有一点同情,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但通过这句话,我们看到了,祥子生活的社会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同情、没有救助、富人压迫穷人的社会。与其说祥子遭受了烈日的灼晒、暴雨的喷淋,还不如说,他遭受的最大痛苦是心灵上的,是那些有钱人对他的奴役与凌辱。文中文字是朴实的、简单的,但挖掘探究一下,情感意蕴是厚重的丰富的。
把教材读厚,就是要求教师在大纲的指导下,对教材精读细研,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把教材读厚,就是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多思考,多发问,对一些重点知识反复思考,将心得体会、疑问或评论和有关的参考资料放在一起,就会感到把书读厚了。把教材读厚,目的是把教材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越细、越深越好。这种读“厚”的过程,是不断思考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对教材不断理解加工的过程。
二、读宽,以拓展教材
现在,很多语文教材内容都不是很难理解,大多都是切合学生年龄、符合学生知识储备及情感态度等基本学情的,所以教材真的不是用来学的,更多的是老师“授之以渔”的工具,即利用教材作为手段或教学生掌握多种阅读学习的方法,或教学生获得多种感悟情感体验的途径,抑或是教材成为学生拓宽知识和获得更多情感体验的线索。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我们在教学资源的搜集方面有了很大便利,师生可以通过网络更多地了解作者,了解作品写作的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也更有利于加大文本的拓展宽度,让学生在深入走进文本之后再自然地走出文本,走进生活。
比如邹韬奋先生的《母亲》是一篇感情真挚的爱母思母感母的散文。邹韬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怎样来回报母爱呢?根据这些疑问,笔者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和书本去了解作者邹韬奋,体会他“化小爱为大爱”的博大胸怀,这样对作者对文章的认识就丰富了。又如在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时,教师分析了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含义后,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古诗句也是表达惜别深情的?学生有的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的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的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的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把有关诗句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借助不同的物象表达同样的情感。事实上,教材中像这样可供开发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如同一作者不同篇目组合学习,同题名篇对比学习,同题材经典篇目综合学习等。教师根据现实学习的不同需求,把有关材料相机引入课堂进行比较导学,这样的拓展延伸既开阔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实实在在地让教材“宽”起来了。如在教学朱自清《背影》一文时,笔者把同写家庭亲情的胡适《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发给学生,让学生学习比较。学生阅读后认为,朱自清是怀着一种歉疚来述说父亲的“背影”,而胡适则是怀着一种崇高来写母亲对自己的训导和与家人相处的情形。通过比较导学,学生很好地把握了两文的感情基调差异,阅读视野进一步拓宽。
把教材读宽,就是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凭借教材这一例子,拓展阅读领域,不断充实学生的认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进而获取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凡是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知识、信息资料,如写作的背景、作者的奇闻轶事、图片以及与课文相关的课件或其他文章等资料,都应积极查阅搜集,以解决心中的疑问,丰富教材的内容,拓展延伸知识,真正做到把教材读宽。
三、读薄,以回归教材
把教材读厚可以把细节搞清楚,可以让同学们不局限于文本,但是,也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教师还必须在精读细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教材读薄。教师要指导学生培养概括能力,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的主要情感,用主问题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把握文章的精髓。只有这样把教材吃透吃深,我们的教学才有明确的方向性,我们才能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方可制订出可行的教学计划,方可在课堂上清晰顺畅、一语破的、微言大义,这才有利于学生学习。
例如《口技》是一篇传统文言文,字数较多,初二学生比较难理解。笔者让学生把握字音、疏通字词后,突出重点内容,从抓住课文的场景片段入手,通过“3、4、2、1”(即3个场景、4处反应、2次道具、一个文眼)的教学,巧妙地把文本读薄了,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文中烘托口技之“善”的内容及特点。又如赵丽宏先生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他为《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一篇序。这篇文章是同学们刚进初中的第一篇课文,这篇文章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是比较理论化的,没有具体的实例。如何让同学们在作者对文学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的文字中感受到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呢?经过细读,我设计了几个主问题:什么是文学?为什么要打开文学之门?怎样打开文学之门?这三个主问题不仅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而且很好地将课文的各个知识点联系了起来,并且突出了重点与难点“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将这三个问题解决了,大多数青少年读者对文学就会有了最初的了解,自然就能深刻领悟赵丽宏先生写这篇序的用意,并进而产生打开文学之门的冲动,培养对文学的兴趣。所以,用主问题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把握文章的精髓,并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消化其精神实质,就会感到书本真变薄了。 把教材读薄,就是借助提要笔记、心得笔记,不断地对教材进行概括归纳,把握教材的要点,掌握其精神实质。在掌握了文本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这并不是学的知识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总之,把教材读厚,是注重微观,可以挖深掘透、把细节搞清楚;把教材读宽,是注重延伸,可以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把教材读薄,是注重宏观,可以提纲挈领地重点把握。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摒弃“教教材”的思想,努力从学生的视角去“二次开发”教材,把教材读厚、读宽、读薄,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大教材”意识,树立起“用教材教”的新理念,也才能在课改的道路上真正走向有效、高效。
作者简介:江苏省吴江市梅堰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