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活动的实质是培养人,确切地讲是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具有社会性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这一培养过程主要是通过教育过程中两个主体要素——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完成的。本文围绕“什么是学习,学习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问题,结合不同心理学派的观点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学习 学习观 师生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由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但人与动物学习不同之处又在于人的学习多数情况下是有目的、积极主动的过程,与人类一般学习比较,学生的学习有如下特点:1、掌握间接经验为主;2、是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3、学习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认识学生学习的本质,中心在于研究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什么地位。与此相关的、作为完整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教师又处于什么地位?不同学派的学习观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二、对不同学派的学习观中师生关系的综述
(一)行为主义学派学习观
1、基本观点:多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是从研究动物的学习活动开始。他们认为,动物学习是一系列的刺激——反应过程,进一步推演人的行为出现也是为了获得奖励,避免惩罚,通过控制“强化”,可以控制人的行为。他们进一步提出影响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奖赏(或强化)。内驱力是一种内部需要,推动个体以某种方式做出反应;线索(已分化的)会指引特定的反应;特定的反应会得到进一步的奖赏(或强化),而奖赏(或强化)又为反应提供机会。
2、分析评述:按此观点,学生的学习就是在某种赞许需要的驱动下,由外界的强化刺激引起的反应活动。其中,学生扮演着一个被动反应的角色,受制于外在的刺激强化,而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掌握着强化的手段(如奖赏),间接地控制学生的行为。反映到教育活动中,教师掌握着学习主动权,学生外显的学习行为是教师操作的结果。二者的地位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这种通过刺激强化建立学习行为的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但它无法解释学生出现或不出现特定行为的内在机制,对此,认知心理学派提出了解释。
(二)认知心理学派学习观
1、基本观点:早期的认知派又称格式塔学派,他们通过动物实验认为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种知觉组织变化的过程不是行为主义学派提到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顿悟”的,其产生原因是因为人的大脑具有先天本能。这种观点带有神秘色彩。这之后,皮亚杰提出认知建构和发展理论,对个体的高级认识过程的发生发展做了探讨。皮亚杰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习主体与外界刺激的相互作用中,其认知结构不断丰富、深化的过程。而认知结构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儿童主体积极主动的活动。
2、分析评述:根据以上观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其发展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促使其学习行为的发生、发展。同时,一味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并不必然带来学生行为的变化。
由此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仅仅是指导者而已。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
1、基本观点:在认知学派的基础上,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建立在个体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在此基础上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并赋予其意义。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分析评述:由此可知,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当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简言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四)人本主义学习观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学派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认为心理学应探讨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从属的方面(如行为表现、认知过程、情绪障碍)割裂开来加以分析。
1、基本观点:认为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
2、分析评述:与倾向于实验的行为主义学习观不同,注重于经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对学习的看法,大多是从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意义的角度提出来的,强调只有当学生得到尊重时,他们才能更好地朝向自我实现,从而能比较自觉地获得与现实相一致的经验;强调学习材料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个人意义。所以,学习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及班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境界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让学生觉得他是一个真诚的、可信赖的、有感情的指导者。
三、结语
今天,通过对理论的分析和实践的摸索,人们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有了一定的共识,提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展主线”的“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但其主体意识尚处于形成和发展之中,因此,需要实施主体性教育,即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逐步得以充分发挥,先决条件是发挥教师是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则集中体现在学生主体性的弘扬。“教”与“学”这对矛盾,教是条件,学是根据,所以学生的学习实质是其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围绕这一认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也由赫尔巴特所倡导的“教师中心”转为今天“教师主导”,学生由被忽视的主体到今天主体地位的确立。这一进步说明人们对学习实质的探讨更深入了,其现实意义也在于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关注如何更好促进这种发展。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施良方,崔永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关键词:学习 学习观 师生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由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但人与动物学习不同之处又在于人的学习多数情况下是有目的、积极主动的过程,与人类一般学习比较,学生的学习有如下特点:1、掌握间接经验为主;2、是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3、学习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认识学生学习的本质,中心在于研究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什么地位。与此相关的、作为完整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教师又处于什么地位?不同学派的学习观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二、对不同学派的学习观中师生关系的综述
(一)行为主义学派学习观
1、基本观点:多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是从研究动物的学习活动开始。他们认为,动物学习是一系列的刺激——反应过程,进一步推演人的行为出现也是为了获得奖励,避免惩罚,通过控制“强化”,可以控制人的行为。他们进一步提出影响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奖赏(或强化)。内驱力是一种内部需要,推动个体以某种方式做出反应;线索(已分化的)会指引特定的反应;特定的反应会得到进一步的奖赏(或强化),而奖赏(或强化)又为反应提供机会。
2、分析评述:按此观点,学生的学习就是在某种赞许需要的驱动下,由外界的强化刺激引起的反应活动。其中,学生扮演着一个被动反应的角色,受制于外在的刺激强化,而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掌握着强化的手段(如奖赏),间接地控制学生的行为。反映到教育活动中,教师掌握着学习主动权,学生外显的学习行为是教师操作的结果。二者的地位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这种通过刺激强化建立学习行为的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但它无法解释学生出现或不出现特定行为的内在机制,对此,认知心理学派提出了解释。
(二)认知心理学派学习观
1、基本观点:早期的认知派又称格式塔学派,他们通过动物实验认为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种知觉组织变化的过程不是行为主义学派提到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顿悟”的,其产生原因是因为人的大脑具有先天本能。这种观点带有神秘色彩。这之后,皮亚杰提出认知建构和发展理论,对个体的高级认识过程的发生发展做了探讨。皮亚杰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习主体与外界刺激的相互作用中,其认知结构不断丰富、深化的过程。而认知结构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儿童主体积极主动的活动。
2、分析评述:根据以上观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其发展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促使其学习行为的发生、发展。同时,一味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并不必然带来学生行为的变化。
由此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仅仅是指导者而已。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
1、基本观点:在认知学派的基础上,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建立在个体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在此基础上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并赋予其意义。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分析评述:由此可知,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当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简言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四)人本主义学习观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学派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认为心理学应探讨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从属的方面(如行为表现、认知过程、情绪障碍)割裂开来加以分析。
1、基本观点:认为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
2、分析评述:与倾向于实验的行为主义学习观不同,注重于经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对学习的看法,大多是从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意义的角度提出来的,强调只有当学生得到尊重时,他们才能更好地朝向自我实现,从而能比较自觉地获得与现实相一致的经验;强调学习材料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个人意义。所以,学习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及班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境界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让学生觉得他是一个真诚的、可信赖的、有感情的指导者。
三、结语
今天,通过对理论的分析和实践的摸索,人们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有了一定的共识,提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展主线”的“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但其主体意识尚处于形成和发展之中,因此,需要实施主体性教育,即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逐步得以充分发挥,先决条件是发挥教师是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则集中体现在学生主体性的弘扬。“教”与“学”这对矛盾,教是条件,学是根据,所以学生的学习实质是其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围绕这一认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也由赫尔巴特所倡导的“教师中心”转为今天“教师主导”,学生由被忽视的主体到今天主体地位的确立。这一进步说明人们对学习实质的探讨更深入了,其现实意义也在于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关注如何更好促进这种发展。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施良方,崔永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